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修真入門:起於道生一陽處,明了陰陽之制化!

2021-01-18 道教丹道




煉己無限,修仙有程:修仙有九大節次,三大階段。


道家功法,從北五祖、南五祖,至七真師祖,已有一套完整的性命雙修功法,既是金液還丹,也是九轉還丹法。其功理功法是以陰陽的造化,用清、濁、動、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的原理,以成順逆顛倒之法。順去生人,逆來生仙。生仙也有十月懷胎,三年乳哺,九年調嬰。




丹經有云:「煉己無限,修仙有程。」煉己者即是從築基到煉己,期限不定,而因人而異。修仙有程者,即是十二年,稱為一紀飛升。修仙節次有九:一築基,二得藥,三結丹,四煉己,五還丹,六溫養,七脫胎,八得玄珠,九赴瑤池。初三節煉精化氣,可為人仙。中三節鍊氣化神,可為地仙。後三節煉神還虛,可為天仙。如築基未能復成強健之體時,不能得藥。


不明三候,無結丹友,未以特定周天運數時,豈能結丹。煉己未熟,不能還丹。溫養功行未滿,不能脫胎,脫胎後須經七七四十九,三年乳哺,九年調嬰。修丹每節功成,各有印證。


結丹有成時:是人仙,是羅漢,金剛不壞體。無漏盡通,出現六候,毫光四射,外腎不舉,陽關一閉生命長;還丹溫養成聖胎時:已入大定,是地仙,是菩薩,具無四相,自行辟穀,胎息。手無六脈,發白重黑,齒落重生;脫胎得玄珠後:是天仙,身外有身,天人合一,具有六神全通的特異功能。


有志斯道者,應明白這一修煉過程與效驗,但也應具備有四大條件:法、財、侶、地,才能有力地完成此項金丹大道諸功果。本人略知修丹一二,不顧祖訓,有恐誤人子弟,在此賜我直言。


道家修煉入門在於玄微之處,具體來講,即是道生一陽之處。


歷來道經、丹經敘述道法繁多,而且秘語比喻,比比皆是,後學者如墜霧中,無所適從。其修丹從何入門?這至關重要的是選擇正確正宗的徑路,如入旁門左道,枉受一世。


張紫陽曰:「知者惟簡惟易,昧者惟煩惟難。」若遇明師,其道至簡,其事非遙。瑩蟾子曰:「大道三千六百門,人人各執一苗根,誰知些子玄微處,不在三千六百門,有志斯道者,其持此作業盤星,為繩墨線。」由此可見,道家修煉入門,是以些子玄微處作為苗根。這些子玄微處,有知之者,當然是道生一陽之處。


道經已有所云:「眾生不知覺,如盲見日月,我本太無中,撥離無邊際,慶雲開生門。祥煙塞死戶,初發玄元始,以通祥感機,救一切罪,度一切厄……」我們後學之者,如果明白道生一陽,是至關重要的功夫入門,那麼應識無空法,離種種邊。時時常以清淨之心,來養其道,不爭、不執,常能遣其欲,達到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這是得道至理,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要明白陰陽制化,以心腎為日月,以丹田為呼吸中心,如箱鼓風,達到升合開降自如之境。


其次,我們還要明白陰陽的制化,一陰一陽謂之道,偏陰偏陽謂之疾,純陽而為仙,純陰而為鬼,半陰半陽則為人。陽氣盛則百病不生,陽氣衰則諸患侵體。陽氣衰者,皆因精氣神之不足,不足者必須補之。《參同契》云: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形不足者補之以氣。精從內守,氣向外生。補陰必用陽,補陽必用陰,皆言補氣之法。而補氣之前,必須先打開玄竅,可以說先找開藥物倉庫,孕育產種之地,名叫玄牝,也即丹田,以胎息呼吸法,進行丹田呼吸操練,息息歸根,效法天地,履踐天光,以心腎為日月,以丹田為呼吸中心,如箱鼓風,達到升合開降自如,出玄入牝,固蒂深根,效應有驗:天施雨露,地發生機。




