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政縣人飲管理總站:供水「生命線」的忠誠守護者

2021-01-15 騰訊網

「經過這幾天的搶修,新營鎮山城、三坪、閆菜坪等多個受災較為嚴重村已經陸續完成搶修工作,即將恢復用水,讓群眾喝上放心水。」這是和政縣人飲管理總站工作人員完成搶修後經常說的話題。供水管道是一個地方的「生命線」,與千家萬戶的生活緊密關聯。而管道搶修工作為這道地方「生命線」的忠誠維護者,24小時隨時待命。

過去的一年,人飲管理總站聚焦精準脫貧,忠於職守、勤勉盡責,深入脫貧攻堅一線紮實開展工作,緊緊圍繞省州縣各項決策部署,以保障飲水安全提高供水質量為工作中心,有序開展工程建設,紮實高效進行養護維修,使和政縣人飲供水現狀穩步提升,把完善飲水設施,提高供水穩定作為鄉村振興,脫貧攻堅的戰略性工程。

因和政縣屬丘陵溝壑區,水源地與供水受益區群眾相距較遠,沿途管線地質複雜,開展飲水安全工程,尤其是部分處於微地形相對破碎複雜的山區工程,運行中容易發生「破管、爆管、漏水」等現象,維修管護任務繁重。尤其是寒冷的冬季和汛期,「破管、爆管」家常便飯,「4月8日早晨,和政縣人飲總站接到電話,由於7日晚的一場大雪,導致新莊鄉前進村鹿馬溝社的南部人飲水廠至鹿馬溝輸水主管管溝崩塌,管道斷裂,造成新莊鄉13個村停水,7月17日晚的強降雨,導致和政縣新營鎮山城、三坪、閆菜坪三個村22個社890戶3640口人飲水中斷……」每每遇到這樣的情況,人飲總站南飲站第一時間組織搶修隊伍和搶修材料,然後迅速趕到現場。經現場勘查,搶修人員立即設置圍擋,警示標誌,安排機械輔助搶修工作……在無數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寒冷刺骨的凌晨,為了搶修水管,保障群眾們儘早地用上水,他們總是顧不了寒冷、疲憊、泥濘,大型機械到不了的地方就跳入陰冷又狹小的井坑內,在泥濘裡摸爬滾打,一鐵鍬一鐵鍬挖開泥土,用雙手伸入冰冷的泥水中將閘門口處淤泥清理乾淨。劃傷雙手簡單處理後繼續上陣,腳下冰冷的淤泥,每走一步都很吃力,他們用全身的力氣硬是把受損的水管一點一點從淤泥裡拖動了出來,就這樣他們打贏了一場場緊急搶修保供水的攻堅戰,守護群眾供水的「生命線」。

為全面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著力提升飲水安全保障率,紮實開展人飲工程管網維修,為了確保正常供水,單位加大了管網維護力度。安排專人每天至少巡查水源和輸水管線一次,並做好巡查記錄。截至目前,人飲管理總站累計出動車輛900餘次,出動人員2500餘人次,對供水管網進行排查。先後維修斷、漏水管段430餘處,更換DN300閥門一臺,20-150閥門100多個,最大限度保證了城區正常供水。為解決了嘉恆廣場水壓偏低問題,投資7萬元於9月份埋設迎賓路至滴珠西路DN180PE管150米,使該段管網實現了環裝供水。北部人飲管理站累計投入維修人員2876餘人次,投入搶修機械834餘臺,搶修各類供水設施1281處,清理水源地50多次,更換減壓閥、閘閥等878臺(套),埋設、更換各類管道27km;南部人飲管理站新建閘閥井28個,維修閘閥井24個,更換大樺梁θ150鋼管175米,延伸大峽水廠取水口θ429鋼管710米,θ250PE管87米,更換村級管網θ32PE 2.3公裡。θ25PE.4.7公裡,θ20PE2.6公裡,清理大峽水源、峽門水源及取水口29次,新建大峽取水口2處,西溝取水口一處,清理水池淤泥812㎡,新建水池圍欄37座,延伸水池溢流管5.8km,更換θ150閘閥9臺,θ250閘閥3臺,維修主管分支管、村級管網井內閥門273臺,村級管網483處,維修管網出動挖機398次,出動維修人員2778人次。

滴落的汗水,黝黑的臉頰,粗糙的手掌,滿身的泥濘,這些都是一線管網搶修工人身上鮮明的印記。他們以群眾利益為重,為了能讓廣大群眾用上放心水、舒心水,苦和累他們都不曾抱怨,這是供水人的職責與使命所在,他們用赤誠踐行著一名供水人最初的諾言!

