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林白:我寫的東西應該是自己感受到的

2021-01-13 中國新聞網

  林白,從廣西紅土地上成長起來的著名作家。多年來,她一直是國內創作最旺盛的作家之一。從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早期作品《同心愛者不能分手》《一個人的戰爭》,到跨進新世紀後的《萬物花開》《婦女閒聊錄》,到近年的《致一九七五》,都曾引起廣泛關注和熱議。林白最近再次成為文壇焦點,是因為她的新作《北去來辭》。這部歷時3年寫就的長篇小說,去年接連斬獲「《當代》2013年度長篇小說五佳」、「新浪2013年度中國好書榜十佳」、「第十屆《十月》文學獎」,並被中國作協申報增補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署「十二五」項目。

  1 曾經的「女性主義」代表作家

  追溯上世紀90年代中國的文壇現象,「個人化寫作」、「女性主義」等詞彙一一映入眼帘。創造這一現象的代表性作家之一,便是林白。那時,林白已離開廣西北上京城,接連推出《一個人的戰爭》、《守望空心歲月》、《說吧,房間》和《迴廊之椅》等體現女性主義觀念的小說。尤其是《一個人的戰爭》,引起爆炸性轟動。

  「那是一個宏大敘事的年代,個人是不被重視的,但我覺得我應該寫自己的東西,我寫的東西應該是自己感受到的。那時候是開先河,所以也受到很多攻擊和爭議。」林白回憶說。

  批評林白的評論家認為她的作品「沉迷於自我的情感世界和敏感的女性軀體」。但也有拋去偏見和刻薄的評論家認為:「林白也許是最直接插入女性意識深處的人。她把女性的經驗推到極端,從來沒有人(至少是很少的人)把女性的隱秘世界揭示得如此徹底」,「營造出了至為熱烈而坦蕩的個人經驗世界……創造出了女性寫作獨特的審美精神」。

  在發給記者的郵件中,林白並不諱言早期的作品有很強的自傳色彩。一些友人及評論家也認為林白是一個把自我經驗用到最大化的作家,不少作品可以看到她生活的影子。

  應當說,這一時期林白的作品,大多是從純粹自我的角度看待人和事,和外部世界是疏離的,是一種拒絕與對抗關係,以鮮明的女性意識、豐富細膩的女性經驗著稱。

  對於被劃成「女性私人寫作類型」,林白越來越感覺到「這個標籤太難受了」,「用在早期的作品也許還湊合,但現在,包括女性主義,我都覺得把我圈得太死了」。

  於是,林白開始尋求自我的突破。

  2 心打開了,路走寬了

  2003年,對林白的文學創作之路來說,是個轉折點。這一年,她推出了《萬物花開》。從《萬物花開》開始,她從自戀的個人的精神堡壘中緩步走出。

  她這樣剖白自己的創作動機:「寫作《萬物花開》,首先是想滿足自己。到達一個從未去過的地方,變成一個從未見過的人……原先我小說中的某種女人消失了,她們曾經古怪、神秘、歇斯底裡、自怨自艾,也優雅,也魅惑,但現在她們不見了。」

  這部作品獲得了讀者和評論界的認可。但這還只是林白打開心結、向生活敞開姿態,走向廣闊世界的第一步。畢竟幼年生活和「北漂」初期的經歷給她的心理帶來了極大困擾。她承認:「多少年來我把自己隔絕在世界之外,內心黑暗陰冷,充滿焦慮和不安,對他人強烈不信任。」2000年,有關方面組織作家「走黃河」,已是知名作家的林白竟焦慮得坐立不安,「高度怕人」,跟人喝酒、聊天都很為難。但她硬著頭皮堅持下來,漸漸地覺得自己能夠跟人溝通了。於是從《枕黃記》和《婦女閒聊錄》開始,作品裡不再只是內心的「獨白」。

  《致一九七五》,又向前邁出了一步。在這個類似於回憶錄或散文的文本,她表達了一個人時隔30多年後返鄉時,回望既往歲月時的心情。也許正是這種五味雜陳的歲月回望,使她獲得了一種神奇的力量,她突然覺得自己「不怕」了,文學風格上更加明亮化了。

  讓林白真正完成心理和創作風格蛻變的,是《北去來辭》。

  《北去來辭》中的主人公海紅,也是從廣西到北京。書中「圭寧」、「玉林」、「圖書館」、「寫詩」、「去北京」等經歷,都讓人感覺與林白的現實經歷有相似之處。林白坦言,在創作中,她使用了自己的一些素材,但「海紅和我是有距離的,另外,這部作品無論從敘述角度、人物,包括海紅的經歷,都不是自傳性的」。書中的「海紅」對林白而言,有文學上的意義,也有人生的意義。她說:「在創作的過程中,正好史鐵生去世,我讀到一些懷念文章,他有些話給我印象很深,如比說:寫作歸根結底是要解決自身的問題,等等。」

