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醫的五運六氣體系中,關鍵的節氣:大寒

2021-01-09 隱士申子源

大寒節氣即將過去,其實大寒是古中醫的五運六氣體系中關鍵的節氣。

在《黃帝內經》五運六氣的體系中,關於新舊年份的交接,存在很大的爭議,根據李冰的校訂核實,把大寒交日當做新的一年的開始,這非常有意思,不在冬至,也不在立春,更不是正月初一。

從事中醫的人,要注意大寒節氣的新舊交替特徵,很多疾病特徵會出現較大的變動。

特別是對五運六氣體系比較了解的中醫,對大寒這個節氣會更加的重視。

如果把天、人、地的過年對應太陽年、人類年、太陰年,其中太陽就是日,太陰就是月,人類就是關於人體健康的對應關係。

那麼:

太陽年的過年日子為冬至;

人類年的過年日子為大寒;(人的疾病特徵就在大寒節氣交日,起算己亥年的特徵,中運為土運不足。)

太陰年的過年日子為正月初一;(傳統上很長時間把立春當作新的一年的開始);

大寒節氣一到,按照五運六氣就算進入2019年己亥年的初之氣階段。

主氣是厥陰風木,每年的初之氣的主氣都是不變的,都是厥陰風木;

客氣是會變動的,初之氣的客氣是陽明燥金。

初之氣,寒始肅,殺氣方至,民病寒於右之下。

看來,年底到春節過後,也就是春節前後這段時間會比較寒冷,這點需要加倍注意。

人們生病,都是受寒在肺腎的部位(經絡導致),對身體的右側下半身位置,容易受寒。

右之下,可以對應黃元御的人體氣機升降圖,如下對應部位:

整體而言,2019年,己亥歲,上厥陰木,中少宮土運,下少陽相火,風化清化勝復同,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五宮,風化三,溼化五,火化七,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辛涼,中甘和,下鹹寒,所謂藥食宜也。

凡此厥陰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後天,諾同正歲,氣化運行同天,天氣擾,地氣正,風生高遠,炎熱從之,雲趨雨府,溼化乃行,風火同德,上應歲星,熒惑。其政撓,其令速,其谷蒼丹,間谷言太者。其耗文角品羽。風燥火熱,勝復更作,蟄蟲來見,流水不冰,熱病行於下,風病行於上,風燥勝復,形於中。

《黃帝內經》這些論述,已經把己亥年一年的疾病總趨勢說得很清楚了。

人們去一個地方,就擔心事先沒有地圖,不好做攻略,現在一年的養生地圖有了,方向感應該清晰很多的。

接下來就是根據自己的體質做方案,因病施治,因地制宜,如果自己還是搞不懂,這個方面的工作,謙和既濟中醫團隊做的很好。

關注古中醫的理論結合實踐,關注隱士申子源的更多文章!

