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網訊】7月2日上午10時起,超大型散貨船「寶探」輪(船寬45米)和大型貨櫃船「北歐亞帕倫」(船寬40米),在VTS的全程監控和巡邏艇的現場護航下,在深水航道D38浮至D40浮之間水域順利實現交會航行,這標誌著深水航道超寬船舶寬度受限的減小以及通航能力的不斷增大有望逐步實現。
長江口深水航道是上海港乃至整個長江流域水上生命線,隨著船舶大型化趨勢日益明顯,大型船舶交匯航行的需求日益增大。但受到航道寬度、水深等自然條件的限制,雙向通航船舶交匯標準寬度按規定應小於80米。在此限制下,很多大型船舶必須錯開航行,大大增加了船舶等待進出港的時間。根據吳淞交通管制中心提供的統計數據,以今年1-6月份為例,船寬在80米至85米的大型船舶可能發生交匯985艘次,日均5.4艘次,如果允許交匯通航寬度擴大至85米,這些船舶就能完全不受限進出航行,大大提升了通航效率。但與此同時,超寬船舶交匯通航對海事部門的安全監管也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針對這一情況,上海海事局主動與港口管理部門和引航站等相關單位加強合作,共同研究深水航道目前條件下的雙向通航船舶交匯寬度限制值,創新船舶交通組織,並對近期將組織開展的交匯通航試驗制定了詳細的實施計劃。
本次試2艘大型超寬船通航只是個案,要常態化還有很大風險,海事部門將在在試驗期中積累經驗,逐步完善制度和應急預案,為今後船舶交匯寬度大於80米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上海海事局將挖潛上海港水域資源、降低企業運營成本、縮短政務受理辦結期限、完善綠色通道和無紙化申報等方面推出更多讓航運企業切實受益的服務舉措,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提供有力保證。(新民網通訊員 徐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