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擊鼓傳花」,當房子高價傳入下一個手中,就只剩房地產泡沫

2021-01-09 房產老J

隨著房價的上漲,買房已經成為了一個「接盤」的遊戲。「擊鼓傳花」就看房價在誰手中停下了。

今天的話題可能稍稍有一些尖銳。房地產的開發從第一個環節開始就是一場擊鼓傳花的遊戲。這個遊戲大家都玩過,一個人蒙著眼睛敲鼓,剩下的人傳遞手中的花束,或慢或快,「花落誰家」誰就是這一場的輸家。

從土地出讓開始,這一場擊鼓傳花的遊戲也就開始了。土地先是出讓給開發商,這一下地方就從土地身上拿到錢了,也就算是基本解套了。而後開發商蓋房賣到購房者的手中,只要能順利出手開發商也就算是解套了。再往後購房者將房子作為二手房出售,就又有人解套,又有人進套了。最後這套房子留在了誰的手中,那麼這也就意味著誰成為了最後「房地產泡沫」的接盤俠。因為不論是自住還是投資,房子最終都會流動起來,就算持有的時間再久百年之後房子也要易主的。

上面我們說的是房子,下面我們再說說城市。

我們都知道房價的上漲是有一定過程,這個過程的順序就是從發達到落後的。一線城市最先開始房地產市場的運作,現在也站在房價的最高位之上,而後二線城市逐漸追趕一線城市的腳步,三線城市懵懵懂懂的開始行動,四線城市也蠢蠢欲動。到現在除了個別旅遊城市房價讓人看不懂之外,房價與城市發達程度的關聯就已經越來越強了。一線城市的房價一漲,二線城市的也必然要追,三線、四線城市也是一樣。同理,三四線城市的房價追到了二線城市水平的時候二線城市的房價也要上漲,一線城市的房價也要上漲。要不然怎麼能體現城市的差別呢?

