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意在三明 | 永無止境,三明市用工匠精神打磨「e三明」

2021-01-13 澎湃新聞

7月19日1時18分,

e三明註冊用戶數突破100萬,

實名認證數超過81萬,

超全三明市常住人口三分之一;

到昨日傍晚,註冊用戶數突破105萬。

自去年7月23日上線以來,

一周年的時間內,

e三明成績斐然。

優化服務、提升體驗品質。e三明不斷實現華麗轉身的背後,是全市各部門用「永不止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不斷打磨e三明。

攻堅克難處,恰是擔當奮進時

「要運用大數據提升國家治理現代化水平」——走進e三明建設運營中心,17個水晶大字在牆上十分醒目。為落實好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e三明建設工作,一年來e三明完成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變化。

我市是省內信息化基礎最薄弱的城市,信息化集約建設資金投入少,部門自建的應用系統少,數據共享交換意識弱,雲計算資源冗餘不多,政務數據匯聚平臺功能不全。去年4月初,市委、市政府決定啟動e三明建設工作,成立了書記、市長分別任組長、副組長的領導小組,下設e三明辦,計劃在3個月內建成e三明平臺。

時間短、基礎弱、資金少。市委辦相關領導帶領市數字辦技術人員,面對困難,敢於承擔、迎難而上,深入市直32家單位,用最短的時間開展摸底調研,全面了解我市信息化建設家底,確定了起步方向。

為確保e三明平臺儘快建設、儘早上線,由三明市委辦領導帶隊赴龍巖、漳州考察學習。了解兩地APP的建設亮點,取經龍巖打造作為我省城市APP創新標杆的「隨手拍」和漳州重點實現的「八大服務」的先進經驗,為後來e三明的開發打下堅實基礎。

「走出去」也要「請進來」,通過邀請專家組來我市指導,取長補短,擇善而從,從平臺軟體功能開發、配套應用系統改造、政務數據和雲服務支撐項目、便民服務上線批次安排、服務團隊辦公場所設置等要素出發,形成e三明「先易再難、先基礎再擴展、先簡易查詢到高頻辦事」的建設模式推進項目實施。

美好藍圖是幹出來、拼出來的。e三明辦組織對接部署會議,並對工作進展開展督查。每周召開周例會,承建方、監理方、相關單位參會,部署當周工作安排,制定工作計劃,明確項目建設時間節點、目標任務,並建立涵蓋工作推進效果、過程、進度等考評體系,定期通報進展情況,以目標倒逼責任,以時間倒逼進度,以督查倒逼落實。

龐大複雜的工作最需要協調好各部門共同完成,e三明辦、編辦、財政局、數字辦、城管、行政服務中心等部門,解決編制、經費、組織培訓、責任劃分……一項項工作保障了e三明建設工作的有序推進。

「大家上午好!今天,三明人民自己的網上公共服務平臺、市民綜合服務APP——e三明正式上線發布了。」去年7月23日,隨著市委副秘書長、e三明辦主任熊旭明在新聞發布會上的介紹,e三明開始被越來越多的市民熟知和使用。

馬上就辦,辦出最佳便民效果

「原先一個事情要跑2~3個部門,現在有了e三明,只需要在網上辦理流程,各部門就可以在網上統一審核和審批,基本上跑一趟窗口就可以完成任務。」7月14日,市城投公司的項目負責人楊淼到市行政服務中心的自然資源局辦事窗口辦理貴溪洋路網的規劃選址意見書和用地預審等事宜時告訴記者。

這是市行政服務中心全面推進企業群眾辦事少跑路,實現「一次辦」機制創新的一個生動縮影。

今年以來,我市依託網上公共服務平臺e三明,與省網上辦事大廳互聯互通,創新「一網辦、一次辦、一窗辦」「三個一」服務模式,全力打造掌上辦、馬上辦、網上辦事平臺,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上線一年來,我市共有1052項審批服務事項全部入駐『e三明』,個性化「一次辦」項目達700項,為全省最多,市直部門『一件事』集成辦理事項目前已有50項,是省指標的5倍,同時,我們還推行了網上預約辦事、微信拍就辦等,『e三明』網上辦事達9.58萬件。」市行政服務中心管委會副主任吳良述說。

除了市民,企業也享受到紅利。市行政服務中心積極推進一窗能辦更多事的「一窗辦」,實行「一窗受理、分流轉辦、限時辦結、統一反饋」惠企服務辦理,較好地幫助企業解決惠企政策哪裡查詢、如何申辦等問題,實現了辦理流程規範,政策兌現透明高效。財政局、人社局、住建局等15個單位78條惠企政策實現全程網辦。截至目前,市本級共辦理35964件次惠企政策事項,共兌現資金9.8億元;12個縣(市、區)共辦理了85278件次惠企政策事項,共兌現資金5.7億元。

精雕細琢,提高為民服務質量

e三明就像是一個企業的生產流水線,「服務」就是這條流水線上的產品。全市各個部門用工匠精神不斷打磨線上的「產品」,讓群眾、企業辦事更加方便,不斷提升群眾對服務「產品」的滿意度。

