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中的精靈之三才蓋碗,茶具套裝

2021-01-08 紳士虎骨瓷

周樹人先生曾在《喝茶》一文中這樣寫道。「喝好茶,是要用蓋碗的。可見喝茶用蓋碗不僅是時尚,更是一種韻味,一種歷史。 蓋碗是一種飲茶常用的器具,特別是在古代,蓋碗是文人官商的時尚用具,是待客之道必備,常常看到電視節目中會有來給大人上茶,當僕人端到客人面前的就是三才蓋碗。顯得十分的上檔次,大家可以看看下面這四款茶具是紳士虎的手繪三才蓋碗,可謂匠心獨具。

三才蓋碗之手繪新品

以上四款蓋碗的尺寸:尺寸:直徑10釐米,高(加蓋加託)8釐米,容量:200毫升。此款蓋碗的特點:大師手繪骨瓷茶具、延時保溫、納米智潔、潤白通透。蓋碗寓意:蓋碗又稱三才碗、三才杯。上有蓋中有碗下有託,天地人和之意。蓋碗被稱為最好的衝泡神器。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四款手繪獨具個性的蓋碗。

大師手繪蓋碗 荷風

上圖蓋碗品名:荷風品類:大師手繪高檔骨質瓷蓋碗

荷風三才蓋碗全景圖
荷風三才蓋碗,泡茶圖片

骨瓷蓋碗的通透性及圓潤性

骨瓷三才蓋碗因其為骨瓷所有具有高檔陶瓷的特性,它的通透性 乳白特色,在燈光的照射下,光彩奪目,霞光異彩,有一種捧著夜明珠的感覺。

繁花似錦三才蓋碗正面圖

品名:繁花似錦品類:大師手繪骨質瓷蓋碗

繁花似錦三才蓋碗
紳士虎三才手繪蓋碗泡茶圖
紳士虎手繪情趣三才蓋碗

品名:情趣品類:大師手繪骨質瓷蓋碗

仿佛整個世界都在杯中

這款骨瓷手繪茶具,帝王黃再加上描金讓人覺得渾然一體,雍容華貴,高端大氣,實乃帝王氣息十足。美輪美奐,美不勝收!

蓋碗就是給人一種沉穩淡定的感覺
山水三才蓋碗

品名:山水品類:大師手繪骨質瓷蓋碗. 山水畫,簡稱「山水」。中國畫的一種。描寫山川自然景色為主體的繪畫。山水多見的畫面有:黃山迎客松 時來運轉 春夏秋冬 無水靠山圖 流水生財 雪景山水畫 灕江山水 國畫風景 江南水鄉水墨畫等等!山水畫 氣勢磅礴,威嚴壯觀。

大氣磅礴的山水三才蓋碗
千秋偉業一壺茶

手繪茶具套裝賞析,看一看手繪茶具套裝的精美!紳士虎手繪茶具套裝,在市場上價格一般很高,普通的一套手繪茶具套裝也在3000元以上。不過確實漂亮,再加上骨瓷的瓷種,更使它如虎添翼,美輪美奐。

