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1939:姑娘為躲日軍扮老婦(組圖)

2021-01-10 搜狐網
    長流鎮新海村海邊,日軍佔領海口時期曾停靠著日軍軍艦,現在是粵海鐵輪渡碼頭。  1939年2月10日,日軍佔領海口後,日軍儀仗隊經過中山路一帶。( 翻拍)78歲的史道昌在日軍佔領海口時期,被日本兵刺傷右臂。

五源河石板橋見證了日軍屠殺村民並拋屍河裡。

  1937年7月7日,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華大地四處瀰漫著日本侵略者帶來的腥風血雨。海南島雖然偏隅一方,但仍然沒能逃離日本侵略者的鐵蹄。海口,首當其衝地成為侵華日軍第一個開刀的地方。1939年2月10日中午12點,海口淪陷,在此後6年的時間裡,海口市民生活在侵華日軍的陰影之下。67年的漫長歲月似乎轉眼即逝,當年的慘痛經歷卻依然留在人們的記憶中。本報記者劉豔/文 李小崗/圖

  天尾港

  日軍登陸地300草房化為灰燼

  新海村在解放前名為天尾村,侵華日軍就在該村所在的天尾港登陸,開始了對海南島長達6年的侵略。

  2006年11月29日中午,海口市西秀鎮新海村,空氣裡瀰漫著海邊村莊特有的味道。92歲的林鴻瑜老人和79歲的童茂賢老人正在村裡的一間茶鋪裡悠閒地喝茶,記者的到來,讓他們再次回憶起67年前的那一幕。

  父親出海遭遇日軍被殺害

  童茂賢當時還是個孩子,只有12歲,但對日本侵略者,他有著刻骨銘心的記憶。童茂賢告訴記者,日軍在天尾港登陸前,就經常派飛機來港口附近探看情況,有時候兩三天來一次,有時候一天來幾次,而且還派艦艇到附近海域來探測水深、潮汛和海底障礙物等情況。

  開始時,經常和村裡的孩子一起在海邊釣魚抓蝦的童茂賢除了感到好奇外,並沒有其它的感覺,直到1938年10月的一天,童茂賢的父親與兄弟幾個開船準備到廣州灣(今湛江港)裝貨,船剛離開港口,就被日軍艦艇攔截,父親和其他船員全部被日軍刺死,船也被燒得乾乾淨淨。

  怕遭反抗日本兵留意村民的手

  1939年2月9日晚八九點左右,村民們一如往常吃過晚飯後呆在家中。海面上慢慢出現了一個個黑點,越來越近,日軍的艦艇駛進天尾港,船上的探照燈照亮了整個小村莊。童茂賢說,大家人心惶惶,但誰都不敢出門去看,只能躲在家裡靠耳朵來判斷外面的動靜。半夜兩三點,外面的動靜越來越大,村民們感覺到,日本兵開始上岸了。第二天一大早,童茂賢和夥伴們像往常一樣跑到沙灘,遠遠的就看見海面上停泊著一大片軍艦,還有很多用來登岸的小艇。日本兵正在將船上的物資往沙灘上丟。

  童茂賢記得,日本兵運來了很多東西,還讓村裡的大人小孩都去幫忙搬運到村裡,然後繼續向海口進發。日軍非常注意村民們的手,因為可以通過手掌觀察此人是否是讀書人,手掌薄的人一般是有點文化的人,日軍就會特別關注,擔心他們有反抗的思想。

  300多間草房化為灰燼

  童茂賢說,也許是要趕著進市區,日軍在村裡沒有停留太久,村民很幸運地在日軍登陸時沒有受到傷害。但是到了1941年5月,由於漢奸向日軍告密說遊擊隊從天尾村出海往越南買武器,百餘日本兵晚上來到了村裡。讓全村的男女老少集中在沙灘上,逐個檢查。不到一個月後,日本兵又再次來到村裡,並放火燒村。此次暴行不僅讓全村的300多間草房和2間瓦房化為灰燼,也讓童茂賢失去了母親、姐姐等家人。

