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文脈工程交出亮眼「期中成績單」

2021-01-08 江蘇省人民政府

近日,「文脈傳承與地域文化——大型地方歷史文獻編纂與出版學術研討會」在南京成功舉辦。七十餘位來自國內學術界、圖書館界、出版界造詣深厚、影響廣泛的權威專家和著名學者,深入探討地方歷史文獻編纂與出版相關議題。《江蘇文庫》第三批書目也在論壇上正式首發。

217冊,《江蘇文庫》第三批成果亮相

江蘇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文化典籍浩如煙海。根據《江蘇藝文志》的記載,1949年以前出現的江蘇地方著作就有85309種、江蘇籍作者有29617人之多。

2016年,「江蘇文脈整理與研究工程」啟動,計劃用十年時間全面梳理江蘇歷史文化脈絡,努力實現歷史文化的創造性轉化與創新性發展。預計出版3000冊的《江蘇文庫》是江蘇文脈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江蘇文庫》分書目、文獻、精華、史料、方志、研究等六編,對江蘇歷史文獻典籍資源進行全方位梳理。

五年以來,來自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省社科聯、省社科院、省地方志辦公室、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南京圖書館等有關單位、高校、科研機構的800多位專家學者,投身到江蘇文脈工程的編纂、研究與出版工作中來。2018年,《江蘇文庫》首批成果86冊出版;2019年,第二批成果184冊出版;2020年年底,《江蘇文庫》第三批成果217冊在本屆論壇上正式公開亮相,其中包括文獻編51冊,史料編49冊,方志編73冊,精華編30冊,研究編14冊。

盛世修典,太平纂帙。《江蘇文庫》副主編、南京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莫礪鋒認為,從殷商以來,用漢字書寫的典籍浩如煙海,「盛世修典」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歷朝歷代,中國人自覺地通過各種方式來保存、整理古代的典籍,進而從中擷取精華,闡釋義理,以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正因如此,整理典籍,領會、闡釋典籍記載的文化精神,是我們繼承傳統文化最有效的手段。

「江蘇文脈整理與研究工程」編纂出版工作的相關負責人則表示,組織編纂出版《江蘇文庫》這樣的地方歷史文獻,不僅對延續地方文脈、弘揚地方文化具有重要價值,也為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化提供寶貴的地方經驗。

精心挑選,尋找最好版本影印出版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校正》《詩傳旁通》《吳趨訪古錄》《丹陽記》《姑蘇志》《乾隆長洲縣誌》《淮南子》《世說新語》《江蘇歷代文化名人傳·葉聖陶》《江蘇歷代文化名人傳·吳敬梓》《江蘇地方文化史·鎮江卷》……2020年,《江蘇文庫》的文獻、史料、方志、精華、研究各編齊發力,推出一大批經典書目。

「『文獻編』收錄歷代江蘇籍作者的代表作,按照經、史、子、集四部分類,分裝1000冊出版。」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江蘇文庫·文獻編》主編程章燦教授說,歷代江蘇人留下來的各類著作超過八萬種,「文獻編」從中精選五千多部典籍重新影印出版。

從2018到2020年,「文獻編」已推出129冊403種。「每一種列入出版計劃的典籍,我們都精心挑選出最具學術價值和傳承價值的版本。」程章燦介紹,2020年「文獻編」中「經部」推出的《陸氏草木鳥獸蟲魚疏疏》,《江蘇文庫》所採用的是清代揚州學派代表人物焦循的親筆稿本,現收藏於南京圖書館;「文獻編·史部」中的《資治大政記綱目》,作者姜寶是明代的江蘇丹陽人,官至南京禮部尚書。《資治大政記綱目》明萬曆年間刻本在上海圖書館、復旦大學圖書館、南京圖書館均有收藏,南京圖書館的藏本頗為特殊,來自著名的錢塘丁氏「八千卷樓」藏書,有著名藏書家丁丙的題跋。在影印出版時,「文獻編」選擇了南圖的藏本,最大程度地展示這部典籍的豐富內涵。

