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記者採訪時,袁隆平堅信,一定能讓自己的「禾下乘涼夢」夢想成真——水稻比高粱還高,稻穗比掃帚還長,稻穀像花生米那樣大,他和他的助手們就坐在稻穗下面乘涼!(攝影新華網記者朱繼東)
5月8日,剛從美國歸來的袁隆平院士,像往常一樣,走進了試驗田。
黝黑的面龐依舊,堅定的步伐依舊,「袁氏髮型」依舊。
「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不在試驗田,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他這樣描述自己的生活作息。試驗田是他生活的一個重心,因為那裡種著他心愛的雜交水稻。
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袁隆平在雜交水稻攻關的每一個關鍵時刻,每一個困難面前,都始終堅守目標,鍥而不捨進行科學探索;在雜交水稻領域的每一個發展階段,每一項重大技術創新,都貢獻出了非凡的經驗、智慧與學術思想。
在他的引領下,我國擁有了解決糧食安全問題的關鍵技術,人類擁有了驅逐飢餓新的希望。
77歲的袁隆平,壯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