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克然木:守護城市供水「生命線」

2021-01-15 新華網新疆頻道

  他們是守護城市供水「生命線」的一群人,他們是長期奔波在大街小巷的一群人,他們是博樂市供水管網管道維修工,艾克然木·艾海提就是他們其中的一員。

  1月2日2時左右,博樂市自來水有限責任公司用戶管理所管道搶修班班長艾克然木被工友打來的電話叫醒。得知位於新華路有一處管道開裂,他立即趕往現場,此刻他的大腦已十分清醒。到達現場後,他和工友從搶修車輛後備廂取出錘子、鏨子等維修工具,一人進入井內剔螺絲,一人在井外遞送工具。由於井內存有積水,給維修工作帶來一定難度。

  

  檢修管道。

  井外寒風刺骨,井內陰暗潮溼,艾克然木和工友配合默契、輪流下井。經過2個多小時的努力,終於將管道維修好,並清理乾淨現場,此時兩人衣服、鞋子上的泥水都已結冰,雙手凍得通紅。

  1月4日,回憶起當日的維修工作,艾克然木說:「我們早已習慣帶水作業,衣服、鞋子每天不知道要溼多少次。」

  「讓我最難忘的一次工作經歷是,2008年9月搶修北京路和青得裡大街交叉口地下供水管網。當時,因為大部分維修工作需要人工完成,作業速度較慢,由於管道漏水,工作時長時間浸泡在水裡,維修了兩天兩夜。」艾克然木說。

  自2017年開始,艾克然木便和4名工友負責維修博樂市的300餘公裡供水管網。他們每天都會巡查管網、閘門、消防栓等設施。只要有用戶報修,無論何時,哪怕正在吃飯、睡覺,他們都會及時趕赴現場,爭分奪秒排除故障,保證居民正常用水。

