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並不如煙——1930年9月7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生

2020-11-27 騰訊網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

各位朋友,今天是2019年9月7日,星期六,農曆己亥年八月初九。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回望歷史上的今天,有些人不該被忘記,有些事不該被抹殺。歲月更替,時序推移,他們終將留在我們的記憶中。」一起來關注歷史上的今天有哪些精選大事 。

1930年9月7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生

袁隆平(1930年9月-),江西省九江市德安縣人,畢業於西南農學院(現西南大學),中國雜交水稻育種專家,中國研究與發展雜交水稻的開創者,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

199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2000年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06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袁隆平先後成功研發出「三系法」雜交水稻、「兩系法」雜交水稻、超級雜交稻一期、二期,與此同時,提出並實施「種三產四豐產工程」。2018年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改革先鋒稱號。

主要貢獻:

1、袁隆平在國內率先開展水稻雜種優勢利用研究。在他撰寫的第一篇論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中,提出了:「要想利用水稻雜種優勢,首推利用雄性不孕性」。他的理論與研究實踐是對經典遺傳學理論的挑戰,否定了水稻等「自花授粉作物沒有雜種優勢」的傳統觀點,極大地豐富了作物遺傳育種的理論和技術。

2、袁隆平解決了三系法雜交稻研究中的三大難題。一是提出用「野生稻與栽培稻進行遠緣雜交」的技術方案,終於找到了培育雄性不育系的有效途徑,於1973年實現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復系的「三系」配套。二是育成強優勢的雜交水稻「南優2號」等一批組合,並在生產上大面積應用,成為世界上第一位成功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科學家。三是突破了制種關,過去的研究認為,水稻異交率僅2.4%,雜種一代種子產量極低,離生產要求相距甚遠;國際水稻所1971年開始研究,1973年放棄,原因也就是當時在該所沒有人相信可以解決制種難題。而袁隆平領導的課題組成功地解決了這一難題,制種產量逐漸提高,現在高的已達畝產300公斤以上。

3、袁隆平提出了雜交水稻的育種發展戰略,即方法上由三繫到兩系再到一系,程序越來越簡單而效率越來越高;雜種優勢水平上由品種間到亞種間再到遠緣雜種優勢利用,優勢越來越強,促使雜交水稻一步一步向新的臺階邁進。這一思路已被國內外同行採用,並成為雜交水稻育種發展的指導思想。

4、袁隆平解決了兩系法中的一些關鍵技術難題。如1989年在兩系法研究遇到重大挫折的時候,他提出了選育實用光溫敏核不育系導致不育的起點溫度指標和選育的技術策略,使兩系法雜交水稻研究走出了低谷。後來又研究並提出了核心種子生產程序和冷水串灌繁殖等重大技術,使兩系法雜交水稻研究最終取得成功並推廣應用。他1987年起擔任「863」項目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研究專題責任專家,主持全國性協作攻關。1995年兩系法雜交水稻研究成功,兩系雜交稻比同熟期 三系雜交稻增產5%~10%。

5、他設計出了以高冠層、矮穗層和中大穗為特徵的超高產株型模式和培育超級雜交稻的技術路線,並在超級雜交稻研究方面連續取得重大進展。1997年,袁隆平又開展超級雜交稻研究。已於2000年、2004年、2012年分別實現中國超級稻百畝示範片畝產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目標。2013年,他啟動了百畝示範片畝產1000公斤的超級雜交稻第四期目標攻關,計劃到2020年前實現目標。同時實施超級雜交稻「種三產四」豐產工程,促進科技成果的生產應用。自2007年以來取得巨大的增產、增收效應,全國已有7個省市實施,其中湖南省全省參加的縣(市、區)由20個增加至2012年50個,面積達882萬畝。截至2012年,累計示範推廣面積2000多萬畝,增產20多億公斤,為糧食持續穩定增產做出了新的貢獻。

人物影響:

2000年5月31日,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隆平高科」在深交所上網定價發行。8月,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袁隆平科技學院在湖南成立,袁隆平出任名譽院長。12月11日,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隆平高科」在深交所上市。

2009年,北大星光集團、瀟湘電影集團、湖南省文聯、中視天全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出品電影《袁隆平》,講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優質雜交水稻的艱辛歷程,謳歌了他獻身科學、頑強拼搏、勇於創新的高尚品德。

人物評價:

袁隆平從事雜交水稻研究已經半個世紀了,不畏艱難,甘於奉獻,嘔心瀝血,苦苦追求,為解決中國人的吃飯問題做出了重大貢獻。先生的傑出成就不僅屬於中國,而且影響世界。

袁隆平院士是中國雜交水稻事業的開創者,是當代神農。50多年來,始終在農業科研第一線辛勤耕耘、不懈探索,為人類運用科技手段戰勝飢餓帶來綠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穫。他的卓越成就,不僅為解決中國人民的溫飽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貢獻,更為世界和平和社會進步樹立了豐碑。

END

圖文:孟田

排版:胡瀟雨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今天1930年9月7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生
    歷史上的今天1930年9月7日「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生 2013-09-02 10:25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雜交水稻之父」,除了袁隆平之外,其實還有一個人……
    「雜交水稻之父」,除了袁隆平之外,其實還有一個人…… 【公眾號】品牌農業與市場2017-08-22 18:29:13 閱讀(17522)
  • 87歲的袁隆平全程飈英文 向世界介紹超級雜交水稻(視頻)
    解決了無數人吃飯問題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如今已經87歲高齡,而他最近因為說了一口流利的英文震驚了一眾網友。   7月11日,在第十屆海外高層次人才座談會暨海外院士青島行「雁棲湖論壇」中,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工程院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袁隆平用英語完成了一次長達20分鐘的演講。
  • 袁隆平為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發來英語致辭:超級雜交水稻目標產量18...
    圖說:袁隆平在致辭 來源/視頻截圖新民晚報訊(記者 羅水元)首屆中非經貿博覽會正在湖南長沙舉行,「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向中非農業合作發展研討會獻上了一段視頻致辭。他在致辭中表示,雜交水稻平均產量達到了8噸/公頃,超級雜交水稻目標產量將達18噸/公頃。
  • 2020年9月7日,日曆/每日一句/歷史上的今天/圖說世界
    2020/9/7 星期一 七月廿十(閏4月)宜 瑜伽幸運屬相&星座: 羊 & 巨蟹座每日一句樂觀者是到處看到康莊大道的人,悲觀者所見的,只是此路不通。——佚名歷史上的今天1689年9月7日 中俄《尼布楚條約》籤訂1822年9月7日 巴西獨立1901年9月7日 《辛丑條約》籤訂1904年9月7日 英國強迫西藏籤訂
  • 【今日歷史】9月7日大事記,今天發生了什麼?
    【今日歷史】9月7日大事記,今天發生了什麼?歷史長河浩浩湯湯,每年的同一天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大事小事,小事咱們暫且不提,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歷史上9月7日都發生了哪些大事吧!這些大事是你必須要知道的!司馬懿251年的今天三國時代的曹魏大臣司馬懿逝世司馬懿,,字仲達,河內郡溫縣孝敬裡(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
  • 袁隆平的終身免檢駕駛證長啥樣?比我們的多了9字,全國僅此一張
    2000年雜交水稻畝產700公斤,2001年雜交水稻畝產800公斤;2011年雜交水稻畝產926.6公斤,2012年雜交水稻畝產917.7公斤;2013年,雜交水稻畝產988.1公斤,創下世界紀錄;2016年華南雙季超級稻畝產1537.78公斤,再次創下世界紀錄......這些數字的背後,是全世界1/5人口溫飽問題的解決,和十幾億人擺脫饑荒的現實
  • 工程院院士袁隆平90大壽:9層生日蛋糕上植水稻
    只要上午9時30分左右,接到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到辦公室上班後打來的第一通電話,他便會「心頭一緊」:自己照看的那塊水稻試驗田,應該又「壞事」了。 這不,近日連續兩天,在相隔整整24小時的上午「9時30多分」,他都收到了袁隆平的「問責」電話。 「8月9日,袁隆平院士就滿90歲了。但加盟『90後』的他,沒覺得自己應該休息。雜交水稻真的浸入他的血液裡,是他的命根子,他的魂。」
  • 【今日歷史】6月6日大事記,今天發生了什麼?
