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次長沙會戰:中日雙方戰死的最高將領是誰?都是什麼軍銜?

2021-01-09 靜止歷史

長沙會戰,一共打了四次,前三次中國軍隊以九萬餘人的傷亡,殲滅了日軍11萬人,並且抵抗住了日軍猛烈的進攻,第四次是在1944年,中國軍隊沒能複製勝利,日軍攻陷了長沙。這四次長沙會戰,中日雙方都戰死了很多人,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雙方戰死的最高將領都是誰?

中國方面戰死的最高將領是國民革命軍190師的代理師長賴傳湘。

賴傳湘,出生1903年,江西人,自幼喜歡看精忠報國的故事,很敬佩民族英雄嶽飛和文天祥。雖然出身貧農,賴傳湘的學習卻很好。

在南昌學習的時候,賴傳湘目睹了軍閥橫行、外敵入侵造成的民不聊生,於是產生了從軍的念頭,剛好這時候黃埔軍校正在上海招生,賴傳湘趕到上海,考入了黃埔第四期。

賴傳湘在軍校的學習成績優異,畢業後參加了北伐戰爭,期間多次立下戰功。抗戰爆發後,他參加了淞滬會戰,武寧保衛戰等戰役,兩年時間,職務也從少將團長升到少將旅長。

1941年8月,賴傳湘作為190師的副師長奉命率軍開赴湘北,參加第二次長沙會戰。此戰打得異常激烈,不過190師的師長因貪生怕死,只因手受了一點輕傷就躲到了醫院裡,賴傳湘臨危受命,當了代理師長。

9月8日,賴傳湘受傷後還堅持在前線指揮作戰,但他不幸被敵人飛機上的子彈掃中,當場犧牲,當時他才只有38歲。賴傳湘給三個兒子分別命名為振中、復中、興中,從這也能看出他誓死報國的決心。國民政府為了表彰賴傳湘的英勇,將他追授為中將軍銜。

曾經也有人讓賴傳湘離開戰場去經商,卻被他言辭拒絕了。在他看來,作為一個軍人,怎麼可能在國家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候去當逃兵,這樣不管日後掙多少錢,都於心不安。賴傳湘最喜歡的一句話,也是文天祥的一句名言:「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而他也真的做到了。

日本方面軍銜最高的則是在第四次長沙會戰中被擊斃的日軍第三師團第十八聯隊的聯隊長大橋彥四郎。

大橋彥四郎,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914年就開始在陸軍服役,在1944年3月,調進第三師團。第三師團是抗戰一開始就一直在中國戰場作戰,並且一直作戰到最後的唯一一個日本甲級師團。大橋彥四郎因為作戰英勇還得到過日軍頒發的勳章。

第四次會戰開始後,大橋率領部隊發動進攻,並且在當晚就打到了堰市附近,連續攻克我軍多個陣地,在6月6日已經抵達了瀏陽西北地區,在14日,日軍攻克了瀏陽。

把瀏陽禍害過之後,第三師團開始南下掃蕩,在7月23日,第三師團在茶陵附近遭遇了國民黨150師,在被擊退後轉向,在25日遇到了國民黨第2軍的主力,在激戰中,大橋被我軍戰士擊斃,成了在四次長沙會戰中日本方面軍銜最高的人,死後,大橋彥四郎被日本方面追晉為少將軍銜。

