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鼻,一個古怪而古老的鎮江地名

2021-01-10 鎮江金山網

  鎮江鄉鎮以下古怪而又古老的地名中,下鼻(又名下濞)稱得上是最突出的一個。下鼻的古怪在於它的名稱。筆者上世紀50年代讀書於七裡甸的鎮江中學,經常路過學校東側的一個大水塘,人稱下鼻塘(又誤稱為下癟塘)。問下鼻的含義,當地人也不知其所以然。

  直到50年以後的本世紀初,我才在唐代歐陽詢(公元557-641)主編的《藝文類聚》中查找到了下鼻的出處。該書卷六「岡」載:「劉楨《京口記》曰:城北四十餘裡,有小崗,高二丈許,有人鼻形,著崗西頭,有口在上,而鼻在下。方如數尺,狀如燋土。古老相傳,因名『下鼻』。今復無鼻,厥口猶在。」(文中所說「城北四十餘裡」,據下文《至順鎮江志》所載,當為「城西十餘裡」之誤。)劉楨(生卒年不詳)是南朝劉宋時人,距今有1500多年。從他的記載可見,早在他之前已有「下鼻」之名;而之所以稱為「下鼻」,是由於小崗西頭,「有人鼻形」,「有口在上,而鼻在下」,與正常人的鼻在上,口在下相反,所以叫「下鼻」。自然下鼻所在的小崗應當稱為下鼻崗。

  下鼻名稱的古老,在於它不但出現於比劉楨還要早的三國時期,而且延續使用了至少長達1700多年,直到上世紀80年代。查閱古書記載的與下鼻有關的地名,有下鼻浦、下鼻港、下鼻鋪和下鼻塘。《至順鎮江志》卷七「浦」載:「下鼻浦,在城西十八裡。《輿地誌》:『浦在城西十八裡,北入江,吳置刺奸屯。晉郗鑑於浦西築兩壘。』《京口記》:『有小墩,東西長高二丈,有人鼻形,著墩西頭,又有口在上,鼻在下。』東有憩賓亭。下鼻西七裡,有樂亭浦,《吳書》所謂薄落也。王濬緣江圖為瀆浦亭。」該書卷十一「屯」引南朝顧野王(519-581)撰《輿地誌》也說:「城西十八裡下鼻浦,吳置刺奸屯。」由此可見,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國時期,已有了下鼻的名稱;下鼻一帶在六朝時期曾是江防要地,也是由京口往首都建業和建康(今南京)的水上交通要地。《至順鎮江志》卷七「港」又記載丹徒西鄉有下鼻港。從地理位置看,此港當在下鼻浦。下鼻浦和下鼻港的存在表明,至少到元代,今天已遠離長江的七裡甸一帶當時仍靠近長江岸邊。

  關於下鼻鋪,《嘉定鎮江志》卷十二「驛傳」載,丹徒縣境內「登雲門(按:鎮江府城西門)外,西接建康界(按:指南宋建康府即北宋江寧府所轄之句容縣境)」共有6鋪,依次為:施水鋪、下鼻鋪、樂亭鋪、洪信鋪、高資鋪、炭渚鋪。又據《至順鎮江志》卷十二「郵傳」記載,「施水鋪,東至府前總鋪九裡,西至下鼻九裡。下鼻鋪,西至樂亭九裡。」記載表明,下鼻鋪距城是18裡,與丹徒縣西鄉的下鼻浦、下鼻港在同一地區。由此可見,到宋元時期,下鼻一帶還是通往江寧的陸上交通要道。不過,據清代洪亮吉(1746-1809)撰《乾隆府廳州縣圖志》卷七「丹徒縣」記載,到清代乾隆年間,丹徒縣只有「丹徒、炭渚二驛」,可見當時下鼻鋪已不復存在,下鼻一帶陸上交通的重要地位已有所改變。

  下鼻諸地名中,到上世紀80年代止,僅存有下鼻塘。《至順鎮江志》卷七「塘」載,丹徒縣西鄉「三都」有下鼻塘。此塘與下鼻鋪等同在丹徒西鄉,當也是因在「下鼻」一帶而得名。《至順鎮江志》的記載表明,宋元時期已有下鼻塘。下鼻塘到上世紀80年代還未消失。但到上世紀90年代塘已被填埋。下鼻塘稱得上地名「活化石」:下鼻塘的所在,表明歷史上的下鼻、下鼻浦、下鼻港、下鼻鋪,就在今天的七裡甸一帶;下鼻塘的存在,表明從三國時期已經出現的下鼻地名,到上世紀80年代,至少已經延續使用1700多年。同時,歷史上眾多下鼻地名的存在,以及與之有關的記載,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七裡甸這一帶三國以來山川以至人事的變化,因而值得人們注意。

