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之意不在酒:開發商「賣慘」 房地產專家分析樓市崩「盤」

2021-01-20 鐵口斷房

「想買房嗎?」「想。」「有錢嗎?」「沒。」「那你咋買?」「等房價崩盤。」這是隨著樓市調控措施威力逐漸顯露,網上許多網友最直接也是樸素的對買房這件事的看法。但是,要麼說網友是圖樣圖森破呢。他們把事情考慮地太簡單,容易讓人,特別是某些專家抓住痛腳。一些房地產專家開始宣揚房地產崩盤的論點,大體的意思就是,房地產一旦崩盤,影響的不僅僅是樓市,房地產影響的13大產業及60多個相關行業,甚至是各行各業。總之一句話,房地產崩盤,砸的是購房者自己飯碗。

拋卻掉房地產專家的危言聳聽部分,先看一下,什麼叫樓市崩盤。一般定義上,房價一年之內迅速下跌十分之一,這叫做樓市調整,一旦越過這一條槓槓,房價一年內下跌超過百分之十,那就是開發商的災難了,這就叫做房價崩盤。

看一下我們在2019年前11個月的房地產分析數據,我們的樓市目前只是漲幅收窄,遠沒有達到所謂「崩盤」的後果。而今年前10個月,我們的商品房銷售面積竟然還是同比增長的,就算是在這麼嚴苛的樓市調控措施下,我們的房地產業也有可能達到2019年全年銷售額近16萬億的歷史新高。別說房地產崩盤了,樓市連降價的「小目標」都還沒有實現!

還有一個數據同樣十分耀眼,這個數據就是,2019年前三季度全國居民槓桿率74.3%,房產在家庭總資產中佔比87.3%。也就是說,家有百萬元,自己的工作收入只有不到13萬,剩下的就都是房子帶來的「附加值」了。可是,房子除了自住,賣出去,再想買根本也就是湊個百分之五十的首付。房子的價格,在許多人眼裡,也就是給各種財富排行榜提供的一個註腳而已。

民意如潮。難怪有網友調笑稱,「才87%,不高呀,一般買房子的家庭,債務率都得在1000%以上,顯然房地產還有挖掘潛力。」不錯的,絕對是還有挖掘潛力的,因為,在一些房地產專家的潛臺詞應該是這樣的:弱水三千,我才取了一瓢飲。那麼大的星辰大海我還沒去徵服呢。我們還有許多農村人口沒有進城,我們還有很多改善房的購房者在攢錢。

好吧,財富決定有多少話筒對準你。我們的人口優勢在開發商和房地產專家眼裡就是取之不竭的財富。他們現在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傳遞給我們「房價還會漲」的信息。至於購房者買不買帳,已經不是他們的考慮範圍了。

房價上漲的土壤,其實已經被開發商破壞的一地雞毛了。從一二線城市攫取了第一桶金,然後迅速發展壯大。在頂層出臺樓市調控政策,產生一二線城市擠出效應,開發商前兩年轉戰三四線城市。在炒房客機動配合下,開發商和炒房客分食了這些三四線城市最甜美的房地產蛋糕,然後打一槍換個地方,絕塵而去。

網眼織得太密,一網下去,購房者都被打撈乾淨了。在房地產尋找下一個掙錢制高點的時候,我們的購房者還沒有把錢攢夠,還無力去配合開發商和炒房客繼續遊戲下去。而就在這個當口,頂層的樓市調控措施發力了。也就在這個時候,房價崩盤論就開始大行其道了。

甚囂塵上之下,小編要說,房地產專家所說的樓市崩盤實在是有點杞人憂天。房地產專家其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們的腦迴路小編也試圖解構了一下。首先,要告訴大家的是退一萬步講的樓市「崩」盤的後果。

當房價崩盤後的價格和購房者的貸款額相當時,購房者無力承擔高額房貸,大多會選擇棄房斷供。銀行收不到錢,卻收回一大堆換不回錢的房子導致破產,開發商賣不出去房也會破產。而由於房地產和銀行與幾乎所有產業關聯密切,房地產關聯的諸如上遊的鋼筋水泥,下遊的裝修家居行業都會遭到打擊,行業不景氣,僱傭的務工者就少,一旦務工者失業,就意味著沒有收入來源。房地產專家所謂的房價崩盤砸了購房者的飯碗這話說得也沒毛病。

