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實踐

2021-01-13 杭州網

圖為三明市寧化縣大洋村美麗的田園風光。

陳慶合攝(影像中國)

人民日報 「我出生的地方叫作三明,這裡很多的網紅,不止沙縣和大田。城裡的鋼鐵廠,美得像花園。麒麟山的腳下,就著擂茶吃拌麵……」

一曲《三明後生仔》,近日走紅網絡。短短的歌詞引發了外地人的嚮往,也唱出了三明人的自豪。

三明人有理由自豪:這裡是紅旗不倒的熱土,也是林深水美的樂土;新時期的精神文明建設之花在這裡初綻,惠及民生的醫改、林改走在全國前列;這裡的經濟底子雖不及沿海厚實,但有溫度的發展,照樣給群眾帶來有質感的幸福。

三明人也懂得感恩。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間,先後11次深入三明,對百姓冷暖牽掛在心,對群眾生活關切至深。人民至上的情懷,滋養出「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如畫三明。

老區蘇區奔小康

「不要忘記老區,不要忘記老區人民」

「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

三明是老區蘇區,也是欠發達山區。山高,路遠,地少。奔小康的路上,老區蘇區人民過得怎麼樣?

1999年7月7日,泰寧縣新橋鄉嶺下村。老支書黃建華記得,那天正好是趕圩天,日頭大,天熱。

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同志來到嶺下村,看望慰問老遊擊隊員黃炳茂,調研村裡「五通」(通路、通電、通安全衛生飲用水、通電話、通廣播電視)情況。黃炳茂時年83歲,家裡四世同堂。

地處閩贛交界的嶺下村,是革命老區基點村。當年全村不足400人,就有28人參加了革命。1999年,全村還只有一部搖把電話,村民喝水靠挑,沒有一條水泥路。

黃建華的印象中,嶺下迎來這麼大的領導,還是頭一回。

「從『五老』(老地下黨員、老遊擊隊員、老接頭戶、老交通員、老蘇區鄉幹部)的生產生活,到村裡的『五通』情況,習近平同志問得很細。」黃建華說,「第二年,村裡『五通』就基本解決。也是從那一年開始,黃炳茂老人每年都能收到習近平同志託人帶來的慰問品,直到老人去世。」

「不要忘記老區,不要忘記老區人民,不要忘記『五老』和這些革命老幹部。」回到泰寧縣城,習近平同志在調研座談中殷殷囑託。

三明下轄的12個縣(市、區),均屬原中央蘇區範圍。新一輪脫貧攻堅,三明貧困發生率雖不及中西部地區,肩上的擔子也不輕——建檔立卡貧困人口54569人,佔到了福建全省的12%。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踏上老區蘇區的紅土地,反覆強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不能讓一個蘇區老區掉隊』。」新橋鄉黨委書記嚴榮焱關注著總書記每次老區蘇區行的重要講話,深有感觸,「對於老區蘇區而言,打贏脫貧攻堅戰,除了政治責任,更飽含著告慰革命先烈的特殊意義。」

寧化縣淮土鎮禾坑村,當年蘇區擴紅籌糧的標兵村,近年來又成了精準扶貧的先行村。

「當年習近平同志在三明調研時就要求『真扶貧、扶真貧』,2013年到湘西調研時又提出精準扶貧思想。」淮土鎮黨委書記邱華東說,2014年,三明市領導帶著大家一起琢磨,緊盯三個問題: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

一項名為「348」的精準扶貧機制先在禾坑試點,隨後推向三明全市:以「三步工作法」確定扶持對象,以「四因四缺分類法」搞清致貧原因,以「八種幫扶模式」解決「誰來扶」「怎麼扶」。

到2019年,不僅禾坑,三明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人均純收入達12441元。為穩定脫貧質量,三明不僅建立了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和幫扶機制,還「自我加壓」,將幫扶力量向農村相對貧困家庭延伸。

如今,嶺下已是當地小有名氣的示範村。優質稻、稻花魚等特色農業產業不說,紅色旅遊也辦得風生水起。黃炳茂家門口,21年前紅紙寫就的老對聯,如今換成了木刻:「隔山隔水隔不斷老區情誼,好茶好酒好日子政策英明」。

只要值得就捨得

「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

算一筆支出帳,頗有意味。

2013—2019年,三明教育支出從35.31億元增加到64.24億元,年均增長10.49%;2011—2019年,醫療衛生支出從4.8億元增加至13.8億元,年均增長14.1%。二者增幅,遠比財政收入「跑得快」。

支出多與少,增幅快與慢,是選擇,也是理念。

三明為什麼捨得?