一、清靜而補之者:定心端坐,調胎息呼吸法,息息歸根。候一陽初生之正氣,以胎息呼吸法,用武火採入,聚於丹田。用文火封固溫養,久而則丹田氣滿,充於五臟。五臟氣足,散於百骸。百骸氣全,得藥有成,自然氣撞三關,可行周天功法。


二、陰陽而補之者:這是速補之法,有立竿見影之效。用此法者,時時要持有常清靜之心。不爭、不執,三者有悟,唯見於空。再入室下工,在清靜之際,恍惚杳冥之間,偶有一陽初生之正氣。以心為爐為火,以腎為鼎為水。用胎息呼吸法,如無孔之笛兩頭吹。以武火採入丹田,用文火封固溫養。這一操練過程恰如道經所云:「真心清靜道為宗,譬彼中天寶月同,淨掃迷雲無點翳,一輪光滿太虛空,上藥身中神氣精,人人具足匪虧盈,能知混合迴風道,金鼎黃芽日日生。」


功夫到此,可保在世長生久視。


道教丹道訂閱號

微信號:dandaocn

相關焦點

  • 道家功法入門指引!
    道家功法,從北五祖、南五祖,至七真師祖,已有一套完整的性命雙修功法,既是金液還丹,也是九轉還丹法。其功理功法是以陰陽的造化,用清、濁、動、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的原理,以順逆顛倒之法。順去生人,逆來生仙。生仙也有十月懷胎,三年乳哺,九年調嬰。丹經有云:「煉己無限,修仙有程。」煉己者即是從築基到煉己,期限不定,而因人而異。修仙有程者,即是十二年,稱為一紀飛升。
  • 很多人難以入門?看完這篇文章就懂了
    為什麼道家修行,很多人都難以入門,我來做個簡單的闡述。第一、道家講現實,是「以證起修」,也就是不存在你信不信,都一樣可以修,修到成功,信不信都沒關係,因為自己已經成功了。換句話說,就是自己修煉做神仙,而不是單純靠乞求。這比起「以信起修」的宗門,要現實,但是更難。
  • 如果您不懂陰陽五行,就難入道家醫學和武術功夫大門,看看吧
    讓我們知道;自然界任何事物或現象都包含著既相互對立,又互根互用的陰陽兩個方面。陰陽學說能讓我們對相關事物或現象相對屬性或同一事物內部對立雙方屬性的概括。使我們懂得,陰陽之間的對立制約、互根互用;並不是處於靜止和不變的狀態。而是始終處於不斷的運動變化之中。「陰陽者。有名而無形」。也有說「一陰一陽之謂道」道,指「道理」、「規律」,「陰陽是天地之道,萬物之綱吉,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
  • 易經入門:陰陽學說是學習傳統文化的一把鑰匙,也是入道之基
    易經入門:陰陽學說是學習傳統文化的一把鑰匙,也是入道之基一直有朋友留言讓我以通俗的語言,寫一寫傳統文化中的「陰陽學說」。陰陽對於學習《易經》等學習傳統文化非常重要,可以說對陰陽的理解是基礎的基礎。陰陽,是整個宇宙的簡練概括總結陰陽,是我國傳統文化對於整個宇宙的簡練概括和總結。在《詩經》中已有「既景乃崗,相其陰陽」的說法,可見陰陽觀念流傳之久;而《易傳》中的陰陽「一陰一陽之謂道」和《道德經》中的「萬物負陰而抱陽」則可以看出陰陽觀念流傳之廣。無論在儒學還是道家,陰陽都是重要的基礎概念,今天的學術中則把陰陽稱為我國古代哲學中的矛盾論。
  • 諸子百家之陰陽家
    司馬遷在《史記》中稱陰陽家的學問「深觀陰陽消息,而作迂怪之變。」《呂氏春秋》、《淮南子》、《春秋繁露》則直接受到鄒衍學說的影響。古代大家與近代學者多認為陰陽家源於道家,近代出土竹簡《三十時》等證實早期陰陽家著作其中有大量道家色彩[  。值得注意的是《周易》沒有提出陰陽與太極等概念,講陰陽與太極的是被道家與陰陽家所影響的《易傳》。
  • 心為天,身為地,意為人.陰陽之道
    大道養生修煉,首要在於知陰陽。所謂「一陰一陽之謂道」,無陰陽,則無造化,而陰陽造化之功,皆在玄牝之門。