  林白也要解決自身的問題了。於是,這部小說有了更宏闊的格局與更獨特的視角,它以一個個更具時代感與精神力度的人物穿透歷史,進入到更為廣大的人的內心世界,展示出更為深邃、複雜的現實情懷。它以海紅為主要線索,講述了兩代不同知識層次的女性由南方到北京打拼的坎坷經歷與精神升華,並圍繞她們,講述了她們的親人、戀人及家族諸多人物的命運,展示出中國半個多世紀的社會變遷。

  這無疑是一次有難度的創作。對林白來說,這3年的寫作,也是一個養自己的過程。她說:「我是『長』在這部長篇裡的,像一棵樹一樣,長得慢,但根是根,幹是幹,葉是葉。在我的寫作中,算得上是枝繁葉茂。」

  如果說林白的成名作《一個人的戰爭》中的多米和外部的世界是一種拒絕與對抗關係的話,那麼在《北去來辭》裡,「多米」已成長為「海紅」,對世界呈現的是一種接納。世界因此在她面前平緩地打開,林白讓她所有的人物都走到了開闊地帶。每個人都以自己的方式生長著、行動著,不再是透過當年那個敏感的女性「多米」眼中看到的人物。

  「多米」變了。林白也變了。

  3 家鄉情結與期望

  林白的作品中隨處可見家鄉廣西的背景、影子和情懷,讓家鄉人熟悉而感動。「再次回到故鄉南流那年,我已經46歲了。南流早已面目全非。我走在新的街道上,穿過陌生的街巷,走在陌生的人群裡。而過去的南流,早已湮滅在時間的深處……」在《致一九七五》中有這樣一段話,「南流」就是北流。出生於北流的林白,用了大量文字寫北流。她說:「如果我要寫插隊生活,還是寫北流。我雖然不愛參加同鄉聚會,也不回家,北流就是我的底色。沒辦法,去哪裡都是一個廣西小鎮成長起來的人,跟北京長大的人就是不一樣,一切都不一樣。」正是因為在家鄉有難忘的經歷和體悟,才使得林白在創作中運用得如此自然而然。

  林白稱讚,近些年廣西出了不少在全國叫得響的作家。她說:「我現在眼睛不好,看書要戴老花鏡,很少看書和雜誌了。廣西作家中,因為地緣關係,比較關注朱山坡和梁曉陽,也看了他們送給我的書,我認為他們在全國範圍來比都是很優秀的。但他們較低調,不主動跑動、張羅,當地也宣傳得不多。」

  當下,許多作家開始寫字、畫畫,林白也常在微博上曬書法,《北去來辭》扉頁用的就是林白的書法作品。林白說:「書法真的能帶給人安定感。以前我也臨帖,但臨的是唐楷,後來有朋友提醒我唐楷已經是書法的末端,該從源頭臨起。書法是講究氣息的,而每個人生命底子不同,氣息也不同,臨的時候明明氣不夠,還要照著帖往下拖,做到每一筆都很像,寫出來就會很難看。當然也有另外一種說法是你必須臨得像,才可以不像。我個人傾向第一種,因為我承認人是有差異性的。每個人都得隨著他的律動走。」

