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田進 12月6-7日,中國上市公司百強高峰論壇組委會、華頓經濟研究院舉行「第十九屆中國上市公司百強高峰論壇暨第五屆中國百強城市全面發展論壇」(以下簡稱論壇)。自2001年起,華頓經濟研究院連續19年推出「中國上市公司百強排行榜」,該榜單以利潤總額作為主排序指標,從2015年起,華頓經濟研究院又推出了「中國百強城市排行榜」。
在論壇上,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宋志平被授予2019年度中國百強終身成就獎證書,宋志平亦發表了主題演講,以下為經濟觀察網整理的其演講精簡文字。
首先我代表中國上市公司協會向上市公司百強論壇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同時也感謝大會授予了我這麼一個榮譽,我也特別的高興,我在央企做了18年,上個月剛過了63歲,做了17年的董事長,現在拉著大家一起跑,所以我對上市公司是非常關注的。百強論壇辦了19年,每年評價上市公司百強標杆,對我們的上市公司起了非常大的推動作用,現在我想和大家說一下我的一些想法。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上市公司的基本情況。3700多家上市公司,涵蓋了國內經濟的每一類,面很寬、很廣,佔據中國500強的70%。2018年上市公司創造的利潤佔了整個企業利潤的40%,創造的稅收佔了整個企業的30%,所以可以看到上市公司在國民經濟中所佔的位置。2019年我們的上市公司的營業收入增長了8.7%,我們的利率增長了7.6%,也是好過一般性的公司。中國的上市公司過去的一年分紅也還可以,從2006年算起到現在,我們上市公司12.6萬億,分了7.8萬億,佔了募集資金的70%左右。大家總是說上市公司是鐵公雞,一毛不拔,這不符合實際的情況,也有個別的公司不分紅或者是分紅少,這個比例要進一步的加大。
我剛從香港回來,參與了一個論壇,我給他們講了我們企業在香港上市的情況,他們聽了嚇了一跳,我們有1200家的公司在香港上市,募集的資金超過了6萬億港幣,我們內地的上市公司也為香港的股票的繁榮創造了機會。其實上市公司這些年在國家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是我們企業的優等生,也是我們經濟的壓倉石。我們國家公司類的企業有3000多萬家,我們的個體工商企業有6000多萬家,加起來有上億個經濟主體,我們只有三千多家的上市公司,所以是萬裡挑一的。
論壇的百強裡面這些企業如果沒有上市的話,也沒有今天,上市的沃土培養了我們中國企業的發展,同時也帶動了我們中國經濟的發展,我們上市公司當然也會出現一些問題,由於經濟下行的壓力,包括中美貿易的摩擦,使我們的上市公司的經營出現了一些困難。還有我們的上市公司不顧市場的規律,盲目的擴張,給自己帶來了很大的問題。我們好的上市公司是不少的,100強都是好的上市公司,但是確確實實我們有一些差的公司。大家也都知道,我作為協會的會長就不點大家的名了,但是大家的心裡都知道。我們現在不停的爆雷,所以關係到整個資本市場,關係到整個投資者的信任,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其次,想和大家說一下關於上市公司提高質量、負責任。2019年5月份,我當了中國建材集團的董事長,兼任上市公司協會的會長,與上市公司的會員進行了溝通時,就提出了要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基於資本市場,主要是二個問題,一個是經濟的基本面,經濟到底怎麼樣,它會影響資本市場,因為資本市場有很大的預期;第二就是上市公司的質量到底怎麼樣。那次的會議上提出了四大敬畏——敬畏市場、敬畏法治、敬畏專業、敬畏投資者。四條體現的是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幕後交易不能做,操縱股票不能做。拋開公司的利益,這四條底線都觸犯刑律,觸犯了任何一條就要負刑事責任,後面看到了證監會一系列的工作,圍繞著怎麼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
最近提出了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行動計劃,計劃用三到五年的時間使上市公司的質量有一個質的改觀,其中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有7個工作46條,大家都要按照這個來做,切實的把上市公司的質量予以提高,這七項工作大家在報紙上也都看到了,我在這裡簡單和大家說一下。