8頭手繪茶具蝴蝶蘭
8頭江影輕舟手繪茶具套裝

相關焦點

  • 「茶滋於水,水籍於器」,茶具選不對茶湯就要毀?
    泡茶杯子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茶葉需要不同的茶具,好的搭配能讓茶葉的香氣、滋味發揮得好。那麼茶和器如何「搭檔」呢?下面小編就為大家詳細介紹下不同的茶應選用不同的茶具的搭配方案吧。【1】綠茶:可選用透明無花紋的玻璃杯,綠茶的特徵是清湯綠葉,衝泡時宜選擇壁薄、易於散熱、質地緻密、孔隙度小、不易吸香的玻璃杯為宜,因為這種茶具能夠展現綠茶的青衣玉露的優美形態,另外玻璃器皿散熱快,不會聚合高溫,悶壞茶葉。【2】紅茶:泡紅茶,首選為紫砂壺,因為紫砂壺透氣機能好,利用其泡茶不易變味。瓷器泡紅茶,能烘託紅茶如瑪瑙般的茶色。
  • 完整的茶具介紹,你的茶几還需要什麼?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喝茶,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收藏茶具,開始追求齊全。從一壺簡單的茶水就可以愜意地喝茶到現在的三五好友,越來越精緻,越來越多的齊全茶具,人們也熱衷於茶文化和喜愛。小悅家有五套茶具,從簡單到齊全,每套一套,首先忽略了茶具的材質。你知道最基本最完整的茶具是什麼嗎?
  • 棲鳳安於梧,潛魚樂於藻|辛丑浣溪龍窯水藻紋三才蓋碗、正德杯
    辛丑浣溪龍窯水藻紋正德杯(左、右)與三才蓋碗(中)每組圖案均以荷花為中軸,呈富於變化的左右對稱態,荷葉或仰或覆,似在微風中搖曳的,水草婉轉流暢,似在水波中飄蕩,青花鮮豔,動感十足。而且三組相互交錯,以填補空白,生動活潑,構成一幅清麗高雅、新鮮脫俗的藝術畫面,活潑潑的元氣滿滿的生活情調。
  • 蓋碗,紫砂壺,瓷壺,玻璃杯,不同的衝泡用具,泡茶有什麼區別?
    泡好一款茶,不論是綠茶、白茶、紅茶、烏龍茶、普洱茶等,都很在意茶具的選擇。那在泡茶的過程,白瓷蓋碗,紫砂壺,瓷壺、玻璃杯,這些茶具又該怎麼選呢?《2》論泡茶的實用性,蓋碗是最好的選擇。「泡好茶,要用蓋碗」,這背後有兩位現代文學大師做代言。梁實秋先生在《喝茶》一文中寫,「蓋碗究竟是最好用的茶具。」
  • 與朕同款,宮廷茶具,四合如意一壺一杯套裝體驗
    茶作為中國傳統的飲品,深受大眾喜愛,泡壺好茶當然需要好的茶具,作為主打文化創意的泊喜與國內最大的財經頻道吳曉波共同打造了一款四合如意一壺一杯私享茶器,分享下使用感受。四合如意一壺一杯私享茶器但從名字上看就是一款針對個人使用的茶具產品,包裝上也非常用心,整體採用了珊瑚橙色,類似宮廷的宮牆顏色,這次產品是由故宮宮廷文化、我喜歡這裡的世界和吳曉波頻道聯合出品的,來頭上可不小,自然產品值得期待。內部還有專門的紀念封,感覺非常有收藏品的既視感,其實對於喜好茶具的人收藏茶具也是一種愛好。
  • 十幾萬的琥珀茶具,只有一個壺四個杯!
    在琥珀圈大家都在紛紛議論一件事情,某商家賣了一套琥珀茶具,一把壺,四隻杯,賣出了十幾萬的天價,令人咂舌,喝個茶,至於這麼奢嘛!很多人都理解不了,一套茶具而已至於那麼豪橫嗎?這樣想的人還是不了解茶道,茶喝的就是一個講究,甭看我們喝的是樹葉泡水,可是我們盛水的器具,卻必須是極盡天下之美。在靜的時間裡,用自己喜歡的壺,品一杯香茗,香飄四溢,韻味無窮。一盞好壺,裝得下歲月的滄桑,參得透人間的悲喜,品茗其中,讀書其裡,任絲絲清香衝淡浮沉,沉澱思緒,從中感悟到人生!茶器對茶葉的效果有著不小的影響的,如果想要品一杯滿意的好茶,茶具一定要挑對。
  • 一壺一海四杯 參禪悟道茶具套裝品鑑
    汝窯參禪悟道茶組,材質選用為千年傳世汝窯之天青釉面,香灰胎質地,具有開片可養,潤養久之養成條條冰裂紋、片片大小不一網格狀開片,可謂是「人養器,器修心」之境界。產品主要為三樣組成,分別為參禪茶壺、參禪茶海、四個悟道主人杯組成,共一壺一海四杯六件數量茶海套組。下面我們分別來看看各項產品尺寸、容量等數據。