紙上穿越,回到明清的江蘇去看看

「江蘇文庫·史料編」收錄反映江蘇歷史文化的文獻著作,分地、分專題進行編排。2020年推出的「史料編」書目多為地理類著作,分為地理概況、鄉鎮坊志、山水、名勝古蹟等門類。清代文人姚承緒所著的《吳趨訪古錄》是「史料編·地理概況」中的一本。「吳趨」是什麼地方?編纂者告訴記者,「吳趨」即「吳門」,也就是蘇州。《吳趨訪古錄》好似一本清代道光年間的「姑蘇旅遊指南」,詳細介紹了蘇州的湖光山色和人文勝跡。

如果將「史料編」中的一些書目連起來看,則好似穿越回古代江蘇的「紙上專題穿越之旅」。《覆舟山小志》《金山志》《寶華山志》《虎丘山志》《狼五山志》《靈巖山志》……以平原和丘陵地貌為主的江蘇,山雖不算多,但名山為數不少,每座名山的故事都在這些典籍中生動記錄;《寄暢園志》《拙政園志》《勺湖草堂圖詠》《弇山園記》……這些和園林相關的著作則告訴現代的人們,江蘇不僅僅只有蘇州園林,揚州、南京、無錫等地的園林也別具特色,各有風貌。位於南京的隨園,如今已無跡可尋,但人們可以從《江蘇文庫》收錄的《隨園雅集圖詠》《隨園圖題辭》《隨園瑣記》等書中還原它的勝跡,尋找袁枚、沈德潛、蔣士銓等文人在這裡留下的足跡。

2020年,「江蘇文庫·方志編」推出73冊41種方志,涉及明清蘇州、常州兩府的各種府志、縣誌。方志編主編張乃格研究員告訴記者,江蘇古代方志眾多,蘇州、常州兩地的地方志尤其完備,記載大量歷史信息。從方志名稱可看出古今政區的變遷,震澤、陽湖、金匱、荊溪……這些古縣後來雖然都撤銷了,但縣誌依然留存。如今位於長江之北的靖江,本來是江中沙洲,歷史上長期屬江南的常州府管轄。幾種「靖江縣誌」記錄了這個小城的風雨滄桑,《光緒靖江志》載,鴉片戰爭中,英軍竄擾靖江,遭到軍民痛擊,被殺死殺傷十餘人。靖江人民抗英戰鬥的勝利,記載於縣誌中,並收入《江蘇文庫》而永久流傳。

數字同步, 《江蘇文庫》開放共享

「江蘇文脈整理與研究工程」迎來精彩下半場,3000冊的《江蘇文庫》還將不斷推出新書目。研討會上,專家學者們聚焦地方文獻的整理、挖掘、數位化等議題,開展廣泛而深入的文化對話和交流,為《江蘇文庫》的後續出版帶來新的啟發和動力。

程章燦教授認為,《江蘇文庫》承載的是江蘇文化,「一定程度上,江蘇文化超越了地域文化的範圍,產生了全國性乃至世界性影響,也因而充分展示了她的現代性」。比如說,明清時代的江蘇藏書傳統、江蘇文化家族及其家學家風、江蘇學術流派及其地域文化土壤,都堪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代表,這些都將在江蘇文脈的傳承中發揚光大,對當下產生重要影響。

莫礪鋒教授回顧了孔子和朱熹對典籍的整理與研究。他認為,現代的學者應繼承孔子、朱子的精神,以肅穆的感情看待傳統文化,以嚴謹細緻的態度從事古代典籍整理。「古代經典作品流傳至今的價值,並不是專供學者進行研究,而是供社會大眾閱讀,從而獲得精神滋養,進而推陳出新,繼往開來,這也是編纂《江蘇文庫》等大型地方歷史文獻工作的終極意義所在。」

如何讓《江蘇文庫》飛入尋常百姓家,也是「江蘇文脈整理與研究工程」團隊一直思考的問題。記者了解到,從2019年開始啟動的《江蘇文庫》數位化工程正穩步推進,珍稀圖書將化身百千,開放共享。鳳凰出版傳媒集團總經理孫真福表示,《江蘇文庫》已形成了良好的編纂出版機制和持續出版能力,根據規劃,每年出版250冊-300冊之間,基本可以做到紙本出版與數字上線同步。

