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為何您總得不到佛菩薩加持?請看看這三大善因是否具足

2021-01-10 紅塵若鏡

01《紅塵說禪》系列第237篇

因果相報乃是佛法最基本的義理,可以說多達八萬四千門佛法都圍繞著這個核心展開,不管是六道輪迴也好,超脫三界也好,其實都是在這個基礎之上的衍生。

換句話說,善到了極致就是大慈大悲的佛菩薩,自然超脫三界,不入輪迴;而惡到了極致自然就是去地獄道甚至最深最苦的無間地獄,其實背後都離不開因果論。

而且佛法中的時間觀也絕非只有這一世,而是生生世世,所以很多時候我們覺得不公平,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每個人的業報不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什麼都沒種自然也就什麼都沒有。

而明白了這個道理之後,再去看佛教中極其重要的八字真言就不會覺得高深莫測,而是理所當然了——諸惡莫作,眾善奉行,是諸佛教。

可以說只要依從這八個字斷惡行善,就等於就是完全聽從了佛菩薩的教誨,時間一久自然就能得到各位佛菩薩的加持。

但是有不少師兄始終覺察不到有福報,就開始抱怨甚至謗佛謗法,覺得被騙了,其實佛陀是真語者,實語者,不誑語者,不妄語者,是絕對不會騙人的,這裡面因果太大了——連菩薩都畏因,更何況是佛陀呢?

其實問題的根源還在於我們自己,要想受到佛菩薩的關注和加持並且得到善報,這三大善因是缺一不可的——分別就是善地,善心和善行,否則您自認為的善恐怕未必是真的善,很容易走偏甚至走反,自然無法得到善報。

這三大因素看似簡單,實際上裡面門道很深,尤其末法時代各種混淆的說法充斥其中,沒有足夠智慧的師兄很容易被忽悠甚至欺騙,所以今天咱們就仔細來介紹一下。

02第一因素:善地——不怕沒廟,就怕沒道

所謂的善地指的就是善知識所居住之地。

佛門之中最大的善知識自然非佛陀莫屬,所以最大的善因莫過於兩千五百多年前佛陀住世的時候,那時候佛世尊座下一千二百五十弟子皆證果成大羅漢,這實在是太殊勝了,後世往往一百年中都未必能有幾個證果的。

佛在的時候證果有多容易呢?許多哪怕普通根器的人,一直能夠見佛,聽佛,拜佛,長年下來也磨礪成果了,像是很多利根之人,更是短短幾天就可得道。

當然,咱們都沒有這個福緣見佛,因此只能靠善知識傳法了,但是正法時代有諸大弟子,像法時代還有寺廟戒律,而末法時代就一言難盡了。

老話說不怕沒廟,就怕沒道,現在雖然寺廟還有很多,但裡面到底有沒有真有修行之人就不好說了,很多出家人連最基本的戒律都無法奉行,更不要說具備指導世人的智慧和願意度眾生的慈悲了。

但是沒辦法,這就是末法時代眾生的業障太深所致,紅塵建議大家選擇善知識的時候一定要慎重,最好還是能直接讀佛經聽佛陀的教誨,或者正法像法時代高僧大德的論著。

03第二因素:善心——一切唯心

學佛說到底就是修心,這個發心或者說心念是極為重要的——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只有真正的善心才有用。

像是淨空法師曾經舉過一個典型的例子,以前有人搞了一個彌陀村,就是找一個地方,然後免費供給大家飲食,衣服,藥具,臥具這四要素,條件只有一個——就是必須要誠心念佛。

按道理這又供佛又布施,乃是一件福德無量的好事,佛菩薩自然會大力加持才是,但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這地方剛開始很紅火,後來人氣就日漸衰落。

為什麼呢?因為管事的人把這個當做一家公司來經營,制定了很多如kpi等現代化指標,完全是以盈利為目標了,這種心地怎麼能和佛法相稱呢?那些施主們又不傻,看到這一幕怎麼還願意來供養呢?

