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實施《山西省兒童發展規劃(2016-2020)》(以下簡稱《規劃》)的第三年。我省各級黨委政府始終堅持兒童優先原則,強化政府責任,積極實施《規劃》,不斷提高兒童工作的法治化和科學化水平,全省兒童生存、保護、發展的環境和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兒童權利得到進一步保護,兒童事業健康全面發展。
一、《規劃》各領域實施進展情況
《規劃》中涉及兒童與健康、兒童與教育、兒童與福利、兒童與安全、兒童與法律保護和兒童與社會環境6個領域。從監測結果看:我省兒童健康水平不斷提高,兒童教育事業穩步發展,兒童福利事業日益加強,兒童合法權益有效保障,兒童社會成長環境更加優化。
(一)兒童與健康
1.兒童健康狀況持續改善。我省高度重視兒童身心健康發展,相繼出臺《關於加強兒童醫療衛生服務改革與發展的實施意見》和《山西省健康兒童行動計劃(2018-2020年)實施方案)》,在宏觀保障方面為兒童健康發展注入源動力。2018年全省3歲以下兒童系統管理率87.65%、7歲以下兒童健康管理率89.42%,分別高於《規劃》目標2.65個百分點和4.42個百分點。
2.兒童生存狀況得到更好保障。兒童死亡率是國際上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狀況、醫療衛生健康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近年來,隨著全省婦幼保健水平的不斷提高、保障設施的更新完善,兒童死亡率持續降低。一是營造保護和促進兒童健康發展的良好氛圍。相繼開展了婦幼健康服務年技能競賽、愛嬰醫院覆核、婦幼健康示範縣創建等系列活動及相關宣傳活動,完成286所愛嬰醫院的覆核,完成40個婦幼健康省級示範縣和9個國家級示範縣創建,完成200所鄉級婦女兒童保健規範化門診創建;開展婦幼健康服務集體、個人和「三晉最美婦幼天使」評選活動,加大婦幼健康工作的宣傳力度,進一步激發了婦幼健康工作者的工作熱情。二是構建保障兒童健康發展的醫療保健服務網絡體系。為全省119所縣級婦幼保健機構購置了基本設備,96個縣級綜合醫院兒科建設項目被列入國家發改委建設計劃,完成了市縣兩級婦幼保健和計劃生育服務機構整合。三是成立各級危重孕產婦和新生兒救治中心。將危重孕產婦及新生兒救治中心建設、母嬰安全保障與衛生健康重點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從而使我省嬰兒死亡率連年下降,2018年全省嬰兒死亡率為4.56‰,低於《規劃》目標2.94個千分點。
3.兒童免疫規劃成果顯著。實施《規劃》以來,納入國家免疫規劃的疫苗接種率連年超過97%。2018年,卡介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含麻疹成分疫苗、B肝疫苗、A肝疫苗、乙腦疫苗、流腦疫苗接種率分別為99.89%、99.7%、97.73%、97.87%、99.76%、99.67%、99.67%、99.00%,提前實現以鄉(鎮)為單位接種率95%以上的終期目標。
(二)兒童與教育
1.學前教育規模明顯擴大。2018年,全省共有幼兒園6973所,比上年增加36所,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68.08%。教職工數90319人,比上年增加3811人,其中專任教師56742人,比上年增加1946人。在園(班)幼兒987853人,其中女童475074人,學前教育毛入園率89.7%,比上年提高0.64個百分點。
2.九年義務教育穩步發展。2018年,全省普通小學5445所,普通初中1787所,普通小學和普通初中在校學生數分別為228.5萬人和113.8萬人。小學毛入學率達到100.2%,初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9.9%。
3.高中階段教育快速發展。2018年全省共有高中階段教育學校(含技工學校)954所,其中普通高中學校512所,普通高中招生207013人,在校生679268人,畢業生247611人。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94.45%,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4.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全面提高。教師隊伍是推動教育發展、提升教育質量的關鍵環節和核心要素。全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致力建設一支高素質、高水平、高能力的教師隊伍,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全面提高,促進了全省教育事業的快速、健康、和諧發展。2018年,全省幼兒園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98.61%、小學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99.98%、初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99.75%、高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98.11%。