第一項工作就是信息披露的有效性,我們的信息披露必須是準確的,我們的生命線就是建立在信息是真實的,要報真帳,說真話,說實話。因為我們是一個透明的公司,投資者是靠著我們的信息做分析來買我們的股票,很少有投資者真正的到你的工廠去,絕大多數的投資者都是依靠信息來判定的。如果你的信息不真實的話就會使整個上市公司不真實,那就會使市場失去了判斷的基礎,所以上市公司總是說信息披露是我們的生命線,要公開透明,我們和非上市公司最大的區別就是我們是一個透明的公司。
第二項工作就是治理的規範化,非上市公司也要規範治理,但是上市公司的規範治理就比其他的公司更加的嚴格。
第三項工作就是市場制度化,使我們的進場和出場都要制度化,而我們的監管要法治化,這一套體系要進一步的完善。
第四項工作是退市的常態化,美國的資本市場有大量的退市,美國的資本市場的半衰期,就是一半左右公司退市的時間是十年左右,每十年半就有50%的公司被重組合併或者是退市,這個比例是非常高的,我們是基本退不了,一退大家就鬧,股民也不願意,地方政府也不願意,那怎麼吐故納新呢?你上市是因為你的標準好了,你現在不夠這個標準了,那就退下來,不然的話標準不到,所以要讓退市常態化。
第五項工作是我們要化解風險,不管是我們的質押也好,我們的借貸也好,一些上市公司有巨大的風險,這些風險要一一的化解。
第六項工作是是提高監管的有效性。
第七項工作是是改變上市公司的生態性,上市公司離不開環境的改善和大家方方面面的支持,這些方面結合起來,我們的上市公司就可以搞好,我做了上市公司的會長以後,香港鳳凰衛視的來採訪我,要讓我說一下擔任上市公司的會長有什麼責任,至少有三點,第一點就是治理的規範化,我們上市公司要治理的更加規範;第二個就是要有好的效益和價值;第三個就是要很負責任,我今天覺得還是這三個問題。
治理的規範化,收入高的不見得是效益好的,所以我們上市公司是要講效益,而不是說收益,大家買股票是買你的利潤;再一個是責任,所以最近一段時間,我也與不少上市公司的董事長進行了深入的會談,我感覺到責任越來越重要,因為治理是我們上市公司的基礎,績效是我們是上市公司追求的目標,責任是我們的底線。一個上市公司,首先要負責任,要為股民負責、為資本市場這個群體負責、為社會負責,所以上市公司確實要肩負很大的責任。
談到股東,大家知道我們中國的資本市場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市場,包括歐美和香港都是機構的市場,我們現在開戶1.5億,有90%是散戶,有一億多的老百姓都買股票,上市公司的責任關係到這些老百姓,所以我經常會和上市公司的董事長說,你們這樣子不負責任,怎麼對得起買你股票的江東父老,我們作為上市公司要想到這些東西,想到我們的責任,這是非常重要的!
我現在做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長六個多月了,搞了五場培訓,每一場培訓100-200名公司的董事長,一共培訓了800名董事長,今年預計要培訓1000名董事長。作為上市公司協會的會長,我給大家說一下我的原則和立場。我覺得上市公司首先要樹立我們的原則和立場是什麼,有了好的原則和立場,才能遵守規則,如果原則和立場樹立不起來,你也很難做到規則。所以我們協會就像教練,證監會相當於裁判,裁判定規則,然後執行規則,我們上市公司協會是教練,是培訓大家的,看到我們的一些會員快出問題了,要提出來,要幫助大家!上市公司的會員出了問題,遇到了一些困難我們要幫助他,這是我們協會和證監會的不同之處。我們是證監會的下屬的一個單位,但是證監會給我們的功能就是來培訓,教練大家的。所以我每次都會先講二個小時,後面我們會請證監會的官員給大家說規則,說案例。
在座的大家可能參加過我們的培訓,有一些上市公司的董事長、總經理沒有參加過培訓,上了市以後也不知道規則,更不知道那些處罰的案例,有一天出了問題大吃一驚,我們就是幹這個事的,就是要讓大家知道這些東西。
目前我們講課分了二段,一段是講原則,一段是講規則,下面我想增加一段說經驗,從100強裡面找幾家,給大家介紹一下他是怎麼做好的,這也非常的重要,這叫對標管理。不然的話,我們做了這100家,為什麼它能成為100強,強在哪裡,下一步我們也想樹立一些高質量上市公司的典型。