「我們要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小事當作自己的大事,從人民群眾關心的事情做起,從讓人民群眾滿意的事情做起,帶領人民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黨的十九大上,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

「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這份人民至上的情懷,三明人早已有深切體會。

「要牢牢樹立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想群眾所想,急群眾所盼,真正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人民群眾是主人,我們是公僕,維護好、保護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我們做好全部工作的著眼點;要堅持把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三明人說,習近平同志11次深入三明調研,「人民」二字講得最多,分量最重。

牢記囑託,一以貫之。「人民群眾的事,只要值得,我們就捨得。」在三明,同樣的話,反覆聽到。

車行市區,路過一處嶄新校園。當地人一旁介紹:這是今年剛招生的滬明小學,去年12月動工,今年9月就投入使用,解決學位超2000個。

「不止一個滬明小學。」三明市教育局二級調研員黃茂鋒介紹:為解決近年來冒頭的大班額問題,三明去年啟動教育補短板應急項目20個,新、改、擴建齊發力,計劃3年內增加中小學、幼兒園學位16795個。據測算,總投入近16億元。

從補短板應急項目,到實施名師名校長培養工程,再到工作績效正向激勵機制,三明近年來「跳起來摸高」,讓「窮」財政也能辦出「富」教育——這些年,三明基礎教育質量始終位居福建前列,去年福建文、理科第一名和今年理科第一名,都花落三明。

捨得投入,也得創新。

藥品和耗材價格虛高,百姓看病太貴,醫保基金不堪重負,三明以改革求解。從最初的治混亂、堵浪費,到「醫藥、醫保、醫療」三醫聯動、「兩票制」、「年薪制」,再到如今的醫保打包支付、組建總醫院、C—DRG收付費,三明醫改已邁入「以健康為中心」的3.0版。尤溪縣總醫院黨委書記楊孝燈說得直白:「以前醫院靠治已病賺錢,現在醫院注重治未病,希望群眾不得病、少得病。」

尤溪縣西城鎮麻洋村村民曾繁輝,拿出了自家醫療帳單:愛人尿毒症,2015年醫療費8萬多,自付超過3萬;2019年醫療費6萬多,自掏腰包的大約只有3000塊。2019年,三明全市人均醫療費用1734元,還不到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

「一場醫改,動了多少人的利益,阻力可想而知,但只要是群眾得實惠的改革,阻力再大也要幹。」三明市委副秘書長、改革辦常務副主任郭亞興說。

共建共享新三明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萬安像鎮又不像鎮。

樓房規整,配套齊全,幼兒園、中心校、文體館樣樣都有。有模有樣的小區生活,不似印象中的小集鎮。

這裡也有粉牆黛瓦、小橋流水,遠處青山掩映藍天——現代化氣息雖濃,也依然保留著割不斷的濃濃鄉愁。

萬安確實是鎮,坐落於三明將樂縣。始於上世紀90年代的新村建設,讓它日漸展開新顏。新村建設歷時不短,眼下依然是「進行時」,政府卻也「不緊不慢」——充分尊重群眾意願,一批一批引導,不搞突進式運動。

萬安村村民李寧,今年2月在鎮上買地建新房,政府提供戶型圖、結構圖,全程幫忙辦理建房手續,建房過程中還有專業人員監管,把好質量關。

「配套好,管理好,環境好。」李寧說,住在這裡既舒心,又安心。

2002年6月,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的習近平同志,來到萬安鎮調研,要求建好新村,讓群眾切實感到奔小康給他們帶來變化,使農民實實在在覺得生活水平提高了。他叮囑當地幹部:「建新村要分類指導,要根據群眾的意願、經濟水平,做到建新和改舊相結合,改舊要實在,不要搞表面文章。建新村在設計上布局要好,單體設計既要適應農村生活方式,又要有現代化氣息……」

這段話,如今就掛在萬安鎮規劃館裡。鎮黨委書記黃小君一字一句介紹後說:「習近平同志的這些要求,和如今的鄉村振興戰略一脈相承,是萬安新農村建設的根本指針,也是我們不斷追求的工作目標。這些話始終提醒我們,一定要實事求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在人民。」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三明發展實踐中得到充分體現。