全媒體記者:朱豔紅

編輯:陳學萍

編審:樊 寶

監製:虎凌紅

相關焦點

  • 艾克然木:守護城市供水「生命線」
    他們是守護城市供水「生命線」的一群人,他們是長期奔波在大街小巷的一群人,他們是博樂市供水管網管道維修工,艾克然木·艾海提就是他們其中的一員。  1月2日2時左右,博樂市自來水有限責任公司用戶管理所管道搶修班班長艾克然木被工友打來的電話叫醒。得知位於新華路有一處管道開裂,他立即趕往現場,此刻他的大腦已十分清醒。
  • 守護好城市供水「生命線」
    連日來,市水務集團通過加快管網搶修、加緊排查檢修、加強應急能力、加倍關懷服務,為用戶排憂解難,保障供水安全,全力守護好城市供水「生命線」。每次接到搶修任務,應急搶修隊伍總是第一時間趕往現場,無論是清晨或是深夜,無論是布滿冰錐的橋管還是凍裂的立管與水錶,總有搶修人員的身影,他們以最快的速度解決用水問題,竭盡全力保障供水通暢。
  • 110接警員:「生命線」上的守護者
    遇到緊急情況,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撥打110,接警員就是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第一時間裡的守護者。昨日,記者走近他們,聆聽那些感動你我的故事。  上班不停說話,下班喜歡安靜獨處  昨日上午,在市110聯動指揮中心大廳,36歲的接警員王婧正忙著接聽報警電話,接警、派警、反饋……在短短一兩分鐘裡,流程很多,她卻有條不紊。
  • 守護南昌供水「生命線」 365天24小時不打烊
    大江網/大江新聞客戶端訊 鄧蕾 記者沈冠楠報導:冬天一身霜,夏日一身汗,晴天一臉灰,雨天滿身泥,寒來暑往,日出星辰,輾轉於一個接一個的供水搶修點,他們,是擔負著「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難」重任的「鐵軍」,是甘做城市「背景布」、守護城市供水「命脈」的管網「衛士」
  • 生命線上的守護者|走進110,尋找最美工作者——田林傑
    如果說110報警電話是一條能救人於水火的「生命線」,那麼,這些110接警員就是這條生命線上最忠實的守護者。今天,我們就來共同聆聽和感受他們身上的一個個感人故事和精彩瞬間。人物名片:田林傑田林傑,2017年起在項城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從事接處警工作。
  • 科技護航「生命線」 託起城市安全
    以安徽省合肥市為例,為保證橋梁、燃氣、供水、排水、熱力管網等城市生命線工程的安全運行,合肥市政府成立了合肥市城市生命線工程安全運行監測系統建設領導小組,在合肥市城鄉建設局牽頭組織下,依託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研發的合肥市城市生命線工程安全運行監測系統,為合肥市建立了城市安全運行「防護網」。
  • 黃鑫:守護首都西南「生命線」的水務人
    來源:中工網張坊水源應急供水工程是北京市水務局為緩解首都水資源緊缺狀況而建設實施的應急備用水源工程,擔負著北京西南部地區300餘萬人的生產生活用水,北京京燕水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京燕公司」)負責其使用及管理工作。
  • 守好改善生態環境的生命線
    銀川作為西北三面環沙中的一片綠洲,在城市建設中堅定不移實施生態優先戰略,改善環境,保護溼地,以此來增強城市生態抵抗能力和城市生態免疫力,從而構建水資源環境良好的存續發展模式,不斷提高現有水資源環境功能,實現綠色轉型發展,守好改善生態環境生命線。
  • 我市給供水企業套上「緊箍咒」
    市水務局相關科室負責人表示,全市13家供水企業都要嚴格按照新出臺的《大慶市城市供水停水管理制度》,履行停水告知義務。  13家供水企業分別為:東城區的大慶市自來水有限公司、大慶市東城供水有限公司、大慶市東城水廠、大慶高新給排水有限公司、大慶石化公司礦區服務事業部物業管理中心;西城區的大慶石油管理局供水公司;大同區的大慶市大通水處理有限責任公司、華能新華發電有限責任公司策劃部、大慶煉化公司礦區服務事業部;杜爾伯特縣供水有限責任公司、林甸縣自來水公司、肇州縣自來水公司、肇源縣自來水公司。
  • 110接警員方園:生命線上的守護者
    她更是這條生命線上的守護者。接警有一套方法的「活地圖」見到方園時,她剛結束了晚班工作和一上午的業務培訓,沒有休息,卻無疲憊。從方園的講述中,我們了解到,通常一個報警電話,講清楚事情緣由,大概需要幾十秒,就在這短短的時間內,需要接警員能夠迅速準確判斷發生地點,從而通知管轄派出所。
  • 升鍾水庫向灌區供水近億立方米
