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軟之人一生窮「!為人處世,需得對這3件事「心狠「

2021-01-07 美食大聚會呀

王陽明:「心軟之人一生窮」!為人處世,需得對這3件事「心狠」

王守仁是明代心學集大成者,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兼軍事家、教育家。

他的心學,是中華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為之驕傲的財富,他吹響了人性解放的號角,引領了明代末期的思想解放潮流,他的思想流傳千古,近代的康有為、孫中山等人都從其中受益匪淺。

王陽明曾經說過:「心軟之人一生窮」

心軟的人都很善良,但卻是一種不公平的善良。往往會成全了他人,傷害了自己。

心軟的人通常意志都不怎麼堅定,容易被他人利用,最終成全了別人,自己一事無成。

所以,為人處世,要學會對這幾件事「心狠」。

一、對自己的兒女,要學會「心狠」

為何要對兒女心狠?

對孩子過度的溺愛只會讓他變成「啃老族」,心狠點反而是對兒女最好的教育。

作為父母我們總是擔心孩子的未來,喜歡安排自認為對孩子好的事情,但是殊不知,這樣過度的保護下,孩子卻失去了飛翔的翅膀,學會對兒女心狠一點,學會對兒女放手,父母不心狠孩子不成長。

不要愛的太短淺,不要愛的太滿,學會對孩子心狠一點,只有孩子成長起來,家庭才能富裕起來。

二、心軟之人,對觸碰底線的人,要學會「心狠」

做人不能太心軟。心軟的人往往容易被當成「軟柿子」捏,一味忍讓只會讓人得寸進尺。

如果有人碰觸到你的底線時,一定要心狠一點,拿出自己強硬的態度警告他們,你已經觸碰到我的底線了,我也不是好惹的人。我們可以不惹事,但也不能怕事,只有強硬一點、心狠一點,才能讓無理之人學會閉嘴。

不要讓心軟成為軟肋,適當心狠一點,對自己是好的,為自己爭取自己的利益才不會受窮。

三、心軟之人,對奮鬥的自己,要學會「心狠」

生而為人,我們肩膀上的責任很多,為人子女,為人伴侶,為人父母,都需要為之奮鬥。

在人生的旅途中必然是磕磕絆絆,充滿了辛苦的,但是只要想到我們要為了家庭所負責,該奮鬥時,有多少苦都需要自己扛,再累也要忍下去,對自己「心狠」一點,才能扛下「沉重的責任」。

該吃的苦我們咬牙堅持,走不動的路,跪著也要走完,對自己「心狠」一點,才能使自己富裕起來。

為人處世應讀一讀王陽明

王陽明的一生歷盡坎坷和艱難險阻,但是他最終還是成為了中國的聖人,這一切都源於王陽明的智慧,以及王陽明心學,它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是增強中國人文化自信的切入點之一。

王陽明心學是一門自得於心的學問,王陽明最希望的是你通過體悟得到心學真諦,而不是通過別人的傳道,因為自己體悟得來要比聽人傳道得來更為篤實。王陽明心學能讓我們在浮躁的社會站穩腳跟,能更從容應對人生的困惑。

想要讀王陽明,首先必選的就是《傳習錄》,《傳習錄》堪稱「心學」第一書,「明代理學的根本精神在陽明,陽明心學的根本精神在『良知』,而集中體現王陽明良知精神的著作是《傳習錄》。」因此,要想了解王陽明,首先必讀《傳習錄》,以領悟其思想精華。

在西方,王陽明的《傳習錄》的地位集僅次於《聖經》。

第二本就是《知行合一》,這本書和《傳習錄》有所不同,裡面記載了王陽明的一生,一生中的成功還有失敗,記錄了很多有趣的人生故事,就像是一本人物傳記,看起來有趣幽默,但是又能從王陽明的一生中找到人生答案。

裡面有很多人生的實際生活案例,這樣我們就能將學到的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

白話文版本的,通俗易懂,真正無障礙閱讀系列,而且兩本書【傳習錄+知行合一】加起來只要75元,一本也就是三四十塊錢,也就是一頓飯錢,一頓飯的價錢就可以把王陽明的智慧盡歸於己。時常品讀,感悟人生。

點擊下方連結就可以把王陽明的智慧【傳習錄+知行合一】帶回家了!

