西藏塔王,白居寺,一座塔寺結合的典型藏傳佛教寺院

2021-01-17 全球旅行Y檔案

白居寺,藏語名為「班廓德慶」,意指「吉祥輪大樂寺」,位於西藏江孜縣城東北隅,距拉薩南約230公裡,距日喀則東約100多公裡,海拔3900米。寺內的佛像、羅漢、壁畫和唐卡堪稱西藏藝術珍品。

白居寺始建於十四世紀七十年代,歷時十年竣工。它是一座塔寺結合的典型藏傳佛教寺院建築,塔中有寺、寺中有塔,寺塔天然渾成,相得益彰,其充分代表了13世紀末至15世紀中葉後藏地區寺院建築的典型樣式,也是唯一一座完整保存至今的塔寺,用於紀念碑性質的大型建築群,因而有西藏塔王之稱。

因為白居寺是在西藏各教派分庭抗禮,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建立的,因此能聚薩迦、噶當、格魯等各派和平共處於一寺,每個教派在此寺內都擁有五至六個扎倉,全寺現有十六個扎倉。使之在西藏佛教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和影響。

寺內的措欽大殿已經有差不多500多年的歷史了。經堂的正殿供奉三世佛,它的兩側還有東、西淨土殿。因為要兼容花、白、黃三教,因而全寺塑像的風格也不同於別處,此殿表現最為明顯。

經堂西北有一尊強巴佛的鎏金銅像,高八米,據說是用14000公斤黃銅鑄成的。殿高三層,底下是四十八根立柱的大經堂,立柱上掛滿了年代久遠的絲織唐卡佛像。措欽大殿的二層是拉基大殿,全寺最高級別的「拉基會議」就在這裡舉行。

周圍還有幾間佛殿,覺登殿裡的一尊直徑3米的立體壇城與東廂殿裡的文殊菩薩和十八羅漢塑像,都已經有五百年的歷史了。

在三層,有座叫夏耶拉康的佛殿,殿內的壇城壁畫頗有名氣,六菱圓形的蓮花藻井也屬罕見。

白居寺旁的白居塔有「十萬佛塔」之美譽,正名為「菩提塔」。藏語稱這座塔為「班廓曲顛」,意為「流水漩渦處的塔」,這流水便是日喀則地區的年楚河。白居寺就是因為這座佛塔才格外富有魅力。這可不是普通的佛塔(特別提醒:是它由近百間佛堂依次重疊建起的塔。)塔有九層,高達32米多,有77間佛殿、108個門、神龕和經堂等,在中國建築史上是獨一無二的珍品。

殿堂內繪有十餘萬佛像,因而得名十萬佛塔。塔內另有千餘尊泥、銅、金塑佛像,堪稱佛像博物館。從塔西的入口進去可以沿樓梯一直上到塔的頂端,如果找不到上去的樓梯,最好四下轉轉,有的的確是比較隱蔽。

白居寺壁畫與門框雕塑也是非常有名的,所表現的題材十分廣泛,主要包括顯密二宗、佛傳故事和本生故事等等,尤其是在繪畫方法上較之西藏其他很多寺廟,獨具特色。

大殿一層經堂、迴廊、吉祥多門塔一層東西淨土殿和兜率宮等殿所繪的主要是顯密題材的佛傳故事、經變故事和佛本生故事。

剛進入白居寺,會看到一排轉經筒。轉經筒,亦稱嘛呢轉經輪,藏族人民把經文置於轉經筒內,每轉一次就相當於念頌經文一次,因此藏區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大小不一的轉經筒,就在布達拉宮入口處就有這樣的一小排轉經筒,每一個經過的藏民或信徒都會轉起轉經筒。