  「『堅持到底,工完場清』是我們的工作準則。作為班長,我更要多承擔一些工作。只要能保障大家正常用水,我和同事們心裡就踏實了。」艾克然木說。

相關焦點

  • 守護好城市供水「生命線」
    連日來,市水務集團通過加快管網搶修、加緊排查檢修、加強應急能力、加倍關懷服務,為用戶排憂解難,保障供水安全,全力守護好城市供水「生命線」。每次接到搶修任務,應急搶修隊伍總是第一時間趕往現場,無論是清晨或是深夜,無論是布滿冰錐的橋管還是凍裂的立管與水錶,總有搶修人員的身影,他們以最快的速度解決用水問題,竭盡全力保障供水通暢。
  • 市水投公司全力守護城市 「生命線」
    在低溫凝凍天氣到來之際,1月9日,市水利開發投資公司及時啟動抗凝凍保供水應急預案,組織開展好搶修值守、信息報送、管網檢測、水錶防凍、熱線服務、停水通告等工作,全力保障供水安全、穩定,從而杜絕大面積、長時間停水事件發生,有效守護好城市的這條「生命線」。
  • 守護南昌供水「生命線」 365天24小時不打烊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鄧蕾 記者沈冠楠報導:冬天一身霜,夏日一身汗,晴天一臉灰,雨天滿身泥,寒來暑往,日出星辰,輾轉於一個接一個的供水搶修點,他們,是擔負著「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難」重任的「鐵軍」,是甘做城市「背景布」、守護城市供水「命脈」的管網「衛士」
  • 科技護航「生命線」 託起城市安全
    人類城市發展史表明,安全是一座城市發展的底線。城市發展安全問題至關重要,城市地下管線作為城市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城市的信息傳遞、能源輸送、排澇減災、廢物排棄的功能,是保障城市運行的重要基礎設施和「生命線」。
  • 南水「鐵軍」:守護南昌供水「生命線」 365天24小時不打烊
    冬天一身霜,夏日一身汗,晴天一臉灰,雨天滿身泥,寒來暑往,日出星辰,輾轉於一個接一個的供水搶修點。他們,是擔負著「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難」重任的「鐵軍」,是甘做城市「背景布」、守護城市供水「命脈」的「管網衛士」,是365天24小時隨叫隨到的供水搶修隊伍。
  • 和政縣人飲管理總站:供水「生命線」的忠誠守護者
    供水管道是一個地方的「生命線」,與千家萬戶的生活緊密關聯。而管道搶修工作為這道地方「生命線」的忠誠維護者,24小時隨時待命。 ,使和政縣人飲供水現狀穩步提升,把完善飲水設施,提高供水穩定作為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的戰略性工程。
  • 黃鑫:守護首都西南「生命線」的水務人
    京燕公司黨政辦公室副主任黃鑫就是保障首都西南300餘萬人安全穩定供水中的一員,自2005年投身水務事業以來,就以京西南300萬人、十幾家大中型企業的供水任務為己任,以實現「確保持續、安全、穩定供水」為目標,守護著首都西南這條「生命線」。黃鑫在擔任工程計劃部副部長期間,參與完成了張坊水源配套工程(新建水源井)、張坊水源地涵養林建設工程、南水北調管線與張坊管線連接工程等項目。
  • 戰「疫」保障線|全力保供 守護市民生命線
    長城網訊(記者 劉夢妍)近日,面對疫情反彈嚴峻、複雜形勢,石家莊水務集團迅速響應、周密部署、積極行動,以優質供水、達標排水、做好醫廢應急處置為基礎,築牢石家莊民生保障。竭盡全力保供水 守護市民生命線石家莊水務集團供水公司現運行水廠8座,日供水能力90萬立方米。
  • 零下的寧波街頭 有一群人不畏嚴寒守護供水「生命線」
    他們冒著嚴寒維護供水設施,奔走在大街小巷、山村阡陌保供水,只要水管設施通向哪兒,哪兒就有他們的身影。1月7日,鎮海區莊市街道永旺村一處橋管上水噴如柱,莊市供水營業所第一時間趕往現場,當時氣溫只有-4℃,噴灑出來的水不一會兒就結成了冰稜。為了儘快關閉閥門,水務維修工孫豆豆顧不上穿雨衣,接過市民遞來的雨傘就直接衝了上去,迅速關閉了閥門,避免了水資源的浪費,也保障了過路群眾的安全。
  • 促進供水行業高質量發展 威派格智慧水務為城市農村安全飲水保駕護航
    2020年12月15日,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以下簡稱「中國水協」)城市供水分會換屆工作會議、2020年工作年會暨第一屆城市供水行業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北京順利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水協城市供水分會主辦,上海威派格智慧水務股份有限公司承辦。
  • 守好改善生態環境的生命線
