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靜坐是邪見|不思善、不思惡,此即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2021-01-13 重樓逾陀

空心靜坐是邪見

你們現在在外面,有看到一些教人家打坐的、靜坐的,或是所謂的他說他是禪,你們就要注意,如果他教你靜坐,要空心靜坐,記住這四個字─「空心靜坐」,那你就要小心,這個不是禪宗。

六祖慧能大師在《法寶壇經》裡面告訴我們,空心靜坐是邪見,不是禪。所以你就要注意,因為我很清楚,現在很多所謂的佛教道場教你打坐,不按祖師大德教,他自己想,以為把心空掉了,心靜下來了,這樣心就很大,就遍法界了。實際上,六祖告訴我們,這是邪見,而且著無記空,不能成道,連三界都出不去。祖師教我們,我們的心本自豎窮恆遍,盡虛空遍法界,一切大地萬物無不由心而顯現,所謂「一切因果。世界微塵。因心成體。」皆以心為體,所以心不屬於空,若著心是空,想要把它安靜下來,這是著在「無記」上面,不是真正你見到了本性。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禪坐,他都取在安靜上、取在空上,在這樣的一個修行方式,不能見道,所以六祖慧能大師告訴我們,什麼叫做真正的禪,你要去看,你要學「禪宗」,你要去看禪師怎麼講,禪有很多種,我們中國所傳的禪是「最上乘禪」,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是凡夫禪,不是外道禪,也不是二乘禪。

現在有些二乘的,他也說他是禪師,那你不要搞錯了,那是二乘禪,凡教你立相住心的、取相作觀的、空心靜坐的,這些可能都是二乘禪,或是外道禪,不能見性,因為他著在無記空上,他不了一切法從心想生,不知道自心生萬種法,所以他掉在無記空裡面,不知道自性本來沒有煩惱,所以他以為他取個靜,他的心就靜了,煩惱就不生了,他不知道煩惱即菩提,不知道一切的法有即非有,不知道緣起性空的道理,所以總是不能見道。

末法初學的這些學人,所謂「初學」不光只是你學個三、五年叫初學,有很多學三十年的、四、五十年的,都還是初學,因為不了解禪宗,就叫「初學」,一接觸到這些外道禪,你聽他好像會講一點禪宗的名相,好像會講一些空,有即非有,那你就被他騙去了。所以你要真正保險學到禪宗,你要看六祖慧能大師的《六祖壇經》,這個傳的是真正最上乘禪,你不要聽到外面講的那些,他們自稱為禪師,貢高我慢,你被他給迷惑了。

六祖慧能大師教的這是真正的禪,「外不著相,名曰禪;內不動心,這叫定。」所以六祖大師講的,這是真正的禪宗,不是他們所謂的墮在無記空當中,著在靜,安靜的「靜」相當中,那個不叫做「禪」,那個叫「著相」。所以你自己在用功,你自己就要小心,就要注意,你是不是掉到這樣的一個境界裡面去,以為安靜什麼都沒有,感覺到,哇!我的心好大,遍滿法界,這都是你自己在那裡胡思亂想,另外一種的胡思亂想,它雖然不屬於雜想,但是也是一種胡思亂想。

所以我們學佛,你要求佛菩薩加持你、求祖師大德加持你,在這末法時代,不要遇到這些外道以及邪師,還有二乘,你遇到這一生成就不了,他不會給你真正的出離,所以你要向祖師大德學習,你學「禪」向六祖大師學習,六祖慧能大師,這是真正禪宗的祖師,確實是古今第一大善知識,所教的禪法、所教的禪,真正直指人心。你看他教惠明,「不思善不思惡,此即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就是直指人心,這是禪宗的宗風,他不教你在那裡打妄想,不教你取靜、不教你住空,那些都是外道、是邪見、是二乘;我們學佛要學最上乘,要學最了義之法,學一乘佛法,心裡對於這些禪定境界,對於外道所說的種種神通,你都不要好求,不然你就很容易迷惑顛倒、上當,乃至於修行修到後來,不光沒有修證,而且還起了大邪見,妄說一切法空、撥無因果等等的這些誑慧邪見,都是你沒有學到真正的佛法所造成的。

我們今天用《六祖壇經》很簡單地、很明確地給你分辨出,現在所謂教你要空心啊、要靜坐啊,這樣一個心靈平靜,你就感覺到你的心變大地,跟大地融成一體諸如此的言說,六祖大師告訴我們這些是邪見,你就很清楚、很明白,你就不會被這些外道邪師給迷惑,你學禪就能夠學到最上乘禪。