白居寺在大殿一層東西法王殿、金剛界殿、三層無量宮殿和吉祥多門塔一至五層佛殿中尋找題材藏密佛教題材的壁畫,十分精美。

衣著藏族服飾的老媽媽搖著經輪口中念念有詞從佛殿走過,剛好一抹光線灑下,在鏡頭前拉出一抹光暈,仿佛老媽媽頭上自帶了光環。

白居寺作為西藏塔王,其建築精美程度堪稱一絕,即使同一側的牆面彩繪也是每一幅都各有特色各有寓言,色彩與圖案具有濃鬱的藏族特色。

藏族人民從小就培養虔誠的信仰。

走在白居寺裡,每一個外來的遊客,都會被門框邊上栩栩如生的彩色雕繪深深吸引。

題材豐富的彩繪在白居寺隨處可見,但每一幅都講述著一個故事或代表一個寓意,因此大家可放慢一下腳步,或請上一個當地的嚮導,這樣能更好能了解白居寺的故事。

有意思的是一路走了幾處藏族著名塔寺,在這裡看到的外國人最多。

後來聽說原來這是一個專門來拍攝白居寺紀錄片的攝影劇組。

相關焦點

  • 藏傳佛教藝術東漸與漢藏藝術風格的形成
    出版著作《風馬考》《西夏藏傳繪畫》《藏傳佛教藝術發展史》(合著)等,譯著有《西藏的神靈和鬼怪》《西藏宗教藝術》及合譯的《西藏繪畫史》。發起並組織國際學術例會「西藏考古與藝術國際學術討論會」,主編《漢藏佛教美術》年刊。
  • 去西藏旅遊,兩位藏傳佛教大師和四大教派你一定要知道
    我國佛教的類別按語系進行劃分可分為漢傳佛教、南傳上座部佛教和藏傳佛教三類。這裡的語系是指佛經使用的語言,比如南傳上座部佛教,使用的佛學經典是用巴利語書寫的;藏傳佛教,使用的佛學經典是用藏語書寫的。我國現有藏傳佛教寺院3000餘座,主要分布在西藏和青海省,還有四川和內蒙古的西部區域,以及甘肅、雲南的部分地區等。如果你去西藏旅遊,有兩位藏傳佛教大師和四大教派你一定要知道,要不然參觀寺院時一頭霧水看不懂啊!
  • 山南歷史上有著眾多的西藏第一,這座寺院的地位更是舉足輕重
    據說,為了滿足一下國王急於見到寺廟建好後景象的迫切之心,蓮花生大師再展神功,在自己的手心變幻出了寺院的幻影,這讓沒見過「高科技」的國王赤松德贊驚呼一聲:「桑耶!」(「出乎意料」的意思),於是該寺也就因國王一聲驚語而有了自己的正式大號―桑耶寺。不過,比起前面那些繁瑣的名字來,藏王的這聲驚呼倒還容易上口一些。
  • 這八大藏傳佛教法器,你都知道嗎?
    藏傳佛教的大多數工具都用來供奉佛陀、莊嚴道場、練習佛法。今天,我主要介紹藏傳佛教中最常用的八種法器。八大藏傳佛教法器----法鈴法鈴是喇嘛材料多為銅質,形狀為喇叭口,手柄呈半根金剛杵形狀,內有鈴舌,外面刻有各種圖案。在藏傳的秘密中,法鈴有著深刻的內涵。鈴象徵著般若,它通常與金剛杵結合使用。下部相當於佛語,金剛在其心中。
  • 藏傳佛教吉祥八寶:寓意吉祥喜慶
    《吉祥八清靜圖》(圖片來源:西藏人文地理)吉祥八圖寶瓶狀(圖片來源:西藏人文地理)《吉祥八清靜圖》,亦稱八吉祥徽、八端瑞、吉祥八寶圖,藏語稱「扎西達吉」,是藏族民間傳統美術中最常見而又被賦予深刻內涵和吉祥喜慶喻意的一組組合裝飾圖。
  • 邱承彬遊記:西藏拉薩大昭寺奇觀八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覺康(藏語意為佛殿),位於拉薩老城區中心,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贊幹布建造,拉薩之所以有聖地之譽,與大昭寺奉祀的12歲等身佛像有關。   作者:邱承彬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覺康(藏語意為佛殿),位於拉薩老城區中心,是一座藏傳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贊幹布建造,拉薩之所以有聖地之譽,與大昭寺奉祀的
  • 東北藏傳佛教第一寺,供64斤純金「大黑天」,失蹤半個世紀成謎
    時至今日,這裡仍保留著許多極具觀賞價值的古蹟,其中位於和平區皇寺廣場東側的實勝寺,是清軍入關前盛京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釋聖寺全稱"蓮花淨土釋聖寺",全寺坐北朝南,佔地7000多平方米,建築宏偉,氣勢壯觀。作為清代東北地區建立的第一座正規藏傳佛教寺院,雖然規模不如最鼎盛時期,但由於地處繁華的城市中心,香火一直鼎盛。
  • 「活佛圓寂,靈童降生」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制度的前世今生