後來換了一位真心學佛也懂佛的居士,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把捐助的財物都施捨掉,擴大規模,增加布施的人數,還有多餘的糧食用具就送給養老院和窮人。

結果花銷大了許多,道場反而辦的更好了,來念佛的人越來越多,而且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因為大家明白這裡是真的「十方來,十方去」的道場,而不是為了賺錢的公司。

04第三因素:善行——沒有行動等於零

這善地和善心都有了就夠了嗎?當然不是,這只能說是完成了理入,還缺乏行入也就是具體行動。

現在有很多師兄就陷入了這個誤區,尤其是奉行「念佛必能往生極樂」淨土法門的人,大家都在念佛上下功夫,又是斷妄想又是「打成一片」,甚至整天閉門不出,萬事不問,一心念佛。

說句不好聽的話,這就完全是小乘路子了,而淨土宗乃是標準的大乘佛法,別說光是關門念佛未必能夠念到一心不亂的程度了,就算是真的有了成績,連一點善行善舉都沒有,您這個學佛又對眾生有何幫助呢?算哪門子的大乘佛法?

所以要得善報,您必須得真的種下善因才行,光是有好心或者學理論而沒有實際行動,就像是「人」字這一撇一捺缺了一半一樣,根本就站不起來。

05紅塵說禪

綜上而述,要想得到佛菩薩的感應和加持,從而得到善報福報,善地,善心和善行這三大因素是必不可少的。

而現實中太多師兄都陷入了誤區——要麼跟錯了善知識連方向都錯了,要麼光有行動而沒發善心,或者光有善心而缺乏行動,這都不能稱為因緣具足,自然也很難得到加持。

因此各位師兄,請一定要好好的檢查一下自己這三方面是否具足,如果哪方面有問題就一定要針對性的補強才行,否則很容易陷入「沒善報就懷疑,懷疑而生怨,生怨更沒善報」的惡性循環之中,這樣就太過可惜了。