  • 道家《太平經》中「天人相應」觀點:萬物都是陰陽相合的產物
    道家《太平經》中「天人相應」觀點:萬物都是陰陽相合的產物 | 文 青衫文齋據範曄《後漢書·襄楷傳》說,順帝(126-144)時琅琊天花亂墜,宮崇獻上《太平青領書》170卷,該書是方士于吉在典陽泉水上所得神書,其書以陰陽五行為宗,而多巫覡雜語,唐章懷太子李賢注說:「神書即今道家《太平經
  • 這才是中國:以陰陽之道取代太極文化的罪魁禍首是朱熹
    三、對太極之道與陰陽之道的文化甄別太極之道是老子《道德經》的精髓,是道家的正宗,這裡的太極道,很顯然講的是:[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的太極不二道。並且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體統之道。因而,千古一太極、萬物一太極,道法太極不二道,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 道家古法符籙之要:符水與硃砂
    道家符籙,歷來秘不外傳,必依師承,口傳心授;其心法儀軌繁複,所用符筆、符紙、符水、丹砂亦大有講究,其效驗亦如神。而今偽法愈盛,符咒滿天飛,制者與用者,皆不知其所以然,效驗如何,其冷暖自知。猶如當今日常之蔬果,皆人工所催化,光鮮碩大,徒有其表,食之味同嚼蠟,此非彼也,制符亦如是,今擇符水與丹砂之要,略述之。符水制符之法,水為之先,符水之製作要點在於類、時、方三者,類指類別,時指時令,方指方位。不同地方取來的水有不同的講究。在制符一道之中,水為勻墨之物,不同之墨要配不同之水,方能五行分明,以達其靈。
  • 道家必備的八卦臺,明道宮的最厲害!
    影視劇裡的道家高人們,無論做法還是修行都離不開八卦臺, 道家之太極八卦 太極圖,俗稱陰陽魚,是道教的標誌性圖案。黑白二色,代表陰陽兩方、天地兩部;黑白兩方的界限就是處於天地陰陽之間的人部。白中黑點表示陽中有陰,黑方白點表示陰中有陽,體現了道教「相反相成」、「和諧共生」的思想。
  •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家精髓全在這句話上!
    而道家且恰恰是無為之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家精髓全在這句話上!春秋時期,老子集古聖先賢之大智慧。總結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華,形成了道家完成系統的理論,標誌著道家思想已經正式成型。對中華哲學、文學、科技、藝術、音樂、養生、宗教等等影響深遠。李約瑟說:「中國人性格中有許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來源於道家思想。中國如果沒有道家思想,就像是一棵深根已經爛掉的大樹。」
  • 制之以威,不若化之為德
    前面文章所舉的例子,大都是用五行的正理來推算,因為初學者入門,從容易開始,方有興趣學下去。但論命者不能只談五行之正理,須知五行隨四時之氣而進退,本無常道。故論命者亦必須隨氣之進退而抑揚之,方能斷準其吉兇也。
  • 十天幹生克制化之三相衝
    十天幹生克制化之三相衝十天幹不僅是記時符號,同時也是全息符號。十天幹賦予了陰陽五行不同屬性。甲、丙、戊、庚、壬即奇數一、三、五、七、九屬陽,乙、 丁、己、辛、癸即偶數二、四、六、八、十屬陰。十天幹具有陰陽五行屬性,自然相互之間,也就有了生、克、合、衝等制化關係。3其相衝也是陽與陽、陰與陰對衝。甲、庚相衝(陽金庚克陽木甲, 二者又處對立位置),乙、辛相衝(陰金辛克陰木乙,二者又處對立位置),丙、壬相衝(陽水壬克陽火丙,二 者又處對立位置),丁、癸相衝(陰水癸克陰火丁、二者又處對立位置)。