相關焦點

  • 南京的十二生肖地名 以「羊」字開頭的羊地名有十個
    原標題:南京有「羊山」「羊山頭」還可鑽「羊角尖」 導讀:從地名來看,南京人最喜歡的是龍,僅以龍為第一個字的地名就多達196個。第二喜歡的是馬,馬地名也突破了100個,達到135個。南京最少的生肖地名是兔,只有一個兔地名。
  • 山西老陳醋和鎮江醋有何不同,為何「中國醋都」落戶江蘇鎮江?
    ,落戶江蘇鎮江。 關於這則新聞,在國內尤其是山西省引發了熱議,畢竟山西老陳醋身為四大名醋之一,可以說是山西的一個標誌,提起山西很多人下意識就會想起山西的老陳醋,但結果是「中國醋都」這塊金字招牌花落江蘇鎮江。 那麼山西老陳醋為何沒有爭到這塊金字招牌呢,宋安之身為山西人結合自身經歷來客觀說說這個問題。
  • 金山英才為鎮江「跑起來」增添新動力
    以前我在華北電力大學有一個新想法,想做一個新設備,可能要花一年到兩年的時間去協調各個地方,但是我現在在揚中研發一個新產品,只需要兩個月,也就是說我不用出島,就可以找到所有的相關配套廠商,把所有的元器件配全。」劉鵬說,2014年他作為科技鎮長團成員,從華北電力大學來到揚中,牽頭組建華北電力大學揚中智能電氣研究中心。
  • 鎮江老報紙上的抗美援朝印跡_中國鎮江金山網 國家一類新聞網站
    四開老報紙現身鎮江這張報紙四開大小,正反兩面,即兩個版(圖1)。報頭是「大眾日報」,下面有不少報紙信息,左邊兩欄是「電話:編輯部二五七號、營業部五九三號」、「鎮江前進印刷廠承印,電話:二六六號」。中間一欄是「第四八四期(今日一大張),定價六百元」。
  • 南京最難讀對的3個地名,一個成為文化遺址,一個是盋山
    如今在我國的社會城市中看來,任何的一個地方都是會顯示出我國的不同價值之處,有的地方雖然是名氣不大,卻是在古代上是佔據很重要歷史位置的,其歷史的文化內涵也是非常的豐富,而且在我國的許多地方上看來,它們的地方發展也是我國眾多的地域中一個比較明顯的文化體現。
  • 日本地名比中國地名更好聽更有逼格?大錯特錯
    在豆瓣、知乎和微博上都有一種論調:日本的地名比中國的地名更好聽更有逼格。他們的第一項論據是,日本的一級行政區比中國的更有歷史厚重感。對,就是網紅熊本熊的老家,你再仔細看看這個縣的地圖,有沒有發現「玉名郡」「菊池郡」這樣的地名?也就是說,在日本「縣」是「郡」的上一級。那麼bug來了,在中國秦漢時期,「郡」是管著「縣」的。其實,地名概念一直都是變來變去的,不存在「誰比誰更高級」的說法。但是,哈日族並不死心,他們列舉了中國和日本部分城市的名字,總覺得日本的聽起來更有逼格。
  • 鎮江官宣「醋都」,太原的醋罈子翻了
    不久前,江蘇鎮江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外界宣布,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和中輕食品工業管理中心聯合授予鎮江「中國醋都鎮江」稱號。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鎮江醋業協會會長朱炳國特別指出,拿到「中國醋都」稱號的,鎮江是第一也是「唯一」。此言一出,山西坐不住了。早在2007年,太原清徐縣就曾發布「中國醋都」標誌,時任清徐縣副縣長閻美蓉向媒體解釋,該標誌已得到「國家有關機構批准審核」。
  • 海島三十年,地名不解緣 ——記浙江省舟山市區劃地名管理辦公室...
    本報記者 柳 旭  30年前,數十封來自海峽對岸的尋親信被送到浙江省舟山市地名委員會辦公室(現舟山市區劃地名管理辦公室),由於收件地址不準確,這些信件成了無法投遞的「死信」,一個名叫王建富的年輕人承擔了「破譯」地址的任務。
  • 2020,鎮江教育人的時間都去哪了……
    原創唐守倫守倫說事2020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鎮江教育人的時間都去哪了在啟航2021之際讓我們一起重溫難忘的2020瞬間汲取前行的力量讓每個人都了不起譜寫鎮江教育的新篇章!▼圖丨史 楠砥礪高質量,傾力再出發。
  • 民國鎮江周宗記西藥部的故事
    周宗良1925年從德國商人手中買下這座花園時,裡面只有兩棟德式小樓。他花了七年時間,耗巨資擴建成五棟彼此獨立的小洋房,據說所用建材都是從法國進口的。周宗良從寧波「小赤佬」一路闖蕩成「德國染料業在華總買辦」,再到地產、金融、輪船等各領域的商業機構遍布全國,生平故事不要太勵志。他1948年去香港定居時,攜帶的財富整整裝了兩飛機,還登上了香港富豪排行榜的第二位!
  • 東龍西鳳:中國最獨特的地名傳奇|九龍半島|九龍坡區|九龍橋|重慶|...