全國群眾性精神文明建設,起步於三明,起點就在三元區富興堡街道東霞社區。

當年,多家單位家屬樓組成一個「大家庭」,大家有事商量著辦,創造了「好在共建、貴在堅持、重在建設」的三明經驗。30多年過去,共建共享的內涵不斷豐富,小區雖老舊,氛圍更融洽。搬來社區35年,老住戶李聚閩感慨地說:「在東霞,意見有人聽,困難有人管,事情商量著辦,小區硬體雖舊,但人情味足,住得舒心。」

「要以二次創業精神來推動精神文明建設上新水平。」習近平同志的指示,三明人記在心裡,幹在實處,以民生建設為載體,以長效機制為保障。「滿意在三明」的口號傳承30多年,如今更響亮。眼下,一款「e三明」APP成了三明人手機裡的「新時尚」。群眾的建議、投訴、求助都能在指尖上完成,相關職能部門有問必答,限時辦理。人人都是監督者,人人都是參與者,人人都是主人翁。據統計,「e三明」上線一年多來,實名認證用戶超100萬人,受理群眾反映事項23萬多件。

精神文明的種子由城到鄉,如今遍撒三明,開花結果。尤溪縣半山村,鄉村旅遊辦得紅紅火火。村內漫步,記者發現許多商鋪無人值守,購物付錢全憑自覺。「沒啥大驚小怪的,誠意、誠心、誠實,是村裡現在弘揚的新風尚。」村支書林上鬥笑著說,「其實,村裡最美的不是風景,是人心。」