老百姓說話管用,群眾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越來越高。截至7月13日,12345平臺共受理群眾訴求154424件。同時,部門也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著落」,訴求受理率100%,反饋回復率100%,及時查閱率99.93%,按時辦結率99.93%。

有呼必應,有訴必理,有理必果。12345便民平臺,打通了線上和線下,整合線下市縣鄉3級政府及其部門資源,使得老百姓關注的問題,甚至是社會管理的難點,都能在平臺上得到進一步反饋或解決。

群眾從被動利益訴求到主動參與監督治理,倒逼政府部門主動提高城市治理和服務水平。「e三明」公共服務平臺為了保障服務平臺高效運轉。

在運行的一年時間裡,12345便民服務平臺滿負荷運轉,市縣12345便民服務中心,實行全年日曆日24小時工作機制,及時轉辦e三明隨手拍訴求件。

市民訴求事項辦理時限逐步縮短,訴求件批轉要求在1個工作日內完成,部門辦理時間由原來的2-10個工作日縮短到2或5個日曆日;對於影響居民正常生活的噪音擾民、城市管理、環境汙染、消費糾紛、供水、供電、供氣等緊急事項,馬上轉辦並電話告知承辦單位辦理,實現即時現場處理。每月收集匯總分析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研判民情輿情,形成呈閱件,呈報市委、市政府,為決策提供參考。

2019年9月23日,e三明平臺更新到2.0版本,在「保護人民群眾的信息安全」上下足功夫;2020年1月1日,正式上線3.0版本。大量整合原來分散的辦事服務渠道,強化e三明平臺為民、為企辦事服務能力;目前,e三明為市民提供了189項城市服務和功能,較1月1日3.0版本上線之初的109項,又形成量級的提升……

7月23日, e三明新推出4.0版本。在新版本中,更優質的服務、界面、功能體驗讓人們眼前一亮。新改版升級後的 e三明圍繞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提出新思路、新舉措,上線新服務、新功能,繼續堅持「一端全辦」的核心理念,構建「全方位、全天候、全參與」的網上公共服務統一入口。