    龍鳳地名聚集之地「龍鳳」在中國歷史的長河中,是一個繞不開的文明符號。從漫長的舊石器時代走到如今的資訊時代,從稍顯單一的原始文明到如今紛繁多樣的工業文明,「龍鳳」一直是華夏民族的圖騰和標誌,若按照功能影響排名,「龍」當坐頭把交椅,「鳳」排名第二,這是毫無疑竇的排名。
  • 河西走廊的幾個古地名
    四郡範圍內的大多數地名,都極有可能是用漢字音寫的當地原有稱謂。  所謂「漢字音寫」,就是把若干個分別與源詞各音節發音相近的漢字組合在一起,用來記錄往往不止一個音節的各色外來語的發音。他說,兩者「更像來源於一個同吐火羅A方言ārki、B方言ārkwi『白色』有關的月氏語詞。這個印歐語詞根主要意為『閃光、明亮』。」13[18]197-198  貝利認為,蒲立本從中古吐火羅語追尋一個更古老的漢語詞「煙支」的起源,難免有時代倒錯之嫌疑。另外,這樣做也丟失了漢語中該外來語譯名與伊朗語支諸語言的真正聯繫。
  • 長沙地名「十二生肖」沒有鼠和兔?
    大家紛紛找尋身邊的小豬「佩奇」,公仔、蛋糕、年畫……我們也試圖從長沙地名中找到「佩奇」,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是,長沙地名裡除了有「佩奇」,還藏著一個「動物世界」。
  • 地圖上的古希臘史:古希臘地名的含義與背後的文化內涵
    這些地名的背後,有他們對於地理地形的描述,有對於祖先文化的回憶,也有與土著文化的交融。語言就是歷史的活化石,是映照文明進程的一面鏡子。直到今天,在地中海沿岸國家的地圖上,這些古老的文明密碼依稀可辯,沒有隨著種族的變遷和時代的更迭而被磨滅。
  • 這個地方原來有上千個中國地名,如今都是外國名字,是外國領土
    中國人起名都很接地氣,不論是人名還是地名,人名中女的帶花,男的帶鵬,其實都是取一個好的寓意,而取小名往往都叫什麼狗剩,二蛋之類的,想要好養活一些。地名更加如此了,省的名字中雲南就是很好的例子,雲南即「彩雲之南」「七彩雲南」,另一說法是因位於「雲嶺之南」而得名。
  • 河北最難念的五個地名,第二個讀音當地人都叫不準,你會念幾個?
    漢字是一種文字,更是一種文化,在擁有文字的功能之外,還擁有藝術美感,漢字書法是世界上最多變、最豐富的書法類型,漢字的讀音也非常多變,一個字可能會有三四個讀音,在不同的情況下,詮釋的是不同的含義,有著不同的意義,特別是在作為地名時,一些漢字有完全令人意想不到的讀音,如果不是當地人或者對這個地方不了解的話
  • 辛亥革命先驅趙聲紀錄片在江蘇鎮江首映
    新華網江蘇頻道南京10月9日電(記者顧燁)在海內外隆重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際,紀錄片《詩心劍膽――辛亥革命先驅趙伯先》9日在江蘇鎮江首映,以緬懷廣州黃花崗起義總指揮趙聲烈士。該紀錄片由鎮江市史志辦公室、鎮江新區黨工委和鎮江文廣集團聯合錄製,總時長為30分鐘,它以翔實的史料、客觀的視角、豐富的素材,首次披露了趙聲作為廣州黃花崗起義總指揮若干鮮為人知的歷史細節,真實描述了民主革命先驅趙聲短暫而又波瀾壯闊的一生。趙聲原名毓聲,字伯先,1881年生於鎮江丹徒大港(今鎮江新區),自幼練武習文。
  • 鎮江13座千年糧倉遭強拆(圖)
    這裡本不應該是這樣的面貌,歷史上京杭大運河在此和長江交匯,並坐落著古代13座遺留下來的大型糧倉,它不僅屬於鎮江,屬於中國,更是世界文化遺產。而如意江南就建在這片遺址上。  南京博物院考古所所長林留根說,在咱們中國1794公裡長的大運河上,就沒有發現像鎮江這種宋元時期的糧倉遺址,所以這種遺址對咱們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是非常重要的,是見證大運河歷史作用的最重要的一個遺址。
  • 「醋都」鎮江向我市發出旅遊「邀請函」
    11月24日上午,鎮江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組織鎮江文旅集團、江蘇恆順集團、茅山管委會、江蘇文廣國旅等單位走進我市,舉辦文化旅遊推介交流活動。
  • 鎮江抗戰烈士數不勝數 市長犧牲在「黎明前」
    這座紀念亭名叫王龍亭,它和附近的王龍橋都是為紀念我黨任命的第一任鎮江市長王龍而建。作為千千萬萬為鎮江抗戰勝利流血犧牲好兒女中的一員,王龍烈士犧牲在1945年9月,在鎮江光復的黎明前被偽軍殺害,這不禁讓人有些扼腕嘆息。在鎮江烈士陵園,記者找到了王龍烈士的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