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人生最難對付的賊人是自己!學學這3件事,終能成功!

2021-01-19 花落花又落

眾所周知,王陽明是「心學」的集大成者,歷史上的王陽明有很多人喜歡他,因為他不是一個空頭學問家,而是一個「知行合一」的行動派。

他有一個觀點就是: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想要打敗山裡的賊寇非常容易,但是想要擊敗心理深處的各種貪慾惡念,就非常困難了。一個人,要想消滅自己心靈深處的「心賊」,真的很困難。

這也印證了一句話:人生活在世界上,其實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而要是學不會以下3件事,終究戰勝不了自己,最終一事無成。

1,自省

無論你遭受了多少苦難和委屈,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要是一事無成,也要先找自身的原因!

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只有那些認真審視自己、時刻反省自己的人,才可能真正覺悟。

反省是一棵智慧樹,只有深植在思維裡,它才能與你的神經互聯,為你提供源源不斷的智慧,讓你的人生變得簡單、精彩起來。

2,致良知

每個人的心便是良知的根源,那麼一個人就沒有必要去東張西望,只要把自己當老師,細細挖掘心中的寶藏,就有可能成為「聖人」,但是我們多數人為什麼成不了聖人呢?

王陽明認為,我們心中有良知的寶藏,就是因為我們心中除了寶藏,旁邊還住著一個盜賊,稍不留神這個盜賊就會把「良知」洗劫一空。

而如果能夠保持自己的本心,不被外物所饒,自然不用擔心被「心中賊」侵擾,也就不會培養起自己這個「敵人」。

3,知性合一

很多人往往都是知道一堆大道理,但就是因為懶惰,根本不去做,也因為克服不了自己的欲望,所以自然會錯失成功的機會。

很多人喜愛王陽明,就是因為他不是一個空頭學問家,而是一個實在的行動派。

也正是如此,王陽明在龍場那樣惡劣的環境中,也能給自己找事情做,照顧僕人,給他們燒水做飯,還辦講堂,為的就是克服自己的懶惰。

還有很多人天天在忙,卻一年到頭啥也沒忙出來。王陽明的《傳習錄》中有這麼一句話:今人於吃飯時,雖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寧,只緣此心忙慣了,所以收攝不住。

什麼意思呢?就是說有些人即使是在吃飯的時候,他的心也靜不住。因為這種人已經忙習慣了,已經收不住了。而這種人最終的現場多半是天天忙死,但是終究還是一事無成。

所以說,要知行合一,既要只要道理,方法,也要付出行動,這樣才能獲得成功。

王陽明說:百死千難,但為此心。

一個人一生的修為其實修的就是自己的內心,一個人萬般的忙碌,最忙的也是自己的內心。心無雜念,則無異動,心若妄動,勢必妄行。

一個人的內心如果不能安靜,那麼勢必會產生一些"妄動"的念頭,而當這些一個接一個的出現的時候,自己的內心便再也不能平靜了。只會一件又一件的去疲於應對,最終搞得自己身心俱疲,極易犯下一個又一個不應該犯得低級錯誤,甚至滑向深淵。

王陽明就是靠著一顆強大的內心讓自己從逆境中活了過來!

關於王陽明更多的智慧,建議大家看一看王陽明傳和傳習錄。

很多人說古人的文言文實在是晦澀難懂,看不明白,正好我看的這個版本是白話文版本的,將原版的內容完整收錄進去,還有詳細的白話文翻譯和註解。

這套書從王陽明的一生,到人生的智慧,有大量豐富的故事,有時候哈哈大笑,有時候就會感嘆人生!

合上書籍之後細細品味,原來裡面的智慧對我自己這麼有用,很多人生的困惑都在那一刻豁然開朗了!

恰逢新年大促,這套書僅需89元,也就是兩包煙錢,卻能讓你學到智慧,提升自己!人生早一點學習王陽明,就能少走一段彎路!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書籍了:

相關焦點

  • 王陽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在這3件事狠心,是對自己大愛
    也許這就是歲月的年輪帶給一個五十歲人的內心感悟,人到了五十歲,要對這3件事狠心,也許看似刻薄,但這確實是另外一種大愛,對此慢慢細品,也許你才能知道這壺老酒的味道。王陽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在這3件事狠心,是對自己大愛1、對自己狠心五十歲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我們的身體也開始走下坡路,沒有以前那麼健壯了。
  • 王陽明:36歲那年,我堅持了這3件事,從人生低谷走向光明
    王陽明說:36歲那年,我堅持了這3件事,從人生低谷走向萬丈光明。1508年,來到龍場那年,王陽明36歲。不誇張地說,他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活下來。1506年冬,宦官劉瑾擅政,逮捕戴銑、薄彥徽等官員。王陽明義憤難平,向明武宗上書直言。
  • 王陽明:對付小人最實用的方法,就用這3招,學會能越來越順
    相信大家都知道王陽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書法家、軍事家、教育家。曾經也遭受到了小人的禍害,最後在經歷了許多坎坎坷坷以後想明白了3個方法,值得大家學習借鑑:這三種方法也分別對應了三種小人:一、尚有良知:這樣的小人心中良知尚存,只是身處特定的環境,特定的時代,迫不得已才這樣做。所以對付這樣的小人也很簡單,那就是去用自己的善良去感染他們。
  • 王陽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對這3件事心狠,是對自己大愛
    「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教乃萬人師」是後人對王陽明的評價,王陽明創良知之說,並為暗世一炬,是王陽明創立的心學是新儒學的誕生。王陽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要狠心遠離掉這三種人,對自己所負責。1、狠心控制自己的欲望王陽明:人活到極致,就是節制!
  • 王陽明告誡:人到50,人生過半,在3件事情上心狠,是積攢大愛
    人生存在太多變數,而人永遠都會將自己的欲望放在第一位,當人生到了50歲,一輩子已經過去了一半,心中的慾念使我們放不下,內心的執著使我們受束縛。而這樣的束縛只會讓你越活越累!在人生欲望這一方面,老顧最敬佩王陽明,王陽明的一生經歷起起落落,但是最終他成為了中國的聖人!成為了日本人的偶像,他的一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告誡,其中一個就是對於年過50的人!
  • 當你人生遭遇小人,束手無策時,請牢記王陽明對付小人的3條策略
    當你人生遭遇小人,束手無策時,請牢記王陽明對付小人的3條策略自古「君子易處,小人難防」,而現實中,誰是小人,小人有什麼樣的特徵,遭遇了小人應該怎麼辦?在職場中,有一種人,水平通常、但本領卻非常大,晉升迅速,這些人常伴於領導幹部前後,常常德不配位,卻能哄得領導幹部暈頭暈腦。
  • 王陽明:沒錢沒人脈時,牢記這2句話,再窮也終有出頭之日
    以下分享心學大師王陽明的2句話,一個男人,尤其是有野心的窮人,在沒錢沒人脈時,牢記這2句話,早晚能成大器,再窮也能翻身!在惶惶度日,即便閒了下來,也不知如何去合理地分配時間,長此以往只會讓自己更心煩意亂,無所適從。不僅會徒增煩惱,做事也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而恰恰是專心,能夠帶給人極大的定力,從這種忙亂的狀態中解脫出來。王陽明說:「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工夫說閒話、管閒事」。一個專心的人,不說閒話,不惹閒事,專注於最重要的人和事。
  • 王陽明:「心軟之人一生窮「!為人處世,需得對這3件事「心狠「
    王陽明:「心軟之人一生窮」!為人處世,需得對這3件事「心狠」王守仁是明代心學集大成者,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他的心學,是中華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為之驕傲的財富,他吹響了人性解放的號角,引領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他的思想流傳千古,近代的康有為、孫中山等人都從其中受益匪淺。
  • 王陽明:心軟之人無福,人到五十,人生過半,需對3件事夠「狠」
    王陽明:心軟之人無福,人到五十,人生過半,需對3件事夠「狠」人們都喜歡和性格溫潤的人相處,因為他們待人更加和善,就能更大程度上的保證你們的這段情誼的「穩固性」,但是一味的心軟和善並不是一件好事,特別是人到中年,五十歲就是一個人生的分水嶺,雖然五十歲的時候我們身體逐漸衰老,肯定不如年輕人「能幹」,但是我們有他們沒有的「閱歷智慧」,以及半輩子對人生的感悟。
  • 「人到五十,人生過半」,這3件事要狠心,是對自己大愛,要注意
