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爐戰法在長沙打退日軍三次猛攻,為何在海南島,卻一敗塗地

2021-01-15 歷史人物小故事

在八年抗戰期間,產生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抗日名將,薛嶽就是其中之一。他用自己製作的《天爐戰法》三次粉碎了日軍佔領長沙的企圖,為當時被動挨打的中國取得了難得的抗日連勝的好成績。

抗戰結束後,氣數已盡的國民政府在撤離大陸之前,將死守海南島的重任交給了戰神薛嶽,希望能保存該島,與臺灣互成犄角之勢。為此,雪嶽薛嶽制定了伯陵防線,想要以天爐戰法取得海南島戰役的勝利。

但是結果卻讓他失望,面對我們人民軍隊的猛烈攻勢,天爐戰法的威力都喪失了。辛苦支撐了5個多月後,薛嶽不得不帶著殘部逃到臺灣。

在三次長沙保衛戰中大獲全勝的天爐戰法為什麼不能守住解放前的海南島?

第一,戰鬥的性質截然不同。

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裝備簡陋,但全國人民齊心協力,成了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國共兩黨共同任務。幾乎所有中日旋轉都是關於國家和民族命運的,因此得到了大眾的大力支持。

長沙的戰略位置特別重要,防止日軍打通西南大後方的咽喉要道,所以不能有失誤。從士氣和全國支持力度來看,以後所謂的海南島戰役和國共兩軍的內部戰爭完全不能等同。

所謂「秋雖三戶,死晉必楚」。自古以來,湖南人就有不服的精神。在三次長沙會戰期間,這一特點尤為突出,湖南軍民齊心協力,將總御外恥辱發揮到極致。

為了實行國民政府堅固的碧清野抗日政策,當地人民自覺自己淹沒良田,挖路,破壞橋梁,日軍進入湖南後無路可走,無家可歸,沒有食物可吃。

所有青壯年不分男女,分擔偵探、交通、救護車、運輸、宣傳、偉業等工作。據統計,長沙會戰中接連有100萬民眾直接參與守軍作戰。在全面抗戰中值得軍民合作的楷模。

從海南島全境來看,國民政府已經戰敗逃離臺灣,連年戰爭的中國迎來新生。這時,雪嶽的軍隊在當地群眾眼裡成為破壞統一的殘兵敗將,成為支持登島作戰的人民軍,消除彼此的長壽,戰爭結果已定。

第二,天爐戰法被過度誇大了。

日軍前三次進攻長沙時,在太平洋戰場上接連敗北,其兵力已經排起了隊。中國戰場正在進入僵局,加上狂妄的日軍糾集10萬人,從湖北直撲長沙,完全不顧後方補給無法企及的現實。

天爐戰法的核心是誘敵深入,然後集中重兵包圍。最終,自以為是的日軍果然中了計,猛撲過去,迅速推進,最終在長沙市遭到了30萬國軍的圍攻。日本人的裝備先進得多,但國軍人數的巨大優勢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一差距,取得了勝利。

因此,天路戰法首先要有比敵軍多得多的優勢形成包圍。同時要吸引敵軍孤軍奮戰,不能前後照應。這樣在兩邊的進攻中才能打亂敵人的陣營,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

例如,在第四次長沙保衛戰中,雪惡仍然遵循天路戰法。但是日軍不再陷入計謀,兩邊加強防守,穩步推進,長沙只堅持了4天,失誤了。

在海南島解放戰役中,登陸作戰的我軍不僅是韓善超指揮的精銳師,還有40軍、43軍、第15兵團加農炮團28團、高射炮第一團、島上的瓊瑤蘭縱隊2萬人等,總兵力達12萬多人。

守護海南島的雪嶽手下水軍只有19個師,都是未完成的非嫡系部隊。大部分都是剛剛逃離廣東的軍閥餘漢某的殘兵敗將,已經沒有驚動弓的鳥的戰鬥力了。此外,島上少數反動武裝也只有不到10萬人,在兵力上不佔優勢,自然無法與橫掃全國、士氣旺盛的人民軍抗衡。

第三,白色恐怖得不到民心。

面對兵力不足,雪惡已經陷入僵局,島上的尊野地區也配合登陸的解放軍展開襲擊和破壞,因內憂外患而得不到安寧。除了在漫長的海岸線上防禦我軍登陸外,還要分散這支遊擊隊,原本不足的兵力更加分散。