相關焦點

  • 五運六氣體系中,大寒節氣交日是新的一年的起點,原理就是這樣
    五運六氣的一年起算時間從大寒起,這是為什麼呢?關於這個結論,這個起算方法,一直爭議還是很大的。有田合祿老師論述五運六氣起算時間,其認為「《內經》明確提出六氣始於農曆每年的正月初一。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說:「夫六氣者,行有次,止有位,故常以正月朔日平旦視之,覩其位而知其所在矣。運有餘,其至先;運不及,其至後。此天之道,氣之常也。
  • 五運六氣中,大寒氣節交日是一年的起點,原因在這裡
    遠古時期,人們不僅用五季來把一年分成五個階段,分別是:風季、暑季、溼季、燥季、寒季,對應五行,對應十天幹,對應一年十個月。在這個時期,人們採用冬至日作為一年的起點和終點。冬至節氣交日,就是上古時期,人們的春節了。這個時期,人們採用的曆法就是太陽曆,太陽曆和二十四節氣,時年八節,人們是了解的。
  • 《黃帝內經》的「五運六氣」告訴你!
    《黃帝內經》記載的「五運六氣」,是一種大數據模型,類似《天氣預報》,可以有效預報某一年、某一節氣甚至更長時間範圍內的氣候變化,並提出中醫養生等解決方案。正是因為很多人不懂「五運六氣」,所以中醫被扣上了玄學的帽子。而此次新冠病毒疫情的爆發及期後的中醫診治、用藥功效,讓更多人開始重新審視流傳了數千年的中醫文化,並對《黃帝內經》的「五運六氣」學說有了一定的包容。
  • 五運六氣之太過不及
    對於五運六氣裡的太過,不及,平氣之年我們現在來說說這個話題,一年的五運六氣以大寒交日為起始,如果遇到太過之年會出現節未至而氣先至。就是下一年(2018戊戌年)的運氣會提前出現,反之像今年的起始之氣則延遲到大寒交日之後出現。
  • 從中醫五運六氣角度看當前流感疫情:延續可能較大
    從中醫五運六氣角度看當前流感疫情  小貼士  五運六氣學說(簡稱「運氣學說」)是古人探討自然變化的周期性規律及其對人體健康和疾病影響的一門學問,是中醫藥基本理論的基礎和淵源,其中包含了天文、曆法、氣象、物候、醫學等多學科的學術內涵。
  • 王永炎院士神預測疫情,告訴你五運六氣是什麼
    王院士為什麼能預測有疫情,而當中五運六氣是什麼?中醫自皇帝內經而來,但皇帝內經易經差不多,很多人看不懂,或者每個人看都有自己的看法,至傷寒雜病論很多人就看懂了,有了完整的理論治療體系。中醫中有「五運六氣學說」,簡稱「運氣學說」,很玄。一般認為包括《黃帝內經》的運氣七篇,具體為:天元紀大論、五運行大論、六微旨大論、氣交變大論、五常政大論、六元正紀大論、至真要大論。
  • 2016丙申年 五運六氣&年度幸運方位
    首先恭喜大家,安全度過波譎雲詭的2015……還能翹著腳躺在沙發上看微信,說明你我都是上天眷顧的人兒~從大寒開始,就進入新一年——2016丙申年的五運六氣了。日+月=明=中道。60甲子歷是天幹和地支結合的曆法,表達的正是天地合氣的運行規律。它是最中道、不過不失的曆法。
  • 大寒來了!這個節氣對應《易經》臨卦,更與你的事業運有關!
    2020年1月20日22時54分33秒,大寒節氣。每年1月20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300°(水瓶星座)時為大寒。大寒,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在農曆的十二月(丑月),五行土,十二生肖對應牛。
  • 五運六氣(大唐泗洲)
    五運就是十天幹化運之五行。六氣是指十二地支司氣的五行。天地之氣在陰陽消長中起盛變衰。對應五行屈伸傳遞的本氣和變氣。本氣之初是正氣。就像甲乙木氣,丙丁火氣。戊己土氣,庚辛金氣,壬癸水氣。變革之氣是脫離了本氣的新生事物。是從化法則。
  • 《黃帝內經》中的五運六氣養生法
    運氣學說是《黃帝內經》提出來的,全稱叫五運六氣,五運是按照年天幹來預測的,六氣是按照年地支來預測的。運氣學說是我們中國人天人合一思想的一種智慧的創造,它揭示了天地宇宙和人體生命的密切關係。
  • 五運六氣結合天文規律看待2020年的超長冬季現象的周期律現象
    前言:本文是謙和既濟中醫體系關於2020年2020年的超長冬季現象的研究,第二部分的內容,從五運六氣的角度來剖析本次超長寒冬的具體景象。五運六氣解析小冰河期:我們先回到五運六氣來了解這次的小冰河期。終之氣,燥令行,餘火內格,腫於上,咳喘,甚則血溢。寒氣數舉,則霿霧翳。病生皮腠,內含於脅,下連少腹而作寒中,地將易也。
