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蘇州農村歡度春節的珍貴彩照 濃濃的年味撲面而來

2021-01-09 愛歷史

這是一組拍攝於1960年春節時江蘇蘇州東山鎮的彩色照片,真實的記錄了當時春節來臨時人們歡度春節的熱鬧場面。在今天我們再重看這些照片,透過膠片的色彩更能感受到當時濃濃的年味鋪面而來。

在當時廣播站裡放著歡快的節日歌曲,人們早在春節到來前半個月便開始為這個中國人最為重要的節日進行準備。當時供銷社裡擠滿了選購年貨的顧客。

在除夕當天,人們在吃過年夜飯以後,便從四面八方的湧向了聯歡會現場、劇場和說書場。大家聚在一起歡歡樂樂的喜迎新春。

整個春節期間,到處都是一片鑼鼓喧天的熱鬧景象,人們在忙著拜年的同時,還不忘組織社員前往軍烈屬和敬老院進行慰問。

人們前往敬老院慰問孤寡老人

更有年輕人選擇春節期間結婚,來一個喜上加喜。

當時一戶普通人家的年夜飯,有雞有魚有火鍋,年夜飯看上去似乎挺豐盛的。

相關焦點

  • 2018年春節到了,家裡怎樣裝飾才會有濃濃的年味?
    2018年春節到了,如何才能讓家裡充滿濃濃的年味呢?其實,年味也是需要靠雙手用心營造的,好好布置一番,過年在家裡也能感受到喜慶的年味。好看的新春掛飾能給家裡的整體風格加分,如果你的家居裝飾風格比較清淡,過大年就要大膽挑選幾個大紅色調的掛飾,讓家裡多點年味。
  • 濃濃的年味 六安80後小夥沈志敏手繪漫畫走紅網絡
    充滿徽州年味的貼春聯圖、動感十足的舞龍舞獅圖、歡快溫馨的春節掃塵圖……春節期間,六安市「80」後小夥沈志敏的一組手繪年味漫畫  「現在的年味越來越淡,我畫的這組手繪年味漫畫,就是想讓人們重拾年味、記住鄉愁,喚起遊子對家鄉、對傳統年俗的記憶。 」沈志敏介紹,這組走紅的手繪年味漫畫一共五幅,分別是《財神爺拜年》《貼春聯》《舞龍獅》《掃塵圖》《團圓飯》,目前部分作品已在《中國郵政報》上發表。  看到這些手繪年味漫畫五連圖,濃濃的年味撲面而來,仿佛看到了與家人團圓,熱鬧出門拜年的時光。
  • 冬至過後,湘西農村家家戶戶開始殺年豬,濃濃的年味越來越重了!
    距離2019年的春節不到一個多月了,農村的景象也越來越熱鬧啦!今天阿妹就帶大家去湘西農村看看村民的殺年豬!這裡的豬,從年頭餵到年尾,吃豬草和五穀雜糧長大,粗糠、淘米水、米湯、洗碗水、剩飯剩菜和幾瓢豬草,紅薯和玉米成了豬的主食,這一個月是豬長膘的時候,豬就是這樣吃大的。殺年豬是漢族和少數民族的傳統年俗。
  • 這些年俗,帶你找回濃濃的年味!
    年味—殺年豬 庚子年 【鼠年】 新春快樂
  • 50、60、70、80年代春節老照片,簡單而珍貴的年味丨可讀
    春節,中國人心裡最重要的節日。無論時間怎麼變,對於我們的意義依舊重大。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年味開始變得越來越淡了。傳統民俗被漸漸的遺忘,那些歡樂時光也被留在了那個年代。今天給大家帶來一些舊時春節老照片,一起回味一下那時簡單而幸福的年味兒,撿起純真年代過年的美好記憶……五十年代,那個時候,物質還沒有現在這麼富足,人們是這樣歡度春節的。
  • 喜慶的爆竹聲沒有了 真正的年味就是濃濃的人情味
    春節的腳步聲越來越近,有關春節的報導與話題也越來越多。其中,「年味」是一個重要話題。有人覺得,喜慶的爆竹聲沒有了,年味有些不足。實際上,民俗是在推陳出新中發展的。如今,上海等許多城市先後禁放爆竹,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反映了「風俗當隨時代」的變異性,對這樣的「年味」是應當笑著告別的。自然,民俗又有其穩定性。
