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買房嗎?」「想。」「有錢嗎?」「沒。」「那你咋買?」「等房價崩盤。」這是隨著樓市調控措施威力逐漸顯露,網上許多網友最直接也是樸素的對買房這件事的看法。但是,要麼說網友是圖樣圖森破呢。他們把事情考慮地太簡單,容易讓人,特別是某些專家抓住痛腳。一些房地產專家開始宣揚房地產崩盤的論點,大體的意思就是,房地產一旦崩盤,影響的不僅僅是樓市,房地產影響的13大產業及60多個相關行業,甚至是各行各業。總之一句話,房地產崩盤,砸的是購房者自己飯碗。
拋卻掉房地產專家的危言聳聽部分,先看一下,什麼叫樓市崩盤。一般定義上,房價一年之內迅速下跌十分之一,這叫做樓市調整,一旦越過這一條槓槓,房價一年內下跌超過百分之十,那就是開發商的災難了,這就叫做房價崩盤。
看一下我們在2019年前11個月的房地產分析數據,我們的樓市目前只是漲幅收窄,遠沒有達到所謂「崩盤」的後果。而今年前10個月,我們的商品房銷售面積竟然還是同比增長的,就算是在這麼嚴苛的樓市調控措施下,我們的房地產業也有可能達到2019年全年銷售額近16萬億的歷史新高。別說房地產崩盤了,樓市連降價的「小目標」都還沒有實現!
還有一個數據同樣十分耀眼,這個數據就是,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槓桿率74.3%,房產在家庭總資產中佔比87.3%。也就是說,家有百萬元,自己的工作收入只有不到13萬,剩下的就都是房子帶來的「附加值」了。可是,房子除了自住,賣出去,再想買根本也就是湊個百分之五十的首付。房子的價格,在許多人眼裡,也就是給各種財富排行榜提供的一個註腳而已。
民意如潮。難怪有網友調笑稱,「才87%,不高呀,一般買房子的家庭,債務率都得在1000%以上,顯然房地產還有挖掘潛力。」不錯的,絕對是還有挖掘潛力的,因為,在一些房地產專家的潛臺詞應該是這樣的:弱水三千,我才取了一瓢飲。那麼大的星辰大海我還沒去徵服呢。我們還有許多農村人口沒有進城,我們還有很多改善房的購房者在攢錢。
好吧,財富決定有多少話筒對準你。我們的人口優勢在開發商和房地產專家眼裡就是取之不竭的財富。他們現在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傳遞給我們「房價還會漲」的信息。至於購房者買不買帳,已經不是他們的考慮範圍了。
房價上漲的土壤,其實已經被開發商破壞的一地雞毛了。從一二線城市攫取了第一桶金,然後迅速發展壯大。在頂層出臺樓市調控政策,產生一二線城市擠出效應,開發商前兩年轉戰三四線城市。在炒房客機動配合下,開發商和炒房客分食了這些三四線城市最甜美的房地產蛋糕,然後打一槍換個地方,絕塵而去。
網眼織得太密,一網下去,購房者都被打撈乾淨了。在房地產尋找下一個掙錢制高點的時候,我們的購房者還沒有把錢攢夠,還無力去配合開發商和炒房客繼續遊戲下去。而就在這個當口,頂層的樓市調控措施發力了。也就在這個時候,房價崩盤論就開始大行其道了。
甚囂塵上之下,小編要說,房地產專家所說的樓市崩盤實在是有點杞人憂天。房地產專家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們的腦迴路小編也試圖解構了一下。首先,要告訴大家的是退一萬步講的樓市「崩」盤的後果。
當房價崩盤後的價格和購房者的貸款額相當時,購房者無力承擔高額房貸,大多會選擇棄房斷供。銀行收不到錢,卻收回一大堆換不回錢的房子導致破產,開發商賣不出去房也會破產。而由於房地產和銀行與幾乎所有產業關聯密切,房地產關聯的諸如上遊的鋼筋水泥,下遊的裝修家居行業都會遭到打擊,行業不景氣,僱傭的務工者就少,一旦務工者失業,就意味著沒有收入來源。房地產專家所謂的房價崩盤砸了購房者的飯碗這話說得也沒毛病。
但是,要知道,房價崩盤首先需要滿足好幾個條件。第一個條件就是成交量下降。這條在我們這個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的地方,是不可能實現的。別看網友們天天叫嚷著不買房,可是,一旦房價跌倒了心理預期線,有太多的人捧著鈔票到售樓部排隊。
第二個條件就是開發商破產。關於這點,從房地產專家緊咬住今年近500家開發商破產的噱頭不放就能看出來。其實,把500家房地產企業破產放到全國有10萬家房地產企業的大環境去看,著實算不了什麼。這就和你有10萬塊錢,請小編吃一頓500塊錢的飯,真的是九牛一毛的感覺。其實,500家企業破產,遠沒有全國前十位開發商一家破產來得震撼。
第三個條件就是頂層意願。這個大家放一百個心。沒有一個過國家會讓自己的產業陷入破產邊緣,而導致出現其他問題,關於這點我們比任何國家的人都有信心。頂層不會放任房價高企,也不會自己「玩死」曾經的支柱產業。就算要讓房地產價格降下來,也是以溫和的態度來解決,「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的口號不是白叫的。
某些房地產專家這麼賣力地吆喝房價崩盤,其目的就是為了讓購房者知道,開發商挺不住了,房價已經「不行」了,想買房的要「儘快上車」。專家們為啥要「玩這齣」,其實是開發商著急了。調查數據顯示,時隔54個月後,一手房價格指數首次下跌。2019年11月,十大城市主城區二手住宅同比也開始下跌。
樓盤降價促銷已經不能讓購房者「買票」了,大概是從綜藝節目上取得的靈感,萬科的「活下去」曾經讓很多購房者入其彀中,開發商開發新技能,開始「賣慘」, 房地產專家分析樓市崩「盤」。這些招數到底能否讓購房者值回票錢?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