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孩子數學作業寫得太慢、計算老出錯?這些方法一定用得上!

2021-01-09 騰訊網

孩子數學作業寫太慢,出錯率高,往往並不是作業量大,難度大,而是忽視了許多細節,小編列出了5個提高數學作業效率和質量方法,家長們可以試一下。

數學學習中,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決定著現階段數學學習的成功,也將為他們將來的數學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當然,這些好的習慣也將浸潤到其他學科,影響他們終生的行為與命運。

好的習慣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有意識地重複某種好的行為,直至成為一種無意識的行為,自然而然的科學的行為。下面小數老師將和你分享,在小學數學的家庭輔導中,哪些習慣有助於孩子們的學習和成長,這些習慣又該如何培養。

第一遍:看清每一個字。

孩子用手指指著題目文字,家長領讀一句,孩子跟著讀一句。太長的句子可以斷開分兩三次讀。

這個過程是孩子們看清每一個字的過程,所以可以較慢或者斷開讀。孩子們經常看著字讀,就會慢慢認識這些字,一段時間以後就可以先讓孩子們自己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家長教一下。

第二遍:完整地讀一遍題目要求,說說題意,勾出關鍵字詞。

讀完以後家長不要忙著給孩子解釋題意,而是鍛鍊孩子,讓孩子用自己的話說說題目要求是什麼意思。

如果發現孩子沒有理解正確或者理解不全面,再讓孩子讀一遍,儘量讓孩子自己去發現題目給出的要求。

如果孩子經過幾遍讀題還是不能理解正確,家長可以採用提問的方式幫助孩子進行分析,常用的提問方式有:

題目要求我們做什麼?(畫圈、連線、塗色、填空、計算……);要求怎麼做?(把誰圈起來?把什麼樣的連起來?把什麼塗上顏色?……)。

例如:「把同樣高的塗上相同的顏色。」提問:做什麼?(塗色);把誰塗上顏色?(同樣高的);塗什麼顏色?(相同的顏色)。

孩子正確理解題意後讓他選出關鍵字詞勾畫出來,幫助自己加深理解和記憶。上面這道題就可以這樣勾畫:把同樣高的塗上相同的顏色。

第三遍:正確理解之後再讀一遍,加深記憶和理解。然後動筆做題。

1.理解了題意以後,讓孩子自己答題。

2.答完題後,自己對照題目要求進行檢查。

檢查的方法有很多,不同的題檢查方法不一定相同,但是都有一個總的原則就是不能只看答案,而是要再看題目要求,對照題目要求檢查過程、最後才是答案。如果是填空題,最基本的訣竅是讀一讀看是否通順;是計算題一定要再算一下……。家長可以根據題目的類型指導孩子相應的檢查方法。

3.三種改錯的方法

孩子自己檢查以後再邀請家長檢查,如果發現錯誤,家長根據錯誤情況教給他改錯的方法。

1

A類:粗心的錯誤。

家長發現錯誤後先不做任何提示,只是提醒他再看題目要求、圖或者文字,然後對過程、答案進行思考。

孩子如果自己發現並改正了,就讓他在這道題的序號下面寫一個A,表示這類錯誤是由於粗心造成的,完全可以自己改正,同時也提醒自己不要再粗心。

2

B類:方法、知識錯誤。

孩子自己不知道為什麼錯,家長可以給他提示。例如:

某題:下面哪一行不一樣,在它後面的括號裡畫「√」。

(1)1、2、3、4、5

(2)2、4、6、8、10

(3)5、6、7、8、9

孩子能夠理解題目要求是選擇不一樣的一行,可是不知道哪一行不一樣。家長可以這樣提示:「第一行的數字在發生什麼變化?每次增加多少?第二行呢?」孩子根據提示去思考,而不是家長直接告訴他答案。總之,能讓孩子去思考的,家長決不代替。

孩子根據提示作出來以後讓他在這道題的序號下面寫一個B,表示這類問題自己還有一些困難,是自己的薄弱點,需要以後多思考、多練習。

3

C類:無法理解的問題。

有些錯誤家長提示方法以後都不能解決,必須家長講解方法、過程,幫著孩子做出來的,這類問題請在序號下面寫一個C,表示這是孩子的難點,提醒孩子在老師講解類似問題的時候注意聽。

4

這些A、B、C符號的標註

這其實就是孩子對自己錯誤的原因進行分析,能夠有效幫助孩子找到發生錯誤的根源,同時幫助孩子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