  解放後,天尾村改成了新海大隊,後來成了新海村。如今,天尾港已經建成了粵海鐵路火車輪渡南港碼頭,當童茂賢帶著記者來到這個當年日軍登陸的地方時,平靜的海面上三三兩兩來垂釣的人悠閒地魚鉤,停泊在港池裡的「粵海鐵一號」準備著又一次的起航。

  海口市區

  最高的五層樓上掛起太陽旗

  1939年2月10日中午12點,海口淪陷。

  雖然在日軍登陸前,已經有一些市民拖家帶口逃往雷州半島、越南等地,但大多數市民留在了海口,共同經歷了一段水深火熱的日子。

  日軍進城後,佔據了金牛嶺、大英山等戰略要地,而且徵用了市內較有規模的建築,剛建成幾年的五層樓,當時是全市最高的建築物,原本是海口最繁華、高級的場所,也失去了昔日的光彩,駐紮了大量日軍,並升起了被老百姓稱為「膏藥旗」的日本太陽旗,樓頂架起了機關槍。

  今年80多歲的老市民陳瓊潤告訴記者,日本兵進城後就到處找女人,連抓到小孩也問哪裡可以找到「姑娘」。當時,市裡的年輕婦女都不敢出門,不得不出門的時候就用黑布把頭纏一圈,用布條束胸,步履蹣跚地裝成老婦人。

  儒顯村

  全村遭日軍屠殺僅剩27人

  如果不是因為67年前8月15日那慘痛的一幕,儒顯村現在可能還只是長流鎮上一個很普通的村莊。67年前的那場席捲全村的腥風血雨,讓儒顯村記入了史冊。

  當記者走進儒顯村時,村口的大榕樹下,幾個老婦在悠閒地聊著家長裡短。問起當年的大屠殺,老婦們指著不遠處一個正在牽牛的老人告訴記者,當年的倖存者中如今仍健在的只有兩人,一個跟隨子女生活在鎮上,另外一個就是他。

  母親身軀下死裡逃生

  將手中的活放下來後,78歲的史道昌帶著記者沿著村前已經棄用多年的小路,來到了一個雜草叢生的地方。「這裡原來是一個甘蔗園,當年日本鬼子就是把我們趕到這裡。」

  1939年8月15日中午,史道昌從村裡的小學放學後回家,他沒有想到,從那天開始,他沒能再回到課堂,開始了近6年的逃亡生活。當天中午,日軍將儒顯村團團包圍,史道昌說,四五個日兵帶槍闖進家裡,用槍指著我們,嘴裡嘰哩呱啦地不知道說著什麼,但是從手勢看是讓我們出去。在日本兵的驅趕下,史家除了事先躲藏起來的2個姐姐外,其餘的都被趕出屋外。村裡老人、小孩和婦女被日本兵趕到甘蔗園,男人則被趕到距離甘蔗園幾十米外的五源河邊。

  史道昌告訴記者,當時他才11歲,被媽媽緊緊地摟在懷裡,大家都很害怕,但是又都不敢哭出聲。這時,幾聲槍聲傳來,原來是被趕到五源河邊的男人中有幾個想跑,還沒跑出幾米就被日本兵開槍打死了。在甘蔗園這邊,日本兵也開始了殘忍的殺戮。史道昌記得,當時日本兵首先讓一個婦女站出來,但那個婦女因為害怕不肯,於是日本兵乾脆直接衝進擠成一團的人群中,開始用刀亂刺。人群裡頓時鮮血四濺,慘叫聲不絕於耳。

  說到這裡,老人的眼睛開始變得溼潤,聲音也變得急促起來。他說,當時被殺死的人一個壓著一個,日本兵也懶得一個一個拉開,就隨便用刺刀從縫隙裡刺,壓在身上護著自己的母親和嬸嬸已經斷氣,刺刀從空隙中刺到他的右手臂上,一連三刀,很痛,但是他不敢出聲,不一會兒就失去了知覺。

  村民鮮血染紅了五源河

  當史道昌再次睜開眼睛時,一切恍如隔世。當天傍晚,一些因外出而僥倖逃過一劫的村民們在整理屍體時,從屍體堆裡翻出了他哥哥史逢昌,還有與他從小一起長大的李方謨以及一個肚子被刺刀剝開的老婦人。老婦人被扶回家後剛喝了口水,就倒地身亡了。