來源:三明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陳雪珍、劉巖松

相關焦點

  • 「e三明」打造掌上政府:一年網上辦事達9.58萬件
    為落實好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三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e三明建設工作,一年來e三明完成了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變化。三明市是福建省內信息化基礎最薄弱的城市,信息化集約建設資金投入少,部門自建的應用系統少,數據共享交換意識弱,雲計算資源冗餘不多,政務數據匯聚平臺功能不全。
  • 三明市創新「三個一」服務模式,全力打造e三明掌上辦事平臺
    三明市創新「三個一」服務模式,全力打造e三明掌上辦事平臺 2020-07-16 10: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三明市區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可在「e三明」上繳交了
    三明市區住宅專項維修資金可在e三明上繳交了!三明市城市管理局關於e三明開通市區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繳交服務的通告為進一步提升便民服務水平,三明市住宅專項維修資金信息管理系統已完成升級改造實現網上繳交功能。2網上繳交憑證領取網上繳交完成後手機將接收到繳交成功簡訊提示,憑提示簡訊中的業務綜號並攜帶購房發票或購房合同到三明市城市管理局換取繳費憑證。3同時提供窗口繳交服務不便網上繳交或不會網上操作的業主可攜帶購房發票或購房合同及銀行卡(儲蓄卡或信用卡均可)到三明市城市管理局一樓大廳窗口辦理專項維修資金繳交。
  • e三明改版升級 服務市民不停步
    [新聞頁-臺海網] 臺海網8月10日訊 據三明日報報導  「現在不用到櫃檯排隊就可以辦理好補助手續,太方便了。」8月3日,市民張女士打開e三明辦理工會醫療補助事項時發現,e三明界面設計更加簡潔美觀了,查找自己所需的服務項類更加快捷。
  • 三明實踐
    圖為三明市寧化縣大洋村美麗的田園風光。陳慶合攝(影像中國)人民日報 「我出生的地方叫作三明,這裡很多的網紅,不止沙縣和大田。「當年習近平同志在三明調研時就要求『真扶貧、扶真貧』,2013年到湘西調研時又提出精準扶貧思想。」淮土鎮黨委書記邱華東說,2014年,三明市領導帶著大家一起琢磨,緊盯三個問題:扶持誰、誰來扶、怎麼扶。一項名為「348」的精準扶貧機制先在禾坑試點,隨後推向三明全市:以「三步工作法」確定扶持對象,以「四因四缺分類法」搞清致貧原因,以「八種幫扶模式」解決「誰來扶」「怎麼扶」。
  • 風展紅旗 如畫三明
    三明堅持用改革的辦法破解發展難題,努力做到發展與改革相互促進。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檢驗我們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終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實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這是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是黨和人民事業不斷發展的重要保證。」三明堅持把以人民為中心貫穿改革全過程,用群眾的獲得感評判改革成效。
  • 一幅山水畫 滿城文明風——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新福建的三明...
    如今,三明的精神文明創建正在從「五講四美三熱愛」走向「一二三」——以人民群眾是否滿意為唯一標準,城市農村兩頭兼顧,不斷建立健全「法治保障、共創共建、全民參與」三大長效機制,打造「滿意在三明」品牌,讓精神文明建設成為老區蘇區脫貧奔小康的澎湃動力。
  • e三明1周歲啦!說說它從1.0到4.0的那些事兒
    e三明宣傳片 7月23日 「e三明」APP一周歲了 政民企溝通的橋梁 在e三明平穩運行的一年時間裡,市民自發向e三明平臺上反映在工作、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城市管理、環境保護、市場監管等領域的不文明行為、違法行為等,「隨手拍」已然成為市民反饋問題的重要渠道,目前平均每日訴求件達400餘件,平臺訴求受理率和反饋回復率均達100%。
  • 三明新冠疫苗來了!這些人將優先接種
    近日,有市民在e三明平臺上諮詢 關於三明新冠肺炎疫苗的問題 三明市衛健委 根據國家聯防聯控機制及省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的相關要求,我市將壓茬推進部分重點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工作
  • 2020福建三明寧化縣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聘用通知
    2020福建三明寧化縣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聘用通知 2021-01-07 11:36:13| 寧化縣人事考試網 福建事業單位招聘網:提供2021
  • 三明市被譽為「福建綠色寶庫」擁有一座4C級機場,可通航8座城市
    三明市,福建省轄地級市,位於福建省中部連接西北隅,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是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及中國優秀旅遊城市。2016年9月,被國家林業局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三明市擁有海峽兩岸(三明)現代林業合作實驗區,是全國集體林業綜合改革試驗示範區,享有福建「綠色寶庫」的美譽,是全國四個活立木蓄積量超過1億立方米的設區市之一。全市擁有泰寧世界自然遺產地、世界地質公園2個世界級品牌和國家級、省級旅遊品牌各50多個,數量和等級名列全省前茅。
  • 創新開展「三亮三明」活動
    為進一步增強全體黨員幹部創業服務意識,有力提升為民服務解難題的能力水平,今年以來,江西省交通運輸廳聚焦「五型」政府建設,在全系統組織開展「亮身份、亮崗位、亮職責,明承諾、明流程、明監督」「三亮三明」活動。
  • 「三明實踐」的「將樂篇章」(二十)
    ,據三明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統計,共有古窯址51處。 不知不覺間,餘學雲擁有了3000多件古瓷器,幾乎涉及全國各大窯系,包括浙江龍泉窯、陝西耀州窯、福建建窯等,用他女兒的話來形容——是個「瓷痴」。 隨著藏品越來越多,餘學雲萌生了讓普通人了解古陶瓷的念頭。
  • 三明將逐步恢復開展勞動能力現場鑑定工作!這些事項要知道!
    三明將逐步恢復開展勞動能力現場鑑定工作!這些事項要知道!附件:現場鑑定指南  三明市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2020年4月24日現場鑑定指南一、鑑定地址三明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二樓(梅列區杜鵑新村32幢,三明市環保局斜對面)二、交通指引1.乘
  • 兩地上調中風險地區,三明疾控發布健康提示
    剛剛, 三明疾控發布健康提示 全文如下: 2021年1月6日,遼寧省瀋陽市皇姑區長江南街197-1號樓調整為中風險地區。
  • 三明出生日期更正在哪辦理
    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的出生日期的,這一天表示著媽媽在忍受疼痛生產,而嬰兒出來接受新事物的開端,在辦理證件的過程中,由於各種原因可能導致出生日期出現錯誤,可以去辦理更正的,三明出生日期更正在哪辦理呢?下面華律網小編帶大家了解。
  • 天馬科技(603668.SH):三明天馬設立4家全資子公司
    格隆匯4月3日丨天馬科技(603668.SH)公布,公司全資子公司福建三明天馬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三明天馬」)基於鰻魚全產業鏈戰略布局和業務拓展需要,已對外投資設立其全資子公司建寧武調天馬生態養殖有限公司、建寧上河駿馬生態養殖有限公司、建寧渠村新馬生態養殖有限公司、建寧上黎瑞馬生態養殖有限公司
  • 念好「三字訣」 福建三明建寧力保閩江源頭水更清
    近年來,福建三明建寧縣堅持以推動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為核心,著力構建 「 治、保、控 」 流綜合治汙體系,「綜合治理、循環利用、生態修復」等各環節緊密銜接,水汙染防治工作水平不斷提升。
  • 對話歐亞曹和平:用工匠精神 打磨一份祖業
    「這位大山之子,走出大山後,帶著外婆的烙印,帶著晉商的基因,用山一樣的胸懷擁抱著社會,迎接著風雨,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商業神話!」(《循道商家》)在經濟形勢遇冷的時期,歐亞如何能夠做到大規模擴展,使其遍布全國?坊間流傳的「歐亞定律」——只要有歐亞進駐的區域房價必定上漲,這種神奇魅力原因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