我在1997年帶著北新建材上市,去年它就做了24.6億的稅後利潤,它是做石膏板的一家公司,主業非常的突出,現在居然做到了全球最大的一家石膏板公司,我們上海所有的路面都是它的石膏板,公司也是在我們這次的100強裡面。還有一家公司在嘉興桐鄉,是做玻璃纖維的,現在也是做到了世界最大的玻璃纖維企業,這一家公司也做到了稅後利潤23億,就做一個玻璃纖維,很單一的產品。這些企業真的就是做的很好,沒有搞盲目的擴張,而是突出了它的主業,搞技術創新,產品不斷的更新,不斷的進行結構調整,從產品中等邁向了高端,完全按照了市場的規律和企業的規律來發展,所以這個公司就做好了。
我們的100強公司裡有很多優秀的公司,我們可以在裡面選一些,下一步在我們的培訓裡面請這些好公司給大家多講講。所以我最近想的比較多的就是關於責任的問題,我覺得我們有100強,我們要做的更好,但是底線就是我們要負責任。我看到了我們出的問題也觸目驚心,根子上忘記了我們上市公司的責任到底是什麼?只顧個人發財,最後搞的人仰馬翻,我們上市公司上市的時候,大部分都是不錯的公司,只有不錯的公司才會上市,但是上市了以後就開始分化,開始轉變,絕大多數走向了高質量,做的越來越好,但是也有個別的上市公司就走入了歧途,忘記了責任。所以在這裡,我也想通過這個會議,給我們全國的會員單位說一下,我們現在首先要把我們的責任、初心、敬畏、底線、本份等基本的立場建立起來,我們是有初心的企業,是敬畏的企業,是本份經營的企業。上市公司應該把持住這些最最基本的原則和立場,才能做好我們的上市公司不能動搖。
第三,我想把協會的情況給大家匯報一下。上市公司協會是在七年前成立的,是中國證監會管理下的上市公司的一個自律組織,也是上市公司之家。一方面證監會管理了一個上市公司的自律組織,所以每一個上市公司都應該成為其中的一員,因為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會給大家進行很多規則的培訓和普及。如果你上了市以後,你不是普通的公司,你不接受培訓的引導,你很容易出問題,3700多家公司在這麼一個大平臺上,大家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我們中國上市公司協會現在要做四件事,第一件事要做上市公司和證監會、國家主管部門的紐帶和橋梁,因為這麼多的上市公司,統統都去找證監會不大現實,但是通過一個平臺找證監會,每一次我們在培訓的過程中,實際上每次也是和證監會集中交流的過程。開很多的會,有什麼問題,大家都歸納出來寫成報告給有關的政府部門,很多問題的解決實際上是上市公司的閉幕會議進行的一些歸納、打的一個報告引起了上面的重視。所以上市公司協會即是把證監會的有關規則和要求對大家進行培訓和傳達,同時也把大家遇到的問題進行歸納整理,然後上報給證監會和監管局,這是我們的第一項工作。
第二件事就是培訓,我每一個月都有一場培訓,這個培訓剛在北京進行,北京進行的並不只是北京地區,很多地區的公司都來報名,但是培訓的場地有限,我們一般培訓200名左右,馬上24號要在深圳培訓,周邊的和沒有培訓的都可以來報名,培訓也是我們協會重要的工作,培訓實際上是一個平臺,大家來對上市公司的質量和規則進行討論,共同的提高,這個是非常好的一個方式。
第三件事就是我們上市公司內部的交流,包括開一些閉門的會議和論壇,大家互相的進行交流,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學習組織最核心的就是互動和交流,我們3700多家上市公司,怎麼提高我們整體的學習能力,要依靠大家共同的交流、互動,這一項非常的重要。
最後一件事是服務大家,做好我們的服務工作,我們不是錦上添花的組織。我們除了錦上添花,最重要的是要對我們的會員單位雪中送炭,要解決大家的問題,了解大家的訴求,要幫助大家渡過難關,其實我做這個會長半年來,我給很多做的困難的董事長進行了交流,看看是怎麼走向深淵的,包括客觀的、主觀的原因。客觀的我們怎麼促進環境的改變,營造一個好的環境;主管的來說,我們怎麼總結經驗教訓,我們怎麼進行改變?這些都是給大家所做的工作。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我覺得上市公司是國家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最重要的經濟體,現在投資者對我們寄予了很大的希望,我們做了很大的成績,但是我們也有一些問題急需改變和改善,所以我們今年提出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增強上市公司的責任感的主題,也緊緊的抓住這個主題來開展工作,我相信我們上市公司的質量會大大的改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