    升鍾水庫向灌區供水近億立方米 時間:2015-05-14 10:12:23 來源:中國網 編輯:張林   中國網四川南充5月14日訊(周曉琪)昨日,記者在南部縣永定鎮看到,隨處可見把升鍾水引入田間、為栽秧作準備的村民。截至5月11日,升鍾水庫已向灌區供水9800多萬立方米,確保了灌區農業生產用水。
  • 南水「鐵軍」:守護南昌供水「生命線」 365天24小時不打烊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供水管網的要求日益提高,維護好供水管網就像是維護一個城市的「主動脈」,對百姓生活和城市建設至關重要。近年來,南昌水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宗旨,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不斷改革創新、提質增效,優化對管網維護和搶修管理,全力打造出一支「素質過硬、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搶修「鐵軍」隊伍。
  • 這裡即將打通海島用水「生命線」
    2016年9月   大陸引水三期正式開工,是國家172項供水節水重大水利工程項目,浙江省「五水共治」保供水「十樞」項目。   由寧波至黃金灣水庫引水三期工程(寧波陸上段、鎮海至馬目跨海輸水管道工程)、舟山本島輸配水工程、島際引水工程(岱山縣、金塘島)、大沙調蓄水庫工程及水務調度信息化管理系統組成。
  • 零下的寧波街頭 有一群人不畏嚴寒守護供水「生命線」
    強冷空氣閘門業已開啟,當大家待在溫暖的房間時,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奮戰在街頭巷尾的每一個角落。他們冒著嚴寒維護供水設施,奔走在大街小巷、山村阡陌保供水,只要水管設施通向哪兒,哪兒就有他們的身影。1月7日,鎮海區莊市街道永旺村一處橋管上水噴如柱,莊市供水營業所第一時間趕往現場,當時氣溫只有-4℃,噴灑出來的水不一會兒就結成了冰稜。
  • 甘肅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這裡曾是一片動物的天堂
    【走進自然科學博物館】    光明日報記者 宋喜群 光明日報見習記者 王雯靜 光明日報通訊員 張琳  全球唯一一套鏟齒象從幼到老的頭骨化石、瞬間埋藏的巖塊狀各類動物化石、難得一見的和政羊頭骨化石壁、陸龜化石壁、鳥類瞬間埋藏的化石標本……走進甘肅省和政古動物化石博物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塊巨型浮雕,它們無聲矗立
  • 新疆邊檢總站民警全力抗洪搶險 轉移被困群眾500餘人
    新疆邊檢總站民警全力抗洪搶險 轉移被困群眾500餘人 2020-07-24 18:44:08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房家梁 責任編輯:房家梁
  • 生命線上的守護者|走進110,尋找最美工作者——顧俊傑
    如果說110報警電話是一條能救人於水火的「生命線」,那麼,這些110接警員就是這條生命線上最忠實的守護者。今天,我們就來共同聆聽和感受他們身上的一個個感人故事和精彩瞬間。人物名片:顧俊傑顧俊傑,中共黨員。參加工作以來先在話務回訪中心從事公安話務回訪工作,後因工作需要調入110指揮中心從事接警工作。
  • 【達州十大經濟人物】張東林:用「情」脫貧 以「誠」供水
    49歲的張東林現任渠縣供水排水總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是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系達州市第二、三、四屆人大代表。曾多次榮獲省、市、縣有關部門授予的「優秀共產黨員」「勞動安全生產標兵」「先進工作者」「9.3抗洪搶險先進個人」「四川好人」等殊譽。
  • 樅陽縣城鄉供水一體化打通「大動脈」
    當天,經過前期調試,日產3萬噸、遠期可達5萬噸的樅陽縣湯溝水廠投入運行,標誌著總投入達18.65億元的樅陽縣農村自來水併網改造工程實現供水區域19個鄉鎮、214個村全覆蓋,至此樅陽縣城鄉供水一體化「大動脈」完全打通。  「住在長江邊,百姓卻吃不上乾淨的長江水,這曾是樅陽作為臨江縣的尷尬。」
  • 戰「疫」保障線|全力保供 守護市民生命線
    長城網訊(記者 劉夢妍)近日,面對疫情反彈嚴峻、複雜形勢,石家莊水務集團迅速響應、周密部署、積極行動,以優質供水、達標排水、做好醫廢應急處置為基礎,築牢石家莊民生保障。竭盡全力保供水 守護市民生命線石家莊水務集團供水公司現運行水廠8座,日供水能力90萬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