相關焦點

  • 王陽明:心軟之人無福,人到五十,人生過半,需對3件事夠「狠」
    王陽明:心軟之人無福,人到五十,人生過半,需對3件事夠「狠」人們都喜歡和性格溫潤的人相處,因為他們待人更加和善,就能更大程度上的保證你們的這段情誼的「穩固性」,但是一味的心軟和善並不是一件好事,特別是人到中年,五十歲就是一個人生的分水嶺,雖然五十歲的時候我們身體逐漸衰老,肯定不如年輕人「能幹」,但是我們有他們沒有的「閱歷智慧」,以及半輩子對人生的感悟。
  • 王陽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對這3件事心狠,是對自己大愛
    「立德立功立言真三不朽,明理明知教乃萬人師」是後人對王陽明的評價,王陽明創良知之說,並為暗世一炬,是王陽明創立的心學是新儒學的誕生。王陽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要狠心遠離掉這三種人,對自己所負責。1、狠心控制自己的欲望王陽明:人活到極致,就是節制!
  • 王陽明說:「心軟之人一生窮」,人要立,這4個方面要「心狠」
    我們身邊總有些人心太軟。當然,並不是心軟的人不近人情,不近人情,而是心軟的人容易犯錯,意志薄弱,立場不堅定,容易被欺負,或者被別人擠出很多機會,從而失去良好發展的機會。王陽明嘆了口氣:「心軟的人窮一輩子」,做人要學會這四個方面的強硬。
  • 王陽明:心軟之人無福,人到五十,人生過半,要對「2個人」心狠
    但是在我國著名的「心學大師」王陽明看來,一個人後半生有福無福,要對「人」心狠。王陽明是有史以來第一個和「儒學大家」孔子齊名,被人們稱為「聖人」的人,他的一生都致力於研究「心」,如何修心如何治心,並有了響徹千古的「陽明心學」流芳至今。王陽明曾告誡他的弟子們:心軟之人無福,人到五十,人生過半,要對「2個人」心狠,往後餘生才能越來越有福!
  • 易經告誡:男人心軟一生窮,女人心軟褲帶松,說的真有道理!
    古人說「男人心軟一生窮」,是指什麼意思?真的很有道理嗎?它的下半句又是什麼?讀了以後才知道,老祖宗的警示忠告,真的很經典!「男人心軟一生窮」古人說:「男人心軟一生窮」,做男人,不能心太軟,抹不開面子,拉不下臉。歷史上,凡是成大事者,沒有幾個臉皮薄的。項羽為什麼打不過劉邦,就是因為心腸太軟,狠不下心來。
  • 王陽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在這3件事狠心,是對自己大愛
    也許這就是歲月的年輪帶給一個五十歲人的內心感悟,人到了五十歲,要對這3件事狠心,也許看似刻薄,但這確實是另外一種大愛,對此慢慢細品,也許你才能知道這壺老酒的味道。王陽明:「人到五十,人生過半」,在這3件事狠心,是對自己大愛1、對自己狠心五十歲已經到了知天命的年紀,我們的身體也開始走下坡路,沒有以前那麼健壯了。
  • 曾國藩:心軟之人多是無福之人,人生在世,對這2種人要「心狠」
    眾所周知,曾國藩對後世的影響很大,無論是為人還是處世,甚至是教育,在曾國藩的身上都能學到很多有價值的東西。曾國藩曾說:心軟之人多是無福之人,人生在世,對這2種人要「心狠」。我們在面對親人的時候,往往是比較心軟的,但有的親人卻會抓住你心軟的弱點,得寸進尺。為什麼曾國藩說「心軟之人必是無福之人」,就是因為心軟的人會一步步退讓,在很多時候,往往會失去自己的利益。當我們面對那些觸及我們底線,得寸進尺的親戚時,一定要學會心狠,堅守自己的底線,絕不能讓出自己的利益。否則,到最後只會餓瘦了自己,養肥了別人。
  • 王陽明:36歲那年,我堅持了這3件事,從人生低谷走向光明
    然而王陽明卻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毫無爭議的立功、立德、立言的千古聖人,曾國藩這樣評價王陽明:「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話下」王陽明繼承發揚了宋代儒家集大成者陸九淵的學說,加以改進和完善,形成了一套響徹千古的「心學」體系,王陽明認為:人活一生,所有的煩惱苦悶皆生於心,他提出的「處世五法」成為了引導人心、抵禦外界幹擾的秘訣。
  • 王陽明:「心無城府,容易辛苦」,遇到這3個人時,要狡猾一點
    王陽明:「人生在世,心若毫無城府,人活得就辛苦。」王陽明,明朝大儒,他被稱為「千古第一完人」。王陽明從一個平凡的人成為了後世僅有的唯二的聖人,與孔子相提並論,他的一生可謂是勵志的一生,從開創「心學」思想以來,對後世的影響可謂源遠流長,尤其是在為人處事方面,更是為無數人傳道解惑。
  • 王陽明:沒錢沒人脈時,牢記這2句話,再窮也終有出頭之日
    以下分享心學大師王陽明的2句話,一個男人,尤其是有野心的窮人,在沒錢沒人脈時,牢記這2句話,早晚能成大器,再窮也能翻身!而恰恰是專心,能夠帶給人極大的定力,從這種忙亂的狀態中解脫出來。王陽明說:「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工夫說閒話、管閒事」。一個專心的人,不說閒話,不惹閒事,專注於最重要的人和事。只有專心做某事才能既輕鬆又高效地完成,而專心並不是說說而已,而是要訓練自己的專注力。
  • 王陽明告誡:人到50,人生過半,在3件事情上心狠,是積攢大愛