要學最上乘,你不要被他那一身外道的衣服給騙了,裝個出家人的樣子也說他是禪師,滿口胡說八道毀謗大乘,對於心性沒有一絲毫的了解,教你的方法都是取相住心,立相住心。「立相住心」六祖大師告訴我們是病非禪,教你在那裡觀鼻息,教你在那邊體會你這個身的感覺,找到自我這些的,我告訴你,佛法就連小乘教你都是「無我」,誰教你找到自我?找到那個我還是無我。

所以為什麼我說現在外面,打著小乘招牌的附佛外道,那個也不是真的小乘,小乘法裡面講「無我」,無我尚且不究竟,何況你認虛妄顛倒之我以為自我,那就是《楞嚴經》講的:「昏擾擾相以為心性。」你如果認此為心,那就叫「一迷為心。決定惑為色身之內。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虛空大地。鹹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棄之。唯認一浮漚體。目為全潮。窮盡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如我垂手等無差別。如來說為可憐愍者。」你是迷惑到了極處,釋迦牟尼佛說,你是真可憐,可憐迷得這麼深,就是因為你立相住心,你把昏擾擾相當作是你的心,當作是你的本性,當作是你找到的那個自我,外道教你找到那個我,那你就在三界當中輪轉。

不思善不思惡,此即是明上座本來面目

所以為什麼說《楞嚴經》很重要,你看《楞嚴經》以後,你就有大智慧,你能辨別誰是外道邪師,他的文章你都不用看完,看幾句你就能明辨了,因為你有《楞嚴經》,有大智慧,你學了《楞嚴》,你就很清楚。

為什麼虛雲老和尚教大家把《楞嚴經》帶在身上,這《楞嚴經》可以保你的慧命,常常讀、天天讀、時時看,最好能夠把它背起來,那你碰到這些境界就能明辨,就不會被他的假象給騙了,就不會被他講的一些佛學名詞給騙了。你不要看他講,說他也是禪啊、也是定啊,也是一種修行的方式,用的都是佛教名詞,但是那只是他的包裝而已,裡面都是糞尿之物,為什麼說糞尿之物?不能出三界,而且也不能吃。所以你要清楚,你要知道,佛雖然說有大小乘,甚至有一些用詞,外道剽竊來用,好像很像,但是名同而義別。譬如江水、河水乃至大海,雖然都叫做「水」,但是畢竟江河之水非大海水,你要清楚,眾生對於大乘佛法不能理解,所以得法、得道、得果,各有不同,我們要取最上乘,要成無上菩提,當然是要學一乘了義。

在這末法當中,你要學佛,能夠不要學錯,不被外道邪師所迷,你要求佛力加持,你要多親近善知識,這善知識就是祖師大德,就是「經典」,天天讀、天天看,你就不會迷惑顛倒,希望大家能夠明辨。