  死裡逃生的村民不到30人,還沒來得及整理破敗不堪的家時,聽聞日本兵又來了,大家急忙往村外的山坡上跑。在從五源河的石板橋上經過時,史道昌看到了永遠不可能忘記的一幕:五源河靜靜流淌了不知多少年的河水已經變成了紅色,石板橋下,一具具村民的屍體層疊著,讓人不忍多看。史道昌說,大家都驚呆了,但是腳下不敢多停,更別說去尋找自己家親人的屍骨,只能腳步沉重地繼續逃命。

  倖存者荒坡上躲藏5年多

  倖存的村民逃到了村外的山坡上。史道昌說,山坡上的日子並不好過,親人被殺光,房子被燒光,沒有吃的東西,沒有住的地方,但是誰也不敢離開,因為害怕日本人再次回來。後來倖存下來的史奇文、史士昌父子,想發動村民們回村備耕以播春種,不料在村外遇上日軍兵,被綁在椰樹上活生生地剝皮致死。這讓大家更覺得恐懼,只能晚上偷偷摸摸下山耕種。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村民們才回到已經面目全非的村裡,當時村裡的房子只燒剩下幾間,大家都不敢分散住。

  站在五源河的石板橋上望去,原本近10米寬的河面如今只有3米多寬,老人在石板橋上慢慢踱步,偶爾停下來盯著河水,一言不發。

  據記載,當年儒顯村全村226人,有199人被殺害。日軍投降後,倖存的村民才慢慢恢復了生產,重新建起了房子。直到現在,每逢8月15日,村裡人都會到石板橋邊祭奠慘遭不幸的親人,並讓子孫後代銘記曾經遭受過的傷痛。

