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會戰,一共打了四次,前三次中國軍隊以九萬餘人的傷亡,殲滅了日軍11萬人,並且抵抗住了日軍猛烈的進攻,第四次是在1944年,中國軍隊沒能複製勝利,日軍攻陷了長沙。這四次長沙會戰,中日雙方都戰死了很多人,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雙方戰死的最高將領都是誰?
中國方面戰死的最高將領是國民革命軍190師的代理師長賴傳湘。
賴傳湘,出生1903年,江西人,自幼喜歡看精忠報國的故事,很敬佩民族英雄嶽飛和文天祥。雖然出身貧農,賴傳湘的學習卻很好。
在南昌學習的時候,賴傳湘目睹了軍閥橫行、外敵入侵造成的民不聊生,於是產生了從軍的念頭,剛好這時候黃埔軍校正在上海招生,賴傳湘趕到上海,考入了黃埔第四期。
賴傳湘在軍校的學習成績優異,畢業後參加了北伐戰爭,期間多次立下戰功。抗戰爆發後,他參加了淞滬會戰,武寧保衛戰等戰役,兩年時間,職務也從少將團長升到少將旅長。
1941年8月,賴傳湘作為190師的副師長奉命率軍開赴湘北,參加第二次長沙會戰。此戰打得異常激烈,不過190師的師長因貪生怕死,只因手受了一點輕傷就躲到了醫院裡,賴傳湘臨危受命,當了代理師長。
9月8日,賴傳湘受傷後還堅持在前線指揮作戰,但他不幸被敵人飛機上的子彈掃中,當場犧牲,當時他才只有38歲。賴傳湘給三個兒子分別命名為振中、復中、興中,從這也能看出他誓死報國的決心。國民政府為了表彰賴傳湘的英勇,將他追授為中將軍銜。
曾經也有人讓賴傳湘離開戰場去經商,卻被他言辭拒絕了。在他看來,作為一個軍人,怎麼可能在國家面臨生死存亡的時候去當逃兵,這樣不管日後掙多少錢,都於心不安。賴傳湘最喜歡的一句話,也是文天祥的一句名言:「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而他也真的做到了。
日本方面軍銜最高的則是在第四次長沙會戰中被擊斃的日軍第三師團第十八聯隊的聯隊長大橋彥四郎。
大橋彥四郎,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914年就開始在陸軍服役,在1944年3月,調進第三師團。第三師團是抗戰一開始就一直在中國戰場作戰,並且一直作戰到最後的唯一一個日本甲級師團。大橋彥四郎因為作戰英勇還得到過日軍頒發的勳章。
第四次會戰開始後,大橋率領部隊發動進攻,並且在當晚就打到了堰市附近,連續攻克我軍多個陣地,在6月6日已經抵達了瀏陽西北地區,在14日,日軍攻克了瀏陽。
把瀏陽禍害過之後,第三師團開始南下掃蕩,在7月23日,第三師團在茶陵附近遭遇了國民黨150師,在被擊退後轉向,在25日遇到了國民黨第2軍的主力,在激戰中,大橋被我軍戰士擊斃,成了在四次長沙會戰中日本方面軍銜最高的人,死後,大橋彥四郎被日本方面追晉為少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