    王陽明忠告: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對這3件事狠心,是對自身大愛。第一:狠心控制自己的欲望王陽明說過:人活到極致,是節制!王陽明的一生是行動的一生。人來到50歲,一定看慣了那類被欲望迷惑了頭腦,幹了許多 昧良心事情的人。王陽明說:「吾輩用功,只求日減,不求日增。減得一分人慾,便是復得一分天理,何等輕快灑脫,何等簡易!」
  • 怎麼對付小人?王陽明:別硬剛,他有的是辦法對付你!
    怎麼對付小人?王陽明一生的經驗教訓:別硬剛,他有的是辦法對付你!試試這上中下三策,讓你笑到最後!對待小人,固然不可沆瀣一氣,和光同塵,亦不必絕人後路,置之於死地。一味鄉愿則缺少正氣,逼至絕路則反招禍尤。如何與小人相處,確實考驗智慧。而王陽明用自己的親身經驗告訴你:對付小人,有上中下三策,學會了,自然可以越來越順。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一生3不說,越是不說,越能涵養福報
    但是生活中並不是一切人可以「巧舌如簧」的與人交談,反而更多人都是不善言辭的,與人交流經常形成冷場的為難局面,還有一種人更過火,由於「太過能說」,常常讓身邊覺得不耐煩。這兩種人在生活中都不招人待見,不會說話的人,很難混出一番容貌來。王陽明:與人交談時,少說3件事,福氣一天比一天多。
  • 王陽明的這三策計謀,教你對付惹不起的小人,學會就立於不敗之地
    遇見這樣的人,第一反應應該都是氣憤的,我們辛苦好久的勞動果實往往會被他們輕而易舉就竊取,或者被他們破壞,有些憤憤不平的人往往就開始「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開始用同樣「小人」的方法對付他們,殊不知這樣你也就變成了你最討厭的人,這種方法肯定是不可取的。如何對付小人,這是一個考驗智商的遊戲!最近一直在讀聖人陽明先生的《傳習錄》,讓我們從古人的智慧中尋求更好的方法吧。
  • 王陽明:真正聰明之人,一生有3不說,越是不說,越能涵養福報!
    但是真正掌握了方式技巧的人卻很少,大多數人往往不善言辭,有的時候不知道說錯了什麼就得罪了人,自己還渾然不知;有的則是嘴笨,不會聊天經常造成冷場的尷尬場面;更有甚者,他們不是不會說話,而是太能說,總喜歡「得理不饒人」,嘴上功夫太過了得,也難免會讓身邊人覺得不耐煩。這幾種人在生活中都不招人待見,很多成功人士都說:不會說話的人,是很難混得像樣的。
  • 王陽明:有這三種智慧的人,終能成大事,看看你身上有幾種?
    大多數人在這世界上總是希望自己是有價值的,有存在的意義的。所以人們會通過各種方式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其中一種方式就是通過做成一件事來證明自己。但是想要做成一件事還需要一些方式方法,否則自己可能會付出了努力也不一定能做成。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向有智慧的人學習了。在明朝就有個有大智慧的人,他就是「心學」學說的創始人王陽明,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王陽明在這方面的智慧。
  • 王陽明的六堂人生課
    蹉跎了20年,王陽明直到35歲才歸正於聖賢之心,就是陽明心學,找到了自己人生的使命和方向。可以說,「五溺」之旅非但沒有影響他的成聖路,反而幫助他完成了積澱過程,從而才有了日後的一朝頓悟。若「沉迷」是一種中道而行的專注就有價值,人生每一段經歷都是寶貴財富。在王陽明看來,掌握了聖人之學的秘訣,只要立志去求,便能達成目的。「蓋終身問學之功,只是立得志而已。」
  • 王陽明告誡:五十多「欲」,多是無福,人到中年,這2件事要少做
    王陽明告誡:五十多「欲」,多是無福,人到中年,這2件事要少做王陽明是我國唯一一個能與孔子孔聖人並列齊名的人,並同樣被尊稱為「聖人」,他將畢生精力都致力於研究「心學」,甚至在結婚當他晚上,洞房花燭夜還跑去山上道觀裡和道人談論聖賢之道。
  • 王陽明:男人後半生走勢,靠的不只是錢跟人脈,還需牢記七字真言
    男人都有雄心壯志,但往往碌碌半生,如果我們空有一腔熱血,卻始終尋不準方向、找不對方法,不妨來學學明代心學集大成者王陽明的建議吧!也許很多人認為,男人若想成就一番事業,開始就必須要有錢有人脈,但王陽明卻不這麼認為,王陽明告誡眾人:男人的後半生走勢高低,並不只靠錢跟人脈,還需你牢記這「七字真言」,才真正能實現底層小人物的逆襲。一、心心不喚物物不至,男人若想成事,先得修心,要培養出積極的心態,要相信自己可以實現夢想,獲得成功,這既是一切的起點,也決定了你能到達的終點。
  • 王陽明:男人慾成大器,能力不是唯一,人生低谷時,謹記八字真言
    人這一生總是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坎,會遇到很多不順心的事情,特別是如今的男人,只要過了兒童的年齡,就需要背負著很多壓力。而人活一世,誰都希望自己可以出人頭地,希望自己可以成就一番事業,而成功肯定不是那麼簡單的,很多時候你付出了,努力了,也還是得不到想要的結果。
  • 王陽明:「唯有不問,方能無疑;唯有不爭,方能無憂」,與君共勉
    第二件事:要遠離、別信那些只能看我們吃苦,卻見不得我們成功的朋友正德十四年,寧王之亂發,王陽明關鍵時候站出來,前往福建平亂。後面的結果我們都知道,王陽明在沒有後援的前提下,率少量人馬於鄱陽湖和寧王戰了3天,結束了35天的寧王之亂。他在去之前,朝中不少人不信他的能力,但他身邊卻有幾個好友很支持他,表示有他王陽明在,沒有平不了的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