相關焦點

  • 《1939:「太平輪」自沉鎮海口》迎來大結局
    1937年8月12日和1939年6月28日,中威公司的「源長輪」、「太平輪」分別自沉於長江江陰要塞和寧波鎮海口,以堵塞航道,阻止日軍從水路對中國的進攻,奏響了一曲氣壯山河的抗日悲歌。 1988年12月30日,陳順通的孫子陳震、陳春向上海海事法院提起訴訟,向商船三井株式會社追索「順豐輪」、「新太平輪」的租金及相關經濟損失。
  • 組圖:齊齊哈爾發生日軍遺棄毒氣洩漏事件
    組圖:齊齊哈爾發生日軍遺棄毒氣洩漏事件圖為化學毒劑桶圖為中毒人員入院接受治療經專家進行現場勘察,初步認定5隻金屬罐為日本侵華戰爭期間遺棄的化學毒劑,此事故的進一步情況正在調查中。
  • 二戰日軍老照片:希特勒青年團訪問東京、身穿鎧甲的日本武士
    歡迎來到不二書舊影時光,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組圖組,是來自於二戰時期的日軍老照片。通過這一組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這張照片拍攝於1937年,從1931年日本侵佔東北,到1937年日本實施了全面侵華戰爭,照片中為日本海軍陸戰隊進攻上海時穿過被日軍轟炸過後的廢墟。這張照片拍攝於1939年,改建後的「赤城號」和「加賀號」航空母艦,這兩艘日軍的主力航空母艦都在後來的太平洋戰爭中被重創。
  • 大反攻-1939年冬季攻勢
    第1,第4,第8,第9戰區及蘇魯,冀,察等地區擔任助攻,以牽制各地日軍,保障負責主攻的第2,第3,第5戰區攻勢;同時全面破壞各地交通動脈。 1939年冬季攻勢其作戰重點劃定為晉南和華中地區,尤其是華中地區為攻勢重心。
  • 1939年-1940年
    1939年   1月2日 毛澤東為《八路軍軍政雜誌》撰寫《發刊詞》。指出:出版這本雜誌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八路軍的戰鬥力和士氣,同時也為了供給友軍與抗日人民關於八路軍抗戰經驗的參考材料。   1月3日 晉東南和冀西各界在沁縣舉行萬人大會,提出「擁護蔣介石委員長堅持抗戰到底」、「反對投降妥協」的口號。
  • 諾門坎戰役的貓膩:蘇軍鋼鐵洪流傷亡比日軍大?日軍藏了多少數字
    直到1939年的一場戰爭,徹底讓日本打消了北上的念頭,全力南下,這就是蘇日爆發的「諾門坎之戰」。  諾門坎之戰在二戰史中地位很重,有人甚至將其列為二戰的轉折點之一。因為在此戰之後,日本人徹底放棄了北上的計劃,百萬關東軍按兵不動,讓蘇聯得以將軍隊調往西方抵抗德國入侵,扭轉了歐洲戰場的戰局。  那麼,諾門坎之戰到底發生了什麼,日軍和蘇軍到底傷亡幾何?
  • 1939年,蘇聯和日本戰爭是如何打起來的,有什麼重大影響?
    1939年夏天,蘇聯軍隊和日本軍隊在蒙古邊境地區爆發了戰爭,並造成了深遠的歷史影響。這場戰爭從5月打到8月,雙方共有10萬多名士兵、1,000多輛坦克和飛機參戰。蘇日戰爭時,蘇聯的坦克部隊在戰鬥1939年8月20日至31日,蘇聯發動了決戰攻勢,日本被擊潰。
  • 揭露侵華日軍在嘉興使用毒氣彈
    在日本侵華期間,日軍無視國際聯盟在日內瓦籤訂的《關于禁用毒氣或類似毒品及細菌方法作戰議定書》,大量使用毒氣彈,給我國軍民造成了極大的傷害。由於使用化學武器是國際公約嚴格禁止的,所以日軍在戰爭中對這一情況進行嚴格的保密,而在戰後則有意掩蓋事實。因此,日軍在華進行毒氣戰的事實沒有得到有力的揭露,對其罪行沒有給予徹底的清算!
  • 1942年,駐武漢日軍宵禁一夜,偷光下水道井蓋,原因是什麼?
    這讓日軍得以佔領長江沿岸的重要城市,有了掠奪中國資源的機會。日軍在戰爭期間,大肆掠奪長江流域的各種礦產,還設立專門的經濟侵略企業如「華中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等。這是一個成立於1938年,專門從事長江流域各類礦產資源的勘查和開採的公司。
  • 海口市民舞動群眾廣場舞蹈賽(組圖)
    海口市民舞動群眾廣場舞蹈賽(南海網記者汪德芬攝)  南海網1月18日消息(南海網記者趙仕芳)1月18日晚7時30分,2010年首屆「歡樂海口舞動椰城」群眾廣場舞蹈比賽首場預賽在海口市萬綠園拉開序幕。  首輪來自海口市四個區和各街道、社區等29支健身藝術團隊的群眾身作盛裝,跳起了歡快的《幸福中華》、《溜溜康定情》、《新洗衣歌》等舞蹈。
  • 躲飛機成常態,慘無人道的重慶大轟炸,中國人在炮火中越炸越強
    而重慶地區又地處巴蜀地區,氣候夏天溼熱,秋冬溼冷,霧氣較重,仿佛為重慶提供了一層天然的「防護層」,所以當時居住在重慶的一位傳教士說:「重慶十分安全,因為城市幾乎被完美的霧靄所籠罩著。」重慶居民也並沒有將日軍的轟炸太當回事,但以為靠霧氣就可以阻擋住日軍的轟炸這一說法顯然並不靠譜,隨著日軍對重慶地形以及城區分布的逐漸熟悉,轟炸次數與轟炸程度愈發增多與嚴重。
