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房價的上漲,買房已經成為了一個「接盤」的遊戲。「擊鼓傳花」就看房價在誰手中停下了。
今天的話題可能稍稍有一些尖銳。房地產的開發從第一個環節開始就是一場擊鼓傳花的遊戲。這個遊戲大家都玩過,一個人蒙著眼睛敲鼓,剩下的人傳遞手中的花束,或慢或快,「花落誰家」誰就是這一場的輸家。
從土地出讓開始,這一場擊鼓傳花的遊戲也就開始了。土地先是出讓給開發商,這一下地方就從土地身上拿到錢了,也就算是基本解套了。而後開發商蓋房賣到購房者的手中,只要能順利出手開發商也就算是解套了。再往後購房者將房子作為二手房出售,就又有人解套,又有人進套了。最後這套房子留在了誰的手中,那麼這也就意味著誰成為了最後「房地產泡沫」的接盤俠。因為不論是自住還是投資,房子最終都會流動起來,就算持有的時間再久百年之後房子也要易主的。
上面我們說的是房子,下面我們再說說城市。
我們都知道房價的上漲是有一定過程,這個過程的順序就是從發達到落後的。一線城市最先開始房地產市場的運作,現在也站在房價的最高位之上,而後二線城市逐漸追趕一線城市的腳步,三線城市懵懵懂懂的開始行動,四線城市也蠢蠢欲動。到現在除了個別旅遊城市房價讓人看不懂之外,房價與城市發達程度的關聯就已經越來越強了。一線城市的房價一漲,二線城市的也必然要追,三線、四線城市也是一樣。同理,三四線城市的房價追到了二線城市水平的時候二線城市的房價也要上漲,一線城市的房價也要上漲。要不然怎麼能體現城市的差別呢?
這一場從一線城市開始的房地產市場發展熱潮也是一場擊鼓傳花,最終的花也將落在最後的小城市當中。
總而言之,房地產市場就是這樣購房者不斷加價當賣房者賺錢,最後房子一定是坑在最後一個人的手中。大城市的房地產發展推動者小城市跟著向前,最後害了的還是最小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