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曾看讀這樣一篇文章,大致說的是:科學是「懶惰」的人創造的。而且還舉例說,比如有的人害怕走路,就發明了汽車;有的人害怕上下樓,就發明了電梯;有的人害怕打掃衛生,就發明了智能除塵器。。。確實,這些發明減輕了不少負擔。「懶惰」發明了科技卻是個事實,雖然聽上去讓人難受。
可是,在享受科技帶來的便捷同時,你是否會感覺,生活上出現越來越多的空乏感呢?可能一些讀者不太理解小編的意思,那小編就舉幾個生活中出現的幾個「懶人」科技,讓大家更直白的了解為什麼會出現越來越多的空乏感。
智能掃地機械人:說實話,小編也不太了解這個機械人,具體工作流程什麼的也搞不懂。只需要知道這個機械人的出現減輕了一部人(尤其是保潔阿姨)的負擔。重要的是,這款機械人的清潔程度要比人工高得多。而且不需要買保險,不需要開工資,只需要到點充電就好了。「充電5分鐘,工作兩小時」,就是其真實的寫照。但是那些人在閒遐時間做什麼呢?看書?看報?都不是。而是看手機,玩遊戲!
智能保姆機械人:你是否擔心無人照看你家孩子呢?是否還在擔心虐童事件的發生呢?那麼就選擇這款智能保姆吧。不好意思,小編跑偏了。不過,智能保姆的普及,倒是取替了很多保姆。那麼問題來了;那些人去做什麼呢?不好意思,大部分人只能坐在家裡看看電視打發時間。尤其是在西方國家,這種現象更是嚴重。而一少部分就成了社會的不安定因素。
智能工人機械人:在人工智慧尚未普及的時候,為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還可以到工廠,雖然不會大富大貴,但可以保證其最基本的生活指標。但是隨著智能工人的出現,這些人面對的問題就有一個:下崗。那麼這些下崗之後呢?那些人在做什麼?不好意思,小編對這個問題也不知道如何去解釋。
雖然 「懶惰」讓科學進步,但是科學進步的同時,人們是不是也越發的懶惰呢?本問由將將視頻原創 碼字不易請大家點個讚再走 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