  去年,林白曾到雲南小住,做了三件事:打坐、念咒、練曹全碑。回京後下筆,她發現字就變了,再沒以前那麼僵硬了。林白悟出:「原來字的變法,是和人的心境狀態有關的。」

  去年11月,林白回了一趟北流老家。家鄉陽光明媚、空氣清新,令她心情喜悅。在給本報記者的郵件中,她熱望:「如果有住的地方,我真想回南寧長住……」 記者 蔣 林

相關焦點

  • 作家是不是普通人?浙江作家焦慮自己是溫吞水
    作家要把身體降到普通人位置  作家是不是普通人?這是昨天座談會上的焦點。  柯平,湖州師範學院教授、詩人,目前在寫大運河。他已寫了一稿,最近又把自己推翻了,打算重寫。「我對運河了解得越多,對自己越是懷疑。這條2500年來跟民族命運息息相關的河,憑一個詩人氣質,一次探訪,能否展現出來?
  • 90後非典型作家張皓辰:沒有人規定作家應該什麼樣子
    2016年張皓辰以《你是最好的自己》《我與世界只差一個你》及《謝謝自己夠勇敢》三本銷量破百萬的作品,一舉拿下中國90後作家排行榜榜首。兩年間就讓他的版稅收入高達980萬元人民幣,在微博上更坐擁430萬粉絲,這次帶著新書《後來時間都與你有關》跟大家見面,VOGUEme特別與他進行專訪,帶大家深入認識這位90後非典型作家。
  • 馬未都:我認識一些中國著名作家,幫孩子寫的作文,竟然都不得分
    這本應該是一件大好事,但大傢伙兒心裡都很明白,中國式「標準作文」,很多都是機械化、統一化、麻木的文章,比如要寫做好事,99%孩子的第一反應是「扶老奶奶過馬路」,比如想讓作文「加分
  • 瑪麗蓮·羅賓遜:我是一個沒有自律能力的作家
    和人們實際上寫了什麼關係不大。在新聞批評中,這種做法很常見,似乎作者們都在炮製消費品,而他們希望把這些東西清理得乾乾淨淨。我不認為人們對活著的作家一定應該像對死去的作家那樣心存敬畏,但如果一位作品應該得到尊重的知名作家,花十年的時間寫了一本小說,而這本小說又不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小說,對他嗤之以鼻也是不公平的。一部未能產生影響的作品,在另一代人看來未必就不成功。那可能是作者人生旅途的一部分。
  • 90後瑞安妹子靠寫小說 躋身中國作家富豪榜
    根據這份榜單,去年收入最高的傳統作家為「童話大王」鄭淵潔,版稅收入3000萬元;曾位列第六屆傳統作家富豪榜榜首的郭敬明去年版稅收入1500萬元;收入最高的編劇作家為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的編劇周梅森,版稅收入1400萬元;收入最高的明星作家為央視主持人白巖松,版稅收入400萬元;收入最高的企業家作家為吳曉波,版稅收入550萬元;而馬化騰、王健林、王石去年的版稅收入分別為265萬元、240
  • 專訪臺灣作家楊照:我讓大陸朋友看到了他們身上不會有的東西
    我那時對自己的英文程度還蠻自信的,也比大部分研究生讀英文原文更容易一些,可是像蔣老師的討論課,每次不管我怎麼努力地準備,即使這些文章我讀熟了,可只要蔣老師讓我們講一講感想,隨便我們怎麼講,他就開始有一堆回應,那時候我真的佩服蔣老師——理論上,這些觀點應該都從這些文章裡面可以看得出來,但是我就沒有用他那種方式去整理和分析出來的能力。
  • 馮唐:只寫自己想寫的文章是要守住的底線
    關於掙錢這個事,我開始沒有希望能夠通過寫文章來獲得的,我覺得現在對我來說更難,能夠不貪財,只寫自己想寫的文章,這對我來說幾乎是最重要的、要守住的底線。  我老在想,什麼是純文學,什麼是通俗文學?這兩天我開竅了。所謂純文學是要解決問題的,而通俗文學是要讓你爽的。這就類似於醫院和SPA。醫院跟你說,我不一定治得好你,你還會疼,我能夠儘量減輕你的痛苦;而SPA說,不管怎麼樣,我能讓你舒服。
  • 財經作家華祥名:我為什麼十年寫兩本張近東的書?
    在南京蘇寧易購總部大樓,財經作家華祥名新書見面會現場上,讀者們感受到了陣陣書香帶來的溫暖。「這本書真的很火!」當晚19點15分,蘇寧大學執行校長殷霞手舉《張近東管理信念》向讀者和網友介紹:「新書上市以來,除開企業文化活動贈書給員工搶先閱讀,還有外部讀者自己購買之外,每天還發現蘇寧內部員工更是通過各種渠道申領該書。所以看出大家對這本書的熱情真的很高!
  • 80歲娶小自己20歲嬌妻,王蒙稱「她是我的安慰,是我生機的復活」
