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一直是農業大國,所以在千百年勞動人們的耕種過程中,根據自己的觀察總結出來一些種地的技術和經驗,並且通過一些簡短的語句表達出來,成為農業生產中的諺語,經過人們的口口相傳,指導著後代的農業種植活動。
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應該知道鋤頭這個工具,在所有的農業耕種的工具中,最常用的就是鋤頭,鋤頭的一頭是刀身平薄而橫裝的鐵器,後面連接著長長的鋤吧,早些年的農民上地幹活,幾乎人人都會背著一桿鋤頭,農活中的收穫、挖穴、作壟、耕墾、蓋土、築除草、碎土、中耕、培土作業皆可使用稻鋤頭,所以它是農民最不能缺的萬能用具。
農諺中說的「鋤頭有糞,越鋤越嫩」只是個比喻,當然鋤頭裡是沒有糞的,只是通過這種形式來告訴人們種地的技巧,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這裡的意思是說,要想讓莊稼長得好,就需要多鋤地。
鋤頭除雜草與植物的競爭:農民播種完種子後,地裡農作物的禾苗剛剛長出來的時候,雜草苗也會長出來,這個時候的雜草會和農作物爭搶土壤中的肥料,所以及時用鋤頭把雜草除掉就相當於是給地裡增加了一次糞肥。
鋤地可以改善根部細胞氧氣供應:農作物生長以後,土壤板結成塊,這個時候鋤地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氣性,將成塊的板結土壤打碎,就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氧氣濃度,這樣的作用有利於植物根部細胞和微生物的呼吸,所以有利於農作物快速生長,效果就和再施撒一遍肥的效果一樣。
同時,多鋤地,勤鋤地也可以乾旱的季節,此時鋤地,可以切斷地表土壤中的毛細管,防止土壤深層的水分沿著毛細管不斷蒸發,起到保水的作用。
所以,鋤頭在農業生產中發揮著重大的作用,地種得好不好,關鍵看鋤地的次數,所以人們還經常說:「一道鋤頭一道糞,三道鋤頭土變金」這個意思和「鋤頭有糞,越鋤越嫩」是一個道理,說明了鋤地相當於上糞,多鋤就能豐收。」只不過,在現在的農業生產中,隨著農業機械化的開展,人們越來越不愛用鋤頭這種工具了,畢竟幹起活來費工費力,現在農村的鋤頭也就很少見了。
農諺中說的"鋤頭有糞、越鋤越嫩"是什麼意思?大家認為這句話有道理嗎?歡迎交流,更多農村精彩,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