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和孔子、孟子、朱熹並稱為儒家四聖,他和曾國藩被稱為五百年來兩大完人,前有王陽明,後有曾國藩。王陽明最大的成就,不是平定了寧王之亂,而是創立了心學,王陽明的心學是來自於孟子的性善學說,和陸九淵的「我心即是宇宙,宇宙即是我心」理論,前面兩個並沒有將其系統化,而王陽明將心學發揚光大,讓他和孔孟、朱熹相提並論。
行合一,一個是致良知,讓眾人尊崇自己的內心,用心去體悟世間來大徹大悟,很多人都說王陽明的心學就是心理學,這樣理解也是沒有問題的,可以說在儒家的歷史上,王陽明不僅繼承了儒家的道統,而也是儒家的創新者和推動者,更是儒家的一個新裡程碑。
其實說起來王陽明的致良知比起知行合一高一個層次,致良知也就是說每個人心中都有良知。有一次王陽明抓了一個匪盜,而這個匪盜殺人不眨眼,可能很多人覺得這樣的匪盜沒有良知,但答案是否定的,當時的王陽明在審問他的時候,那個匪盜也是說要殺就殺,當時的王陽明就脫他衣服,當時的匪盜連殺人都不在意,脫件衣服怎麼了?等到後來王陽明要脫他內褲的時候,那個匪盜就說:能不能不脫啊!當時的王陽明一笑,就說道:你也是有羞恥心的,所以你也是有良知的。後來在王陽明的教導下幡然頓悟。
大家也是看得出,王陽明的致良知就是在孟子的性善學說發展而來。王陽明在明代有很高的功績,平了很多地方幾百年的匪患,而且讓那裡再也沒有發生過匪患,當時的王陽明就說過: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王陽明不僅剿滅了哪些地方的盜匪,而且讓那裡的官員,百姓致良知。
到了後來寧王要叛亂的時候,手下人就說不除王陽明,那麼他們的造反就不會成功,這是多麼高的評價,後來果然王陽明將寧王之亂平叛了,後來在王陽明晚年的時候,朝廷讓王陽明平廣西匪患,當時的王陽明身體已經不行了,但是王陽明依然一封信就讓那些盜匪投降。
看起來王陽明非常的厲害,人生風光,但是王陽明在就我們現在的眼光來看過得非常悽慘,由於王陽明非常正義,而且太有才了,所以朝中有人嫉恨他,先是劉瑾差點置王陽明於死地,後再王陽明平了寧王之亂,很多官員背後詆毀他。
可以說王陽明的功勞,明代無人能比,但是王陽明一直沒有得到重用,特別是在平定寧王之亂,讓王陽明的名氣達到巔峰的時候,無數人詆毀他,讒言四起,但作為一代聖人王陽明,他寫了一首詩《啾啾吟》來顯示自己的不在意,並且點亮了暗夜中的一盞明燈,這明燈上寫著一句話: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這句話可謂是深得儒釋道的精髓,人生在世難免被人暗算詆毀,而這句話能讓我們解開心結。
因此當代人真應該好好看看王陽明,如果有可能,我希望大家能去看一看《知行合一,王陽明心學》,理解對人生、對生命更好的感悟,找到屬於你自己內心的那個「定盤針」。
幾百年來,王陽明的思想影響了海內外無數人,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等都從中受益。
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日本英雄西鄉隆盛曾說:「修心煉膽,全從陽明學而來。」
想要了了解王陽明更多心學智慧的,建議讀一讀《傳習錄》和《知行合一》這兩本書籍。
《傳習錄》是王陽明心學的精華和核心,裡面通過一些有趣的記載,講出王陽明心學智慧。而《知行合一》是人物傳記,講述了王陽明坎坷的一生,講述他是如何從人生低谷走向萬丈光芒的。
在這兩本書中,你可以看到在官場披荊斬棘的王陽明,也可以看到在戰場有勇有謀的王陽明,更可以學到他一生最高明的智慧!
當你人生不順心的時候,當你不知所措的時候,讀一讀王陽明,合上書籍,豁然開朗,對於這世界上的一切也就都釋然了!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