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如果能做好這4點,福運自來!

2021-01-17 今古浮沉

福運雖然無形,卻有種種外現,例如人生順達,財運亨通,子孫靈旺等。福運是一種祥和之氣,唯有祥和的行為和意念方能招來。

佛陀為了弘法利生,廣設種種戒律清規,其目的之一即是為佛弟子培福。因為在成佛的道路上,智德要圓滿,福德亦要圓滿。對於居家弟子而言,如果能夠做好以下4點,久之福運自然充盈,人生祥和而順達。

1.清淨身業

人們的種種行為,稱之為「身業」。行為是人人第一眼能夠看到的,行為不端,必然遭人排斥。「清淨身業」,就是要端正自己的種種行為,養成好的行為習慣。例如最基本的對待父母、長輩要行孝道,對待平輩要相互尊敬,對待小輩要關愛。以及生活學習中的各種容易忽略的不好習慣,都應該儘量改掉。

2.清淨語業

「語業」即是人的語言。語言是人們之間交流的最直接形式,它所帶來的影響也是十分巨大。語業不清淨,會帶來許多過患。古語說得好「禍從口出」,人們常說「要管好自己的嘴」,說得即是此理。

佛陀告誡人們要說「愛語」、「柔軟語」,不要以惡語傷人、以妄語欺人。古德曾感嘆過,很多人的福德都是在口中流失的。這方面,嗜好嘮叨的女輩比較明顯。故而古德強調緘默是美德,即使有語,當是愛語、柔軟語。

3.清淨意業

「意業」即是意念、念頭。有人認為念頭無形無影,生出一個念頭,無人知道,沒有什麼影響。這個「不知道」誠然是自欺欺人,首先自己知道;其次天地有靈,天地皆知;再者諸佛菩薩對於眾生的種種意念,無所不知。其實,自古以來聖賢對於念頭極其重視。

身業和語業從根本上說,是由意業決定的;在意業得到清淨的基礎上,身業和語業才能真正意義上得到清淨。一個惡念叢生的人,比之於一個善念滿滿的人,他們給人的氣場是截然不同的。

4.積累善行

清淨了身語意三業,「改過」的環節就做得比較好了,此時福德不再會明顯的流失。在此基礎上,應當多做善行以培植福德。善行多種多樣,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行善。例如遇到有困難之人,出一份力給予援手。再如碰到受傷的小動物,可以為其療傷。等等。