——學佛乃智者所為,紅塵如夢幻泡影,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願三惡道日減一生

南無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唵阿喇巴札那諦

相關焦點

  • 佛教:這4種人,不拜佛,也佛緣很深,看看有你嗎?
    業障重的人可能今生暫時與佛無緣、得不到渡化,需要多劫修行、福報具足,方可得渡。福報大、有慧根的人,今生就易與善知識結緣。    一個人是否有佛緣,不是看表面距離上的遠近,而是一個人內心與佛菩薩的距離。《六祖壇經》中云: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 佛教:具足這3個特徵,與佛有緣,是大善根之人,看看有你嗎?
    有的人確實,天生就具有深厚的佛緣,天生就「心慈念善」,我們往往稱這類人,具有大善根福德。一般來講,在生活具足大善根的人,都有以下3個特徵,看看有你嗎? 第一、對佛法信心堅定,對因果報應深信不疑。
  • 好多人都在跪拜寺廟裡的泥塑、木雕佛像,佛菩薩需要世人跪拜嗎?
    佛菩薩無處不在,並非寺廟或佛堂才有佛菩薩,這只是人們的認知缺陷。學佛的師兄們基本上都明白這些道理。寺廟、佛堂這些地方,是佛菩薩為引導眾生而設置的接引站,目的是為眾生培植善根,引導眾生積德行善,學佛念佛,種植成佛的種子。我們拜佛是表示對佛菩薩的恭敬,佛像代表佛菩薩,但並不是真的佛菩薩,這只是表法的一種形式。
  • 佛教:寺廟是燒香拜佛的地方,但佛菩薩又不在寺廟裡,原來是在這
    佛教文化距今有上千年的歷史,一些學習佛法誤入歧途的人很容易對佛教產生誤讀和偏見。在很多人的眼裡,佛教總是帶有強烈的迷信色彩,這對佛教來說是很嚴重的誤讀。佛教雖然是以宗教的形式存在,但我認為佛教更應該成為一種生活智慧、生活哲學。人們會把佛菩薩當成心靈的寄託,祈禱佛菩薩保佑我們,讓我們逢兇化吉。
  • 佛教:如果您身上出現這三種情況,就說明和佛菩薩感應道交了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第一,佛陀從來都沒有讓信眾們膜拜自己,那些弟子們頂禮佛陀都是行弟子禮,就像是我們國家儒家講究的「尊師重道」的禮儀而已,絕非為了求什麼,大家不妨看看有哪本佛經裡面提到過弟子要佛陀賜給自己榮華富貴,長命百歲的?
  • 對上師具足與佛等視之淨信,憶念並祈請上師三身
    蓮師七章祈請頌總攝三世一切諸佛大悲加持力之至尊大師烏金海生金剛親至藏地,降伏鬼神,使真言密乘法門弘揚廣大,並賜予九甚深意訣竅,伏藏法財,指示傳承。時在丙午火馬年,於任運成就之桑耶寺內,大阿闍黎應比丘囊卡寧波及赤松德贊王等勸請,傳文句三十五章。
  • 佛度有緣人,這3種人與佛有緣,看看有你嗎?
    有佛緣的人,才能接受佛菩薩的教誨,解脫苦惱,不過從深一層角度上講,眾生皆有佛性,也就是說,每個人也都與佛有緣。經云:「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吾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既然眾生皆有佛性,那為什麼又說,佛不度無緣之人呢?這與眾生的緣有關係,比如說,一個人和地藏菩薩有緣,觀音菩薩度他,他就沒有感應。如果這一生沒有遇見地藏法門,那今生就與佛無緣,無法得度。佛菩薩是慈悲的,但不是萬能的。
  • 佛教:有這兩種「福相」的人,命好福厚,一定要修出來
    佛菩薩的形象人人都喜歡,這是因為佛菩薩的心中只有慈悲和喜舍,所以佛菩薩的相貌也就是人人都喜歡的菩薩相。而我們眾生的心中,時時有算計,有分別,有妄想,有執著,所以眾生的外貌也就有了千差萬別,就有了人們眼中的美醜的區別。相由心生,18歲以前的相貌是父母給的,18歲以後的相貌就是自己修的。生活就是一場修行,每個人的修行不一樣,心境也就不同,所以相貌不同。
  • 佛教:最殊勝的七大密咒都在這裡了,總有一款適合您
    這個密咒也是一樣,每一道密咒其實都會和某一位佛菩薩相對應,您在持念這個密咒的時候,其實就相當於和這位佛菩薩打招呼,類似釋迦牟尼佛老師您好,觀音菩薩您好,文殊菩薩您好等等。當然了,三界六道每時每刻都不知道有多少眾生在試圖和這些佛菩薩們打招呼,所以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回應的,只有那些本身能量磁場和這位佛菩薩接近,同時又非常誠敬的人才有這個機緣。
  • 我們常說「師父,請您給我加持」,加持到底是什麼?
    這樣的人,佛菩薩也好,法師也好,還怎麼再往裡面加?而有一些人,既有業障,身體也不好,但他已經覺悟,願意三皈五戒,願意斷惡修善,乃至發願自利的同時利益他人。這時候他再祈求加持就簡單了,因為他這個器物已經有「底」了。師父的加持一進去,也會覺得很厚實很有反彈力。