    與王蒙相差50歲的「小文友」張悅然忍不住說自己「羨慕嫉妒」,「可以讀得出來,王蒙老師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應該是處在一個特別幸福的狀態。」作家謝有順跟王蒙開玩笑,稱他是「碩果僅存的、沒有緋聞的作家」。王蒙笑納這個評價:「以前有女作家說過,一個寫小說的,要是連緋聞都沒有,哪配寫小說?後來有人說,王蒙沒有緋聞,他不需要緋聞,他已經把全世界最好的女人搞到手了。」
  • 這位起點白金作家寫了五本小說,有三本被封,網友卻表示:封的好
    起點的白金級作家可以全都是大神級別的網文作家,到目前為止,起點應該是有三四十名白金級作家吧(龍龍沒有具體數過,所以這個數字僅供參考哈)。要知道起點擁有的網文寫手最起碼是數以萬計的,但是只有這區區幾十人獲得了這個殊榮。
  • 言情小說界不止顧漫會寫暖文,還有一位暖文作家文筆驚豔不輸顧漫
    其實在小編的心中那始終認為能寫言情小說的作家都是小天使,她們在寫作的時候能將暖心的愛情故事寫得淋漓盡致,使讀者在閱讀的時候能更好感知愛情的美好,感受到愛情的暖流正在緩緩襲來,這不但能起到很好的治癒系效果,而且能讓人們在閱讀的時候有更多的感悟。
  • 劉慶邦:我慎終如始,只寫小說
    &nbsp&nbsp&nbsp&nbsp有一年解放軍藝術出版社出了一套叢書,他們請一些作家寫一些地域性的作品,池莉寫《武漢故事》,阿成寫《哈爾濱故事》,我寫《河南故事》。我在序言《改變不了的夢境》裡講:一個人做夢不當家,不知道會做什麼夢。你永遠改變不了自己的夢境。我已經到北京40年,但是我現在做夢還是夢到老家,還是夢到我小時候。
  • 作家笛安上榜作家富豪榜 表示被窺隱私不太舒服
    作為一個生活在今天的寫作的人,我認為我們應該有放慢腳步回望從前的勇氣,有回望心靈的能力,我們有必要再一次擦拭我們的文學理想。」以前作家寫小說主要是來講故事,可現在講故事有很多載體,新聞在講故事、電視劇、電影在講故事,網絡上也在講故事,新媒體與影視網絡的崛起衝擊了傳統的紙媒文學,以敘事為主的小說生存空間變小。」對於現在年輕一代的作家,韓少功也有過一些接觸:「曾經有個高中生希望我看看他的作品,我同意後,他拿出U盤插進電腦,我一看嚇壞了,7個長篇,第一篇寫唐朝,第二篇寫明朝,第三篇寫火星人。
  • 中國男作家如何看待女性?請聽60位中堅作家的回答|張楚|李修文|吳...
    男作家筆下的女性形象,更多取決於他怎樣看待女性,這種東西是骨子裡的,沒辦法有意去克服。如果一個作家心底裡並不那麼尊重女性,自然會在他的筆下有所流露,有意去克服,會顯得彆扭和虛假。這樣的作家與作品很多。說回我自己,我大多數的作品,包括以女性為主角的小說,其實背後站立的都是男性。
  • 非「書齋作家」繪出房產商面相
    在這方面,我覺得他給我還是諸多的啟示。這部小說具有豐富的經驗質地,有著書齋裡的作家的想像力所不能抵達的「真實」。它見證了時代和生活的某種「面相」,某種重要的精神「萌動」,它本身就是特定的社會圖景和社會意識的直接表徵,它的不自覺勝過它的自覺,它不說的可能比它說出的還要多。
  • 十二星座適不適合寫小說,想寫小說不妨看看
    最近,有個同學私信問我自己的星座性格適不適合寫小說,那麼,十二星座到底適不適合寫小說呢?今天的更新,就來聊一聊十二星座誰最適合寫小說?有興趣的看看,希望對你有幫助。白羊座當作家,會很有主見,以往讀白羊座作家寫的作品,往往都能感受到什麼叫一針見血,TA們作品觀點都獨特犀利。白羊座的你們充滿童真,追求真善美,富有哲學,最適合寫的小說為童話、魔幻小說、哲學小說、冒險小說、推理或言情,最具代表的作家有安徒生、米蘭昆德拉、詹姆斯·帕特森、梁羽生、瓊瑤。
  • 「80後作家」群像:歲月逝去 告別青春文學
    要不是很多媒體的炒作和無良書商的介入,之前很多書都是不應該被出版的。可以寫,但那些東西不應該被發表。」二十歲出頭,周嘉寧接到書商電話時仍舊懵懵懂懂。「看到大家都出書了,那就出咯,沒有多想。」跟今天的寫作相比,當時的出版狀況其實是非常粗糙的,「沒有人會來跟你討論這個長篇要不要改,或者說這本書什麼地方是有問題的,從來沒有人跟我說過這些。然後他們就把書出了,自己很莫名其妙的,出了以後自己也不會去看。」
  • 歐美女性作家
    那些讓我們對女性作家、黑人作家或同性戀作家產生某種預期的無意識假設常常還和以前一樣。如果你不只是看文章的數量,而是關注一下內容,你會發現白人男性仍然是專家——他們仍然代表著客觀普適的理性之聲。黑人作家經常只寫黑人問題或城市問題或運動或音樂,女性作家經常只寫自己的情感問題或工作/生活的平衡問題或家庭問題,同性戀作家經常寫身份政治或性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