相關焦點

  • 「三明實踐」的「將樂篇章」(二十)
    在福建三明,有一個「文物大縣」——將樂縣,這裡是古陶瓷文化起步較早的地方,據記載,將樂窯始見商周,興於唐代,盛在兩宋,衰於明末清初。 餘學雲痴迷古瓷收藏,被譽為福建「將樂窯收藏第一人」 路邊撿回漂亮瓷片竟是清代五彩瓷 三明是我國南方陶瓷生產的重要地區
  • 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
    20多年來,三明牢記習近平同志囑託,著力做好「紅色三明」、「工業三明」、「綠色三明」、「文明三明」四篇文章,努力走出一條「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發展之路。  著力機制活,以改革激發動力活力  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曾經是困擾三明發展的一個突出問題。
  • 滿意在三明 | 永無止境,三明市用工匠精神打磨「e三明」
    自去年7月23日上線以來,一周年的時間內,e三明成績斐然。優化服務、提升體驗品質。e三明不斷實現華麗轉身的背後,是全市各部門用「永不止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不斷打磨e三明。為確保e三明平臺儘快建設、儘早上線,由三明市委辦領導帶隊赴龍巖、漳州考察學習。了解兩地APP的建設亮點,取經龍巖打造作為我省城市APP創新標杆的「隨手拍」和漳州重點實現的「八大服務」的先進經驗,為後來e三明的開發打下堅實基礎。
  • 三明市區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可在「e三明」上繳交了
    三明市區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可在e三明上繳交了!三明市城市管理局關於e三明開通市區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繳交服務的通告為進一步提升便民服務水平,三明市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信息管理系統已完成升級改造實現網上繳交功能。
  • e三明改版升級 服務市民不停步
    [新聞頁-臺海網] 臺海網8月10日訊 據三明日報報導  「現在不用到櫃檯排隊就可以辦理好補助手續,太方便了。」8月3日,市民張女士打開e三明辦理工會醫療補助事項時發現,e三明界面設計更加簡潔美觀了,查找自己所需的服務項類更加快捷。
  • 創新開展「三亮三明」活動
    為進一步增強全體黨員幹部創業服務意識,有力提升為民服務解難題的能力水平,今年以來,江西省交通運輸廳聚焦「五型」政府建設,在全系統組織開展「亮身份、亮崗位、亮職責,明承諾、明流程、明監督」「三亮三明」活動。
  • 都昌縣交通運輸局大力貫徹落實「三亮三明」
    都昌縣交通運輸局大力貫徹落實「三亮三明」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強作風建設的要求,增強全體幹部職工的服務意識,切實提升為民服務解難題的能力,根據《全省交通運輸行業作風建設提升工程實施方案落實細則》,紮實開展「三亮三明」活動,為推進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力量保障。
  • 「e三明」打造掌上政府:一年網上辦事達9.58萬件
    去年4月初,三明市委、市政府決定啟動e三明建設工作,成立了書記、市長分別任組長、副組長的領導小組,下設e三明辦,計劃在3個月內建成e三明平臺。時間短、基礎弱、資金少,這是當時面臨的困境。三明市委辦相關領導帶領市數字辦技術人員,面對困難,敢於承擔、迎難而上,深入市直32家單位,用最短的時間開展摸底調研,全面了解全市信息化建設家底,確定了起步方向。
  • e三明1周歲啦!說說它從1.0到4.0的那些事兒
    e三明宣傳片 7月23日 「e三明」APP一周歲了 政民企溝通的橋梁 在e三明平穩運行的一年時間裡,市民自發向e三明平臺上反映在工作、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城市管理、環境保護、市場監管等領域的不文明行為、違法行為等,「隨手拍」已然成為市民反饋問題的重要渠道,目前平均每日訴求件達400餘件,平臺訴求受理率和反饋回復率均達100%。
  • 一幅山水畫 滿城文明風——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新福建的三明...
    1984年,全國「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工作會議在三明召開,提出了「全國學三明,三明學全國」的號召,這座城市也因此成為全國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的發源地。 30多年來,精神文明已成為三明最獨特的城市基因、最鮮明的城市性格、最深厚的城市文化。在這裡,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同頻共振,去年三明全市人均GDP達到100641元,首次突破10萬元大關。
  • 三明出生日期更正在哪辦理
    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的出生日期的,這一天表示著媽媽在忍受疼痛生產,而嬰兒出來接受新事物的開端,在辦理證件的過程中,由於各種原因可能導致出生日期出現錯誤,可以去辦理更正的,三明出生日期更正在哪辦理呢?下面華律網小編帶大家了解。
  • 天馬科技(603668.SH):三明天馬設立4家全資子公司
    格隆匯4月3日丨天馬科技(603668.SH)公布,公司全資子公司福建三明天馬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三明天馬」)基於鰻魚全產業鏈戰略布局和業務拓展需要,已對外投資設立其全資子公司建寧武調天馬生態養殖有限公司、建寧上河駿馬生態養殖有限公司、建寧渠村新馬生態養殖有限公司、建寧上黎瑞馬生態養殖有限公司
  • 三明市創新「三個一」服務模式,全力打造e三明掌上辦事平臺
    今年以來,三明市依託網上公共服務平臺e三明與省網上辦事大廳互聯互通,創新「三個一」服務模式,全力打造掌上辦、馬上辦、網上辦事平臺,服務企業復工復產助力「六穩」「六保」。
  • 三明新冠疫苗來了!這些人將優先接種
    近日,有市民在e三明平臺上諮詢 關於三明新冠肺炎疫苗的問題 三明市衛健委 根據國家聯防聯控機制及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的相關要求,我市將壓茬推進部分重點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
  • 2020福建三明寧化縣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聘用通知
    2020福建三明寧化縣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聘用通知 2021-01-07 11:36:13| 寧化縣人事考試網 福建事業單位招聘網:提供2021
  • 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 | 產業興 生活美——三元打造萬壽巖文旅小鎮側記
    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 | 產業興 生活美——三元打造萬壽巖文旅小鎮側記 2020-11-24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兩地上調中風險地區,三明疾控發布健康提示
    剛剛, 三明疾控發布健康提示 全文如下: 2021年1月6日,遼寧省瀋陽市皇姑區長江南街197-1號樓調整為中風險地區。
  • 念好「三字訣」 福建三明建寧力保閩江源頭水更清
    近年來,福建三明建寧縣堅持以推動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為核心,著力構建 「 治、保、控 」 流綜合治汙體系,「綜合治理、循環利用、生態修復」等各環節緊密銜接,水汙染防治工作水平不斷提升。
  • 實踐觀念是重要哲學範疇
    所謂實踐方式,是指人按照自己的觀念、思想、理論、需要、目的、願望等,以物質工具手段為中介去改造外部世界,使其適合自己的生存發展;所謂理論方式,是指人在實踐方式基礎上產生的一種精神方式,是人們在頭腦中認識、反映、再現外部世界的客體的過程。而連接理論方式和實踐方式的橋梁,就是實踐觀念方式。這樣來看,實踐觀念是哲學研究的一個重要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