例如:對於A類錯誤,需要仔細讀題,認真檢查;對於錯誤,需要上課時認真聽老師和同學的方法,多思考,多練習。

家長可以針對B、C類錯誤,再設計類似的題讓孩子練一練,力爭能夠在下一次不再成為薄弱點、難點。

相關焦點

  • 孩子寫作業太慢,爸媽著急上火都不管用,到底該怎麼辦?
    一年級孩子/二年級孩子/三年級孩子……初中孩子寫作業太慢咋辦?說到孩子學習,無比多爸爸媽媽都會馬上想到寫作業,想到寫作業,又有無比多爸媽遭遇一個共同的煩惱:孩子寫作業太慢。孩子寫作業為什麼會慢?到底該怎麼改善?
  • 用一個寒假,根治數學計算慢、粗心難題
    計算,是數學基本功中的重中之重,也是不少孩子的心頭噩夢,5大現象,你家孩子中了哪一個?  低級錯誤:記錯數、看錯題、抄錯題、弄錯符號…… 功敗垂成:壓軸大題都做出來了,卻折在了前面的計算小題上 拖慢速度:寫作業到深夜,考試做不完 積習難改:習慣瞪數,不打草稿,感覺快,錯更多!
  • 中小學生如何把字寫得又快又好?這是我見過最好的方法
    很多家長都反映,孩子寫字速度太慢,能寫快嗎?能,但是一寫快字跡就非常潦草。難道魚和熊掌真的不能兼得?如何讓孩子寫字又快又好?今天我們就說說方法。
  • 小數乘法的這3個問題,是孩子作業中出錯最多的
    這一點曾經也強調了很多遍,孩子們才深深記住「豎式計算小數加減法,要把小數點對齊」;可小數乘法列豎式要求的是「把因數的末位對齊」(除了一個小數乘整十數時,要把0單獨對到右邊去,算積的時候直接把0落下來),這就和小數加減法列豎式的要求不同,所以就有學生出錯,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後面需要把小數加減法和小數乘法的豎式專門拿出來作比較,讓孩子們清楚地明白兩者在對位上是不同的。
  • 孩子寫作業拖拉磨蹭,90%的家長不知道背後的秘密
    寫了16秒的作業之後,開始敲牆10秒,來回搖門1分31秒,再做1分21秒作業,然後又開始敲牆、畫畫,翹起二郎腿思考人生、低頭彎腰進行「瑜伽練習」,直至上廁所結束。近9分鐘的時間裡,作業用時148秒,其它用時362秒。很多網友驚呼:這可不就是我家孩子嗎?為什麼磨蹭成了那麼多孩子的通病?
  • 數學老師坦言:小學經常考100分的孩子,都在用這些方法!
    朗讀君特地為大家準備了10款數學學習小工具,助力孩子事半功倍地學數學!  家長們一定要幫孩子 抓住 低年級段這個黃金時期,用心抓孩子的學習習慣; 用心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努力拓寬孩子的思考方式,提升孩子數學素養。
  • 數學考試總是差一點就滿分?四個習慣可以解決,關鍵是日常堅持做
    喜歡就關注我吧,訂閱更多最新消息朋友給我發了一下已經上初中的孩子最近的數學考試卷,成績不算太理想,看完孩子的錯題之後我發現孩子存在一個比較嚴重的問題——明明會做,思路也都對,但還是做錯了。這些錯誤很多都會被我們稱之為「粗心」錯誤。
  • 孩子「計算題」總丟分?別總說孩子粗心,用這幾個方法改善更有效
    這是一位爸爸在看到兒子期末考試卷上寫8+5等於16,和孩子的一段對話。爸爸被兒子氣得臉都紅了,還在壓著火氣質問孩子計算結果。在我看來孩子粗心、馬虎丟分的現象,家長這樣的教育的方法可不是最合適的。家長的錯誤教育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偏科、甚至不愛數學。
  • 孩子每晚寫作業超過11點,考試成績依然不好,一定看看這篇文章!
    我無數次注意過那些排名靠前的孩子聽課時的狀態,他們坐姿端莊,神情專注,那神態儼然不放過老師講到的任何一個知識點。這樣的孩子,作業寫起來流利順暢,自然也便節省時間。 家長不妨這樣做,讓孩子自己根據作業量確定大約時間,如果在規定時間內完成,那就給記A,計有一定數量的A以後,便給與獎勵,獎勵的具體內容,可根據孩子的內心需求來定。這樣堅持下去的一個好處是:養成效率作業的習慣。
  • 淘寶賣800塊的寫作業神器,別給孩子買
    對於這款「寫作業神器」家長和網友們的評論也是不盡相同——有的網友感嘆自己生得太早了,回憶起當年只能用透明膠將幾支筆綁在一起來提高書寫速度的青蔥歲月。但有些父母主動打算去買一臺寫字機器人幫助孩子寫作業,這些行為可能會對家校關係產生一些危害。家長在表露這些意圖的同時,是在否定的老師的權威性。這樣的行為孩子看在眼裡,長期以往會導致孩子也會與老師對著幹,不利於孩子的健康發展。
  • 計算思維≠編程,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計算思維?
