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了這麼多年抗戰劇,終於弄明白「歪把子」機槍是哪一種了
看抗戰劇時,我們經常能聽到的一個名詞就是「歪把子」機槍。聽名字好像好厲害,而且好像每個抗日劇都會有歪把子現身,但是,日本人用的這幾種機槍到底哪個是歪把子呢?它到底厲不厲害呢?這就是歪把子,沒少見吧?因為其瞄準器是向右歪的,所以得名。
-
戰士穿著繳獲的日軍軍裝卻碰到正牌日軍,離奇劇情卻真實發生了
讓人聽了都感到驚奇,就如同是影視劇中才會出現的情節一般。記載中有場戰役是當時抗日戰士繳獲了一批日本軍裝,當新四軍戰士穿日本軍服在身上行軍時,卻突然碰上了日軍的正牌軍隊,敵我之間一場離奇刺激的博弈也由此展開。
-
1931年日軍的實力有多強?中國軍隊到底消滅了多少侵華日軍?
一直以來,人們對張學良的不抵抗行為罵聲一片,認為東北軍可以和日軍打一打,但也有一些人認為中日實力相差懸殊,即使抵抗也是白搭。那麼當時的日軍實力有多強?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附近演習時,藉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進入宛平縣城搜查,遭到中國守軍第29軍嚴辭拒絕。日軍遂向中國守軍開槍射擊,又炮轟宛平城。第29軍奮起抗戰。
-
甲午戰爭清軍陣亡4萬,那日軍死亡多少?真實數據讓人意外
甲午戰爭清軍陣亡4萬,那日軍死亡多少?真實數據讓人意外 清代,實行了「閉關鎖國」的政策,但是一個國家你不與世界接軌,不去了解其他國家發展情況,只是自己關起國門過著閉塞的日子,固步自封,這是行不通的。所以在我國近代,每個人都深刻體會到了落後就要挨打的道理。
-
1938年三井戰鬥,老八路圍著日軍打,一仗抓了28個俘虜兵
在對日作戰時,八路軍不會像國軍的一些部隊,先讓新兵上去消耗,而是戰鬥骨幹帶隊啃硬骨頭,而新部隊一開始打輔助,逐步提升其戰鬥力。 因此當時無論是老的717團的新老融合還是718團、719團的新老融合進行得都非常順利。
-
中國抗戰過後,留下來一組組殘酷數字,讓我們見識到了什麼是戰爭
1944年初春,當日軍在中原地帶發動「一號作戰」的時候,就連中國的老朋友陳納德先生,都憂心忡忡地感受到一種沉重的壓力,他認為這一次「中國恐怕是很撐下去了」。1944年10月,桂林、柳州兩地先後淪陷,日軍鐵騎一路竄入了貴州。當時,魏德邁建議國府應該有一個再度遷都的打算,但老蔣的回答卻是,「我,絕對沒有考慮這個問題。」
-
今天是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這些數字和名字,我們不能忘記!
是所有中國人,都必須銘記的日子。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登上美軍「密蘇裡號」軍艦籤署了無條件投降書。14年浴血奮戰,3500多萬同胞傷亡,終於迎來全民族抗戰的勝利!這是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第一次抗擊外侵的全面勝利,中華民族終於迎來了歷史轉折點!在今天這樣特別的日子裡請告訴孩子:有這樣一段歷史一定要知道有這樣一群英雄一定要認識有這樣一串數字一定要銘記為什麼是9月3日?你知道為什麼是9月3日嗎?
-
湖南108歲老兵體內遺留5顆子彈,77年未取出,如今身體發生新變化
但是到了今天,那些曾經保衛了這些國家的抗戰老兵,卻在慢慢凋零。也在慢慢的被遺忘。為了不讓這些英雄抱憾離世,一些關注那些歷史的志願者,媒體,文化界人士,慈善界人士自發集結起來,為這些老兵們養老送終,為現代這些生在和平的人還債。這是生命的一筆巨債啊。曾經的滇緬遠徵軍王禮倉,如今已經是95歲高齡。他的伴侶逝世已經十二年,家中僅有一女,卻自顧不暇。
-
中國抗戰勝利紀念日——讓歷史照亮人類的明天
待野村郎起身離開時,一青年提議:「跟著鬼子,防止他胡來!」野村郎溜達一圈,尾隨一名青年女子準備實施姦淫,女子不停地呼喊反抗。一直跟著野村郎的幾名青年都衝了上去。「一個上前攔腰抱住野村郎,另一個迅速操起鬼子打門的榔頭,劈頭照鬼子頭頂打去。鬼子當場死去。」
-
89歲抗戰老兵做夢都在想戰友
老人至今仍記得他與日軍所打的第一仗是在湖南的一座大山裡,行軍途中發現日本鬼子,特務連連長帶著他們一連人與日軍先是槍戰,再到肉搏,後來團裡得知消息後,從外圍包抄過來增援,激戰了4個多小時才結束,有好多戰友犧牲了,當然也打死打傷了不少日本鬼子。
-
諾門坎戰役的貓膩:蘇軍鋼鐵洪流傷亡比日軍大?日軍藏了多少數字