相關焦點

  • 「茉莉六合」交出2020年亮眼「成績單」
    全年開展電商主體培訓700人次,新增培育電商主體80家,服務的113家主要電商經營主體累計農產品銷售收入3.15億元,同比增長31.2%……「茉莉六合」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2020年「成績單」新鮮出爐,亮眼數據讓人激動。
  • 海南日報數字報-精管理+強師資=亮眼成績單
    作為省政府教育扶貧移民工程的重點項目,澄邁思源高中生源較一般。但翻閱這所學校近年來的高考錄取信息,卻發現其本科上線率已連續兩年超過80%,每屆亦有數名學生總分超過800分。  從學生基礎較薄弱,學風較渙散到學校學風端正、名聲日益響亮,澄邁思源高中的變化,還得從校長李樹峰說起。
  • 2020 順慶交出亮眼答卷
    面對疫情防控這場大戰硬仗、經濟復甦這次大考難考、臨江新區這件大事要事、民生改善這一民生福祉,全區上下在黨中央、省委、市委的堅強領導下,以非常之舉應對非常之事,交出了一份亮眼「答卷」。去年,順慶還堅持「投資唱主角」,成功舉辦3次省市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創新推行「雲招商」「鍵盤招商」活動,成功招引萬達、正威等大企業落戶順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招商引資「答卷」。產業富民 脫貧攻堅成果持續鞏固全區7個鄉鎮共建立35個脫貧奔康產業園,產業幫扶政策覆蓋95%以上脫貧戶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
  • 2020廣州文交會「成績單」亮眼
    朱小燚發布文交會成果其中,「電競」和「電影」尤為亮眼。電競產業是廣州近年來大力推動發展的產業。本屆文交會成功舉辦了粵港澳大灣區電競職業聯賽、亞洲遊戲與電子競技發展論壇和廣州TTG電競明星邀請賽,網易等頭部電競企業入圍文化企業30強並進行推介,為電競產業發展提供了展示和交易平臺,「全國電競產業中心」建設邁出堅實步伐。電影產業在本屆文交會上進行了集中展示。
  • 新高考元年青島交出一份亮眼成績單 48人被清華北大錄取
    有48人被清華北大錄取,本科率高達82.99%,在名校強基計劃表現搶眼……本期周刊,為您盤點青島今年的高考成績單。青島48人被清華北大錄取,全省第一記者從前不久的「局長面對面」活動中了解到,今年清華北大在山東省共錄取305人,其中在青島錄取了48人,接近六分之一。
  • 江蘇揚中興隆汙水處理廠工程中標結果公示
    1.根據工程招標投標的有關法律、法規、規章和該工程招標文件的規定,揚中城建資產經營管理中心 的  興隆汙水處理廠P-SBR池及厭氧池工程工程的評標工作已經結束
  • 節假日消費成績單亮眼 如何再度激發消費潛力促進消費升級
    節假日消費成績單亮眼「疫情發生後全家人『宅』了幾個月,對出遊都很期待。大人想嘗嘗正宗肉夾饃、臊子麵、羊肉泡饃的滋味,孩子也想看『不倒翁小姐姐』。」家住安徽合肥的白領王帆介紹,去年國慶節,一家四口去了陝西旅遊,嘗美食、逛景點、購買紀念品、體驗民俗旅遊,總共花了1萬多元。「小時候盼過節,是為吃幾頓好的、買身新衣服。
  • 河南110交出成績單:守護萬家平安,去年全省共接警2592萬餘起
    河南110交出去年成績單 2020年,全省110共接警2592.69萬起,其中有效警情632.08萬起,刑事警情23.37萬起,治安警情62.48萬起,交通警情220.73萬起,火災警情1.58萬起,救助群眾307.47萬人次,接報處置各類涉疫類警情27.01萬起,涉及15.53萬人次。
  • 湖南建工集團「賽業績 展英才」項目建設百日會戰交出亮眼「成績單」
    比質量安全,拼建設進度,完成企業產值同比增長近50%,實現創建全優工程大提質、基礎管理能力大提升、項目建設進度大提速。比開拓市場,拼項目承接,百日會戰期間集團中標量突破900億元,完成全年目標的54.56%,創集團歷史同期最高業績。比競爭能力,拼創新成果,形成科研成果600餘項,初步形成具有建工特色的「雙創」體系,實現科研工作戰出創造力、品牌建設戰出影響力、BIM工作戰出競爭力。
  • 2020年注會一年六科成績單刷屏!一年五科更是數不勝數!
    而有付出有收穫的也不一定全是一年六科 再來看看高頓一年五科的的學霸考生,數量驚人 一年五科學霸名單: 陳同學,除了審計未報名,其他均分都在70+,贊 一年過5科粉絲太多,直接展示 目前,收到的一年6科、5科、4科的學霸考生成績單
