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帝國在軍事文化等方面,都有哪些不可磨滅的成就?

2021-01-10 網易

2020-11-03 09:40:41 來源: 濰水仙兒

舉報

  古羅馬人憑藉他們的聰明才智,不但創建了偉大的羅馬帝國,更以海納百川的胸襟和氣魄,融合各種優秀文化,納入並創造了博大精深的羅馬文化。

  在軍事方面,羅馬人史無前例地開創了軍團制度。在列陣時,輕裝兵與騎兵列於軍團的兩翼,長矛兵列於第一線,主力兵列於第二線,他們裝備著長矛,後備兵作為預備隊列於第三線,裝備投槍。這種隊列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運動性,它既可以使每線的各個中隊靠攏,形成稠密的正面,也可以使第二線的中隊上前,填補第一線的間隙。當需要有較大的縱深時,每個主力兵中隊又可站到相應的長矛兵中隊之後,使縱深加倍。

  羅馬軍團隊形克服了方陣運轉不靈的弱點,無論是實戰性、機動性,還是在保持士兵充沛的體力方面都勝過方陣。於是,在軍團面前,希臘化諸國紛紛投降稱臣。軍團制度是羅馬文化實用性和民族性的最好體現,也是世界軍事史上的一次重要變革。

  除了在軍事上的卓越成就外,羅馬人還為人類文明留下了另外一份最寶貴的遺產——羅馬法。它以內容豐富、體系完備而聞名於世。羅馬法經歷了千年的歷史發展,其所處的環境使它能高瞻遠矚,將法律的規範擴展至不同的地區和世界。德國法學家耶林曾經形象地說過:「羅馬曾三次徵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則以法律。而這第三次徵服也許是其中最為平和、最為持久的一次。」

  

  羅馬法是新興資產階級民權理論的思想淵源,也是近代歐洲大陸各國立法所遵循的範本。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它不只是羅馬人的法律,也是全人類的法律;不只是羅馬人的文化遺產,而更是全人類的文化遺產。

  在文學方面,羅馬人也有突出的成就。在羅馬,由於奧古斯都等人的提倡,詩歌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人們一般把學習和欣賞詩歌當作必要的人生經歷,當作獲取知識的方式,以及人的發展和完善的重要途徑。維吉爾就是羅馬詩壇上最耀眼的明星,是時代的大師,是羅馬最負盛名的詩人。他歌唱田野,讚美牧場,頌揚領袖,以一部長達數10萬字的民族和宗教史詩——《伊尼阿德》而名揚千秋。

  由於地理條件或歷史發展的關係,後起的羅馬不可避免地要受先進而且相鄰的希臘的影響,所謂「徵服者反被被徵服者所徵服」的感嘆就是這種影響的具體表現。希臘人對羅馬的影響很大,尤其在雕刻藝術等方面影響更大。著名的《奧古斯都的立像》就是這方面最好的代表。《奧古斯都的立像》是古代羅馬宮廷肖像的範例,是希臘藝術和羅馬藝術的完美結合,在羅馬藝術史上佔有很高的地位。

  西塞羅是羅馬最著名的文學大師也是古羅馬時期著名的哲學家。他主張人要「節制欲望」,著有《論深的本性》等。在發展拉丁文方面,他增加了拉丁語字彙,並將字彙煉成富有彈性的哲學用語,使它成為西歐1700年來進行學術交流和文學創作的工具。

  在羅馬文明的發展過程中,自然科學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雖然就整體水平而言,它遠不如希臘的自然科學發達,但就農學等實用科學而言並不比希臘遜色。農業也是羅馬最重要的生產部門,自古以來一直為羅馬人所重視。

  迦圖是古羅馬第一位農學專家,也是古羅馬農學的鼻祖。公元前160年,他完成了《農業志》,這是羅馬史上第一部農業著作,現仍保存完好。它比我國現存最早的農業巨著——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還早將近700年。

  普林尼是古代羅馬著名的百科全書式的作家。他一生共發表了7部作品,其中以《自然史》最為著名。該書共37卷,分34707個條目,是一部包羅各科、廣博豐富的百科全書。在自然科學不受重視的古代,他注意搜集、挖掘為當時一般人所忽視或輕視的廣闊領域的知識材料,為後人保存了大量瀕臨散失的古代科學資料。恩格斯甚至把他稱為「羅馬的百科全書家」。

  自公元3世紀以後,古羅馬的經濟開始衰退,政治上也混亂不堪,再加上外患不斷,內戰迭起,傳統文化逐漸為基督教文化所替代。到了中世紀,基督教完全壟斷了西歐的文化和教育。古代科學文化被教會視為「異端」橫加摧殘。