但是,要知道,房價崩盤首先需要滿足好幾個條件。第一個條件就是成交量下降。這條在我們這個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的地方,是不可能實現的。別看網友們天天叫嚷著不買房,可是,一旦房價跌倒了心理預期線,有太多的人捧著鈔票到售樓部排隊。

第二個條件就是開發商破產。關於這點,從房地產專家緊咬住今年近500家開發商破產的噱頭不放就能看出來。其實,把500家房地產企業破產放到全國有10萬家房地產企業的大環境去看,著實算不了什麼。這就和你有10萬塊錢,請小編吃一頓500塊錢的飯,真的是九牛一毛的感覺。其實,500家企業破產,遠沒有全國前十位開發商一家破產來得震撼。

第三個條件就是頂層意願。這個大家放一百個心。沒有一個過國家會讓自己的產業陷入破產邊緣,而導致出現其他問題,關於這點我們比任何國家的人都有信心。頂層不會放任房價高企,也不會自己「玩死」曾經的支柱產業。就算要讓房地產價格降下來,也是以溫和的態度來解決,「穩房價、穩地價、穩預期」的口號不是白叫的。

某些房地產專家這麼賣力地吆喝房價崩盤,其目的就是為了讓購房者知道,開發商挺不住了,房價已經「不行」了,想買房的要「儘快上車」。專家們為啥要「玩這齣」,其實是開發商著急了。調查數據顯示,時隔54個月後,一手房價格指數首次下跌。2019年11月,十大城市主城區二手住宅同比也開始下跌。

樓盤降價促銷已經不能讓購房者「買票」了,大概是從綜藝節目上取得的靈感,萬科的「活下去」曾經讓很多購房者入其彀中,開發商開發新技能,開始「賣慘」, 房地產專家分析樓市崩「盤」。這些招數到底能否讓購房者值回票錢?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焦點