  • 河北邯鄲姑娘艾楚怡問鼎中華小姐冠軍(組圖)
    河北邯鄲姑娘艾楚怡問鼎中華小姐冠軍(組圖)    河北新聞網訊(燕趙都市報記者侯豔寧)由鳳凰衛視舉辦的《2011中華小姐環球大賽》日前落下帷幕,來自河北邯鄲、中國傳媒大學播音主持專業大四學生、22歲的艾楚怡奪得冠軍,她同時得到「最上鏡小姐獎」。
  • 組圖|上百隻慄喉蜂虎在海口築巢產卵
    據海口畓榃溼地研究所所長盧剛介紹,一百多隻慄喉蜂虎在海口市西海岸多個地點棲息。慄喉蜂虎被列入《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價值、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保護動物名錄》,每年3月至8月都會來到海口。圖為:4月23日,在海口市秀英區西海岸金沙灣的廢棄魚塘,觀鳥愛好者拍攝慄喉蜂虎。從2014年開始,海口的觀鳥愛好者開始關注慄喉蜂虎。4月23日,三隻慄喉蜂虎在築巢地活動。
  • 1938年日軍佔領安慶,安慶工商業發展遭到嚴重中斷
    為了迅速佔領武漢,推翻國民黨政府,安慶成為日軍的必攻之地。1938年5月29日,日軍下達攻擊安慶的命令,日軍侵佔安慶主要用飛機和軍艦轟炸炮擊沿江軍事目標以及民房,沿江商店、住房一半以上被炸毀。進城後,大肆燒殺。
  • 組圖:齊齊哈爾日軍毒氣事件受害者控訴日軍罪行
    八四」事件受害者展示傷痕 「八四」事件受害者在東京集會   日本市民團體八月三日晚在東京集會,對前來控訴舊日軍在華遺棄化武罪行及遺害的齊齊哈爾
  • 文昌市近代史上這三位名人,都是為新中國做出了貢獻的錚錚漢子!
    正在建設中的「兩橋一路」將激活文昌東北部眾多海岸資源,實現文昌與海口同城發展。接下來給大家介紹幾位文昌的歷史名人,一起來了解下吧。符確堅符確堅生於1905年,原名敦秀海南文昌潭牛鎮考京村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文昌縣委書記。1934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任中華蘇維埃政府財政部國庫局局長兼統收局局長。建國後,任南京軍區後勤部政委、南京軍區政治部副主任。
  • 陳賡將軍的第386旅有多強,讓侵華日軍畏懼,美國武官翹起大拇指
    陳賡1937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第31軍在陝西省富平縣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129師第386旅,全旅約5700人。當時陳賡任旅長。在抗日戰爭時期,陳賡將軍的第386旅英勇善戰,曾多次打退敵軍,成為日軍的眼中釘。日軍被陳賡的386旅打怕了,又對386旅恨之入骨。因為在抗戰開始後,陳賡率領386旅馳騁在太行山,屢次痛打日軍,奇功顯赫,日軍損失嚴重。1937年10月,386旅一進入抗日戰場,就以三戰三捷聞名全國。
  • 1939年彭老總狂扇國軍中將大耳光?並驚動了蔣介石,發生了什麼事?
    尤其是在全面抗戰時期,不僅日軍對他聞風喪膽,甚至連國民黨軍的很多將領和政府官員,都對他也是畏之如虎,能躲得多遠就躲多遠。彭老總曾經當著很多國民黨要員的面,狠狠抽了國民黨一位中將的兩個大耳。這件事甚至還驚動了蔣介石,這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讓彭大將軍發如此大的火。 那是發生在1939年12月的時候,當時正值國共聯合抗日時期。
  • 甲午戰爭清軍陣亡4萬人,那到底殲滅了多少名日軍?數字讓人沉默
    1868年,日本明治天皇進行「明治維新」,國力逐漸強盛,重工業得到了發展,但是日本本身就是一個島國,國內的資源非常有限,於是日本天皇就盯上了地大物博的中國,1884年,日軍開始實施侵佔中國的計劃。
  • 冰塊先生新歌上海1939歌詞介紹 上海1939好聽嗎
    《上海1939》是冰塊先生2017年全新創作專輯《尋遊日記》的主打歌。講是述著一段通過尋找而被拾起的過往,闡述了即便在特殊的時期中,愛依舊是永恆不變的嚮往。  冰塊先生新歌上海1939歌詞介紹 上海1939好聽嗎  上海1939  歌手:冰塊先生  作曲 : 冰塊先生  作詞 : 冰塊先生  編曲:冰塊先生Ice Nova  在這有點熟悉陌生地點  試著閉眼  讓灰塵捲起所有歷練  走慢一點  讓一切進入我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