  而且,在教會的慫恿下,古羅馬很多古代建築、雕刻和書籍慘遭破壞,僧侶刮去了古代羊皮紙手稿上的古典文字,以致許多古典學術著作遭到毀滅而失傳。在基督教的打擊和破壞下,古羅馬文明失去了存在的空間,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14、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的來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山東都出過哪些名人?
    山東都出過哪些名人?文/有內涵的果實 圖/網絡說到山東省,也許大多數讀者首先想到的是孔孟之鄉,他們承載了數千年的中國文化。來吧,大家先一起看看山東的歷史人物吧。讓我們從大咖開始。孔子:名孔丘,中國儒家文化的開創者,他所提出的儒家思想影響深遠。自西漢武帝以來,他的思想被歷代封建王朝視為治國方略。他的成就和聲譽傳遍世界各地,整個東亞、東南亞以及中國、韓國、日本聚集的區域,都存在著孔子思想傳播的影子。我們東邊的鄰居韓國,也無恥的要將孔子說成是他們家的人。孟子:孟子是中國歷史上僅次於孔子的名家。《孟子》被後人視為最有價值的書。
  • 古羅馬帝國皇室有多荒淫?「髒唐、臭漢、鼻涕清」加起來都比不上
    在她眼裡,所有人都是自己的工具,之所以自己成為皇后,就是自己運作的。最開始有成為皇太后的想法時,叔叔有皇后,為了扳倒皇后,她將皇后和外人交往有私情的事告訴了叔叔,叔叔直接處死了皇后。緊接著,皇后之位空著,自己用美色勾引了叔叔,坐上了皇后的位子。
  • 《王者榮耀》模擬戰成就有哪些 成就合集一覽
    導 讀 【九遊攻略】王者模擬戰成就都有哪些?有很多小夥伴們都不知道,那麼下面就由九遊小編為來為大家帶來王者模擬戰成就合集一覽,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 易學算命給社會帶來巨大貢獻的人都有誰
    第三個是在遇到姜子牙之前,也就是周文王準備外出打獵,想要測一下到底能捕獲到哪些獵物時給自己又起了一卦,結果卦象顯示此次外出能捕獲大貴人,於是才有後來在渭水背著姜子牙一起開創周王朝的故事。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 把握軍事理論現代化時代內涵
    在此背景下,軍事活動的空間、領域、維度日益拓展,與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等方面聯繫更加緊密,尤其是軍事理論的體系化、定量化、工程化要求越來越高,軍事理論正成為一門與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等眾多學科相互滲透的綜合性理論,客觀上要求軍事理論內在發展更加系統和科學。
  • 問:釋迦牟尼成佛之後,都做出過哪些成就?
    問:釋迦牟尼成佛之後,都做出過哪些成就?答:關於釋迦牟尼佛(釋迦文佛)成佛的年齡,是有不同說法的。又說佛陀是在三十歲的時候成就無上正覺,也有說佛陀在三十五歲的時候成就無上正覺。在此後的五十年中,佛陀一直從事著遊化十方,說法利生的偉大事業,直到八十歲的時候,入大般涅槃。
  • 他的西涼軍事集團有兩大致命缺陷
    他出身在涼州,建功立業也在涼州,形成以他為核心的西涼軍事集團本是很正常的事。但是西涼軍事集團和劉邦的豐沛集團和朱元璋的淮西集團相比,卻又顯得「單純」很多。首先是他的核心領導層,包括董卓自己和其手下的四大校尉李傕、郭汜、張濟、樊稠,還有牛輔、胡文才、楊整修等親信,均為涼州人士,並且是「不習詩書」大老粗。西涼軍事集團的核心階層沒有文化程度較高的士族。
  • 古代中國軍事一直厲害,為何清朝止步?天時地利人和,都沒做好!
    說到中國古代軍事力量,可謂是世界領先水平,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元蒙明成祖等等,都是以武力開拓江山,守護疆域的。然而軍事力量的強大,跟很多因素有關係,幾千年來都是軍事呈現波浪趨勢的。 然而,到了清朝時代,中國的軍事力量慢慢落後於世界,失去曾經的領先水平。
  • 1955年授銜時,此人主動辭掉大將軍銜,後來成就更高,官至副國級
    在土地革命時期,譚震林主要負責農民運動,一方面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根據地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調動農民的參軍熱情,不斷壯大紅軍實力。 不過,在抗戰的後期,日本改變了侵略方針,在軍事上打擊我黨的軍隊,在政治上誘降蔣介石,蔣介石的抗戰熱情下降,還製造了慘絕人寰的皖南事變,殺害了大量無辜的黨員。從此以後,我黨堅持抗日,並決定重新成立新四軍,讓陳毅擔任軍長,粟裕擔任第一師師長,譚震林擔任第四師師長。
  • 古希臘時期的體育文化