在厭倦這種防守的情況下,雪惡引起了白人的恐懼,肆意抓住了與遊擊隊有牽連或有嫌疑的民眾。全島人心惶惶,更得不到民心。

土生土長的瓊懸崖縱隊,無論是幹部還是戰士,都與當地群眾有著不可放棄的軍民魚情結,得到了深切的支持和支持。

在這種天空、地理、人和條件的鮮明對比下,薛嶽和他的軍隊接連敗北,堅持無果後棄島逃往臺灣也不足為奇。

相關焦點

  • 薛嶽:號稱「外戰內行」,三戰定長沙殲敵11萬,103歲壽終正寢
    自創「天爐戰法」的薛嶽就是其中一位,就連日軍的總司令崗村寧次都說:「撼山易,撼薛嶽難!」,歷史上稱薛嶽「外戰內行」。戰神薛嶽起步薛嶽出生於廣東韶關市,綽號「老虎仔」。因為自己父親仰慕抗金英雄嶽飛,所以取名薛仰嶽,後來自己基於父親對嶽飛的仰慕之情,也下定決心身體力行,將自己正式改名為薛嶽。薛嶽十一歲時,考取進入到黃埔陸軍小學學習,隨後也進入到保定陸軍學校。
  • 1950年,海南島戰役,韓先楚用木帆船撕破了薛嶽的「伯陵防線」
    一、薛嶽在海南島編織了一道嚴密的「伯陵防線」薛嶽,字伯陵,廣東韶關樂昌客家人,他是蔣介石身邊非常優秀的一位軍人。崗村次寧曾經說過:「撼山易,撼薛家軍難」。確實,在抗日戰爭時期,薛嶽具有非常出色的表現,他憑藉一手天爐戰法,在三次長沙會戰中,殲滅日軍11.75萬人,不僅保住了長沙,更是重創了日軍。
  • 硬戰將軍立「倭寇萬人冢」碑 肉搏日軍犧牲(圖)
    第二次長沙會戰埋葬千餘名被消滅的日軍  在第二次長沙會戰期間,日軍主力一部企圖在長沙附近磨盤州偷偷渡河撤退,被中方軍隊發覺,王甲本親率其屬下第294團,在磨盤山北岸建立起防禦工事,狙擊日軍。  日軍向陣地展開了瘋狂的進攻,王甲本身先士卒,率官兵與日軍浴血奮戰,激戰30餘小時。雙方短兵相接,不時發生肉搏戰。
  • 陳賡將軍的第386旅有多強,讓侵華日軍畏懼,美國武官翹起大拇指
    1921年脫離湘軍,在長沙的鐵路局當辦事員,參加愛國運動,在期間,得到了我黨何叔衡、郭亮等的幫助,並接受了共產主義思想。1922年加入我黨。1924年5月考入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後留校任連長、副隊長,參加了平定商團和討伐陳炯明的東徵等戰鬥。
  • 4次長沙會戰:中日雙方戰死的最高將領是誰?都是什麼軍銜?
    長沙會戰,一共打了四次,前三次中國軍隊以九萬餘人的傷亡,殲滅了日軍11萬人,並且抵抗住了日軍猛烈的進攻,第四次是在1944年,中國軍隊沒能複製勝利,日軍攻陷了長沙。這四次長沙會戰,中日雙方都戰死了很多人,今天我們就來講講雙方戰死的最高將領都是誰?
  • 李玉堂83年被追封為烈士,他是抗日名將為何被冤殺?老蔣為其流淚
    1939年9月-1942年1月,長沙會戰至此結束,共殲滅日寇11萬人,國民革命軍第10軍在軍長李玉堂的指揮下,奮勇殺敵,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殲敵6萬餘人。可就是這樣一位能徵善戰的國民黨抗日名將,於1951年因妻子於我黨有聯繫,最終被蔣介石誤殺於中國臺灣,事後,蔣介石派人查明原委,每當想起此事蔣介石不由得淚流滿面,這是為何?李玉堂,生於1899年山東省東瀛市廣饒縣人,是當地有名的地主家庭,到李玉堂父親這一輩家中良田就已經有60多畝。優異的家庭使得李玉堂接受良好的教育,先後就讀於廣饒二區振華高等小學、河西國民學校就讀。
  • 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後 中國東北戰事仍未停息 蘇軍繼續猛攻
    在8月14日的戰鬥中,日軍高射炮火擊落了三架蘇軍雅克-9戰鬥機(如圖),其中兩架墜毀在日軍防線背後,另一架墜毀在蘇軍控制區。另外還有一架雅克-9、兩架佩-2倍擊傷,因此戰鬥損失為六架。蘇軍攻擊機和戰鬥機一天內擊毀兩門高射炮,摧毀兩門野戰炮,49輛汽車,14輛貨車,並擊潰了一個步兵團和兩個騎兵中隊。
  • 1988年,隸屬於廣東省西部的海南島,為何能夠分家建省?