  • 《道德經》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怎麼解讀?
    《道德經》第42章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在道家思想中,關於萬物的起源,以及先秦時期對於宇宙起源的思考。可以說是古代哲學中的核心思想。不同的人對於這方面有不同的認識,我對他的總結如下。「道生一」,「一」是什麼?
  • 論制煞 化煞與神煞制伏之法!
    化所犯以化氣制。飛宮犯以飛宮制。三合犯以三合制。從宮犯以從宮制。此說最為確實。論五行生旺。能制休囚。吉神則置於生旺。兇神則置於休囚。諸殺所屬泊宮生旺休囚法。以五虎遁尋殺主所屬何音。便以月建入中宮。看他生旺休囚如何?制三煞法:此煞以五虎遁尋三殺納音所屬。宜以八字納音制之。或作主之人。匠人生命納音亦可制。若三殺泊宮休囚制。神生旺合局尤美。凡年犯以年遁。月犯以月遁。日時犯以日時遁。他煞皆仿此。
  • 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27:陰陽者,天地之道也
    問道《黃帝內經》啟示錄27:陰陽者,天地之道也冰火相激閃雷電,彗星隕石化塵煙。銀河明滅逝流光,清濁升降氣聚散。十二地支十二曲,五調合拍十天幹。雲舞霓裳四季歌,日月周轉道不變。大象無形有玄機,盲人摸象似曾諳。天地過客留不住,鷸蚌相爭重開戰。旁觀者清當局迷,心門頓開一念間。萬物生滅有綱紀,陰陽平衡歸本原。
  • 夫妻之間的陰陽之道
    男陽女陰,陰陽相濟夫妻齊心,陰陽平衡夫妻平等,陰陽環繞夫妻纏綿···等等,但是陰陽不平衡,則夫妻之間必生破裂和事端,鬥數中的星曜本具陰陽屬性,陰陽分布於諸星,陽星見的太多,陰星見的太多,都不是吉兆!第二,夫妻宮多兇多煞煞星也分為三對,羊陀主性格不和衝突,火鈴主感情關係複雜難清,而空劫則主感情波折出意外,如果六煞星有超過3個進入夫妻宮,命造之感情必然波折不順,而且是一生都這樣,如果是空劫+其他煞星,則離婚的概率就會很高。如果是羊陀火鈴,則主配偶感情坎坷,配偶脾氣惡劣,離婚概率並不大。若是兇星會集夫妻宮,則本命煞少,這樣的人生,其他方面能如意,偏偏配偶婚姻成為心頭病。
  • 十天幹生克制化之二相合
    十天幹賦予了陰陽五行不同屬性。甲、丙、戊、庚、壬即奇數一、三、五、七、九屬陽,乙、丁、己、辛、癸即偶數二、四、六、八、十屬陰。十天幹具有陰陽五行屬性,自然相互之間,也就有了生、克、合、衝等制化關係。2其相合,也是陰陽相合。
  • 《北鬥經》是入道修真之徑路,依法修持則無諸厄障自然升真證道
    太上曾降蜀都,地神升玉局座,祖天師受《北鬥經》,方獲解謝之門。凡人性命五體,悉屬本命星官之所主掌。本命神將、本宿星官、常垂蔭佑、主持人命、使保天年。北鬥,居天之中,為天之樞紐,斡運四時,凡天地日月、五星列曜、六甲二十八宿、諸仙眾真。天下眾生,壽祿貧富,生死禍福,幽冥之事,無不屬於北鬥總統。人若誠心啟祝,叩之必應。
  • 易經入門:神秘的「陰陽」,實則平實,用心體悟,很快理解其本質
    易經入門:神秘的「陰陽」,實則平實,用心體悟,很快理解其本質「陰陽」學說,是我國古代樸素的矛盾論,具體而生動,是我國傳統文化裡面非常重要的內容,既簡單又博大精深。我喜歡用陰陽學說這個詞,就像今天我們學習「日心說」、「達爾文學說」一樣,都是歷史發展進程裡的一種學說,都有其積極的一面,也有其仍需要探索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