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孩子的最好出路,卻被有些人變成了盈利之路?

2021-01-08 贊比西SAAS

孩子的教育,是作為家長的我們,最在意的。尤其是一輩子吃苦,辛苦生活在農村的父母。

他們在農閒的時候,經常會談到,「只怪年輕的時候書讀少了」。

這句話,深深地反映出,沒有讀書的遺憾。現在鬥大的字,認識不到一籮筐。經濟來源,全靠體力來換。

睜開眼,就是面朝黃土背朝天,並沒有現在我們在《嚮往的生活中》看到的那麼有詩意和閒適。

圖片來源於網絡

一輩子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樣的,所以不希望孩子也和他們一樣,一輩子和黃土打交道。

希望孩子能走出大山,生活輕鬆一點,不要幹體力活。

就像書望在《歸去來》裡寫:「每一位受過挫折,吃過苦挨過累的父親,都會天真的希望他的孩子,能夠免於生活的困苦,無憂無慮地度過一生。不為鬥米折腰,不為金錢媚骨。」

圖片來源於網絡

是啊,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捧在手心怕飛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讀書,在農村是一條很好的出路。也是家長認為的一條可靠的路。

其實事實也是如此。我是農村出來的孩子,我深有體會。

如今是知識信息化時代「知識改變命運」。

讀書是農村孩子的一條好出路,那麼選擇學校就是關鍵。以前不讀書,最起碼只要有力氣就可以養活自己,現在不學習,就連最基本的工作可能都很難去開展。

圖片來源於網絡

以前傳遞消息靠的是烽火狼煙和快馬加鞭,現在是網際網路。如果你連字都不認識,最基本的理解力都沒有,如何去適應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呢?那麼就只能面臨著淘汰。

那麼要成才,教育就是關鍵。可是在這個教育至關重要的時代,居然有這樣的一些人,利用生源來以營利為目的。

我在齊魯壹點官方帳號中看到了這樣一條消息,湖南部分「生源大縣」調查,發現民辦中職招生領域存在一條以招生販子為紐帶的灰色利益鏈,學生不是以學校的人才培養對象出現的,某種程度上被當作了掙錢的工具,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鏈條,都要被榨取一次。教育是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對於處於弱勢地位的農村學生來說,教育無疑承載著更大的期望。而這些民辦中職院校所榨取、盤剝的恰恰又是處於弱勢地位,最需要通過教育改變命運的農村學生。

圖片來源於網絡

為了錢,不折手段,痛心。時代的蛀蟲真的是無處不在。望廣大學子和所有學生家長擦亮眼睛,不要讓自己孩子的成才之路,鋪就了這些人的生財之路。

你覺得呢?

