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血管狹窄1-100%,到底多少才是冠心病?

2021-01-10 澎湃新聞

原創 心血管王醫生 心血管王醫生

醫生一看到血管狹窄就給我們放支架!支架就是害人的!過度醫療!

這是很多人對於支架反感或牴觸或謾罵的原因,認為不該放支架醫生給放了!

其實心臟血管狹窄小於50%都不能診斷冠心病,怎麼會談到放支架呢?

那麼心血管狹窄多少才是冠心病的?

簡單理解心血管狹窄>50%的時候,我們才叫冠心病。

1、目前常規的診斷標準是大於50%的狹窄屬於冠心病,小於50%的狹窄不屬於冠心病。小於50%,只能叫冠狀動脈粥樣硬化。

2、不管是55%還是45%都是醫生肉眼看的,是通過冠脈造影是動態的,多角度的,但這種狹窄百分比是醫生根據經驗從造影結果看出來的,而不是用尺子測量的,也不是電腦計算的。

3、小於50%也不一定沒事,這種比例只適合大部分病變,個別40%的狹窄如果屬於不穩定斑塊,理論上也會進展,甚至斑塊破裂發生血栓,形成急性心肌梗死。60%的狹窄如果穩定,控制好,也不會進展,不會有症狀及危險。

4、超過70%可能才會有心肌缺血、心絞痛的症狀,大部分冠心病引起的症狀,一般都是超過70%的狹窄。而且大部分都是有誘發因素的,尤其勞力型心絞痛,在運動、勞累、心率加快等情況下,常常會發生心絞痛。當狹窄更進一步加重的時候,就會發生不穩定性心絞痛,也就是休息中也會發作。

5、99-100%的狹窄就是血管完全堵死,或接近完全堵死,這時候就是心肌梗死。

狹窄多少才需要心臟支架?

對於需要放支架的病變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急性心肌梗死,也就是血管完全閉塞的病變,或者馬上就要閉塞的病變。這種病變肯定是要放支架的,因為不放就會有生命危險。

還有就是當藥物無法控制的心絞痛,我們不得不放支架,如果不放支架,目前的醫學技術並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一般來說對於心血管狹窄明顯的病變,我們都沒有什麼爭議,比如狹窄大於80%的狹窄,大部分人目前都認可需要支架。

為什麼很多人認為過度醫療呢?

比如狹窄程度75%左右,而這種狹窄程度大部分是臨床介入醫生,根據自己的經驗,結合冠脈造影多角度造影判斷出來的。理論上會有一定的誤差,尤其對於臨界病變,我說70%,你說80%,都有可能。也可以放,也可以不放。正因為如此,才會引起爭議。

我們如何是好?

主觀判斷

我們需要結合患者臨床表現,在藥物控制基礎上,如果仍然發作心絞痛,那我們建議放支架。因為不放,會發作心絞痛,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

如果藥物控制比較理想,不犯心絞痛,那麼就可以暫時不放,繼續吃藥觀察。

客觀判斷

但這都是主觀判斷,有沒有一種客觀檢查,可以給出定性分析。

答案是有,血管內超聲及FFR即血流儲備分數檢查,就是一種更為客觀的檢查。這種檢查就是超聲鑽進血管內部更加準確的判斷血管是否缺血。

這種檢查能夠測出狹窄血管到底有沒有缺血,而不僅僅是介入醫生根據自己的經驗進行判斷。血管內超聲可以測量狹窄更準確的比例;FFR>80%則說明沒有心肌缺血,不用放支架;FFR<75%則說明有心肌缺血,需要放支架。

所以放不放支架,需要結合臨床症狀及冠脈造影,如果仍不能肯定病變是否有缺血,那麼建議血管內超聲及FFR檢查,給出一個更為客觀的證據。

心臟血管狹窄75%之前沒有症狀,能不能檢查出來?