其實,佛教有「放生」、「布施」等善行,都是培福很快的法門,常為之福運自來。

相關焦點

  • 佛說:學會這一「心」,就能福運自來!
    導讀:佛說:學會這一「心」,就會福運自來!「佛」的意思就是一個覺悟的人,是一位對於宇宙人生究竟圓滿徹底覺悟的人。對於宇宙人生本體、現象、作用,過去、現在、未來,沒有一樣不覺,沒有一樣迷惑。學佛的人,不僅在世俗法上種福,也在佛法上種福,皈依三寶,供養三寶,勤修戒定慧,修菩提心,這既是修福,也是修德。這種福德不僅能在世俗法中享用,也能在佛法上享用。「菩提心」即是成佛的心。大乘佛教中,佛菩提稱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發心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名為發菩提心。
  • 一個人如果能做好這4點,命運就會越來越好
    這條橫線叫愛情線,這條斜線叫事業線,這條豎線叫生命線。」 然後禪師讓他把手握起來,又問:「你說這幾根線在哪兒?」那人說:「在我手裡啊!」 那麼,怎樣才能將人生變成一場提升運勢的美好修行呢?日常生活中,一個人如果能做好這4點,命運就會越來越好。
  • 佛說:命運坎坷,離不開因果報應,能做到這2點,福報自來
    佛教講:「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預知後世果,今生做者是。」由此可知,命運在於自己的行為,都是因果報應的驅使。很多人不相信因果,所以肆意妄。如果不相信因緣果報,那麼請想一個問題,今天有一個人做了一件壞事,你不要看現在沒有報應,看三年後,看五年後,如果你把時間拉長,就會發現,種什麼因得什麼果。
  • 想要福氣不請自來,要戒掉4個壞毛病,才能福運齊天,財富滿滿!
    對於有福氣,很多人都有所期盼,但是自己在做的很多事情當中,把自己的福氣給毀掉了,所以,不要抱僥倖,想要福氣不請自來,要戒掉4個壞毛病,才能福運齊天,財富滿滿
  • 供養:佛前供花,做好這兩點,福報自來!
    佛教之中,在佛前供奉殊勝,美妙、莊嚴的物品,如鮮花、水果、香、燈、水等等,其皆具有無量功德。佛前供花,其花代表萬事皆有因,又因才能有果。表示對佛陀的尊敬、奉獻、感恩、學習佛陀的教化,以佛為師。佛前供花,做好這兩點,福報自來!一、因果!花,在佛教之中,代表「因」,正所謂,一切植物結果必先開花,所謂「花開結子」,花是結子的因,沒有花開的過程,也就沒有「結果」的收穫。
  • 命運坎坷,離不開因果報應,若能做到這2點,福報自來
    真的是我們在用一輩子時間一直不斷的去思考去努力的方向,也是我們在這有限的生命裡一門最大的課題。因緣果報,比網際網絡還要複雜,在生活中發生的極其微小的事情,都與因果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你不要看現在沒有報應,看三年後,看五年後,如果你把時間拉長,就會發現,種什麼因得什麼果。
  • 佛教:在家裡設置佛堂,這4點「常識」一定要知道!
    有的人就想,能不能在家設置佛堂呢?對於信佛的人來說,在家設置佛堂完全沒有問題。但是有4點常識,一定要知道!下面就由本文與大家詳細地說一說。01第一點:佛像儘量從寺院中「請」回家很多人知道,寺院中的佛像,在讓人禮拜之前,都要進行「開光」。
  • 去寺廟拜觀音菩薩時,默念這三點,好運不請自來
    所謂「家家阿彌陀,戶戶觀世音」,在佛教的眾多菩薩中,民間廣泛熟知和信仰的當屬觀音菩薩。佛教認為,觀音菩薩是大慈大悲的化身,也是與眾生最有緣的菩薩。生活中,大家前去寺廟拜觀音菩薩,無非是遇到了難事,希望菩薩幫助渡過難關,或是想祈福庇佑,祈求全家幸福安康。
  • 這3個習慣,是窮人的命,尤其第3種,改掉福運自來!
    當我們擁有了美好的道德品質,不管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都能潔身自好、獨善其身。當我們擁有了足夠的智慧和人生經驗,不管遭遇什麼樣的困境,我們都能坦然從容地面對。對於我們的人生來講,這才是最重要的財富,才是永遠可以從中得到受益的源泉。所以說想要有一個好的命運,人生能夠資財盈積,就要廣種福田,多行布施。並且要改掉自身的一些壞毛病。
  • 鼻癢、鼻塞、打噴嚏,可能是過敏性鼻炎,做好這4點,能有效防治
    一般來說過敏性鼻炎不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但是我們仍然要做好預防或是治療,因為長期得不到正確治療的過敏性鼻炎也可能會引發其他身體損害,不得不防。日常中,做好這4點,能有效防治。1.注意環境的空氣潔淨,避免接觸灰塵及有害氣體灰塵和有害氣體是最常見的過敏原。這些空氣中我們時時刻刻能接觸到的東西都可能讓過敏性鼻炎發作。
