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旺做夢也沒想到,竟然有一天,
它會跟「精神小夥」有著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
在各大短視頻平臺上,
它甚至一度成為各大網紅競相購買的潮流時尚單品。
對,沒錯,不是牛奶不是仙貝也不是浪味仙,
而是下面這套非官方產出的「旺旺套裝」。
(小編提醒:這種沒版權的衣服還是最好不要買哦~)
↓
無論你是否凝視大頭仔,大頭仔都在凝視著你,
旺仔頭像就像搖滾教父一樣被印文化衫上,
儼然成為精神小夥的最潮icon。
這套穿搭曾一度侵染過我的網際網路衝浪生活。
因為小編真的沒法預料,
明明視頻開頭還是衣冠楚楚的帥小夥,
怎麼會在中間「bang」的一聲換上旺旺精神套裝。
也不怪現在的網友們把旺旺跟鬼畜聯繫到一起,
畢竟我們這一代人的童年,
也是被旺仔的鬼畜廣告洗腦過的。
從專業角度分析,小編認為另類旺仔套裝的走紅,
並不只是一個短暫出現的網際網路現象,
它說明旺仔這一IP不再只是簡單的卡通形象,
而旺旺也不簡單只是代表一系列產品,
年輕人願意將旺仔這一形象用在各種生活場景裡,
說明它已經逐步成為了年輕人心中的一個「文化符號」。
而作為零食界的資深品牌,
旺旺也曾遭遇過「中年危機」。
不過近兩年,品牌似乎又重新擁有了魔力,
以強勁的勢頭重新殺進我們的視野。
這個國民老品牌經歷過什麼?
「精神小夥」套裝的走紅實屬計劃之外,
那計劃之內旺旺又做了什麼?
老品牌「旺旺」賣不動了?
旺旺成立於1989年,至今已經31歲,在旺旺風光的那些年,旺旺大禮包一度成為大家走親訪友的送禮首選,旺仔牛奶,旺旺仙貝、浪味仙... 這些當年的爆款到今天也還是不少人的心頭愛。
但如果小編問,如果你去到超市想要買餅乾/膨化食品,旺旺的產品會是你的第一選擇嗎?
自2008年旺旺在港股上市,旺旺這個「國民零食」品牌一次次跨越巔峰,市值與營收不斷攀升,一時風光無兩。但從2014年開始,旺旺開始遭遇「危機」,主營業務連年下跌。據2016年中國旺旺年報,三年間營收累計減少約16.6%,市值縮水超千億港元,自此旺旺開始了連續三年的營業收入下降。
而且高速發展的網際網路也孕育了一大批網際網路零食品牌,想吃零食,我們能買三隻松鼠、百草味、良品鋪子...想喝飲品,大街上走兩步都能碰到奶茶店...
似乎旺旺產品除情懷外,並非無可替代,消費市場被瓜分,品牌本身似乎還在「吃老本」。於是,大家似乎都覺得「旺旺」賣不動了。
旺旺:賣不動?我賣給你看
網友:旺旺只剩情懷!
旺旺:那我就來把情懷玩到極致!
網友:二次元真的好可愛!
旺旺:嘿嘿那我們也有!
當品牌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優勢,
不盲目跟隨現下常見的品牌創新趨勢,
旺旺走出了一條自己開闢的「獨一無二」的道路。
年輕人喜歡抽「盲盒」?我搞!
盲盒,
一種買到什麼全憑運氣的產品形式,主要走紅在玩具圈。
玩具所依託的「卡通IP」所具有的高自由度特性,
使得品牌能非常方便地以它們進行創作並製作新產品。
而且不少高端玩家以集齊所有款式為目標,
這也是盲盒類玩具可以「經久不衰」的原因之一。
旺仔:
卡通IP形象?這不就是在說我!
盲盒?學會了!那我也搞起來!
於是去年,旺仔就靠民族系列盲盒刷屏。
56個民族56罐奶,56個兄弟姐妹喝旺仔。
今年國慶,旺仔又開始折騰盲盒,
這次的盲盒大概是對「社畜」的愛,
這一版本的新款「職業版」盲盒,
款式分為18款常態以及7款隱藏...
不得不說旺仔的學習能力十分厲害,
連盲盒的精髓 —— 隱藏款,
其附帶技能為【抽到地老天荒都湊不齊】,
這都讓它學來了,它不賺錢誰賺錢???
「炫富」好像有熱度,我炫!
別看這個大頭仔看起來憨憨的,
人家可是一個產業無數的大富豪。
飛機、遊艇、大酒店...
偶像劇裡的富豪男主的標配全部湊齊了!
神旺大酒店
大飛機
大遊艇
但如果僅僅只是這樣,
那旺旺只能算是一個懂得妙用IP的品牌。
而真正讓它與其餘熱衷聯名的品牌區分開的是:
【即使在其他領域,它也有身為大品牌的社會責任心。】
湖南旺旺醫院
在今年年初的疫情爆發期,
它是參與援助湖北疫情的第一個湖南民辦綜合醫院梯隊,
也是新冠肺炎定點收治醫院;
人民需要口罩時,它也能造出可愛的口罩;
看看這旺旺醫院內部的裝修設計,
誰不想生病的時候去到這麼可愛的一家醫院呢?
品牌情懷?這絕對是優勢!
在面對營業收入的持續降低,旺旺有做過各種嘗試。
推出新產品,但被網友詬病其實是「換湯不換藥」;
進行跨界聯名,但現今有哪個品牌沒跨界過?
這些操作都只能算是為了順應消費市場的常規操作。
什麼是旺旺獨有的?
他們似乎也發現了一條獨特的情懷之路。
於是他們把幾款明星產品,都搞大了!
旺仔大饅頭:
浪大仙:
旺旺大雪餅/大仙貝:
就連三年八班的李子明同學也長大了:
情懷,對老品牌來說絕對是優勢,
盲目跟風和濫用則是消耗消費者的信任度和品牌認可度。
旺仔這一次情懷營銷是值得老品牌們學習的一課。
清楚自己擁有什麼,了解自己要做什麼
品牌的發展創新一直是被聊爛了的話題,現如今年輕化早已經成為品牌戰略的必修課題,
在移動網際網路的衝擊下,傳播路徑、傳播模式、文化語境都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也是許多傳統品牌水土不服的原因所在,年輕化似乎成為了不少品牌的救命稻草。
但很多品牌常常誤解了年輕化的本質與內核,盲目追求「年輕化」操作,廣撒網式創新,可能導致產品不僅沒有在市場上起波瀾,還反倒成了業績的絆腳石。
一個品牌,能做到在市場上小有名氣,已經說明它在同類產品中有自己的優勢。
正如旺旺一樣,有旺旺大頭仔,有獨特的味道,還有中國人幾十年的記憶。
洞悉自身優勢與新環境下的商業需求,以真誠之心做品牌,才能走出屬於自己的創新之路。
只要世界上還有「祝您旺旺」這句祝福語,
我旺仔就永遠在人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