    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就是理解問題的過程,並且要把你對問題的理解用數學語言表達出來,這個就是建立數學模型的過程,也是編程的過程。這很關鍵,數學模型的好壞意味著你對問題的理解程度夠不夠深,而且數學模型還說明了在這個問題中,哪些東西可以計算以及如何進行計算,這可以說是計算思維裡最最核心的東西了。這個關鍵過程需要的核心能力就是抽象能力以及一定的數學基礎。
  • 小學生做作業磨蹭的7個原因及對策!太準了~不得不為孩子收藏!
    學習沒方法,不知道先做什麼 洋洋的爸爸媽媽為了能讓他安心學習,每天都把他的生活安排得面面俱到。可洋洋寫作業總是慢慢騰騰,有時候甚至不知道老師都布置了什麼作業。老師在批改作業時發現他的作業亂無章法,有些題經常會做錯或漏做。
  • 小學生書寫規範:不光是把字寫工整,筆畫寫不對,考試一樣扣分
    到筆順雖然對考試的影響不大,但連筆順都寫不對,很難練出好看的字。我們的漢字經過了幾千年的發展,它的每一筆順序和筆畫結構都有其從書寫規範中存在的書寫邏輯。筆畫寫不對,在低年級考試中,就會扣分。因為一二年級的筆畫順序試題,是小學語文考試的重點考察題型。家長們檢查語文作業,往往是看作業寫得工整不工整,組詞造句拼音拼寫是否正確,很少有家長會關注筆畫順序的。
  • 重慶一年級女生因作業被老師懲罰打傷,老師:我願意下跪道歉
    有的家長覺得老師能體罰孩子說明對孩子負責,也有家長覺得,孩子需要耐心連,光打有什麼用呢?今天又看到一則新聞,重慶一名一年級女生因為中午的時候作業沒寫完,被老師帶到辦公室體罰打傷。據老師自己交代,因為小女孩寫作業太慢,所以她才氣急敗壞,跟同事借了個按摩板打了孩子。但是她沒有注意到板子上面有小齒,打完才發現。當她扒開小女孩的褲子發現屁股已經紫了。
  • 聽歌做作業、草稿鬼畫符……如果學習遇到了瓶頸,或許得改掉這些壞...
    零食,水果,甚至手邊一個舊文具都比眼前的作業更吸引人。 在不能去學校上課的日子裡,哪怕班主任老師仍然在線上「雲監工」,許多平日裡不甚注意的壞習慣和懶癌都開始默默滋長,消磨著學習的動力。 當學習遇到瓶頸期的時候,或許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是否又犯了下面這些壞習慣。這是一篇舊文,盤點高中生常見的7大壞習慣,供參考。
  • 教孩子寫作業這個令無數家長崩潰的難題,終於有方法解決啦
    孩子剛上小學,每天除了要應對接踵而至的生活瑣事,還要督促孩子學習。孩子不愛寫作業,每天都要拖拖拉拉到十一、二點才能寫完。她經常控制不住自己,朝孩子大吼。她原本不是脾氣火爆的人,但面對孩子寫作業這件事,就總是會莫名地煩躁,氣不打一處來。孩子現在完全不服管教跟她針鋒相對。同樣的問題,還有很多:「我家孩子一年級,我每天都按照老師的指示,陪孩子讀課文,默寫生字,練習口算。
  • 特級教師:三年級下數學計算題,暑假天天練,新學期秒變計算天才
    特級教師:三年級下數學計算題,暑假天天練,新學期秒變計算天才計算是小學數學的核心內容,可以說,小學數學的大部分內容都是在學習數學計算法則。學習的計算法則也是由簡單變難,學生的計算能力也隨著學習的知識而逐漸增強。
  • 小學生寫作業,「家長陪讀」就是「抓習慣」,趕緊掌握三問八步驟
    家長陪伴孩子寫作業,重點在幫孩子掌握方法,逐步強化自我管理,不會讓孩子失去自主性。 孩子嘗到掌握方法管好自己的事情的甜頭後,慢慢就會主動和我們交流今天作業的難點,以及她自己是怎麼思考這個難點的,哪些地方需要我們協助,哪些她自己能搞定。
  • 小學生寫作文湊字數,總是寫得很囉嗦,看語文老師用哪些方法糾正
    在小學低年級階段,寫作訓練的時候,學生們最常見的問題就是無話可寫,不知道寫什麼。等到了高年級階段,正好反過來,有話可寫,文字卻是囉嗦的。更有的學生,為了湊字數,把能想到的形容詞、排比句都用上。其實這兩種在寫作中遇到的問題,都屬於同一種,不會組織語言,也就是學生的表達能力還有待提升。低年級的小學生,想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就多練習說話,講故事、複述課文都能有效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 學鋼琴的孩子該如何平衡練琴與作業?
    你如果從心理上把彈琴和學數學當成一回事,就不會覺得做不同科目的作業是需要平衡的了,不過就是做完了英語作業,做數學作業,做完了數學作業,做語文作業,做完了語文作業,做鋼琴作業,只不過鋼琴作業不是在書桌上做,不是在練習冊上做,而是換了地方,到鋼琴上去做了。從現實情況來看,大家完全可以把做鋼琴作業提到前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