  • 95歲老和尚告訴你:佛前供養,這3件事務必做好,功德無量!
    此文字數「一千三百餘字」閱讀時長預計需要4分鐘!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回向十法界一切眾生!但凡對佛教有所了解之人,都知曉一件事,什麼事呢?就是在佛前行持的種種供養之事!就如很多不學佛者在進入寺院之時往往都會祈求平安吉祥,因此點個燈呀,燒個香呀,放個水呀等等。這是什麼行為呢?其實這就是「佛前供養」。近期筆者也曾去了一次寺院,去寺院做什麼呢?
  • 出門前做好這4點,你也能美得光彩照人
    女生就算不化妝,也要做好這4點才出門,簡單的4步,就能讓女生提升氣色,美得光彩照人!女生經過一晚上的休息,皮膚分泌出來的油脂會讓女生顯得「油光滿面」,膚色會有些許的不暗沉或者不均勻。但是,有的女生在潔臉後,進行基礎護膚就直接出門了,其實基礎護膚只是幫我們補充適量的水分,並不能提升我們的氣色哦!
  • 生活中,做好這兩件小事,每天都是在行善積德,好運相隨!
    生活中,做好以下這兩件小事,每天都是在行善積德,好運相隨!第一件事:舉手之勞的事多做在佛學中,有一種行善的行為叫做布施。在別人有難和困苦的時候,用自己能力範圍之內的舉手之勞,或者是智慧言語,去幫助他。既幫到了別人忙,又溫暖了心。
  • 佛教:佛前「上香」,牢記這4點,圓滿你的功德!
    相信每個到寺院拜佛的人都有燒香的習慣,寺院裡都設有流通處,可供人購買佛教用品,如果我們要燒香,可以到流通處去「請香」。注意不能說「買」,寺院非世俗名利場所,說買賣會很不恭敬。所以,不要妄想著與菩薩交易,覺得自己供養得多、供養得好,佛菩薩就得庇佑自己,這是迷信,是無知。雖然供養不應執著於形式,但外在的恭敬也是在表法,也會對他人起到利益,所以必要的儀軌須得如理如法,免得冒失犯錯而造業。那麼,接下來小編就來簡單和大家談談我們在佛前燒香時應當注意的4點常識,以此圓滿我們的功德!
  • 燒香拜佛時,這三尊菩薩一定要拜,功德無量,福報自來!
    很多人不了解佛教,只聽說寺院中的菩薩很靈驗,自己也想試一試。並且,寺院中屬於清淨地,去那裡散一散心,也很不錯。於是,很多人懷著不同的目的,到寺院中燒香拜佛。可是進了寺院之後,有的人看著滿寺院的佛像,不知道該拜哪一尊。作為普通人來說,「無事不登三寶殿」,如果你有了不同的心事,可以拜不同的菩薩。在拜之前,你先要知道這些菩薩,分別代表的是什麼。
  • 運動能減肥?做好這4點,減肥或越來越明顯,變身「小腰精」
    運動能減肥?做好這4點,減肥或越來越明顯,變身「小腰精」導語:現在減肥已經成為了一個亙古不變的話題,很多人都想要擁有苗條的身材,很多人的減肥方式都大不相同,一些人選擇節食的方式減肥,而還有一些人通過運動減肥。
  • 不同季節出生的屬豬人,財運福運完全不同,誰能天生福運齊天?
    2020-11-14 10:42:59 來源: 情感譯言 舉報   不同季節出生的屬豬人,財運福運完全不同
  • 佛教:做到這2點,佛前供燈、供花,供果才有功德
    儒家、道家、佛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這三種文化又相互影響,需要我們繼承。對於信仰佛教的人,瞻禮佛像時,總能升起心中無限的歡喜心,內心總能安住片刻的澄淨。很多人也會在家裡擺一尊佛像或者貼有佛菩薩的畫像,一則是對佛菩薩的至誠,恭敬心,二則是希望能夠得到佛菩薩保佑,事事順心,萬事如意,能夠得到吉祥利益。
  • 一個家庭的福運,往往取決於這兩樣「東西」,缺一不可
    那麼一個家的福運往往是取決於什麼呢?這兩個故事相信能夠給你一定的啟發。 她給了我缺失的愛情,因為我能感受到她真的很愛我,離不開我。 她也給了我缺少的動力,正是因為她的到來,才讓我更加努力的工作,為了更好的未來而努力奮鬥著。 後來我們結婚了。不知道為什麼婚後的生活,我覺得更加幸福,也變得更加完美。
  • 佛說,能把這2件「小事」做好,等同在「供佛」,功德自然無量
    佛說如果一個人能夠把以下這兩件小事情做好的話,就等於在供佛,而且功德自然是無量的。一、 從心裡敬重一切眾生由於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分別心,於是人們總是在不斷地想要求到佛菩薩給我們的庇佑和保護,在佛菩薩的庇佑和保護之下,使自己能夠一切順利,能夠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