沒有症狀很難,一般都不會去醫院檢查,即使去醫院,也不可能做個CT或造影。

當狹窄大於75%的時候或許在某種情況下會發生心肌缺血的症狀,也就是心絞痛。心血管狹窄的根源就是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粥樣硬化加重就會形成斑塊,就是血管垃圾,就會堵塞血管。這種狹窄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這種狹窄是日積月累,長期不健康的生活習慣導致的。

長期吸菸喝酒,不健康飲食,久坐不運動,肥胖,漸漸的血管垃圾就會堆積,如果還是不重視,那麼血管斑塊就會逐漸加重,從0%漸漸的50%變成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從50%發展到75%變成心絞痛,從75%發展到99-100%變成心肌梗死。

而我們在血管狹窄程度小於70%的時候,大部分人是不知道的,沒有感覺的,很難檢查發現,所以,大部分冠心病被發現後,都比較嚴重。所以,我們只能健康生活,戒菸戒酒,控制體重,堅持運動,健康飲食,控制三高,做好一點一滴,預防狹窄加重。

總之,不管血管狹窄多少,我們都要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這樣才能預防狹窄進一步加重;雖然當狹窄大於50%的時候才叫冠心病,雖然當狹窄大於75%藥物無法控制的心絞痛才需要支架,但是健康生活是預防所有疾病的基礎!