  • 過年記憶:如何留住那些濃濃的年味,貼春聯有這些不能忘卻的忌諱
    春節這個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節日,已經臨近,無論是城市還是鄉村,無論是市民還是咱普通的農民都在為這個節日忙碌著,他們都在按照傳統的習俗以及傳統的生活方式來迎接傳統的節日,春節有遊子回鄉的期盼,有父母期待合家團圓的歡樂,然而隨著生活方式的轉變,一些傳統的手工開始被現代的機械所替代,在環境汙染的壓力下
  • 1950年代的春節,那個時候我們這樣過大年
    1954年,在朝鮮前線某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與朝鮮人民一起歡度勝利後第一個春節。這是歡度春節的集會上,中國人民志願軍戰士在表演化裝高蹺。1954年春節,河北省唐山解家套農業生產合作社的小女孩正在試穿媽媽剛做好的新衣。1955年春節,北京市的小學生們慰問軍屬。
  • 春節營銷大戰「拯救」年味?
    從上古、近古,到近代、現代和當今,社會結構幾經變遷,春節年俗也逐漸增加了許多新內容,如辦年貨、掃塵、貼年紅、壓歲錢、拜年、舞龍舞獅、拜神祭祖、逛廟會、賞花燈等習俗。這些節日儀式與相關習俗,是春節元素的重要內容,共同組成大家感性的年味。傳統「年味」的消失,和城市化的快速推進有很大的關聯。舊「年味」沒了生存的土壤,新「年味」還未發展壯大。
  • 春節軟裝布置,添加一些春節元素,讓室內充滿濃濃的年味
    有人會趁著新年的好兆頭,把家裡裝扮地喜慶一點、更有年味,增添室內的創意感,讓新年有一個新氣象。如果想要讓家裡有一個新面貌,不妨從軟裝入手。只要一個小小的改變,都會顯得整體環境不一樣。那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著手呢?1.色彩紅色是最能體現出喜慶感的色彩,也是中國人心目中代表祥和、快樂的色彩。
  • 年味新變化 解讀春節出境遊新動向
    VOL1220 年味新變化 解讀春節出境遊新動向編輯的話 Introduction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國人選擇在春節期間出境去旅遊,使世界很多地方充滿了濃濃的中國年味。同時,由於中國遊客越來越重視海外遊、海外購的品質和體驗,春節出境遊的新趨勢也在不斷顯現。出境過大年 回故鄉不再是唯一選擇雖然中國人過春節的傳統是返鄉回家,但越來越多的國人選擇在春節期間走出國門。據攜程等幾大在線旅遊平臺預測,2019年春節期間有4億中國人出遊。
  • 珍貴!北京50年代到90年代的春節老照片,終於找全了!
    50年代的春節:解放味 1950年,北京過了新中國的第一個春節,那年毛主席年畫,非常受歡迎。在中國,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通常在農曆正月初一(春節)前夕舉行團拜會。 1960年1月30日,一年一度的北京春節環城賽跑,人們從天安門廣場開始跑起。 不少「生於六十年代」的北京人可能聽到過自己的哥哥、姐姐這樣向父母拜年:「爸爸同志、媽媽同志,春節好!」
  • 豬年春節還是你所期待的那個年嗎?你的家鄉是否還有濃濃的年味?
    但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那股年味越來越淡,春節除了放假變得一無是處。不知道大家過的最近這幾個春節怎麼樣,反正在小編的記憶中從14年開始上高中以來,就越來越覺得過年缺少了一種感覺,對春節少了些期待,而且身邊的很多朋友都這樣覺得。可能是大家都有了一定年齡,少了一些兒時的天真吧!