(三)兒童與福利
1.兒童福利事業發展成效顯著。我省高度重視兒童福利事業發展,2018年省民政廳會同省財政廳下發《關於提高孤兒基本生活補助標準的通知》,提高了孤兒基本生活費標準,由原機構養育孤兒每人每月10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500元,社會散居孤兒從每人每月6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000元。為加強我省孤兒醫療保障,在將孤兒納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鄉醫療救助的基礎上,在全省卓有成效地組織開展了「全國殘疾孤兒手術康復明天計劃」項目,建立了「明天計劃」長效機制。2018年,全省中小學生兒童基本醫保參保人數達705.26萬人,127名孤兒進行手術治療,通過手術治療、康復醫療解除了病痛,得到了康復,為今後回歸家庭、回歸社會提供了條件。
2.殘疾兒童救助力度繼續加大。2018年,殘疾兒童接受康復訓練及家長支持性服務人數達3345人,實際接受民生實事殘疾預防重點幹預及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救助人數達6163人。秉承應救盡救原則,有需求0—6歲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率達100%。各市縣積極建立集兒童養育、醫療康復、特殊教育、技能培訓為一體的兒童福利機構160個,為救助殘疾兒童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兒童與安全
1.兒童生活環境日益改善。為進一步改善兒童生存發展環境,全省上下圍繞飲用水、黑臭水、汙廢水、地下水、流域水實施「五水同治」,切實加強水汙染防治,取得明顯成效。2018年,全省農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例達95.8%,農村安全飲水普及率94.4%。與此同時,紮實推進大氣汙染防治,2018年年度優良天數比例達56.8%,比上年提高了1.1個百分點;強化土地汙染防治,土壤汙染詳查有序推進。
2.嚴厲打擊侵害兒童的各種違法犯罪活動。近年來,全省各級公安機關認真貫徹《山西省〈中國反對拐賣人口行動計劃(2013-2020)〉實施細則》,充分發揮反拐辦組織協調和監督指導的職能作用,充分運用各種偵查手段,嚴厲打擊各類侵害兒童的違法犯罪活動。2018年,全省破獲拐賣兒童案件27起,解救被拐賣兒童10人,得到法律機構援助的未成年人數達1815人,有效維護了兒童的合法權益。
(五)兒童與社會環境
1.兒童文化產品不斷豐富。近年來,全省著力推動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整合利用區域內公共文化資源,促進優質資源向基層傾斜,進一步增加了對兒童公共文化服務的有效供給。2018年,全省有公共圖書館128個,圖書總藏量18599千冊,公共圖書館少兒文獻221.34千冊,閱覽室少兒座席數7228個,全年出版兒童圖書出版物89.85千冊,兒童讀物出版種類129種,少兒廣播節目播出7332小時44分,少兒電視節目播出24075小時08分,動畫電視節目播出時間為11444小時。各類文化產品的不斷呈現,進一步拓展了兒童的學習空間、開闊了兒童視野,為兒童健康成長創造了良好環境。
2.兒童參與社會實踐成果豐碩。各類文化產品源源不斷的供給,各類公益性活動設施和場所的建設,進一步豐富了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兒童健康成長提供了硬體保障。2018年全省共有家長學校數9218個,家長學校培訓1813808人次,未成年人參觀博物館達628萬人次,未成年人參觀科普基地64萬人次。依託省內各級公共文化設施,面向兒童廣泛開展文學、音樂、舞蹈、繪畫、書法、樂器、戲劇等興趣培養和技能展示等活動,極大地開拓了兒童文化世界,充實了兒童文化生活。
二、《規劃》實施中重點關注的問題
總體上看,全省《規劃》實施進展順利、成效明顯,但發展中的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應引起足夠重視。