【心血管王醫生版權】

原標題:《心臟血管狹窄1-100%,到底多少才是冠心病?到底多少才會放支架?》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心臟血管狹窄早期症狀
    體檢的時候心臟血管部分的檢查非常重要,有不少人在檢查過程中,會被診斷出心臟血管狹窄的問題,如果沒有做過了解的話,並不知道心臟血管狹窄是怎麼回事兒,更別提對心臟血管狹窄早期症狀的表現,基本上是一無所知。 人到了一定年紀很容易出現疾病,主要與身體抵抗力變弱,體質變差有很大關係,因此上了年紀的人,非常有必要每年進行一兩次體檢。
  • 生氣、暴飲暴食、喝酒、太過勞累的冠心病患者更容易猝死?醫生解釋!
    其實大家可以看看,這些要麼是不健康的生活習慣,要麼是負面情緒,就算沒有冠心病,也建議大家遠離,何況還有冠心病。但是不是冠心病出現一次生氣、暴飲暴食、喝酒、太過勞累人就突然沒了,這樣說有點誇張。只能說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多,這些負面情緒多,容易猝死,並非一次就會導致死亡。 一、冠心病是什麼
  • 心臟血管堵了,不吃藥、不放支架,有什麼好的治療方式?醫生支招
    做完檢查後,醫生告訴王先生,心臟冠狀動脈已堵塞50%,確診為冠心病,再發展下去,就該安裝支架了!醫生給王先生開了幾種藥,讓他堅持吃。王先生雖然遵從醫囑,但是還是有疑問,王先生的一個朋友,也是體檢發現血管堵了,堵了30%,就沒有確診為冠心病,同樣是血管堵了,為什麼自己就是冠心病了,王先生的朋友血管也堵了為什麼不用吃藥,而自己需要吃藥呢?血管堵了50%,嚴重嗎?
  • 40歲就發現心臟血管狹窄40%,整天難受、擔心怎麼辦?
    1、目前常規的診斷標準是大於50%的狹窄屬於冠心病,小於50%的狹窄不屬於冠心病。所以40%不屬於冠心病,只屬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60%的狹窄如果穩定,控制好,也不會進展,不會有症狀及危險。4、大部分冠心病引起的症狀,一般都是超過70%的狹窄,也就是說40%的狹窄不會有胸悶、憋氣、胸痛等症狀。所以,40%都不能稱之為冠心病,也不會有不舒服的表現。心血管王醫生的建議:
  • 耳垂摺痕預示冠心病,又是健康謠言忽悠人?這回是真的!
    可現在,老王卻因為自己的耳垂寢食難安——我這樣的耳垂怎麼就和冠心病聯繫上了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有「福」的 老王心情如過山車老王對自己耳垂和冠心病的擔心,來自於老伴的一番話。「小姐妹說,耳垂上有摺痕的人可能患有冠心病,我看你耳垂上也有啊,敢緊到醫院去檢查下吧!」一天上午,買菜回家的老伴心急火燎說。
  • 耳垂上有摺痕是冠心病的徵兆嗎?需要做什麼檢查?讓醫生來講清楚
    耳垂上有摺痕,是否冠心病的表現?這種新聞其實早幾年就已經出現了,但從醫學嚴謹的角度上看,耳垂有摺痕可以作為冠心病的參考,卻不能劃等號!耳垂上有摺痕又稱之為Frank徵,目前被認為是動脈粥樣硬化疾病標誌之一。
  • 耳朵上有冠心溝,難道就真的代表冠心病的徵兆嗎?專家:並不一定
    有人或許會說,耳朵上面有褶皺,是冠心病的表現,而且還說的有模有樣的,感覺很有科學道理一樣。我們現在先來說一下實用性,其實也就是我們在臨床診斷冠心病的過程之中,到底有沒有用,因為有用才會有價值,才可以指導我們診斷冠心病。1、對於很多醫生來說,我們幾乎是從來不去看患者的耳朵到底有沒有褶皺,換一句話說,即使有褶皺我們也不可能診斷冠心病,即使是沒有褶皺該診斷的時候還得診斷。
  • 用耳垂摺痕預測冠心病?不靠譜
    原創 十足目透明科 果殼2021年1月2日,《巴啦啦小魔仙》凌美琪扮演者孫僑潞母親發文證實,女兒在1月1日去世,年僅25歲,死因疑似心梗猝死。這場悲劇過後,「耳褶徵是冠心病先兆」的說法再次被翻了出來。
  • 耳垂出現皺紋,是冠心病的徵兆嗎?冠心病還有哪些特殊的表現?
    耳垂處長了呈直線型或者弧線形的皺紋,的確是冠心病的一個徵兆,這種徵兆被稱為耳垂冠狀溝,又叫Frank徵。有人還專門做了研究,發現這種徵兆的敏感性為62%,特異性為67%。大致的意思是說,約60%的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現Frank徵;出現了Frank徵,三個人裡面有兩個會是冠心病引起的。
  • 1萬三到七百元!降價集採冠脈支架在四川投放
    2021年1月1日起,國家集採冠脈支架正式在首批18個省區市落地實施,據國家醫保局,截至1月9日,全國已有23個省市區的患者用上了集採後的冠脈支架。目前未落地的省市區也已給出了明確落地時間,1月底全國所有省份均落地實施。近日,封面新聞記者走訪成都各大醫院,目前部分醫院開始使用帶量採購的冠脈支架,一些患者已經順利出院。
  • 「耳朵褶皺」是冠心病跡象?符合這5點的人心臟更危險
    2021年1月2日,演員孫僑潞媽媽發文證實,女兒因急性心梗去世,年僅25歲。 悲痛之餘,網友發現不少患心臟病的明星有個共同特徵:耳垂有褶皺。微博上掀起了#從耳朵可以看出冠心病徵兆#的討論。
  • 2018年冠心病介入治療91萬餘例 患者平均植入支架1.46個
    本報訊 (記者王瀟雨)4月27日,在江西省南昌市舉辦的第二十二屆全國介入心臟病學論壇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內科及心臟中心主任、中國心血管健康聯盟副主席霍勇教授代表國家心血管疾病醫療質量控制中心發布最新冠心病介入治療情況:2018年,我國全年冠心病介入例數為915256例;患者平均植入支架數為1.46
  • 冠心病的發生和性格有關,A型性格要格外注意!
    不良情緒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發生率生氣、焦慮等負面情緒還會影響下丘腦-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釋放大量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引起心跳加速、情緒激動,從而引起冠脈痙攣,使病變的冠脈管腔進一步狹窄。國外就有研究發現,經常在社交軟體上使用憤怒、焦慮、壓力等負面情緒字眼的越多,冠心病死亡風險越高;相反,經常使用積極性詞彙的人,冠心病的死亡風險則較低。
  • 年輕演員猝死再度引發熱議:耳垂上有褶皺預示著冠心病?專家解答來了
    有網友發現,和此前心梗猝死或是有心臟疾病的部分演員一樣,她的耳垂上也有褶皺,再次引發大家對「耳褶是否是冠心病前兆」的熱議。在接診過程中,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院心內科副主任醫師胡鉑也碰到過有人專程因為耳褶前來就診。他表示,目前醫學上並沒有關於耳垂上有褶皺和冠心病獨立相關的定論,有耳褶不一定存在冠心病,患有冠心病也不一定有耳褶。
  • 冠心病沒有症狀是否需要吃藥?
    作者 | 張許萌 頭條號:小萌藥師 (北京市大興區中西醫結合醫院臨床藥師、藥事網成員) 目前,國內外冠心病指南一致強調,改善冠心病患者預後的重要措施是充分使用有循證證據的二級預防藥物。二級預防是針對已確診為冠心病且再發嚴重事件危險增高患者進行的預防。
  • 禿頂、頭髮灰白 是男性冠心病的主要風險
    來源:北京青年報據英國一家媒體報導,聯合國梅塔心臟病研究所的學者發現,掉頭髮或頭髮顏色變灰是比肥胖更強的冠心病風險因素。如果男性不到四十歲就脫髮或頭髮的顏色過早灰白,那麼他們冠心病發作的風險會升高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