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是作為家長的我們,最在意的。尤其是一輩子吃苦,辛苦生活在農村的父母。
他們在農閒的時候,經常會談到,「只怪年輕的時候書讀少了」。
這句話,深深地反映出,沒有讀書的遺憾。現在鬥大的字,認識不到一籮筐。經濟來源,全靠體力來換。
睜開眼,就是面朝黃土背朝天,並沒有現在我們在《嚮往的生活中》看到的那麼有詩意和閒適。
一輩子都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怎樣的,所以不希望孩子也和他們一樣,一輩子和黃土打交道。
希望孩子能走出大山,生活輕鬆一點,不要幹體力活。
就像書望在《歸去來》裡寫:「每一位受過挫折,吃過苦挨過累的父親,都會天真的希望他的孩子,能夠免於生活的困苦,無憂無慮地度過一生。不為鬥米折腰,不為金錢媚骨。」
是啊,孩子都是父母的心頭肉,捧在手心怕飛了,含在嘴裡怕化了。
讀書,在農村是一條很好的出路。也是家長認為的一條可靠的路。
其實事實也是如此。我是農村出來的孩子,我深有體會。
如今是知識信息化時代「知識改變命運」。
讀書是農村孩子的一條好出路,那麼選擇學校就是關鍵。以前不讀書,最起碼只要有力氣就可以養活自己,現在不學習,就連最基本的工作可能都很難去開展。
以前傳遞消息靠的是烽火狼煙和快馬加鞭,現在是網際網路。如果你連字都不認識,最基本的理解力都沒有,如何去適應這個高速發展的時代呢?那麼就只能面臨著淘汰。
那麼要成才,教育就是關鍵。可是在這個教育至關重要的時代,居然有這樣的一些人,利用生源來以營利為目的。
我在齊魯壹點官方帳號中看到了這樣一條消息,湖南部分「生源大縣」調查,發現民辦中職招生領域存在一條以招生販子為紐帶的灰色利益鏈,學生不是以學校的人才培養對象出現的,某種程度上被當作了掙錢的工具,每一個環節、每一個鏈條,都要被榨取一次。教育是改變命運的重要途徑,對於處於弱勢地位的農村學生來說,教育無疑承載著更大的期望。而這些民辦中職院校所榨取、盤剝的恰恰又是處於弱勢地位,最需要通過教育改變命運的農村學生。
為了錢,不折手段,痛心。時代的蛀蟲真的是無處不在。望廣大學子和所有學生家長擦亮眼睛,不要讓自己孩子的成才之路,鋪就了這些人的生財之路。
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