相關焦點

  • 盤點抗戰八年中日22場大會戰
    參戰的國軍主要將領:馮玉祥、顧祝同、陳誠、張治中 「八一三」淞滬會戰中日雙方投入了將近100萬的兵力,這次戰役迫使日軍三易主帥,戰前日本曾囂張的說
  • 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
    有軍事愛好者提問,日本無條件投降時,軍銜最高的將領是哪一位?很多人都答對了一點點,但不完整。因為日本無條件投降時,有四位元帥軍銜的將領,分別是陸軍元帥寺內壽一、杉山元、畑俊六和海軍元帥永野修身,答一兩個人當然不算完全正確了。還有人答是山本五十六和古賀峰一,那就錯得有點離譜了。這兩個人雖然是元帥軍銜,但死於日本投降以前。
  • 程潛、傅作義是級別最高的起義將領,為何未授予軍銜
    起義後,程潛在北京擔任過要職,地位一直很高,但五五授銜時,並未被授予軍銜。另一位最高級別的起義將領傅作義也未被授予軍銜。傅作義,字宜生,山西運城人。1910年,傅作義考入山西陸軍小學堂,很快辛亥革命爆發,傅作義積極響應,擔任了學生軍的排長,趕赴娘子關參戰。後來,傅作義考入保定陸軍學校,成為這所名將搖籃學校的優等生。
  • 開國57位上將,其中有三位是國軍將領,他們分別是誰
    在起義或者投誠的著名國軍將領有華北"剿總"司令傅作義、程潛、盧漢、龍雲、陳明仁、董其武、陶峙嶽、高樹勳等等。其中有三位國軍將領取得了我軍的上將軍銜,他們分別是陳明仁、董其武和陶峙嶽。程潛和傅作義級別太高,授予上將低了點,元帥和大將的名額只有十位,兩位國軍大佬授予元帥或者大將都不太合適。盧漢和龍雲級別也不低,所以這幾位索性不授軍銜為宜。
  • 66年前,評定軍銜的主要負責人是誰,他們都是什麼軍銜?
    1955年評銜前的三年,中國共產黨開始了準備活動,想要在評軍銜的過程中,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給將士們都有一個交代,其實評軍銜就是在軍隊裡面進行分級,分級不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情,1952年軍隊就已經有分級了,是從上到下來進行分級的,算是秩序井然,一目了然,也從來沒有遭遇過什麼非議,不過後來真正開始授銜的評定工作時,大家卻發現,這根本不像是想像中那麼簡單,相反的是,這完全是困難重重。
  • 1985年百萬大裁軍後,歷任42集團軍軍長都是誰,什麼軍銜?
    此部隊曾在著名的塔山阻擊戰中打出了赫赫威名,後參與遼西會戰,與兄弟部隊一同殲滅了國民黨「西進兵團」。新中國成立後,42軍改編為中國人民志願軍42軍,奔赴朝鮮戰場。在兩年的作戰中,42軍共殲敵2.8萬餘人,從眾多兄弟部隊中脫穎而出。那麼,1985年百萬大裁軍後,歷任42集團軍軍長的都有誰,什麼軍銜。
  • 10月25日:中日武漢會戰結束
    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電(記者李曉建)1938年10月25日,中國軍隊撤離武漢,中日武漢會戰結束。在歷時4個半月大小戰鬥數百次的會戰中,日軍共出動12個師團、120餘艘艦艇、500多架飛機、35萬人;中國軍隊共投入14個集團軍、120多個師、100萬人,是抗戰以來規模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犧牲最大的一次會戰。
  • 1979年,對越反擊戰爆發,中越雙方損失了哪些高級將領?
    因為在戰場上他們發現不論是作戰人數還是作戰武器他們都不佔優勢,長期拖延下去,只會導致本國利益受損,於是他們只能選擇投降。雖然戰爭時間不長,但是雙方都有不同程度的人員損傷。那麼在這場戰役中,中越雙方都損失了哪些高級將領?
  • 蔣百裡家中高朋滿座,到處是配劍高級將領,怎料一位中校高談闊論
    那天蔣百裡家高朋滿座,來訪的都是一些軍政要人,其中有第9集團軍司令官張治中將軍,有軍政部政務次長陳誠將軍,有剛剛被任命為副參謀總長兼軍訓部部長的白崇禧將軍,還有自己在維吉尼亞軍校的老校友、時任稅警總團第4團團長的孫立人上校。還有一些曾留學日本、德國、美國軍校的青年校官,其中大部分人蔡繼剛都很熟悉。
  • 隆回高平袁氏,百年裡出了八位將領!