這一場從一線城市開始的房地產市場發展熱潮也是一場擊鼓傳花,最終的花也將落在最後的小城市當中。

總而言之,房地產市場就是這樣購房者不斷加價當賣房者賺錢,最後房子一定是坑在最後一個人的手中。大城市的房地產發展推動者小城市跟著向前,最後害了的還是最小的城市。

相關焦點

  • 高價地樓盤虧本賣,濟南樓市「生不逢時」……
    2020年的濟南樓市關鍵詞中,繞不開一批高價地項目的入市。在當下迎來地價、房價趨穩有所調整的樓市行情時,是繼續等待惜售,還是隨行就市,濟南不少高價拿地項目做出虧本也賣的選擇。1為衝刺年度任務,「雙12」前後,濟南已有不少房企推出大幅優惠,其中不少當年拿地價較高的項目也隨行就市,售價下調。
  • 房價和收入不是一個級別,空置房遍地,中國樓市會走日本老路嗎?
    因為房價一直都是在上漲的,房子的增值屬性高,保值性強,買到手不會吃虧。  而且這些年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已經和房子捆綁了,年輕人結婚要房子、大城市定居要房子、孩子上學要房子、老年人養老也要房子。隨著這些需求的增長,需要買房的人越來越多,中國的樓市也就迎來了持續性的火熱。
  • 某大V:《房價上漲永遠是對的,房地產沒有泡沫!》,你怎麼看?
    近日,資深房地產專家發表觀點——《房價上漲永遠是對的,房地產沒有泡沫!》。從來沒有過一個政策說是要扭轉房價上漲趨勢,進而讓樓市步入下行通道。所有調控的目標只有一個,調整房地產「瘋牛」行情轉變為「慢牛」、「健康牛」行情。也就是遏制房價過快上漲,讓房價漲幅符合經濟發展水平。
  • 醉翁之意不在酒:開發商「賣慘」 房地產專家分析樓市崩「盤」
    這是隨著樓市調控措施威力逐漸顯露,網上許多網友最直接也是樸素的對買房這件事的看法。但是,要麼說網友是圖樣圖森破呢。他們把事情考慮地太簡單,容易讓人,特別是某些專家抓住痛腳。一些房地產專家開始宣揚房地產崩盤的論點,大體的意思就是,房地產一旦崩盤,影響的不僅僅是樓市,房地產影響的13大產業及60多個相關行業,甚至是各行各業。總之一句話,房地產崩盤,砸的是購房者自己飯碗。
  • 樓市拐一點來了,李嘉誠早已提前退出,大資本市場在路上
    所以大家有錢就買房子,我國城鎮居民家庭85%的資產都為房子,房地產商也在不斷地建房,大家又把錢紛紛的湧入到樓市中。有人甚至大量囤房,導致國內商品房空置率達到22%以上,嚴重高於國際10%的警戒線。 毫不誇張地說,一些地方樓市已經處在泡沫的邊緣。國家近些年來也出臺了很多調控樓市的政策,但是越是限購,大家就越買,房價就上漲得越快。
  • 楊穎黃曉明擊鼓傳花,一箭三雕?李菲兒陷僵局,默不作聲隱忍自保
    不少人,其實都在等一個聲音。對於《乘風破浪的姐姐》出現的問題,楊穎發聲把球踢給了黃曉明,黃曉明夾在中間也是兩頭為難。面對尷尬困境,黃曉明直接一句:「有什麼話都衝我來」,表現出了作為一個丈夫的責任。網友也是蜂擁而至黃曉明的動態,去尋覓一個結果。楊穎和黃曉明一前一後發聲,像極了擊鼓傳花。正如網友所說:「現在球傳到了李菲兒腳下」。畢竟,李菲兒是前任。
  • 2021年剛開場,樓市迎重大變化?央行發布「限貸令」,有人恐難眠
    可以說房地產行業也確實存在泡沫,這兩位專家所說的問題也是真實存在的事實。而我國的調控政策在2016年開始實施,近幾年來,調控政策也是在不斷的收緊。針對於城市之間房地產行業發展的情況不同,更是提出了「因城施策」的方針。對於那些大城市來說,早就出臺了限購政策,更是在各方面限制炒房者炒房。
  • 樓市政策撲朔迷離,他為什麼選擇再買一套房?
    時值年中,樓市政策撲朔迷離,尤其是房地產稅將會在明年鋪開的風聲又起,這讓手中持有多套房子的人焦慮重重。買不買、買什麼、怎麼買,成了購房人在選房做決策時的最大難點。老王想,一方面未來需要繼續在上海生活,另一方面,房地產市場千變萬化,在一線城市擁有一套高端住宅本身也是資產的保值增值。「我們手中的房子不少,但都不適合我們長期居住,還不如多花點錢,在上海挑一套好房子,咱們住得也舒服。」老王最終給了妻子這樣的建議。
  • 三四線樓市竟成棄子?碧桂園恆大全身而退,炒房客則徹底淪為炮灰
    文:楊曉 在各行各業都會存在一個令人費解的現象級狀況,像在廣告行業,成龍代言的品牌一個接一個倒閉;在股票市場中,任何股價超過茅臺的股票,都會在後續的發展中衰亡或殘敗不堪。而在房地產行業中,也存在著這樣一種「魔咒」,那就是碧桂園到哪,房價就會漲到哪。
  • 2021年樓市前瞻,3大關鍵詞道出「奧妙所在」,看懂管用一年
