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個現實的部分,是自然生成為人這一過程的一個現實的部分。——馬克思
文章類型/歷史見聞
字數|1065,閱讀約3分鐘
如果要對中國近代湧現的真正的高僧進行排名,那麼虛雲禪師可以毫無爭議地排在第一位。虛雲禪師,又名虛雲老和尚,一生有太多傳奇,120歲時圓寂。虛雲禪師,俗稱小骨巖,1840年生於福建泉州,別號德清,幻遊。
虛雲禪師最大的貢獻是履行五宗法,振興六宗。在禪宗面臨香火危機的時候,虛雲禪師繼承了五宗宗法,傳法曹洞,又是臨濟,中興雲門的繼承人。他供養法眼,繼續供養人民。可謂「興滅相隨,智光同天」。他的貢獻可與印度佛教史上的龍樹菩薩相媲美。
虛雲禪師19歲出家。之後,他進行了多年的苦修。這期間,他住窯洞,吃野果,喝山泉。可以說是不食人間煙火。光緒十八年(1892年),虛雲禪師遊歷陝西終南山,四川峨眉山,拉薩三寺,從西藏到印度,錫蘭(今斯裡蘭卡),緬甸等國,行程萬餘裡。
近代中國外憂內患。佛教到了最沒落的時刻。虛雲禪師肩負起振興佛教的重任。虛雲禪師招了很多弟子,其中最有名的有十位,即「虛雲十大弟子」,最終成為中國近代佛教繁榮的中流砥柱。
虛雲禪師曾用一副對聯描述自己的一生,「坐讀五帝四朝,不知多少滄桑;歷經九苦十難,才知世事無常。」有很多典故。五帝是指清代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五帝。四朝是指滿清,太平天國,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十難指的是:生為肉團,躲飢避寒避雪,痢疾等死,口流血,滑倒落水,重病斷纜泡水,危險剖腹產,全身枯木,被土匪痛打。由此可見,虛雲禪師能夠成為中國近代第一高僧,確實是歷盡艱辛。
虛雲禪師晚年謝絕了眾多名剎的邀請,選擇在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雲居山修行。即使年事已高,虛雲禪師仍不忘弘法,隨時會展示修行法門,開導弟子。虛雲禪師還出版了大量著述,如《楞嚴經玄要》,《法華經略》,《傳承經注》,《圓覺經玄義》,《心經釋義》等。真可惜,原件已經丟失了。現在我們看到的是,門徒又按著自己的記憶重新編撰了一遍。
1959年10月14日,虛雲法師在江西省永修縣真如禪寺圓寂。當時他120歲,森格拉101歲。虛雲禪師圓寂前一天,對一名弟子說:「我近10年來飽經磨難,願受危疑震謗委屈,只為國家保存佛道場,為寺院遵守祖德規矩,為一般僧人保存這件外衣。」。
虛雲禪師生前只留下一個字,「戒」。至於虛雲禪師為什麼會留下這樣一句話,至今沒有人能真正理解。虛雲禪師付之一炬(燒)後,弟子們得到了數百件五色舍利,其中最大的有鴿子蛋大小。
參考資料:虛雲禪師傳說
歷史上生產資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學技術相結合的;同樣,歷史上的勞動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學技術知識的勞動力————鄧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