相關焦點

  • 如果你不甘於平凡,這就是最好的出路
    翻開財富名人錄,看看那些被我們當做偶像的成功老闆,我們可以看到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都曾有相似的貧苦經歷。同樣他們也都有相同的破釜沉舟的精神,當機會擺在他們面前的時候,他們都會不惜一切代價地抓住它,從而登上財富的殿堂,從崇拜別人,學習別人的人搖身一變,成為了被人崇拜,被人學習的人。
  • 農村孩子考上三本,一年一萬多元,還有必要上嗎?以後有沒有出路
    近日,有人在社交平臺提問:因為成績不那麼理想,被一所三本院校錄取,一年學費要一萬多,作為農村孩子,有沒有必要去上?花那麼多錢去就讀,以後是否有出路?看到這個問題,覺得非常有必要談一談。因為過幾天,各地的學子都會陸續收到各大高校寄送的錄取通知書,到時肯定會有不少農村孩子存在這樣的疑問。而在這裡,我的回答是:有必要去上,花那麼多錢去就讀,以後會有出路。
  • 讀書不是唯一出路,卻是最好的出路
    知識改變命運,讀書能讓人過上嚮往幸福的生活,要不歷代老話都說:「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哪?每個家庭中的父母都是為了孩子的學習操碎了心,往往還是出力不討好,惹孩子厭煩還有自己的小情緒,嫌父母管手管腳監督學習。這不,室內一對母子正在上演一場激烈的唇槍舌戰,兩個人都臉色難看,氣憤異常,雙方雙目圓睜,四目不友好可親的對峙著。
  • 在農村為何會出現認乾親,為孩子找乾爹,有些人目的不單純
    在農村為何會出現乾親,所以會出現就是在於雙方的關係好到一定的程度。於是就將孩子認對方為乾爹,其實到了現在認乾親也沒有以前那麼複雜了,很多時候就是兩家人在一起吃頓飯,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農村集市農村地區尤其是到了過年期間,很多時候回家給父母拜年。往往都會帶著孩子到乾爹家去走親戚,還可以聯絡雙方的感情,二來乾爹還會給孩子送碗送筷子目的就是寓意著在今後的人生旅途當中,不會面臨溫飽問題。
  • 十二星座的理想出路,什麼樣的工作才是最適合你的
    金牛座這一座的孩子大多都熱愛大自然,對田園生活有深厚的感情。趕著牛走在田埂上,是你最渴望的生活意境。從你的發展趨勢來看,紮根農村要比固守城市更能發揮出你的才能。雙子座你的理想出路是新聞記者、攝像師、作家、翻譯、演說家、旅行推銷員、商人、經紀人、以及一切與旅行或外國有關的職業。巨蟹座你的理想職業出路是:與公眾相接觸的職業、音樂、詩歌、幻想創作、海軍、電影、神學、食品商業、旅館業或醫務工作。
  • 農村,為什麼這麼多痴迷買馬的人
    田畝少人耕,沃野生蒿草。電視及時雨,碼報如雪飄。遙望買單處,人如東海潮。」  ———一首「買馬」詩,形象地刻畫出地下「六合彩」的泛濫災情。而地下「六合彩」中獎概率高達1/49,相對容易中獎,地下黑莊完全以盈利為目的,遊戲規則也沒有任何限制。  其二是地下「六合彩」以民間文化包裝推銷自己。生肖、猜圖以及猜謎語等通俗文化的引入,迅速讓買碼深入民間。由此,地下「六合彩」出現了從農村包圍城市的蔓延之路。
  • 土木男最好的出路 學土木的都有哪些出路
    土木工程出路 現在國家的基建做的差不多了,剩下隨著現在的一帶一路可能是會在國外的人民做土木會更加有發展,國內已經飽和,而學土木的人越來越多,都是去工地比較多。如果你還沒讀大學,那就建議計算機方面的。如果你是出來工作了,不是計算專業的,那建議做網際網路的運營,建議你可去了解一下現在的各個專業的出路和以後的工作情況,可以到招聘網比如拉鉤,boss直聘,或者直接看視頻音頻的資料,比如暖石網,馬東職場課、咪蒙等等。 土木工程專業就業現狀 1、施工單位:這是大部分同學要去的地方,也是最辛苦的地方。
  • 有些農村父母認為,女孩讀那麼多書不如找個好老公,你認同嗎?
    有些農村父母認為,女孩讀那麼多書不如找個好老公,你認同嗎?在一些偏遠農村常常看到這樣的景象:女孩十幾歲便輟學打工,由於沒技術沒文化,找的工作不是工廠流水線工人,就是餐廳服務員,只能生活在社會最底層,再過個兩三年嫁人結婚生子,人生基本定型,一輩子圍著丈夫和孩子轉。
  • 有些農村人整天遊手好閒,可是卻從不為錢犯愁,這到底是為什麼?
    如今的農村和以前有了很大的不同,農民的思想也有了很大的改變,現在很多人農村人不會選擇在農村務農,很多人都選擇外出打工,當然現在農村的變化也顯而易見,小洋房和小轎車現在在很多農村都很常見,正是因為這些農村人外出打工付出了艱辛,才有了現在的好生活。
  • 農村人30歲,還沒有分到耕地,你怎麼看?
    在農村30歲左右沒有分到耕地的人其實並不稀罕,這部分人基本上都是婚嫁遷入本地的。國家為了穩定糧食安全生產,穩定人心讓現有耕作者安心耕種,規定農村土地30年不動地。長期不動地的利處。對一些長期發展經濟作物的農民來說是好事。
  • 在農村有些年輕人遊手好閒,活得卻比誰都滋潤,咋回事兒?