  • 《金錢世界》:醉翁之意不在酒,藏於背後的是?
    近期好萊塢性侵風雲不斷,越來越多人被爆出醜聞,不論是導演製作人演員等等都無一倖免,其影響層面之廣可見一斑,而這部由雷利史考特(Ridley Scott)執導的《 金錢世界》就是其中一部受到影響的電影,那就是凱文史貝西(Kevin Spacey)因被指控性侵而遭到換角的事件,取而代之的依然是實力派老演員克裡斯多夫普拉瑪
  • 醉翁之意不在酒!
    原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2-和威後作對 威後一直以來都不喜歡威後。南後以色侍人,威後自然不喜歡。而且南後爭寵的時候,威後總使壞。
  • 房地產又念「緊箍咒」,開發商降價超30%,炒房者出逃無門?
    原文:房地產又念「緊箍咒」,開發商降價超30%,炒房者出逃無門?房地產政策調控到下半年越見收緊,銀行收緊融資渠道,二套房利率再次上調,讓炒房者越來越沒有信心。房地產調控最受傷的除了炒房者,還有就是開發商,截止9月份,全國已有271家房企倒閉。開發商的日子苦不堪言,為了緩解資金危機,只能被迫降價甩賣,此時利好的,還是剛需購房者。
  • 為什麼房地產開發商說房子很好賣,萬人搖,自己掛一年也賣不掉?
    房地產市場到底有多複雜,我想只有真正買過房,賣過房的朋友才深有體會。有些朋友在問,為什麼房地產開發商說房子很好賣,萬人瑤,自己掛一年也賣不掉?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究竟為什麼開發商的房子很好賣?自己的房子卻長時間賣不掉?一,為什麼房地產開發商說房子很好賣,萬人搖?
  • 開發商玩貓膩 發改委敲山鎮虎
    北京新華聯偉業房地產有限公司銷售的「運河灣」項目,將24套未售房源標示為已售狀態。各地價格主管部門已經依法實施行政處罰,合計對上述房地產企業共處以1000多萬元的罰款。  國家發改委稱,公開通報上述典型案件的目的,是提醒所有房地產企業依法誠信經營,督促所有被查處的房地產企業積極進行整改,切實規範商品房銷售價格行為。對於整改不力的房地產企業,還將通過新聞媒體公開曝光。
  • 高價地樓盤虧本賣,濟南樓市「生不逢時」……
    2020年的濟南樓市關鍵詞中,繞不開一批高價地項目的入市。在當下迎來地價、房價趨穩有所調整的樓市行情時,是繼續等待惜售,還是隨行就市,濟南不少高價拿地項目做出虧本也賣的選擇。1為衝刺年度任務,「雙12」前後,濟南已有不少房企推出大幅優惠,其中不少當年拿地價較高的項目也隨行就市,售價下調。
  • 樓市陷入「買不起賣不掉」僵局,如何才能打破?國家智囊犀利直言
    文:十二我國房地產經過20多年的發展,買漲不買跌已經成為了廣大購房者心中的一把標尺。每當房價上漲時,人們就湧向樓市開始搶房。每當房價下跌或者平穩不漲時,理論上是最好的買房時機,反而眾人對買房不屑一顧。在過去的幾十年裡,隨著房地產市場的快速發展,房價也在快速上漲,購房熱也隨之而來。在過去,我們經常看到「萬人搶房、日光碟」等熱鬧的買房場面。
  • 樓市上演冰與火之歌
    最近的樓市,連很多房企高層都有些搞不太明白,一邊是萬人排隊加入搖號買房的隊伍,為了一個購房資格願意支付30萬元。另一邊為了回收資金,悄悄的以各種名目降價促銷,卻也少有人問津。而對於監管層來說,滿眼緊盯房價波動,一邊要堅決剎住樓市投機風,另一邊要嚴防房價大跌。換一名話說,樓市進入走鋼絲時間,玩好平衡才最重要。
  • 無懼打臉丁博士,2020年樓市「算命大趴體」
    各家機構、開發商、券商營業部也常常在做預測;報紙、電視、投資報告會,大多也會做預測。但是即便是一些一度預測成功的業內專家,也無法完美地解讀未來。未來常常出人意料。對此,巴菲特說:事實上,人的貪慾、恐懼和愚蠢是可以預測的,但它的後果確實是不堪設想的。
  • 專家看淡2019年三四線城市房地產市場表現
    惠州樓市區域差異化發展勢頭明顯,市場理性回歸。南方日報記者 王昌輝 攝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住房市場發展月度分析報告(2018年12月)》顯示,房地產調控政策保持了延續性與穩定性,部分開發商及住房投資者關於房地產調控全面放鬆的預期一再落空,開始逐步降價售房;貨幣化棚改政策的調整,對二三四線城市房地產熱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使得部分家庭推遲了購房。
  • 各方預測雞年樓市:2017,看穩成都
    改善型趨勢在來年還將勁吹,政策市帶來的走勢不明朗,2017樓市究竟會怎樣?各路專家、數據機構、媒體紛紛給出了自己的看法。1政策:成都調控再加碼可能性不大2016年成都房地產如同坐「過山車」一般。宏觀政策方面,觀之2017年全國房地產政策可能會延續2016年的態勢,畢竟調控政策短期初步有效,政府方面也不會朝令夕改,短時間內應該不會有政策放鬆的可能性。成都市場方面,未來成都持續收緊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從數據上來看,成都市場已趨平穩,且還有往下衝的勢頭,再繼續加碼的可能性不大。