    從數學角度看,房地產的走勢受無數個變量影響,雖然可以以「核心變量」作為預測依據,但在模型計算過程中,若核心變量相對已知的情況下,反而決定實際未來走勢的是「未知變量與非核心變量」。 再從宏觀角度看,在已經明確給出房住不炒、平穩發展的既定方針下,似乎任何偏離這個方針的預測都站不住腳,畢竟是政策市。
  • 2021年樓市的機會與風險分析
    接下來說一下樓市發展的趨勢、供給側改革的意義、未來的經濟發展趨勢等。由於討論的問題比較有價值,所以,接下來的部分會有限制。1、房住不炒--「從儘可能讓人民住上自己的房子」--「儘可能讓人民有房子住」我們從2018年開始就面臨著金融攻堅戰,而影響金融最大的因素就是住房問題。
  • 樓市「四大現象」,李嘉誠對樓市新趨勢預言或成真
    樓市的一舉一動,都會受到不少人關注。轉眼間,2020年快過去4個月了,隨著社交活動逐步恢復正常,人們對房子的話題討論又開始多了起來,房子作為生活必需品,往往與年輕人結婚、子女上學等人生大事緊密相連。2020年的樓市將會怎樣?到底是應該買房還是賣房?很多人非常期待這個答案。信口開河的話自然不會讓人信服,但哲學上有一句話是:透過事物現象看本質。
  • 不看樓市全貌,怎可知房價趨勢?2020年買房,房產專家的良心忠告
    本文擬回答5個大家關心的問題:1.樓市的全貌是什麼?2.未來房價趨勢怎麼走?3.如果房子還能買的話,買哪裡最好?4.一座城市買哪個區域好?5.哪些房子必須規避?主要看兩個:一是淨人口增加趨勢,先看下表:整體看,從1999年到2019年,每年淨增加人口是一個逐步下降過程,2016年和2017年淨增加人口有所回升,主要原因是二孩政策從2016年1月1日開始實施,但也只維持了兩年時間,到2018年開始又回到下行通道。
  • 樓市大局已定!「看衰」樓市者狂增,來看看馬雲李嘉誠是怎麼說的
    很多人一臉茫然,按照這個邏輯,即便在沒有後續其他優惠的情況下,一套100萬元的房子,在9月份的銷售價格就比8月份直降30萬元。要知道,恆大作為房地產界的龍頭企業,卻開始實行打折政策,不免讓人猜疑,樓市要降價了嗎?  未來房價是要漲還是要跌,還是像馬雲說的,和大蔥的價格一樣?  馬雲是個非常成功的商人。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了我們的消費方式和消費觀念。
  • 這就是樓市的未來?!
    尤其是第三部分,一共7條政策,6條跟房地產相關,一半直接跟土地交易相關。增加土地供給,降低用地成本,一直是上海政策的大趨勢。上海的領導甚至直接表示:好項目,不缺土地!上海的政策目標根本不在房地產上,而是為了發展產業!經濟好≠高房價,再看一個最典型例子,長沙。一句話:經濟超強,房價超低。
  • 房子多的人恐難眠
    有人說,房價持續上漲,是因為購房需求旺盛,房子供不應求;也有人表示,是因為開發商捂盤惜售,不降價賣房導致房價上漲。#開發商#客觀來說,誘發房價持續上漲的因素很多,與開發商「捂盤惜售」有很大關係。比如,前段時間鄭州市50餘家房地產開發商籤訂「不降價」盟約,約定同盟內的開發商不準帶頭降價,不準降價賣房。實話實說,開發商之間確定「不降價」聯盟也是情有可原。
  • 手中有多套房注意,已有2省試點,或將影響2億人
    :為什麼德國人可以租一輩子的房子,而我們中國人卻不能?中國人更願意攢錢買自己的房子,而德國人卻沒有這種想法,尤其是年輕人,他們更願意把錢花在自己的學習和享受生活上。在中國人眼裡,只有房子才算是真正的家。即使負債纍纍,也要買房,這正是所謂的「圓上住房夢」。
  • 劉曉博:剛剛,政治局的這句話,對樓市有「千鈞之力」
    其中對房地產市場的表態格外引人關注,這句話是這樣的: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一句「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有千鈞之力。
  • 誰才是全球最大的房地產公司?
    愛彼迎市值成為房地產行業第一,背後的邏輯就是租賃行業就是房地產行業未來發展最快的細分領域。或者說,租賃行業站在了房地產行業的食物鏈的頂端。萬科成為全球房地產行業市值第一,那是因為大家都缺房子,買房置業只能找開發商,開發商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貝殼成為全球房地產行業市值第一,那是因為大家都想賣房換房,買賣交易只能找中介公司,中介公司站在了食物鏈的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