    善作文章者,清中葉後,有業儒袁梧階、袁華學、袁鬥南、袁九畹、袁華袞、袁吉六、袁仲弦,詩人袁伯璵等;建功立勳者,民國以來,則有袁華選、袁樸、袁致中、袁錫琨、袁進、袁允中、袁源、袁邦根等八位愛國將領,足為闔族之楷模也,皆當書之傳之,以發潛德之光,映照後來者。如不為之闡揚,則亦易煙消雲滅耳。餘忝為袁府外甥,又為子婿,今將百年高平袁氏八位軍事將領志其事略,嚴加考證,向諸位父老鄉親如實匯報之。
  • 1985年百萬大裁軍後,歷任第27集團軍軍長都有誰,什麼軍銜?
    那麼,1985年百萬大裁軍過後,歷任27集團軍軍長的都有誰,什麼軍銜?錢國梁、上將軍銜錢國梁出生於1940年,江蘇吳江人。他自1958年參軍以來,歷任陸軍戰士、排長、副連長、參謀、副科長、參謀長等職,是一位從基層走上領導崗位的優秀將領。
  • 1985年百萬大裁軍後,歷任第27集團軍軍長都有誰,什麼軍銜
    錢國梁、上將軍銜  錢國梁出生於1940年,江蘇吳江人。他自1958年參軍以來,歷任陸軍戰士、排長、副連長、參謀、副科長、參謀長等職,是一位從基層走上領導崗位的優秀將領。  不止如此,他曾在1986年率部參加了老山防禦作戰,前後共執行了8次炮擊行動,是我軍中為數不多擁有實戰經驗的優秀將領。  1985年,錢國梁出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7集團軍軍長。
  • 10月25日武漢會戰結束1938年:會戰決定了抗戰勝利必然屬於中國
    此戰,日軍投入高達35萬大軍,500架戰機,120艘戰艦,戰鬥持續了4個多月時間。而國軍參戰部隊更是高達110萬人。武漢會戰的規模空前,先後有馬當戰役、九江戰役、黃梅戰役、廣濟戰役、田家鎮戰役、瑞昌戰役、馬頭鎮戰役、星子戰役、萬家嶺戰役、富金山戰役、信陽戰役等等。 日軍共傷亡15萬人,而國軍更是傷亡40萬。
  • 1985年七大軍區成立後,歷任廣州軍區政委都是誰,什麼軍銜?
    那麼,七大軍區成立後,歷任廣州軍區政委都是誰,什麼軍銜?張仲先、中將軍銜張仲先出生於1926年,山東微山人。他自1940年參加八路軍,經歷了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新中國成立後,張仲先先後進入解放軍政治學院完成系和軍政大學政治系學習,掌握了先進的軍隊政治部管理工作知識,曾先後出任吉林省軍區副政委、瀋陽軍區炮兵政委等職。
  • 抗戰陣亡的兩個國軍高級將領,當時擔任什麼職務?都有多大年紀?
    在抗日戰爭時期,國軍方面在正面戰場上先後組織了多次大會戰,但結果卻是屢戰屢敗,不僅導致國土淪喪了一大半,而且還有不少將領在戰場上陣亡。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抗戰陣亡的兩個國軍高級將領,看看他們當時都擔任什麼職務?陣亡的時候都有多大年紀?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 天爐戰法在長沙打退日軍三次猛攻,為何在海南島,卻一敗塗地
    他用自己製作的《天爐戰法》三次粉碎了日軍佔領長沙的企圖,為當時被動挨打的中國取得了難得的抗日連勝的好成績。抗戰結束後,氣數已盡的國民政府在撤離大陸之前,將死守海南島的重任交給了戰神薛嶽,希望能保存該島,與臺灣互成犄角之勢。為此,雪嶽薛嶽制定了伯陵防線,想要以天爐戰法取得海南島戰役的勝利。但是結果卻讓他失望,面對我們人民軍隊的猛烈攻勢,天爐戰法的威力都喪失了。
  • 1985年至2016年,歷任解放軍第一集團軍政委都是誰,什麼軍銜?
    那麼,1985年至2016年,歷任解放軍第一集團軍政委的都有誰,都是什麼軍銜?史玉孝、上將軍銜史玉孝出生於1933年,陝西寶雞人。他曾在解放戰爭時期,任第一野戰軍第1軍1師宣傳隊宣傳員,隨部參與了蘭州等諸多戰役。新中國成立後,史玉孝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參與抗美援朝的戰鬥。他曾先後擔任陸軍團政委、陸軍師政治部副主任、陸軍師副政委等職。
  • 《亮劍》中,張大彪要是沒死,能被授予什麼軍銜?天妒英才!
    張大彪在解放戰爭中是李雲龍的二師參謀長,老邢是副師長,電視劇和小說都有交代,只是後來李雲龍當A軍代軍長的時候,張大彪和老邢就不在了。我估計李雲龍養傷結束後沒有回到原來的二師,而是直接調A軍去了,他們兩個還在老部隊。張大彪如果順利晉升的話,55年應該不低於師長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