文/商學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東亞,日本妄圖以一己之力侵吞整個遠東地區,將朝鮮地區,中國東北地區,以及中南半島全部收入囊中,並且還襲擊了馬來半島和印尼群島。日軍在二戰的走向幾乎一路從北向南,拿下朝鮮地區和中國東三省後,它沒有西進蒙古,也基本沒有北上蘇聯,而是一路往南,直到最後美國將他消滅也不敢北進。
-
馬耀南:白面書生棄筆從戎,「一馬三司令」書寫抗戰傳奇
馬耀南,1902年出生於山東省蒼山縣,後來在抗戰中擔任山東縱隊的司令員。馬耀南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是一個愛國者為國家民族獻出了一切的一生,也是不平凡的一生。馬耀南在領導地方武裝抗日時,認為國難當頭,應該凡是有熱血之中華兒女,都應一致抗戰,聯合社會各階級力量, 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團結一致。他也以此為口號,聯合了魯北地區五縣之力量,建立聯合抗日武裝,使得隊伍迅速擴展到五千餘人,成立了7支聯隊,縱橫敵後戰場,給與日軍極大的騷擾和打擊,保護地方百姓免遭日寇的毒手。
-
他起日本名字會日語,13歲起為日軍效力,日軍投降時看到他都懵圈
「鈴木三郎」可是個標準的日本名字,事實上,「鈴木三郎」的真名叫陳敏學,他是中國人,會日語,13歲他就潛伏在日軍大本營當翻譯,做翻譯的同時,他冒著生命危險不斷給遊擊隊提供情報,為抗戰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陳敏學,1929年生於廣東深圳,日軍進犯中國之後,為了實行奴化教育。
-
日軍運輸隊就是我軍的後勤隊?日軍船隊有機槍還有毒氣,一樣被揍
作者:毅品文團隊一恆獨步,無授權禁轉! 1942年,伴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戰線越拉越長,隨之投入一線作戰的部隊越來越多。軍隊多,必然發生了武器裝備和給養的大量供應。 日軍大本營為了支撐起龐大的戰爭機器,對他們侵佔的我國許多地區大肆掃蕩,肆意搶劫。
-
甲午中日戰爭,清軍63萬大軍,擊斃日軍多少人?答案讓人不敢信
甲午中日戰爭,算是中國最為屈辱的一戰,在數百年前,中國歷任王朝一直都是亞洲地區,實力最為強悍的,不料,到了清朝末年,一個泱泱大國卻敗給了一個彈丸小國,而且是慘敗,這讓大清王朝沒了臉面,也開啟了被列強欺辱的歷史,因為此時的大清王朝,不堪一擊。
-
推薦5本熱血抗戰小說,重溫那段崢嶸歲月,看革命先烈的赤誠
哈嘍,大家好,這裡是一隻手玩遊戲,小編帶你進入文學的奇妙世界,每天給你推薦各種有趣的好文,今天給大家推薦5本抗戰題材小說,每一本都是熱血的故事,看看都有什麼吧一、《抗戰之還我河山》作者:漢唐風月1精彩集錦:直到這時,一直躲著的劉浪翻身而起。
-
為什麼1941年後被稱為中國抗戰最艱難的一年? 其實都是因為他所做...
中國人民進入了近代最危險的時刻,開始了全民族的八年抗戰。在這場反侵略的抗爭中,中華兒女不惜犧牲性命進行了英勇的鬥爭,湧現了一批批抗日英雄。可在中日生死大戰進行到第四個年頭後中國的處境卻進入到了最危險的一年,整個中國隨時都有可能全盤奔潰被日本佔領中國。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接下來就讓我們繼續往下看一看究竟。
-
成功刺殺多名日偽,抗戰中的北平有這些鐵血英雄
在此全國抗戰之際,聽聞仍有人想去日本留學,周作人十分高興。其中一名叫李如鵬的殺奸團團員,佯裝取學校帶來的介紹信,掏出手槍對周作人開了一槍,周作人立即應聲倒地詐死。其他幾個成員射殺了周的客人後,立即撤離了現場。由於周作人當時穿的是厚棉襖,子彈又射在衣服的銅紐扣上,他只受了輕傷。事後,他驚魂未定,再也不敢公開參加親日活動。抗戰勝利後,他被國民政府依法判了15年徒刑。
-
抗戰老兵繳獲一把日本軍刀,日方曾想出3000萬買走,老人斷然拒絕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徵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出塞》 眾所周知,抗日戰爭時期,我國的軍備力量薄弱,沒有飛機大炮,打仗的武器要麼就是射程有限的步槍,要麼就是從敵人那繳獲的軍刀,要麼就還是一些土炸彈。
-
清朝能造巨艦大炮,抗戰8年只造出98門炮,其問題至今影響中國
抗戰時還在使用清朝生產的大炮,虎門要塞炮臺上布防的還是甲午戰爭前10年李鴻章從德國採購的克虜伯大炮。而日軍的艦船也領先了中國至少30年,就是憑藉這些裝備中國守軍在1937年還打贏了一次虎門海戰。晚清時候大力建設兵工廠,李鴻章還引進了許多軍事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