    【今日歷史】6月6日大事記,今天發生了什麼?歷史長河浩浩湯湯,每年的同一天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大事小事,小事咱們暫且不提,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歷史上6月6日都發生了哪些大事吧!這些大事是你必須要知道的哦!
  • 1975年 中國農林科學院鑑定並推廣雜交水稻
    接受記者採訪時,袁隆平堅信,一定能讓自己的「禾下乘涼夢」夢想成真——水稻比高粱還高,稻穗比掃帚還長,稻穀像花生米那樣大(攝影新華網記者朱繼東)  5月8日,剛從美國歸來的袁隆平院士,像往常一樣,走進了試驗田。  黝黑的面龐依舊,堅定的步伐依舊,「袁氏髮型」依舊。  「我不在家,就在試驗田;不在試驗田,就在去試驗田的路上」,他這樣描述自己的生活作息。試驗田是他生活的一個重心,因為那裡種著他心愛的雜交水稻。
  • 今天是袁隆平公曆生日 一起重溫他這段經典的初心寫照
    電影《袁隆平》的這句臺詞,成為了袁隆平一生的初心寫照,而他的雜交水稻「三系配套」研究成功的背後,是多麼艱辛的一段創新奮鬥的風雨歷程。2020年9月4日,湖南省委書記杜家毫,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滿懷深情地前去看望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已90歲高齡的袁隆平清瘦幹練、精神矍鑠。一落座,袁隆平就向省委書記、省長報喜:「今年我們超級雜交稻攻關又取得了重大突破,畝產量有望達到3000斤。
  • 一條消息未發,袁隆平粉絲破千萬,本人卻不知情?
    根據新華網的消息,2020年11月2日,在湖南衡陽市清竹村經袁隆平院士改良的超級水稻(雜交水稻)畝產已經高達1530.76公斤,再次刷新記錄。需要知道的是,在1958年時,年平均畝產最高的高產田也不過約400公斤,如今這個數字已經翻了不止一倍。截至目前,我國雜交水稻除去在中國高速發展以外,越南、印度、菲律賓以及美國等地都有廣泛分布。
  • [新聞周刊]袁隆平:我有兩個心願
    在糧食問題日益凸現的今天,世界將目光投向了中國,這片廣袤無垠的過渡,耕地面積只佔世界的7%,人口卻佔22%,面對冷峻現實,曾經有人發問,誰來養活中國?    「誰來養活中國」,給出這個答案的就是這場報告會的主人公袁隆平,這個全中國以及全世界都公認的「雜交水稻之父」。
  • 袁隆平:從「知本」到「資本」 名譽富翁不奢侈
    七十九歲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九月九日在長沙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九十歲時實現超級稻畝產一千公斤,這不是夢想,是我的理想。基於水稻本身的產量潛力和分子技術進步,要實現這一目標應該沒什麼問題。按照計劃到2012年實現畝產達到830公斤目標,到2015年實現畝產達到900公斤目標。現在看來,兩年之內實現畝產830公斤的目標沒問題。今後再努把力,爭取提前實現畝產900公斤的目標。」言之切切,足見對水稻研究情深。夢想在變,從500公斤增長到1000公斤。同樣,從雜交稻到超級稻,袁隆平探索了40多年,一輩子幹一件事,堅持的信念是什麼?
  • 袁隆平:歡迎海內外有識之士來湖南
    袁隆平院士(左)與謝春就全省人才工作進行交流。鞏如泉/攝報社融媒體採訪團與袁隆平院士合影。鞏如泉/攝謝春向袁隆平院士送上誠摯問候併合影。鞏如泉/攝8月16日上午,湖南省人社廳黨組成員、省外國專家局局長謝春來到省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看望「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向袁隆平院士送去了誠摯的問候。
  • 抖音:因袁隆平院士的帳號存在爭議,先做封禁處理
    1月12日晚間,在抖音上搜索抖音號「袁隆平中華拓荒人」,發現已無法搜索到該帳號信息此前在1月10日,名為「袁隆平中華拓荒人」的抖音號引發廣泛關注,數小時粉絲量突破千萬,該帳號的認證信息為:共和國勳章獲得者
  • 90歲生日前一天,袁隆平又光顧了這家小店
    為了「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一句話湖南長沙一家理髮店堅持經營了17年 今天是袁隆平農曆90周歲生日在生日前一天他又來到了這家小店↓↓↓湖南長沙人曹小平一直經營著自己十幾平方米的理髮店袁隆平就是她17年的老顧客理髮師曹小平說
  • 袁隆平背九九乘法表:我是90後 腦瓜還沒糊塗
    11月13日,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第十一屆「袁隆平農業科技獎」結果現場公布,26位國內外專家及1個集體獲此獎項。
  • 擁有十螺指紋最皮的科學家袁隆平想要說,師生戀加閃婚的善良愛人是...
    殺敵如螞蟻,抬手神助攻,水稻界梅西,十鬥男人我最皮。經常上班不打卡,下田最快樂。他的愛好——自由自在,本文送給擁有十鬥男人袁隆平老先生...近日新聞長沙公安上門為袁隆平辦身份證,袁老親口證實:我手上有十個指紋螺(十鬥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