相關焦點

  • 識得本來面目立即覺悟解脫 不識本來面目終身迷悟
    本來面目,是一個禪修者明心見性的面目,是一個人與生俱來的面目。本來面目,每個人都有,是上天賦予的。每個人都是依靠這個本來面目來感知世界,來認知世界。只是到了後來,到了成年,每個人的本來面目都被自己的欲望,被自己的貪嗔痴覆蓋了,被自己的分別覆蓋著。禪修者某一天、某一刻,再次見到自己的本來面目,往往都依靠不同的佛緣。
  • 一不思惡,二不思善,此時方是我們內心的本來面目
    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習我們繼續來學習六祖惠能大師的智慧,上一次聊到傳承了五祖弘忍衣缽的六祖惠能,為了避免別人來搶奪這個「衣缽」不得不渡江南下,而且還是五祖親自搖擼送他。惠能擲下衣缽於石上,曰:此衣表信,可力爭耶。能隱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動。乃喚云:行者!行者!我為法來,不為衣來。譯文:那些弟子們知道六祖南下之後,就有多達數百人追來,為首者叫惠明,在出家之前俗姓陳,還曾是一位四品的將軍,性格粗豪,武藝高強。眼看已經追到了六祖,六祖就把信物袈裟毫不在意的丟在旁邊的石頭上說道,這就是那件信物,你拿去吧,然後自己躲在了旁邊的草叢中。
  • 犬夜叉——殺生丸與玲、邪見的患難真情
    但是,殺生丸他們這一隊,明顯是以殺生丸大人為中心畫圓,心甘情願服侍前後的邪見,最大的本事是用手中的魔杖偶爾發揮效力驅下邪瘴,鞍前馬後侍奉他心中獨一無二的主子,嬌小身材來回忙乎,
  • 你不知道的俗語來源:同床異夢本來是說和尚的…… | 鳳凰副刊
    然而,你也許不知道,這些詞的源頭皆出自佛教經典……過河拆橋宋代宗杲《大慧語錄》卷十二:「咄哉滅胡種,面目真可惡。過橋便拆橋,得路便塞路。雖欲強柔和,畢竟觸人怒。萬事類如此,誰敢相親附。」「過橋拆橋」語本於此,後演變成「過河拆橋」。比喻達到目的後,就把曾經幫助自己的人拋開。《醒世姻緣傳》第十四回:「那個晁大舍,這城裡是第一個有名的刻薄人,他每次是過了河就拆橋的主兒。」
  • 靜坐的功德:心止念絕真富貴,私慾斷盡真福田
    「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人若能靜坐,就算很短的一剎那,在這時候他能如如不動,了了常明,一切塵勞、妄想雜念皆止,則一切智慧、辯才便生起。這時,認識法的本體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明白法的自性本來清淨不動,便能返本還原。
  • 佛說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是什麼意思
    佛說某某的「說」字,即是佛教講的「言說相」,如果不說而是寫出來,則是一種「文字相」,如果不寫不說,而是以那種世智辯聰在心裡亂想,未證言證,則又是「心緣相」了,須知無上妙法是不思議的。故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因而,說出來的般若波羅蜜,決非實際的境界。《法華經》偈:「諸法從本來,常住寂滅相,諸法寂滅相,不可以言宣」,說的不正是這個意思嗎?
  • 數字全解易經本來面目——如何進行運算
    三個能量子,就相當於傳統意義上的三個變動的爻,這就是宇宙最初的形態,與八卦極其吻合。宇宙星空我當然不知道伏羲是不是推理出了那樣的景象,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必定是看到了宇宙的本質,畫了八卦符號,卻不給任何解釋,而與現代的量子理論卻完全對的上號。
  • 佛教根本·之一·核心教義(還原佛教的本來面目)
    原來的「一神」信仰經理論化闡述,成為神秘的萬有存在之本原——「梵」(「梵」或以人格出現,即「梵天」);而有情生命的本質是與「梵」不二的「我」。然而,在生死歷程中,人又是迷妄、虛幻的;這是因為人們不知道「我者梵也」:「我的當體」與「真常本淨的梵」同一。「自我」是「超驗」的純粹主觀,故《布利哈德奧義書》說:是「不可認識的認識者」;此「唯一不二的主觀,即是梵界,即是最高的歸宿,最上的妙樂。」
  • 清靜經.修行密鑰.靜坐冥想
    大道無名,此「無名」是真無名,萬物知天地、知父母、知長幼,卻很少知大道。我不知道該怎麼稱呼「祂」,因此強行取了一個名稱叫:道。道表達起來呢:(眼睛看)有清(虛空、無相)有濁(物質、有相),(耳朵聽)有動(能量、有形)有靜(磁波、無形),(就像)天清地濁,天動(風雲變化)地靜(引力磁場)。(就像)男動(男子好動)女靜(女子好靜)。(都是從道的源頭)降本流末(降維變化而來),而生萬物。
  • 犬夜叉:殺生丸那麼強勢霸道的一個人,為什麼對邪見卻很好?
    犬夜叉:殺生丸那麼強勢霸道的一個人,為什麼對邪見卻很好?在犬夜叉裡,有一對非常獨特的組合,就是殺生丸和邪見,殺生丸我們都知道他是一個極度冷酷的人,但是他有一個小跟班兒,就是邪見,邪見對於殺生丸,兩個人之間的感情絕對不是普通的僕從那麼簡單,為什麼呢?
  • 世界統屬於庚金 庚金還原了物質世界的本來面目
    世界隱藏的秘密大概在此:原來,世界統屬於庚金 庚金還原了物質世界的本來面目 (註:庚金為殺,殺孽最重)!    (網絡圖)  何以見得?
  • 去除人類思維上的病毒 是戰勝「新冠病毒」最重要的保障
    本文試圖從邪見、自大與無知等思維上的病毒中,尋找「新型冠狀病毒」形成之因及化解之道。這種把「食野生動物」與「人類健康」混為一談的邪見,形成不正確的思維模式和怪異的行為,造成捕殺濫食野生動物成風,進而導致走私倒賣野生動物等違法犯罪案件不斷增加,使一些本來還沒有達到瀕危境地的野生動物也到了瀕臨滅絕的邊緣。
  • 1202-1208一周星座運程:生活,本來就有很多種面目
    (圖片來自網絡) 冬月第一天,看到杭州的朋友在薰香、煮茶,說一切剛剛好;看到廣州的朋友在學習做抹茶,牆壁上掛著 11月的寒夜裡,破冰船行駛在海峽上,他開始抄寫《無量壽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