    那麼,當年為何要與廣東省分家呢?首先,我們聊一下海南省的歷史,海南省是我國最年輕的省份之一。早在元明時期,河南、山東、陝西、山西等老資格的省份就已經先後建立,至於海南省,1988年從廣東省脫離以後,才成為了省份。今天,我們從頭慢慢聊。在夏商周三朝統治時期,中原王朝的勢力範圍主要在黃河流域,逐步向長江流域延伸。珠江流域和海南島等地,當時被稱為「南服荒繳。」
  • 海口1939:姑娘為躲日軍扮老婦(組圖)
    五源河石板橋見證了日軍屠殺村民並拋屍河裡。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華大地四處瀰漫著日本侵略者帶來的腥風血雨。海南島雖然偏隅一方,但仍然沒能逃離日本侵略者的鐵蹄。海口,首當其衝地成為侵華日軍第一個開刀的地方。1939年2月10日中午12點,海口淪陷,在此後6年的時間裡,海口市民生活在侵華日軍的陰影之下。
  • 日軍發射毒氣彈,八路軍毛巾浸尿捂口鼻,仍有戰士中毒
    4連連長李庚臣、指導員王統現地勘察地形後,決心以1、2排正面阻擊,將3排拆分為3人一組的戰鬥小組,撒在青虛山方圓幾十裡的山頭、山溝、山洞內,採取側後襲擊、夜間襲擾、打擊日軍補給線等戰法
  • 西遊記冷知識,裡面三個童子是什麼來頭?第三個來歷最大
    西遊記作為四大名著之一,一直都被人們樂此不疲的解讀著,不過夥伴們可知道,西遊記裡的三個童子都是什麼來頭?哪個童子來歷最大的呢?推雲童子當時唐僧師徒四人路過車遲國,遇到了三個妖怪,那就是羊力大仙、虎力大仙和鹿力大仙,也正是這三個妖怪阻擋了西行隊伍的道路。
  • 「三陽開泰」戰法
    從二十四節氣對應的卦來說,泰卦,是卦象從代表十一月的復卦(只有一個陽爻)、經由代表十二月的臨卦(有兩個陽爻)、發展到具有三個陽爻而且陽下陰上的陰陽交泰的卦象,開始了一年的新春正月,開始了天地和美、萬物生發的鴻泰景象。「三陽」表示陽氣逐步超越陰氣,冬去春來,萬物復甦。
  • 戰法打樁技巧詳解!
    戰法打樁技巧詳解!喜歡小編的就點個關注唄前言。你有故事我有酒,咱們坐著嘮一宿。在千千萬萬的文章中感謝你讀到了這一篇文章。一直有人朋友讓我出戰鬥法師打樁的攻略技巧,由於平時比較忙終於在端午節休假這幾天來給大家出一期諮詢。
  • 中外歷史同時空之建築學家梁思成逝世、日軍攻佔吉隆坡
    1950年6月23日,全國政協一屆二次會議召開,會上,在毛澤東主席的提議下,全體代表起立,鼓掌通過了梁思成夫婦主持設計的國徽圖案。 1950年9月20日,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籤發了公布國徽的命令。 1972年1月9日逝世。
  • 抗戰時期,日軍為何屢次掃蕩抗日根據地?八路軍對日軍威脅有多大
    所以為了得到更充足的資源,日本將他的目光投到了中國這個飽受戰火摧殘的大國,1931年,策劃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張學良下令不抵抗,使得日軍輕鬆佔領了東三省,得到便宜的日本把中國當成了一個予取予求的寶地,時隔幾年,日軍已經不滿當時的地盤,將野心放到了整個中國,所以在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了全面的侵華戰爭。為了反對日軍的侵略,中國人民空前團結,和日本展開激戰。
  • 這支軍閥10萬人沒一個叛徒,機槍陣成日軍噩夢,軍長甚至刺刀上陣
    1937年8月,日軍策劃了八一三事變,淞滬會戰隨之爆發。面對日軍的大舉進攻,各地方軍閥幾乎無動於衷。蔣委員長只好讓自己的嫡系部隊率先投入戰場,中國軍隊儘管佔據了人數上的優勢,還是傷亡很慘重。他甚至邊指揮邊操縱一挺機槍奮勇殺敵,在滇軍的頑強抵抗下,日軍被阻擊在蘇州河對岸幾乎寸步難行。 滇軍使用的捷克式重機槍火力很猛,出彈速度快。尤其是他們的槍手操縱十分熟練,專門射擊掩體中的敵軍。滇軍對日軍的阻擊任務,為給中國軍隊騰出了排兵布陣的時間,也為淞滬會戰持續三個多月奠定了基礎。滇軍和日軍激戰數十天後,彈盡糧絕之下他們被迫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