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持是無表色法,看不見摸不著,但確實有實際的功用。
只是有一點需要明白:加持,加是師父的事,持是你的事,求師父來加,持要你持,你不持,師父的加等於零。
我們知道聞法中有三過失:
如覆器,貢高我慢,碗底朝上;
如穢器,邪知邪見,髒垢充滿;
如漏器,信心全無,碗底破漏。
這樣的人,佛菩薩也好,法師也好,還怎麼再往裡面加?
而有一些人,既有業障,身體也不好,但他已經覺悟,願意三皈五戒,願意斷惡修善,乃至發願自利的同時利益他人。
這時候他再祈求加持就簡單了,因為他這個器物已經有「底」了。師父的加持一進去,也會覺得很厚實很有反彈力。
持得住師父的加持
一個沒有覺悟的人,他內心不單裝著過去的業、現在的業,也連接著未來的業,
法師再慈悲,加持力再大,面對這個無「底」的深淵也是無可奈何,力量投進去不會有絲毫的反應。
所以佛也說,你有漏,就要趕快地修!你沒有般若的空性智慧不要緊,但不做壞事總可以吧?
「師父、師父給我加持」,你提出這個要求很正常,但你也得反過來想想,師父給你加持後,你回到世間是去幹什麼的?
繼續貪嗔痴慢,我執我見,妄想顛倒?師父將寶貴的生命力給了你,你還是用來沉淪,對你來說,這是不是更大的惡!
應常生慚愧心
尤其是法會期間,師父幾個小時下來已經很疲累,你還擠上前讓師父加持,這貪心一開,你的業障就又出來了。
所以希望大家能夠知道,有時候不是師父不關心你,師父的迴避恰恰是為了更好地保護你。
像學佛學得好的弟子,很少會「求加持」,反而常生慚愧心,同時發勇猛心,修戒、修定,念經誦咒,回向師父,供養師父。
作為弟子,大家的功德是跟師父有緣的,大家增長了,師父的力量也會增強,也就能更好地利益眾生。從這個層面上講,弟子精進,對師父也是一種加持。
修行做事祈禱
作為師父來說,面對不同的信眾,往往會扮演不同的角色。
對信心未起的,慈眉笑意,柔言軟語;對已有信心的,不用大聲,微笑即可;信心再大一點的,連微笑都不必,不說話,定定的,就是對他很大的加持;信心更大的,他從自己的信心中就得到了加持,不是我給他加持,以信心故,他在任何地方都會得到三寶的加持。對這樣的大信心者,為了調教他,有時候甚至還會故意對他講粗魯的話,擺不好的臉色,去刺激他、警示他。
越是想要長久跟著師父的,別指望師父對你有多麼好。師父的加持如細水長流,需要通過你修行、做事,細心地去祈禱和感受。
你自己感受到的加持不要緊的,師父如果直接給你,你受不住就會變成副作用力。
加持無處不在
師父的加持是無處不在的。像我自己,以前不管做什麼,不管到哪裡參學,都會跟師父匯報,請師父加持。
依止師父,就希望一切都在師父的心裡。包括現在,師父的化身已經圓寂,但並不代表師徒關係已經結束,相反,我知道,每時每刻,師父的功德力都以更圓滿的狀態在鼓勵著我、鞭策著我、加持著我。
所以,我們皈依三寶,學習菩薩行為,學得越像,消業越快,得福越大,與菩薩越相應。毫無疑問,這個時候,你所得的加持也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