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流傳著許多富含哲理的話,大多數都是老農民們智慧的結晶,他們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是通過平時經驗的積累也總結出了不少規律,到現在這些農村俗語對我們的生活還有一定的啟發作用。其中有一條涉及到農民搬遷的俗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遠搬窮三年,近搬窮三天」,農民搬家在農村都屬於比較少見的,一般農民對自己居住的老家都有比較深的感情,不會輕易選擇搬遷。但老農民說的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你認同其中的道理嗎?
「遠搬窮三年」,說的就是農民們如果要搬離到很遠的地方定居,意味著就要離開熟悉的親人朋友,到一個陌生的新的環境生活,想家裡的各種物品之類的一般也帶不走,只能攜帶一些隨身的衣物之類的,到新的地方又要重新購置家具用品等大件物品,又要增加一筆不小的開銷。再加上到新的地方,什麼都不熟悉,生活各方面都花錢開銷,所以頭幾年肯定都是非常艱苦的。
「近搬窮三天」,如果農民們只是近距離的搬遷,這種現象在農村也是非常常見的,比如建新房之後從老房子搬到新房子,基本上可以把需要的物品全部搬過來。鄰裡之間大家幫個忙就行了,也不需要額外請搬家公司等花錢,喬遷之喜請幫忙搬家的親戚朋友們吃頓飯就算完事了。搬家之後不需要額外開支一些大件物品,請親朋好友吃頓飯的功夫幾天就可以緩過來啦,基本不會影響今後的生活。
很多農民們正是明白這個道理才不願意搬離自己的家鄉,因為一旦搬離到很遠的地方,所有的東西都得從頭開始,要一點一滴的置辦家業,得好幾年才能緩過來。現在很多農民的房屋和土地被納入徵遷範圍,他們也不願意搬到很遠的地方,都會選擇在村子附近重新申請宅基地建房。所以說老農民的話還是非常有道理的,你都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