    人生存在太多變數,而人永遠都會將自己的欲望放在第一位,當人生到了50歲,一輩子已經過去了一半,心中的慾念使我們放不下,內心的執著使我們受束縛。而這樣的束縛只會讓你越活越累!在人生欲望這一方面,老顧最敬佩王陽明,王陽明的一生經歷起起落落,但是最終他成為了中國的聖人!成為了日本人的偶像,他的一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告誡,其中一個就是對於年過50的人!
  • 王陽明告誡:五十多「欲」,多是無福,人到中年,這2件事要少做
    王陽明告誡:五十多「欲」,多是無福,人到中年,這2件事要少做王陽明是我國唯一一個能與孔子孔聖人並列齊名的人,並同樣被尊稱為「聖人」,他將畢生精力都致力於研究「心學」,甚至在結婚當他晚上,洞房花燭夜還跑去山上道觀裡和道人談論聖賢之道。
  • 「人到五十,人生過半」,這3件事要狠心,是對自己大愛,要注意
    王陽明,浙江餘姚人,名守仁,字伯安,號陽明,他是明朝知名思想家、哲學家,開創了偉大的「心學」體系,是中國歷史上位居第一陣列的大哲。他的思想一問世,便形成了極大的反響。曾國藩曾點評說:「王陽明矯正舊風氣,開出新風氣,功不在禹下。」數百年來,王陽明的思想影響到了國內外無數人,張居正、曾國藩、康有為等很多人都從這當中獲益。
  • 王陽明:真正聰明之人,一生有3不說,越是不說,越能涵養福報!
    明代哲學家,心學集大成者,被後世譽為「心學大師」的王陽明,他的一生致力於研究為人處世和修心治心之道,他就曾說過「真正聰明之人,一生有3不說,越是不說,越能涵養福報!福氣一天比一天多。」一、少說大話空話老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這是人之常情,特別是涉及到彼此利益的,那更是絲毫不退讓,如果這個時候你還當著人很多的面吹個牛,到處張揚,那肯定會遭到小人記恨,畢竟生活中又好人就一定會有「壞人」,人這一輩子誰還能不遇到幾個「賊人」了俗話說「槍打出頭鳥」也是讓我們為人低調謙虛一些,愛說大話、喜歡吹牛說空話、個性太過張揚跋扈都是人際交往中的大忌。
  • 王陽明:人生最難對付的賊人是自己!學學這3件事,終能成功!
    這也印證了一句話:人生活在世界上,其實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而要是學不會以下3件事,終究戰勝不了自己,最終一事無成。1,自省無論你遭受了多少苦難和委屈,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要是一事無成,也要先找自身的原因!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只有那些認真審視自己、時刻反省自己的人,才可能真正覺悟。
  • 王陽明:氣大難成事,很多人意不定、心不正,錯在沒做好這3件事
    不知道是這個社會太浮躁,還是人心太急功近利,很多人遇事對人總是易怒易暴躁,到最後也能讓事情越來越糟糕。王陽明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也是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他的陽明學說對中國、日本,以及東南亞都有很大影響。
  • 易經:人窮不要緊,心軟才要命,心軟之人學會這三點,福氣就來了
    俗話說:心軟之人一世窮,這句話雖然帶有一些偏見,但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話都有一定的道理。我們觀察周圍的一些人,人生處於谷底的一些人,基本上都是因為過於老實,不懂靈活變通,才導致自己深陷困境。《易經》中隨卦:隨,元亨利貞,無咎。意思是:天下萬物唯有隨時而動,才能一直處於不敗之地。
  • 王陽明:真正聰明的人,一生「3不說」,越不說,越能涵養福報
    1、少說秘密,少說閒話與人交談時,最忌諱「人見人說心裡話」,俗話說「心隔肚皮」,或許你把別人當作朋友,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的秘密告訴他,但他未必是真心對你,哪天說出你的秘密,你哭得太晚了。此外,不僅自己的秘密不能亂說,別人的秘密也不可到處張揚,老在別人背後說閒話,不但會影響別人的名聲,還會消耗自己的福氣,很容易和人結怨。
  • 王陽明:心術不正的人,多有這2種「怪相」,別等被坑了才知道!
    一個人的一生是註定要經歷很多事情的,沒有人能一帆風順地走完這一生,既然必須要經歷那麼多不好的事情,那該如何提前「預知」,就是非常重要的了,特別是心術不正的「賊人」,一定要儘早遠離,否則肯定會給你帶來越來越多的「壞事」。
  • 王陽明:心無所累,隨遇而安,即是有道之人
    可十餘年過後的1513年,王陽明從吏部轉調南京經過丹陽時,就去拜訪了這位湯雲谷先生。此時湯雲谷已居家三年,見到王陽明時說到的第一句話便提到了王當年就看出他不得道的往事。在兩人閒聊時,王陽明說了這麼一句話:「累釋而無所撓其精,機忘而無所忤於俗。」意思是說當一個人心無所累時,精神就不為物擾,忘卻機巧,處世就不易有悖世俗,反而隨遇而安,並成為有道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