    西藏小活佛【活佛轉世的起源和傳說】「活佛轉世」是藏傳佛教特有的傳承方式,藏傳佛教十世紀末十一世紀初在西藏得到了空前發展。最初的藏傳佛教採用的是師徒傳承或家族傳承。直到十三世紀80年代,也就是元朝時期,一種前所未有的傳承方式出現在了西藏這片神奇的土地上。
  • 中國密宗神_佛學書店_華人佛教_鳳凰網
    **目錄**第一章 說密宗佛、本尊概說釋迦牟尼悉達多太子出家經歷 / 悟道成佛 / 涅槃 / 藏傳佛教「十二相成道」 / 大昭寺珍貴的釋迦牟尼像 / 佛祖在藏族群眾中的巨大影響無量壽佛密宗「甘露王」 / 無量壽之親歷 / 藏密蓮華部部主 / 無量壽佛咒之功德 / 唐卡「長壽三尊」未來佛
  • 關於佛教的派系劃分,很多人都有一個誤解,說藏傳佛教就是密宗
    我們知道,藏傳佛教和漢傳佛教,也被人俗稱黃廟和青廟。它們有各自的歷史文化、自然環境和生活習俗,也存在一些的不同。現如今,漢藏佛教兩者卻在五臺山共同存在,那兩者之間到底是青中有黃,還是黃中有青呢?還是各念各經,互不來往呢?千僧齋會,是五臺山一個傳統的佛事活動,法會設在藏傳寺廟羅睺寺,屆時山上所有四眾弟子,誦經念佛、虔誠頂禮。
  • 藏傳佛教「六字真言」
    六字真言、六字真經或六字大明咒,是藏傳佛教誦咒「嗡、嘛、呢、叭、咪、吽」六個字。據說是佛教秘密蓮花部之根本真言。藏傳佛教把這六個字看作是經典的根源,主張信徒循環往復持誦思維,念念不忘,認為這樣才能積功德,功德圓滿可以解脫;(2)松贊幹布《嘛呢教言集》闡述了「六字真言」的多種修持方法和深刻含義。
  • 為什麼藏傳佛教「三字咒」具有驚世駭俗的功德?
    編者按:進入二十一世紀後,藏傳佛教影響力也越來越大,在此期間,「六字大明咒」隨著不同寺院、不同明星的傳唱,逐漸為漢地大眾所熟悉。一些人可能不知道何謂佛教,也不了解藏傳佛教有何秘密,卻懂得哼唱六字大明咒。與六字大明咒相比,「普賢王如來三字明咒」在漢地影響力相對小一些,但同樣不可以忽視。
  • 轉山轉水轉佛塔,你知道你轉的是什麼塔嗎?
    藏傳佛教中尤以塔的形式千姿百態,異彩紛呈,多不勝數,引入眼帘的首先是建築,如北京妙應寺白塔、北海白塔、西黃寺的清淨化城塔、五臺山舍利塔、呼爾浩特慈燈寺金剛座寶塔和特席力圖召雙耳塔、昆明官渡金剛塔、拉卜楞寺貢唐寶塔、塔爾寺的天文塔和如來八塔、「西藏塔王」白居寺十萬佛塔、桑耶寺黑綠紅白塔......偉麗卓絕,多姿多彩。既然是說說,那就不可能長篇大論去論述,抽出幾個點,略窺一斑,拋磚引玉。
  • 藏傳佛教象徵符號之動物和神話動物
    獅(梵文:singha ; 藏文:seng-ge)和雪獅(藏文:Seng-ge-dkar-mo)萬獸之王獅子是古印度君權和護佑的象徵。早期佛教選用獅子作為佛陀釋迦摩尼的象徵,佛陀也被稱之為釋迦僧格。同時獅子還是眾多金剛乘神靈的坐騎,其中多聞天王、文殊菩薩、象頭神和吉祥長壽女神。
  • 盤點最有祈福文化名山寺院
    中國有很多的名川大山,千年古剎;也有佛教發揚傳播聖地,各地遍布,這10處許願最靈驗的名山寺院,您去過嗎?1、五臺山五臺山位於山西忻州市,位居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也是世界五大佛教聖地,被稱為金五臺,為文殊菩薩的道場。民間俗話說:金五臺,銀普陀。銅峨眉,鐵九華,可見五臺山的地位。
  • 新疆最大漢傳佛教寺院主殿被燒毀 疑遭人為縱火
    9月29日10時40分許記者來到清泉寺,寺院大門緊閉,進入寺院來到大雄寶殿前,大雄寶殿幾乎成了空架子,到處都能看到大火肆虐的痕跡,部分牆體和局部大殿頂部已經坍塌,木樑和瓦礫遍地。消防人員在大雄寶殿內勘查,公安人員也在外圍勘查,一輛消防車仍停在不遠處的空曠地帶,一位消防人員告訴記者,他們除了守護現場外,還要配合調查人員勘查。
  • 藏傳佛教史上七大人物,除蓮花生、文成公主外還有誰?
    藏傳佛教史上有很多人做出突出貢獻,但是這幾位的貢獻最大。第一位,文成公主唐代的西藏名王松贊幹布的妃子。姓李,為唐宗室女,生卒年不詳。貞觀十四年(640),吐蕃(西藏之古名)松贊幹布向唐室請和親,唐以公主嫁之。文成公主臨行前,選文土技工數百人、高僧經像千數而去。
  • 解讀千年藏傳密宗法器之「金剛杵、金剛橛、金剛鉞刀」
    的確這三種法器如果對藏傳佛教文化沒有一些了解的話,是很難區分的。藏傳佛教的法器製作選材一般比較珍貴,同時在法器的制型上又融入了藏傳佛教博大精深的教義精神。再談其用途又多以修法除障為主要目的。因此藏傳佛教法器不僅僅是一件法器,也是一件具有很大收藏價值的藝術品。藏傳法器的類目繁多,後續我會按需逐篇進行介紹。這次我們先說說入門法器「金剛杵、金剛橛和金剛鉞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