  • 為何天還未亮就有如此多善信來給這尊菩薩過生日?
    眾善信依次上香禮拜(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萬詮法師)哈爾濱極樂寺在這一天隆重啟建「供佛齋天祈福法會」。早4:30分,在塔院露天大佛前供臺高矗如到雲霄,種種香、花、燈、燭、果、茶等上妙法味,供養十方諸佛菩薩及諸天聖眾。法會伊始,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哈爾濱極樂寺方丈靜波大和尚率眾拈香禮拜,諸善信在侍者師父的引導下,虔誠禮拜三寶及護法諸天。大眾法師身搭紅色懺衣分列法臺兩序,具足威儀,堪稱人天師表。「瑤天玉露。覺海金波。
  • 佛教:佛前「上香」,牢記這2點,圓滿你的功德!
    甚至有些迷信的人認為如果進寺院不燒香會得罪佛菩薩,對佛菩薩不敬,這種思想是錯誤的,也是對佛教的誤解。佛前供養完全在於人自己的發心,有誠心供養自然再好不過,不供養也無罪過。佛菩薩福慧具足,不缺世人任何供養,更不會因世人供養多寡好壞而區別對待。  供養不要執著於形式,而是要用心。若不用心,供養再多也是無益。同樣,若人善良慈悲,即使不供養,也福德無量。
  • 去寺廟拜佛時出現這2種「念頭」,不用拜佛,佛菩薩也保佑你!
    自己也經常去寺廟燒香拜佛,為什麼佛菩薩好像無動於衷?求菩薩辦的事一件也沒有辦成。這是很多人心中的困惑,為什麼自己虔誠拜佛,卻沒有好運降臨,而有些人從來都不拜佛,卻能事事順心,到底是什麼原因?其實佛法是講究因果的,萬事萬物皆有因果,佛菩薩保佑你的結果,並不是拜佛的原因,而是與另外一件事有關,如果你去寺廟拜佛時,出現這2種念頭,就算不拜佛,佛菩薩也會保佑你。
  • 持誦諸佛菩薩讚頌的功德,具加持力之祈請文和釋迦牟尼佛讚頌
    阿底峽尊者在那爛陀寺時,因違逆了一位大成就者,度母顯現告訴他,以後每天要造擦擦以淨除此罪業。語自在稱阿闍梨因舌頭腫了幾個月,就向至尊綠度母祈禱,綠度母顯現說:「這是由於譏毀世親阿闍梨的罪過,應當頌揚這位阿闍梨!」依照所說造讚頌,病立刻就好了。據《印度佛教史》所言,他有很多妻室,一般人全都認為他不能持戒,但他有不可思議之密行境界,非凡夫所能揣測,猶如大菩薩之示現垂跡。
  • 佛教:因果通三世,這「三世」是什麼意思?
    在佛教之中,有一部經典,他確切的記載了有關於「三世之中」我們行了什麼善,造了什麼業。它就是《三世因果經》,又稱《三世因果文》其主要目的是導人相善,亦是傳遞佛教所講的因果關係。那麼三世因果中的三世是什麼意思呢?他們分別指的是哪三世呢?那麼就以此篇文章,分享三世的奧妙。三世分別對應佛教所說的「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但他並不是所謂的「上一世,這一世,下一世」。
  • 很多人都迷信了佛教,對照一下,看看有你嗎?
    2021-01-16 16:52:12 來源: 聖度文化 舉報   廣種善因
  • 佛教:這4種人,與佛有緣,佛緣甚深,有沒有你?
    廣結善緣,感恩有您點點「關注」吧!此文字數「一千五百餘字」閱讀時長預計需要5分鐘!在當下時常可見,諸多信男善女為了表達對諸佛菩薩的無限感恩和恭敬。從而會在佛前行種種供養,如佛前供花、供果、供香、供燈、供水等等。
  • 佛教:做到這2點,佛前供燈、供花,供果才有功德
    儒家、道家、佛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這三種文化又相互影響,需要我們繼承。對於信仰佛教的人,瞻禮佛像時,總能升起心中無限的歡喜心,內心總能安住片刻的澄淨。很多人也會在家裡擺一尊佛像或者貼有佛菩薩的畫像,一則是對佛菩薩的至誠,恭敬心,二則是希望能夠得到佛菩薩保佑,事事順心,萬事如意,能夠得到吉祥利益。
  • 佛教中的咒語有什麼功德利益?
    咒語,聽著看似非常神秘,你可能會有這樣一些疑問:佛教咒語到底是什麼?為什麼我們聽不懂?持誦咒語又有什麼利益?佛教最常用的咒語有哪些?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佛教咒語,是一種不能用言語說明的特殊力量秘密語,是在祈求息災、增福開慧時所唱誦的密語。
  • 去寺廟燒香拜佛,這三種行為,對「佛菩薩」不敬!
    種善因,結善緣,得善果,感恩您點點「關注」,感恩您閱讀本文。經常去寺廟燒香拜佛的人,一定要注意,這三種行為,會對佛菩薩不敬。去寺廟燒香拜佛時,禁忌太多,經常有人說,去寺廟拜佛時,不能拍照、女性生理期不能拜佛、燒香時不能右手上香,這些行為都會對佛菩薩不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