  • 玻璃杯、蓋碗還是紫砂壺?
    在六大茶中,綠茶是產量最大,品種最多的茶,喜歡喝綠茶的人非常多,數不勝數,充分說明綠茶在我國的受歡迎程度是非常大的。但是很多人對於如何正確喝綠茶不是完全清楚,常常將茶湯泡苦泡澀了,很難喝,把綠茶泡黃了,很難看,實在可惜。那麼問題來了,我們泡綠茶的正確方式是什麼?首先我們要知道泡綠茶要使用什麼茶具,常見的有玻璃杯、蓋碗、紫砂壺這3種。
  • 寶雞發現盛唐地宮,出土世界最早茶具,證明日本茶道源自中國
    寶雞發現盛唐地宮,出土世界最早茶具,證明日本茶道源自中國我們都知道,日本人一直以自己的文化傳承千年為榮,但是卻對於自己的文化其實大多數來源於中國感到難以啟齒,並且認為大多數文化都是他們自己原創,但是中國考古發現卻屢次打臉,比如,日本人挖出繩文時代的建築物,認為是自己原創,但是中國南方的明堂卻證明很可能是日本傳統建築神社的源頭。
  • 【品質社區】天府成都蓋碗茶——茶文化
    唐玄宗避「安史之亂」,趕來成都,居住一年多;唐僖宗避「黃巢起義」偏居西南三年光陰。詩人有難了,也喜歡到成都避難。詩聖杜甫,在安史之亂期間,在成都居住了六年,留下上百首千古傳誦的詩篇。:「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著乎尚書......丹、漆、茶、蜜......皆納貢之。」
  • 費茶葉、不趁手、不聚香、易燙手,180毫升蓋碗泡茶,沒那麼好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茶界裡,常有「茶之十難」的說法。一曰採,二曰造……總之,得出一款好茶,過程並不容易。產區環境,原料質量,加工過程,倉儲運輸等,每一步都不容許出錯。
  • 靈籤佔卜:四種茶具你最喜歡哪套,測試出你內心有多孤單!超準!
    靈籤佔卜:四種茶具你最喜歡哪套,測試出你內心有多孤單!超準!你有強烈的孤獨感。如果你覺得不被信任,不被別人支持,你會覺得心裡很孤單,好像被整個世界拋棄了。你是一個重感情的人,生活中會注意保持和每個人的感情。如果你能和你喜歡的人在一起,你會感到輕鬆和平靜。然而,一旦你喜歡的人離開你,你會感到非常孤獨和悲傷。
  • 心理測試:4套茶具,你最想要哪套?測你未來有大富大貴的命嗎?
    做一個心理測試:4套茶具,你最想要哪套?測你未來有大富大貴的命嗎? 選擇D的人:也許你並不適合做生意,因為你有一顆脆弱的心,你無法承受生意中出現的危機,也無法去處理、化解這些矛盾。你也許適合選擇一門穩定的工作,每月領取一份適當的工資,過一種安詳、平和的生活。
  • 塔羅佔卜:四種茶具你最喜歡哪套,測試出你內心有多孤單!超準!
    塔羅佔卜:四種茶具你最喜歡哪套,測試出你內心有多孤單!超準!你是一個重感情的人,生活中會注意保持和每個人的感情。如果你能和你喜歡的人在一起,你會感到輕鬆和平靜。然而,一旦你喜歡的人離開你,你會感到非常孤獨和悲傷。
  • 《冷歷史會說話:你不知道的老成都》第三十八期|蓋碗茶:「天地人...
    今天我們將要講述的是:「天地人」三才合一的 ——蓋碗茶。(播講者:楊家毅)  說起蓋碗茶,大家都知道分為茶蓋、茶杯、茶託,但這樣獨特的造型是怎樣機緣巧合下被發明出來的呢?  跟吃西餐一樣,喝這蓋碗茶也有著許多的講究,不同的擺放也暗喻著不同的含義。  所以,如果您想喝上一杯蓋碗茶,可一定要先聽聽咱們的節目,讓您講究一下!  想了解更多的歷史文化知識,歡迎關注"西蜀草堂"或"成都博物館"的微信公眾號,我們每期節目的文字版,還有很多珍貴的文物圖片和小視頻都可以在這裡找到哦!
  • 有客人來你會用哪套茶具招呼客人,測你種什麼因,得到什麼果
    導語:有客人來你會用哪套茶具招呼客人,測你種什麼因,得到什麼果俗話說:百因必有果,一個人種什麼因,便會得什麼果,一個人倘若一直一生行善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