  • 蘇州取消2020年春節「燒頭香」「迎財神」 等宗教民俗活動
    蘇州市民族宗教事務局2020年1月24日另外,春節期間蘇州這些文旅活動暫停或取消!各項防控措施從公告發布之時起開始執行,蘇州圖書館將根據上級部門指示、視疫情發展情況隨時調整開放措施。不便之處,敬請諒解,望周知。江蘇省蘇州崑劇院江蘇省蘇州崑劇院取消原定於2020年1月29日至30日14:00進行的賀歲迎春慶華年——蘇崑庚子年新春折子戲專場演出。
  • 惠州春節年味小吃「糖環」,甜香酥脆,是春節不可缺少的賀年食品
    舊時惠州,每逢春節前幾天,大多數家庭都會親自動手油炸數斤糖環,春節用來接待拜年的親朋好友。糖環是惠州民間深受人們喜歡的傳統食品,是春節不可缺少的賀年食品之一。糖環形狀美觀別致,有點工藝品的味道,吃起來甜香酥脆,不容易膩,吃後留有餘香,讓人回味無窮。糖環的式樣有多種,五花八門,一般有花環、扣環、鳥,也有一些喜愛藝術的人,則做出許多漂亮的花樣,如蝴蝶、蜻蜓、中國結、和平鴿以及各種精美的圖案,非常美觀。
  • 美團2018「年味地圖」熱力圖,山東人過年最愛吃啥?
    在「消費井噴」的春節假期,國人的吃喝玩樂有了哪些新的熱點和變化?這些問題,美團點評推出的2018「年味地圖」大數據就可以給出答案。即日起,通過大眾點評app首頁搜索「年味地圖」,可以實時掌握全國34個省市和地區的吃喝玩樂熱點,為新春假期的品質生活提供動態參考。
  • 濃濃傳統年味!農家土灶蒸裝糕 祈願生活節節高
    原標題:視頻|濃濃傳統年味!農家土灶蒸裝糕 祈願生活節節高  「有錢沒錢,蒸糕過年」,新年吃糕是不少地方的傳統習俗,南北同風,寓意著生活美滿,一年高過一年。以前家家戶戶都會在新年之際,自製糕點,現在這種傳統已日漸式微,不過在一些農村地區,不少家庭都還保留著自製糯米糕,迎春過年的老傳統。
  • 故都許昌的年味很濃,迎財神、殺年豬,旅遊過年、發微信紅包……
    這個傳統節日,帶著不一樣的味道:團圓味、親情味、熱鬧味、喜慶味。這濃濃的年味既是對過往的肯定,也是在歡聲笑語中昭示著一個良好的開端。這個傳統佳節,帶著濃濃的人倫親情: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包餃子、吃湯圓、品嘗色味俱佳的年夜飯,「把酒話桑麻」,憧憬著來年紅紅火火的美好生活。這個傳統佳節,有著厚重的文化氣息:「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 5分多鐘短片有濃濃的人情與義理,感受古時嘉定春節裡的世情況味
    《元日》用一個孩子的視角去看400年前嘉定年間春節的傳統和習俗。通過嘉定名士唐時升(「嘉定四先生」之一)家中的拜年情景,來講述一個傳承至今,關於「賀年羹」的故事傳說。市廩中的物阜繁華、爆竹喧囂,與一介寒士家中一碗「賀年羹」裡的樸拙溫情融匯在一起,感受古時嘉定春節裡的世情況味。元日--王安石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 2018年農曆春節、藏曆新年盤點
    農曆春節、藏曆新年期間,從藏東谷地,到藏北草原;從喜馬拉雅山腳,到雅魯藏布江畔,西藏處處飄蕩著濃濃的年味,各族幹部群眾載歌載舞、歡度佳節,整個雪域高原沉浸在歡樂祥和的節日氛圍中。「雙節」齊至年味濃 各族歡聚樂不停今年的農曆春節和藏曆新年「疊加」,不僅讓雪域高原的新春更具韻味,也讓高原兒女迎來了雙倍的歡樂喜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