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抗日名將,一定會提到一個人——孫立人。
說起來孫立人在國民黨軍之中,是比較特殊的存在,他本人既非黃埔,也非保定,更沒有在陸大深造過,而是隸屬於財政部系統,後來卻在國民黨軍中成長為高級將領,但就是這樣一個功勳卓著的人,卻遭到了各方嫌棄,在東北時就和杜聿明有矛盾,不得不被調離前線,出任陸軍副總司令兼陸軍訓練部司令,自此以後脫離了自己一手帶出來的新一軍。
提到孫立人,就不得不提國民黨軍中一個特殊的部隊——稅警總團。
我們都知道稅警總團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野戰部隊,而是負責財政部緝私、查稅的部隊,是由當時的財政部長宋子文一手操辦並組建起來的部隊,當然和蔣介石正規國民黨軍開銷不同的是,宋子文這支武裝完全是由他自己個人一手操辦,不隸屬於正規部隊開支。
當然宋子文也不傻,讓他自己出錢養這樣一支部隊,無論如何也是養不起的,所以他利用財政部長的權力,抽取需要每年還八國銀行團借款的鹽稅當中的一部分,用於稅警總團的開支,蔣介石一開始也以為只是一支小部隊,所以對這支部隊沒有過多的關注,但讓蔣介石也沒有想到的是,宋子文把一支緝私的部隊,當作正規軍來訓練。
由於編制全由自己說了算,因此稅警總團最多的時候,下轄五個正規團規模,加上總團直屬部隊,每個團將近5000人,比當時按照德械師的規模建立的中央軍,還要強一大截,裝備的大部分也是宋子文從國外購買的,擁有坦克、高射炮等當時國內任何一支部隊都罕見的裝備,軍官也基本上採用留學美國軍校的人。其中包括孫立人、王庚等在內較為知名的人。
其實也能看出來,稅警總團一開始建立的時候,就完全不同於蔣介石中央軍派系,也不聽蔣介石調遣,九一八事變時,稅警總團奉宋子文的命令,趕赴華北參加抗戰,結果被老蔣察覺,當時雙方的矛盾尚未完全公開化,所以蔣介石派黃埔一期畢業的黃杰任稅警總團團長,希望能由黃埔系掌控這支武裝力量。
可惜的是,雖然在稅警總團之中調派了大量的黃埔系將領,但黃杰並未能順利掌握這支部隊,由於作戰中稅警總團被大量的消耗,因此剩餘部隊與25師合編為第八軍,這也是第八軍為何是國民黨軍部隊之中堪比十八軍、74軍的原因。剩餘傷愈歸隊的稅警總團戰士則被同樣是傷愈歸隊的孫立人在後方統一收編,重新組建稅警總團,孫立人也因此成為這支部隊的核心。
根據這一經歷來看,孫立人在從軍之前從未屬於各方派系,只是隸屬於財政部,所以和各個軍方派系大佬關係不睦,加上宋子文抗戰中期基本上離開了財政系統,趕赴美國為蔣介石爭取美援,光憑財政部實在難以保全這支比正規軍還精銳的部隊,稅警總團被迫交出自身編制一半以上的兵力,組建新編38師,而出於妥協的需要,孫立人則是出任了新編38師師長,隸屬於66軍。
由於新編38師基本上是原稅警總團的嫡系,孫立人自然也就成為國民黨軍中,完全迥異於地方派系與中央派系的第三股力量,當時孫立人也有意以新38師為自己發家的根基,組建軍中嫡系部隊,直至後來敗退臺灣以後,孫立人晉升「陸軍總司令」,僅次於陳誠,由於其崇尚美式治軍,因此遭到頗多忌憚,也就不是那麼難以理解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