    我是打小在農村長大的農村娃,在村子裡邊算是那種乖巧的人,因為在很小的時候,太過頑皮,喜歡放火燒秸稈,經常被父親用棍子追得繞著村子跑,所以後來對於幹一些無底線的事情,我是拒絕的,但是很多從小一起長到大的孩子則不同,依然我行我素,我那時候就抱怨為何父親老是管我一個,有時候很羨慕別人的家長。
  • 6年跟拍,3個階層,3種出路︱命運,是不是出生一刻,就已註定?
    而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接受訪談時的一席話曾經一度刷屏:「農村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像我這種中產家庭的孩子,衣食無憂,家長都是知識分子,還生在北京這種大城市,在教育資源上享受的條件,是很多外地和農村孩子,完全享受不到的。所以就決定了我在學習的時候,確實能比他們走很多捷徑。知識不一定能改變命運,但是沒有知識,是一定改變不了命運的。」
  • 為什麼老是當韭菜任人割?看懂「KDJ」冷門指標,走上盈利之路!
    老是當韭菜任人割?看懂「KDJ」冷門指標,走上盈利之路!長期以來,中國股市是一個莊家稱霸的市場,莊股可以橫行任何股票,幾乎可以不問質地,不論背景,有莊則強,無莊則弱。如果有市場,市場就是強勢,而如果沒有市場,市場是弱勢。股市已經輪迴,熱點正在發生變化。只有做市商和股票才是永遠存在的熱點。
  • 為什麼有些人把外人看成寶
    當我們與人相處時,如果你說什麼話,會帶來不同的效果。有些人刻薄刻薄,他們聽起來很不舒服,很難聽。如果外人對你說這些話,你可以選擇遠離接觸,保持耳朵乾淨,如果你的家人相信你的話,我會相信的。期間,我的朋友曉燕住在出租屋,我問她為什麼不回老家看望父母?她不情願地說沒必要回去了,她受夠了。曉燕出生在農村,他家有三個兄弟姐妹,而曉燕是大女兒。
  • 明星也是凡人,最好的出路永遠是勇往直前
    在我們凡人看來,外表光鮮亮麗的明星,或許是這個世界上最受寵愛的,坐擁豪宅豪車千萬粉絲不說,最起碼不用擔心房價,不用擔心孩子上學問題……然而,也有很多明星,在光鮮的外表下都是淚,她們被病痛折磨著,但依舊活得精彩。
  • 紀錄片《出路》:精神的貧瘠遠比貧窮更可怕
    我想了想,倒也啞口無言,話有些扎心,但確實不無道理,這正是社會的現實之處,富二代也好,富三代也罷,富畢竟不是大風颳來的。但階級分化原本是由多種原因造成,不是簡單一句努力可以概括的。在這個時代,是否真的已產生階級,答案自在每個人心中。顧茲曼說「一個國家沒有紀錄片,就好像一個家庭沒有了相冊。」紀錄片《出路》,歷時六年,跟拍了三位不同家庭出身的孩子。
  • 這個國家流行把孩子丟到森林裡自尋出路
    這個國家流行把孩子丟到森林裡自尋出路 原標題:   參考消息網7月27日報導臺媒稱,一些荷蘭家長流行通過森林「放生」教育孩子。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7月24日報導,荷蘭夏天流行一種刺激活動:大人深夜開車,把即將進入青少年階段的小孩載到森林裡「放生」,而後大人離開,讓這群小孩靠著原始的GPS(全球定位系統)設備和方向感,自尋出路,回到童軍營地。  為了讓活動更困難,大人可能會蒙住小孩的眼睛,甚至故意亂繞,不讓他們記路。  有時候,大人還會藏在樹叢中,故意發出野豬般的聲音嚇小孩。
  • 「屏幕改變命運」外教版:給農村孩子打開一扇窗
    然而,同樣的教學內容和形式搬到農村學校,又是另一番場景。大定小學、東小仇小學和韓園交通希望小學的學生大都來自農村,英語基礎相對薄弱。  有的學生剛給自己取了英文名,還專門特製席卡或帽子作為課堂道具,儘管有些顯然不能稱為名字,比如Sunnyboy(陽光男孩)、Learn(學習),還有個男孩,誤把Lincoln(林肯)寫成了Lincoin。
  • 農村俗語「前凸金,後凸銀」,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可信嗎?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農村的俗語現在也快消失了,只有一些你們的老人才會用,其實農村的俗語是非常有趣的,這些俗語有關於農民的生活的,也有關於農民的人際關係的,也有一些關於預兆吉兇的,雖然俗語裡面確實有一些是很迷信的,但是大部分老話都是非常正面的。
  • 年過35歲一無所長,不想再打工,轉行也難,還有哪些出路養家餬口?
    對於絕大多數職場人來說,35歲的確是動蕩的年紀:體力與腦力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贍養老、撫養孩子、購買住房等壓力也趨向頂峰。 社會非常殘酷,特別是對於年齡偏大的人群來說,機會真的是越來越少,你的競爭力也越來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