(一)納入國家免疫規劃的多數疫苗接種率有所下降。實施《規劃》以來,我省卡介疫苗、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含麻疹成分疫苗、B肝疫苗、A肝疫苗、乙腦疫苗、流腦疫苗等疫苗接種率連年超過97%,並達到《規劃》終期目標。但是,2018年除卡介疫苗外,其他7種疫苗的接種率均比上年有所下降,特別是百白破疫苗、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種率比上年減少了2.11個百分點、1.94個百分點,這種下降跡象應引起警覺。
(二)中等職業教育規模縮減需引起足夠重視。近年來,由於社會經濟結構調整、企業用人需求變化、家庭對子女期望和專業設置不合理,以及供給滯後於市場需求等因素,中等職業教育整體規模呈現縮減趨勢。2018年,中等職業教育學校數、在校學生數均呈下降趨勢,分別比2017年減少17.4%、8.6%。振興製造業,推進轉型升級,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職業教育是關鍵。中等職業教育整體規模縮減勢頭,應予以高度重視。
(三)兒童發展事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持續發力。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由於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導致教育資源、衛生資源、文化產品供給等在城鄉之間、區域之間供給不充分、不平衡。城市幼兒園入園難、入園貴,鄉村公共衛生醫療資源相對匱乏,農村公共文化產品供給不充分等問題應下大力氣解決。
(四)尚未達標的可量化指標需重點關注。《規劃》中尚未達標的可量化指標需重點關注,如:「學前教育毛入園率(%)」、「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社區兒童之家數」等。這些數據是表象,折射出數據背後的相關工作存在差距、短板,出實招出硬招、下恆久之功推動相關工作刻不容緩。
(五)監測指標的設置仍需進一步完善。《規劃》監測統計指標體系中,有11個可量化的指標無數據支撐,對統計監測、規劃指導產生一定影響。
三、對策建議
2020年是實施《規劃》的最後一年。要緊盯《規劃》目標,堅持問題導向,統籌兼顧、紮實推進,切實把短板補齊、弱項做強、優勢更優,確保兒童發展「十三五」規劃各項目標如期實現。
(一)補短板,完善兒童健康服務體系。要重點加強醫院兒科建設,抓好兒科醫生培養,增加兒科床位,完善基層婦幼健康服務體系和保健功能,積極推進婦幼健康服務均等化;要加強兒童疾病防治,特別是加強兒童疾病防治疫苗研發和管理力度,規範疫苗接種行為,保證適齡嬰幼兒接種免疫規劃的疫苗;要完善出生缺陷防治體系,大力加強孕期篩查。嚴格落實出生缺陷三級防治措施,加強婚前和孕前諮詢、指導、檢查。針對專項疾病實施免費孕前檢查,規範建立孕檢檔案,加大產前診斷和篩查力度,提高孕期出生缺陷發現率。
(二)抓重點,促進各類教育均衡發展。要推進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加大投入力度,大力發展普惠性幼兒園,鞏固提高學前教育毛入園率,逐步解決「入園難」、「入園貴」的難題;要繼續落實好九年義務教育政策,堅持把義務教育發展作為服務民生,促進公平的大事來抓,切實鞏固好義務教育成果;要高度重視高中階段教育,加大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攻堅力度,使更多學生共享優質教學資源;要大力加強職業教育,正確定位中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培養適應市場需求的專業人才,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升職業教育質量,為推進全省轉型升級、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三)強基礎,豐富兒童文化產品供給。要加強兒童文化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豐富兒童文化產品種類,為兒童健康成長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和健康向上的文化環境;要加強兒童基礎服務設施建設,著力改善服務設施資源配置,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縮小城鄉兒童發展差距,全面保障兒童身心健康發展。
(四)促提升,定期召開部門聯席會議。《規劃》實施時間跨度長、涵蓋部門廣、涉及指標多,省政府婦兒工委應建立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組織召開成員單位聯席會議,針對《規劃》實施中發現的新情況,出現的新問題,變化的新指標進行交流溝通,以期及時解決問題,調整實施規劃,促進全省兒童發展事業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