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在這裡不僅僅是茶,而是代表了成都人的一種生活方式,「禪茶一味」在成都得到了最合適的體現。
成都的茶文化無論是在文化沉澱,還是在民眾基礎上,一直處在相當高的水準。老成都上世紀40年代擁有60多萬人口。在這60多萬人口當中,有近12萬老成都人都是名副其實的「茶客」。
茶,已經構成了老成都人一套獨特的市井休閒生活文化。今天,當我們走在諸如寬窄巷子、水井街這樣的舊街老巷中,還會看到一些老茶客瀟灑自然地往那一坐,抽著葉子煙擺龍門陣,就這樣可以從早一直侃到晚上。
成都,這座泡在茶缸裡的城市,無處不洋溢著茶的芬芳,無處不閃爍著茶的智慧光芒,無處不展現出茶的無限創造力。茶,在這裡不僅僅是茶,而是代表了成都人的一種生活方式,「禪茶一味」在成都得到了最合適的體現。
成都:一座美妙的城市李白詩云:「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
自古以來,成都就是一個快樂的都市。「形勝古今稱樂園,年年春色為人留。」有人把成都比作「東方的伊甸園」。唐玄宗避「安史之亂」,趕來成都,居住一年多;唐僖宗避「黃巢起義」偏居西南三年光陰。詩人有難了,也喜歡到成都避難。詩聖杜甫,在安史之亂期間,在成都居住了六年,留下上百首千古傳誦的詩篇。
杜甫草堂
而中國茶葉的根源也是從四川追溯起,《華陽國志.巴志》中記述:「周武王伐紂,實得巴蜀之師,著乎尚書......丹、漆、茶、蜜......皆納貢之。」武王伐紂是在公元前1066年,這就是說早在3000多年前,巴蜀一帶就已經以茶為貢品了。秦漢年間的四川對茶葉的栽種已非常廣泛且成熟。據秦漢時代的《神農本草經》記載:益州川谷山嶺道邊皆為茶樹,一尺,兩尺,甚有兩人合抱者。
公元前59年,寓居成都的王褒就在《僮約》中有「烹茶盡具......武陽買茶」的記載,這是世界上最早最明確的飲茶記載。成都也因為茶創造了許多世界第一:第一家茶館、第一個茶葉市場、第一首茶詩......
隨著時代變遷,茶深入到成都人的生活中。短短的時間裡,茶樓、茶坊遍布大街小巷、農家院落和居民大院。成都人對茶的喜愛和迷戀,使成都成為世界上擁有茶館最多的城市。因此也造就了成都寬容的性情。無論人生的得失沉浮,成都人都能以自得其樂的心態去面對。如同一杯清茶。成都的老百姓,也因為茶,樂天知命、詼諧幽默。
老成都的茶名片
茶店子:茶店子是今天成都最大的農貿市場和最大的旅遊客流交通中轉站點。每次,我送外地朋友從這裡轉車去九寨溝,都會給他們講一段茶店子的由來:話說很早以前,茶店子乃是個荒涼墳地,每年適逢三月清明掃墓,這裡到處遊走著「欲斷魂」的掃墓人。若遇上「清明時節雨」,行人們則無處尋覓酒家、茶肆。後來有一劉姓人家,在此設一茶棚。後來這裡慢慢發達了,來往商賈、行路人都在這裡歇腳,為感激紀念,就為此地取名茶店子。因為茶店子也就包涵中途驛站的意思。時至今日,地名沒變,那個小茶棚,早已無處覓蹤影。這裡新建了氣派的茶館、茶樓,供在此中轉等車的人歇腳,歷史的功能還依舊延續,非常有意思。
成都自古是文雅風流聚集之地,茶館、茶肆是文人雅士們熱衷的地方。寬巷子、大慈寺是「非非主義」流派詩人集會場所,而玉林路充滿了後現代主義色彩的「白夜吧」一類,則是一些女浪漫主義詩人的溫巢。
自古文人們茶舍信手塗鴉幾句自然少不了。雅致粗俗,包羅萬象。「流水行雲風展四川文化,迴腸盪氣孕育五戲精神。」這是懸於華興街悅來茶樓當中的一副名聯:而「品人生百味一杯茶,造世間萬象平常心。」的楹聯則是在青羊宮橋頭歲月茶莊當年懸掛的。
成都青羊宮
成都的長街、胡同一如當初,多且種類複雜,但有著統一相似的特點,那就是茶館多、茅廁多、龍門陣多。乍一看來覺得非常有趣可笑。但仔細想想這與老成都人愛休閒的一貫生活方式緊密關聯。閒來無事幾人湊在一起。無聊擺龍門陣打發時間,擺的口乾舌燥了,於是買上一盞藍碗茶,喝多了內急不打緊,就近很容易就能找到個地方方便。
寬窄巷子
蓋碗茶:蓋碗茶分為茶碗、茶蓋、茶託三部分,因而也稱三件頭。相傳為唐代節度使崔寧所發明。崔寧勤於政務,功於詩書 ,常常以茶會客。崔寧見使女送茶時,常因茶碗太燙而多有不便,於是想出一條妙計,用蠟將茶碗固定在茶託上,這樣一來,茶碗裡的水就不會溢出。後來這種茶具在民間流傳開來而後全國仿造。對於這種茶具的託捧方法也有要領,左手託茶沿,右手拇指中指提起茶蓋,在碗面上輕輕撥動,發出聲響,然後將茶蓋半沉入水中,由裡向外慢慢華東,這時只見綠波翻湧,翠葉沉浮,幻影遊動。飲茶時將茶碗送到嘴邊,從茶碗與茶蓋的縫隙中啜茶,茶水於舌邊、舌根迴蕩。如此分三次吞下,咕咕有聲,此時口中是暗香飄動、芬芳亂竄,行家們稱此招為「三吹三浪」。
續水時,一般是夥計手提一隻長嘴壺,在一米之外準確的將水射入茶碗之中,這稱為「仙人擺浪」。有的夥計還有絕活,能在客人身後射水,水越過客人頭頂,準確的落入茶碗之中,這叫「雪花蓋頂」。還有雙手提壺,同時向一隻茶碗中射水,叫「雙龍戲珠」。更絕的是隔桌射水,即手提長嘴壺,站在桌對面,朝客人面前的茶碗中射水,準確無誤,而且無水濺出,客人有驚無險,這稱為「海上飛虹」。
蓋碗茶流傳至民間後,更豐富了其內涵,形成了特殊的茶語。茶蓋翻轉在茶沿旁,要求續水、加湯。茶蓋平放在碗旁,表示座位有人,立馬回來;茶蓋翻轉平放於茶碗之上,表示要結帳走了。
如今的成都,仍在續寫著人與茶之間的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