  • 甲子浩蕩風光長——寫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建校60周年之際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以下簡稱南信大)的60年,前承幾代人艱苦卓絕的探索和奮鬥,再啟一所「雙一流」高校走向世界的變革和創新。拉近歷史的鏡頭,學校一甲子的發展史,也是一部飽含家國情懷、不斷自我革新、自強自信的精神成長史。正是在長期奮鬥中培育、繼承、發展起來的南信大精神,讓這所學校任辛勞而不辭,歷困難而不屈,經考驗而不衰,在浩蕩時代潮流中匯聚成與時俱進、氣吞山河的力量。
  • 中國建築揚州事故死亡6人 子公司江蘇遭禁承攬新工程
    近日,江蘇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網站發布通報顯示, 2019年3月21日,由中國建築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二局」)施工總承包的揚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中航寶勝海洋工程電纜項目101a號交聯立塔、101b號交聯懸鏈樓新建工程,發生一起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坍塌事故,導致6人死亡、5人受傷。
  • 重拳除邪惡,溫情護民安:江門公安交出2020年平安「成績單」!
    市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謝焱冰向社會發布了去年江門公安工作成績單。2020年,我市公安機關在市委、市政府和上級公安機關的堅強領導下,在廣大人民群眾的關心支持下,全力做好戰疫情、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各項工作,有力保障了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 多地去產能「成績單」亮眼
    政策助力  多地去產能成果亮眼  去年6月份,為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鞏固去產能成果,國家發改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務院國資委聯合印發《關於做好2020年重點領域化解過剩產能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堅持鞏固、增強、提升、暢通的方針,著力鞏固去產能成果,持續推動系統性去產能、結構性優產能。
  • 深改組1000天 看看習近平的改革成績單
    深改組1000天 看看習近平的改革成績單 原標題: 言出必行,過去的1000天裡,中央深改組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改革成績單。  ◎成績單1:專啃硬骨頭  動的是既得利益,不真刀真槍幹是不行的  [原聲]改革是一場革命,改的是體制機制,動的是既得利益,不真刀真槍幹是不行的。
  • 來自長江經濟帶江蘇段高質量發展的報告①
    保護母親河,重塑「江」與「人」的關係,復現一江春水綠如藍,努力走出高質量發展新路,江蘇人有多拼?交出了一份怎樣的答卷?江蘇省委研究室調研組用8天時間沿江而行400多公裡,訪河長、進工廠、問群眾,親眼目睹五年荏苒、大江巨變,更深深體會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
  • 江蘇這個地方刷爆老外的朋友圈
    這兩天,江蘇人民像老外一樣熱衷於談論天氣,打雷啦~下雨啦~下大雨了~下暴雨了~淹水了~摸魚啦~退水嚕~
  • 城市文脈豈容「非文物即可拆」?
    「海乃家」的去留,不僅關乎一座舊址的存留,也關乎著一座城市對城市自身文脈敬畏的程度。必須承認,為了城市的發展,甚至為了鄉村的發展,以及為了保護古建築,保護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建築、設施,從國家到省、市、縣,都劃定了不同等級的文物。這些層級文物的劃定,在較大程度上,保護了被劃定範圍內文物建築。但這種保護,充其量只是最基本程度的保護,而不是更高級別的保護,更不是最高程度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