    生態環境是城市之本。近年來,銀川在黃河流經領域顯現出河湖密布的綠洲生態特徵。 銀川作為西北三面環沙中的一片綠洲,在城市建設中堅定不移實施生態優先戰略,改善環境,保護溼地,以此來增強城市生態抵抗能力和城市生態免疫力,從而構建水資源環境良好的存續發展模式,不斷提高現有水資源環境功能,實現綠色轉型發展,守好改善生態環境生命線。
  • 守護血透患者「生命線」的白衣戰士(圖)
    (抗擊新冠肺炎)守護血透患者「生命線」的白衣戰士(圖)中新網南昌2月25日電 題:守護血透患者「生命線」的白衣戰士作者 吳鵬泉 徐雅金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弱勢群體的疫情防控,更牽動民眾的心。尿毒症患者,每周必須兩次透析,才能維持生命,加之患者常年透析使得他們的抵抗力低於常人,而透析室治療區又是一個充分暴露的大空間,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醫院血透室將採取怎樣的措施來守護患者的「生命線」?做血透患者的健康守護人為了做好血透患者的安全防護工作,江西南昌市第四醫院要求,所有醫護人員必須第一時間學習相關防控知識,制定應急預案,調整完善工作流程。
  • 我市給供水企業套上「緊箍咒」
    市水務局相關科室負責人表示,全市13家供水企業都要嚴格按照新出臺的《大慶市城市供水停水管理制度》,履行停水告知義務。  計劃停水要提前24小時發告知  今後,供水單位,因施工、供水設備維修等原因實施的計劃停水行為,都要在停水前提前24小時告知用水戶。   制度中對計劃停水做出了明確規定:供水單位在實施計劃停水時,要提前2個工作日向城市供水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獲得批准後方可實施停水,未經批准不得實施停水。
  • 這裡即將打通海島用水「生命線」
    寧波姚江為引水工程水源地,供水範圍為舟山本島,主要是為緩解舟山本島用水供需矛盾。   舟山大陸引水一期工程是我國迄今輸水管線最長、管徑最大的跨海輸水工程,也是世界當時管線最長、管徑最大的跨海輸水工程。   2009年9月   大陸引水二期工程動工,2015年建成運行,工程總投資達17.3億餘元。工程供水範圍為舟山本島及其附近島嶼。
  • 一條城市智慧「生命線」也正式投入使用
    27日上午10點18分,隨著一輛復興號列車從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駛出,在人們看不見的地下,一條城市的智慧「生命線」也正式投入使用,它就是雄安站樞紐片區綜合管廊。綜合管廊,被譽為城市地下「生命線」,水、電、燃氣、通信等城市運轉所必須的能源都要依賴這條「生命線」源源不斷輸送到各個角落。相比於傳統的分散、單根市政管線的建設模式,綜合管廊最大的優點是避免了空中「蜘蛛網」和城市路面被反覆「開膛破肚」,檢修和更新均可以在管廊內進行。
  • 恆壓變頻供水_金達源機電設備
    恆壓變頻供水,金達源機電設備,我們精益求精,持續追求科技創新,矢志不移為生活供水提供更穩定、更好用、更適用、更經濟的供水設備;我們滿懷至誠,願與廣大供水設備採購商、上下遊合作夥伴、社會有識之士和各界精英聯挾共進,為推動二次供水行業的進步與發展而不懈奮鬥努力。
  • 響洪甸水庫向合肥新一輪供水 日均供水200多萬立方米
    日前,響洪甸水庫向合肥進行新一輪供水,滿足城市用水需求,日均供水200多萬立方米,累計供水5500萬立方米,水庫消落1.26米。此輪供水結束後,響洪甸水庫水位109.37米,蓄水5.02億立方米。
  • 疫情之下,血透患者的「生命線」,如何守護?
    疫情當下,市東醫院血透室的全體醫務人員不推諉、不抱怨,節假日滿負荷工作,守護著血透患者的「生命線」。 「病人剛從外地回滬,14天的醫學觀察期還沒過,必須按照疑似病人進行隔離透析。」腎病科傅鵬主任第一時間部署治療方案。在專門設立的隔離室,傅主任帶領血透室護士長沈嫻和周瑛主治醫生為患者實施緊急血液透析治療。
  • 寒潮天急用戶所急,紮根基層20年守護城市生命線
    作為保障城市供暖生命線的濟南熱力集團,數千名職工全心全力,不講任何條件和藉口,沒有絲毫的猶豫和推諉,義無反顧衝在前,只為保障城市居民正常用熱,張鈞就是這其中的一位。作為一名供暖管家,張鈞負責東關片區8個換熱站、60多萬供熱面積的冬季供熱保障工作。大雪當天,正值張鈞在換熱站值班,看著窗外越來越大的雪花,張鈞的心也被一點點揪起來。
  • 水為財氣高漲 供水供氣行業引人矚目
    2004年,我國城市燃氣行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其中人工煤氣供應總量213.7億立方米,比2003年增加11.6億立方米;天然氣供應總量達到169.4億立方米,比2003年增加27.8億立方米。2004年,城市用氣人口27785萬人,燃氣普及率81.5%,比2003年增加了4.8個百分點。據不完全統計,2004年利用與具備利用天然氣條件的城市約25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