    希臘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源頭。著名的英國詩人雪萊(Percy B.Shelley)寫道:「我們都是希臘人。我們的法律,我們的文學,我們的宗教,我們的藝術,皆植根於希臘。」希臘人的文化成就表現在許多方面,如理性、科學、民主、體育、藝術等。希臘人的文化後來在許多方面被羅馬人所吸收,並被發揚光大(當然也有一些方面被壓抑或揚棄),並隨著羅馬人所建立的橫跨歐、亞、非的大帝國,逐漸演變為世界性的文化。
  • 愛因斯坦的高智商很被人熟知,他有哪些具體成就呢?
    愛因斯坦的高智商很被人熟知,他有哪些具體成就呢?一旦有個人表現得特別聰明,智商方面有超過別人很多的地方,就會有人把他稱作小愛因斯坦。這個名字成為了高智商的代名詞,現實中愛因斯坦也確實非常有思維能力,他是經過被科學證明,這個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之一。
  • 軍事名家的甲午殤思
    福澤諭吉說,一個民族要崛起,要改變三個方面:第一是人心的改變;第二是政治制度的改變;第三是器物的改變。這個順序絕不能顛倒。 這種極其矛盾複雜的現象,還出現在李鴻章的反對派、光緒皇帝師傅翁同龢身上。他是甲午戰爭中激烈的主戰派,也恰恰是此人,和平時期異常堅定地剋扣、停發海軍經費。翁同龢如此行事,既有多年與李鴻章深結的宿怨,更來自滿族中央權貴對漢族封疆大吏的排斥。
  • 北洋政府在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方面,做出了哪些突出的貢獻?
    不可否認的是,北洋政府在那個風雨飄搖的年代為維護我國的領土完整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清朝末年,列強的入侵將我國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不但鯨吞蠶食我國領土,還各自劃分大片的勢力範圍。辛亥革命之後,北洋政府接過了清政府的爛攤子,開始想辦法解除這些套在我國人民身上的枷鎖。一、頂住英國的軍事壓力,力保西藏,維護領土完整。
  • 韓國發布朝韓非軍事區(DMZ)旅遊品牌LOGO
    12月29日,韓國文化體育和旅遊部公布了「DMZ和平之路」的LOGO,旨在將非軍事區附近的遺址發展提升為旅遊勝地。DMZ意為「非武裝地帶(demilitarized zone)」,是朝鮮半島上根據朝鮮停戰協定劃分的一條軍事分界線,它長約250公裡,寬4公裡。在DMZ區域內禁止駐軍、部署武器和軍事設施,並且對一般人的出入進行管制, 必須提前申請才可以到這些地方參觀,因此這裡也是象徵著緊張和對立的觀光地。但從另一方面而言,這裡由於人跡罕至而成為了珍稀動植物的原生態自然寶地,因此DMZ也是著名的學術研究勝地。
  • 日本軍事戰車加速 軍事力量向攻擊型轉變
    無端指責中國增加軍費     此次亞洲安全大會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名國防部長及防務官員出席,主題是共同探討亞洲地區的安全問題。日本防衛廳長官大野功統在會上發言時,指責中國增加軍費,還批評中國在軍事開支方面欠缺透明度,要求中國公開更多有關軍事開支的資料。
  • 中國文化中的禁忌都有哪些?
    每種文化都有自己的禁忌,重要的是在旅行或遇到另一種文化時要留意這些文化,以確保你不會犯下社會失禮。在中國文化中,一些最常見的禁忌涉及送禮,生日和婚禮。 將食物留在一個人的盤子上 - 特別是米粒 - 被認為導致與配偶結婚,而他或她的臉上有許多麻點。沒有吃完飯也被認為會招致雷神的憤怒。 另一個與食物有關的中國禁忌是筷子不應該直接放在一碗米飯中。據說這種行為給餐館老闆帶來了不幸,因為筷子卡在米飯中看起來像甕中的香。
  • 韓戰爆發後,毛主席給軍事學院題寫八個大字並為院刊定名
    (賴富之女賴京力供圖)1951年軍事學院成立時,正值建國初期這場大學習的高潮中。我們的先輩都是這場大學習運動中的積極分子。劉伯承元帥曾經語重心長地對學員們說:「不懂科學,沒有文化,是舊社會在工農身上刻下的愚昧傷痕,是套在工農頭上的一副枷鎖,這是我們的恥辱,而不是我們的光榮」,「我一隻眼睛看不見就很痛苦,你們沒有文化,等於兩隻眼睛看不見,自然也很痛苦。
  • 5本封神軍事小說,都是經典作品!
    軍事小說基本上都是以軍隊生活,或者軍事題材為主的小說,讀來總是有那麼一種熱血沸騰的感覺!小編今天就給大家推薦5本足夠可以封神的軍事小說!一 《彈痕》 紛舞妖姬這本小說應該是很多軍迷都難以忘記的書,雖然書中有很多誇張的地方但是卻絲毫不影響它的精彩性!
  • 高風亮節、不屈不撓,竹文化在古代歷史中具體有怎樣的意義?
    在軍事領域,從夏商時期開始的竹箭武器在宋朝時期有了革命性的變化,出現了火藥箭和竹管火槍等竹製武器。文化領域那更是不可言說,首先就是音樂方面,關於竹製的樂器就包括笛、笙、簫等。繪畫方面,從魏晉開始,竹畫就成為一種風尚,先後有名的畫家就包括吳道子、王維、宋板橋、趙孟、管道升等人。他們的竹畫各成風格,王維的竹畫講究的是一種意境,看他的畫給人一種仿佛置身於畫作之中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