  • 又是一年小寒時,這是一個兩年交接過程中的特殊節氣
    小寒這個節氣的特徵,我們先從小寒三候的特徵來看:一候雁北鄉:候鳥中大雁是順陰陽而遷移,此時陽氣已動,所以大雁開始向北遷移。二候鵲始巢:此時北方到處可見到喜鵲,並且感覺到陽氣而開始築巢。從冬至開始起計算寒天的「九九」,「三九」是最冷的時段,也總落在小寒節氣內。《全宋詞》中有無名氏的詞句「小寒時節,正同雲暮慘,勁風朝烈」(《望梅》),正是寫小寒之冷。按照氣候特徵來說,小寒比大寒更冷的。既然小寒更冷,那麼古人為什麼要在小寒後又加一個大寒,而不是倒過來排列呢?
  • 大寒 ——合祭眾神 以祈瑞年
    》大寒,是冬季的第六個節氣,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其數六,其味鹹,其臭朽。其祀行,祭先腎。大寒在臘月,律呂為六呂第一的大呂。《白虎通義·京師》中講:「十二月律之謂之大呂何?大,大也;呂者,拒也。」《禮記正義》:「大呂者,蕤賓之所生也,三分益一。
  • 論《傷寒論》六經辨證和五運六氣的關係
    從五運六氣理論探討傷寒論六經辨證思想五運六氣是中醫學的最高層次理論,早在內經就有運氣7篇詳細闡述了五運六氣致病的特點和治則。五運六氣是外感疾病之源。研究外感疾病無法脫離了五運六氣,張仲景的傷寒論是一本治療外感疾病的專著。其在書中說:「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臟」 「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客氣邪風,中人多死。」「夫欲候知四時正氣為病,及時行疫氣之法,皆當按鬥歷佔之」 明確昭示後人自然界的氣候對人體的影響。因此研究張仲景的《傷寒論》六經辨證體系必須應用五運六氣學說才能正確理解。
  • 辨天辨人辨病證 五運六氣理論幫中醫找到魂
    我現在剛起步,不過已經看到了希望,開始有了中醫的自信。」 最近,鑑於胡淑佔在治療流感中的貢獻和迅速崛起的醫名,金鄉縣衛計局已授予她「金鄉縣名中醫」稱號。  五運六氣理論承載中醫學核心理念,並不神秘  被胡淑佔稱為神奇的五運六氣理論到底是什麼?
  • 五運六氣算病對健康的意義
    不管五運六氣推演病情也好,基因測序也好,其工作之根本就是要找出發病的規律。凡是所有關於未來的研究,都是一種相關性研究。如果你覺得我不小心學習了五運六氣等中醫推演病勢的知識章節,也不要太指責迷信什麼的。拭目以待吧,我們不必要爭論吧,當做有一個學中醫的人,看了山海經,搜神記,或者聊齋,或者金瓶梅什麼的,這個不涉及道德是非。有童鞋問我:看來你研究不淺?說說每個人的基因區別有多大?你能控制多少,基因後天發育不完整,功能缺失或不全如何解決,血管快速老化,幹細胞只能一個臟腑一個臟腑,唯獨血管老化或功能不全,如何解決?
  • 2015年(乙未年)五運六氣
    即,初之氣為厥陰風木,節氣是大寒、立春、雨水、驚蟄,氣候變化以多風為特點;二之氣為少陰君火,節氣是春分、清明、穀雨、立夏,氣候變化以漸熱為特點;三之氣為少陽相火,節氣是小滿、芒種、夏至、小暑,氣候變化以暑熱為特點;四之氣為太陰溼土,節氣是大暑、立秋、處暑、白露,氣候變化以雨溼為特點;五之氣為陽明燥金,節氣是秋分、寒露、霜降、立冬,氣候變化以涼、燥為特點;六之氣為太陽寒水,節氣是小雪、大雪、冬至、小寒
  • 跟著五運六氣看養生!中醫師:己亥年好發這些疾病
    也將每個月採訪報導,分享他最新的保健知識,以下是他的訪談內容:時下流行預防醫學,其實,古時候的中醫就已經有「五運六氣」的理論,搭配十天幹和十二地支,可以預測當年好發的疾病類型。以此來看,農曆己亥年是「甲己合化土」,這一年的大運是「土不足」,全年氣候溼氣不足,比較乾燥,上半年會以脾、胃等消化疾病為主。
  • 今年大寒節氣是哪一天 大寒是什麼意思大寒後還冷嗎?
    今年大寒節氣是哪一天 大寒是什麼意思大寒後還冷嗎?時間:2021-01-14 23:4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年大寒節氣是哪一天 大寒是什麼意思大寒後還冷嗎? 小寒節氣已經過去有幾天了,而在2020年1月20日就要進入三九天了。
  • 大寒:你知道怎樣布局旺運和養生嗎?
    文/鄭博士 一年當中的最後一個節氣大寒又即將來臨,今年大寒節氣和臘八節是同一天。鄭博士提醒大寒節氣,也是開運和養生的好時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