  • 樓市「四大現象」,李嘉誠對樓市新趨勢預言或成真
    雖然3月份市場有所恢復,但並不意味著樓市回暖,因為人們更關注這種趨勢的變化。除此之外,樓市還有兩個現象受到大家關注:一是國家電網和中航兩家央企退出房地產,按理說,國家2010年就要求央企退出房地產,央企退出也屬正常現象,但在這些年房地產一路快速發展,仍舊有一些央企保留了房地產業務。在業內看來,隨著房地產紅利衰減,央企此時退出自然會讓人產生無限遐想。
  • 開發商在十一「黃金周」會大降價惠民嗎?專家4字說破
    三個方面分析你可能就一目了然了:首先,房地產是資金密集型行業,過去開發商都是慣用高槓桿的老手,說直白點,很多開發商開發一個百億的樓盤,可能自有資金連十億都不到,其它全是向銀行和購房者融資的,但是最近兩年金融環境巨變,開發商融資渠道被不斷收緊,信託融資、發行美元債融資、開發貸融資等,都被收緊了,甚至有些開發商賴以生存的渠道被直接封死了。
  • 不利消息頻現,樓市還是最信賴投資渠道嗎?兩位首富給出一致答案
    今年的樓市和去年截然不同,或者說和前兩年那種暴走的路徑完全不同。今年房地產市場雖然在三四月份迎來了「高開」,房市和地市都迎來短暫回暖,但是從目前的趨勢看,未來幾個月「低走」是毫無爭議的了——下半年的房地產市場,不利消息頻頻出現,調控端、金融端、開發商銷售端都不容樂觀:一、調控端不可能放鬆,下半年市場轉向無望。
  • 辦了26年的北京房展改名了,轉型背後是樓市之變
    有意思的是,今年的北京房展正式更名改用「雙名稱」:中國康養文旅產業博覽會暨第七十屆北京房地產展示交易會。北京房展堪稱是歷史最悠久的房地產交易會,創辦於1993年。那時候,國內房地產市場剛剛起步沒多久。此後26年,樓市風雲變幻,北京房展一共辦了70屆,更被譽為「樓市風向標」。市場風吹草動,在此先能洞察一二。那麼,「樓市風向標」這次改名,又折射出樓市的哪些變化呢?
  • 劉曉博:剛剛,政治局的這句話,對樓市有「千鈞之力」
    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其中對房地產市場的表態格外引人關注,這句話是這樣的: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一句「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有千鈞之力。
  • 拐點出現,樓市降價潮要來了?專家:2020年下半年,不要亂買房!
    目前,已經有不少開發商出臺了優惠政策,不少銷售部門也制定了優惠政策。但是,各種各樣的折扣,到底能減到多少呢?這不禁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專家表示,我國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是長期的,不是「一時興起」才提出的各種調控政策,所以那些想靠炒房賺錢的投機者基本可以死了這條心了。不管這些結論是否正確,我們都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房地產市場出現「下行趨勢」的可能性。  國家出臺新規,專家提醒,今年下半年,最好不要買房  8月20日,央行與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召開座談會。
  • 三徵兆顯示,樓市「暴富劇」謝幕!該不該買房,大佬們「這樣」說
    在我看來,是地方對土地財政的過度依賴,投資炒作樓市不正之風四起,信貸寬鬆,國家鼓勵民眾購房,中國經濟騰飛的帶動等合力的結果。尤其是個大城市走的「以出賣土地融資來發展城市」的道路,讓房地產徹底成為無冕之王,支柱中的支柱產業。
  • 慘!南京這家樓盤賣了3年,還有200多套房沒賣掉
    暴風哭泣,南京一批樓盤真的賣不動了。樓市兩極化嚴重,有的樓盤兩小時賣光,也有的樓盤從期房熬到現房,賣了3年,還有200多套房在售,不好賣。距離較近,不說的話根本看不出這是小區外面的工程。2、面積大,總價高三金鑫寧府定位江北改善盤,目前在售主力面積127-170㎡,均價2.56萬/㎡,意味著總價最低也要300多萬,而且還是毛坯交付。
  • 如果房價繼續下跌的話,這3類人可能會「大禍臨頭」,不知道有沒有你
    但是自從2019年以來,樓市持續低迷,房價出現下跌,買房不再是好的生意,而有專家稱2020年,樓市行情可能會比2019年更差,如果繼續買房的話,這幾類人可能會「大禍臨頭」。 第二就是現在依然在豪賭,看不清形勢,還在高價拿地的開發商,開發商在拿地時也需向銀行貸款,一旦房價高房子不好賣的話,資金鍊就很容易斷裂,在信貸收緊,信託發行渠道關門的情況下,高負債就意味著高風險,最後往往會以項目爛尾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