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容若後人寧古塔副都統容山

2021-01-09 歷史挖掘機11

#納蘭容若#

01容山出生

容山,亦容峻峰,葉赫那拉氏(即納蘭氏),和慈禧幾乎同時出生在京旗葉赫那拉家庭。 容山為正黃旗,慈禧父親惠徵為鑲藍旗,原住劈柴胡同,在鑲藍旗領地。鹹豐六年十二月初二日(1856年12月28日),皇帝將正黃旗屬地裡的西直門內新街口二條胡同官房一所,共計六十二間,賞賜給慈禧家屬,於是慈禧一家舉家遷到新址。至此,慈禧家人和容山家同住在正黃旗屬地內的新街口胡同,可算是左鄰右舍。正因為與慈禧的這層關係,容山在今後仕途順利,也與恭親王和醇親王關係密切。比如,容山曾被派到神機營當差以及惠陵修建皆為恭親王主導。容山與醇王府裡的畫師慶寬結為盟兄,慶寬亦趙慶寬,正黃旗漢軍人,為醇親王親信,清晚期宮廷畫師,有作品光緒大婚圖,現有少量珍貴畫作留世。

容山出生帝都北京

02恭修同治惠陵

慈禧獨子同治皇帝駕崩,容山當即選為惠陵監修,從光緒元年到光緒五年恭修惠陵。光緒五年閏三月,《光緒朝實錄》記載因恭修惠陵出力慈安慈禧賞容山二品頂戴。這之前,容山乃正黃旗滿洲參領兼公中佐領,因為是上三旗的正黃旗又是滿洲參領(分滿洲、蒙古、漢軍,滿洲排第一),故為各參領之首,正三品。其職位簡言之就是一品大員正黃旗滿洲都統的助理。升為二品的容山為記名副都統,有缺補實。

03守衛邊疆

三年後的光緒八年,寧古塔副都統德平阿私扣軍餉被撤,恭親王兼軍機大臣奕訢薦容山軍政卓異,補授寧古塔副都統。容山與德平阿有些不同。首先,德平阿為披甲武夫起步,曾南徵北戰,容山卻是官學生、筆帖式起步、印務參領偏文職。 其次,德平阿世居東北,在東北為官多年,而容山出生在北京,從筆帖式起步到神機營當差、印務章京、正黃旗滿洲參領皆為京官。 故當時在東北處理邊疆事務的漢臣吳大澂與容山親近結為蘭交,然卻與德平阿交惡。寧古塔乃清皇族龍興之地,當年努爾哈赤的曾祖父福滿的六個兒子,便是居住在此。寧古塔副都統一職只有滿人貴族才能擔當,為正二品。如今牡丹江寧安市還有容山為勘界大臣吳大澂修築的望江樓,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在這裡,容山和吳大澂、依克唐阿結下了深厚友誼,也應李鴻章號召修建了東北第一條電報線,爭取中國船隻圖們江出海權,並且為勘察中俄邊界做出了歷史貢獻。

容山守衛東北邊疆

04納蘭容若後裔

容山為康熙權臣納蘭明珠、著名詞人納蘭容若直系後裔。國內那根正先生妄稱自己是慈禧後人、又是納蘭容若後人,這顯然是不嚴謹的。慈禧為鑲藍旗,而納蘭容若為滿洲正黃旗,雖同為葉赫那拉氏,但葉氏為滿洲大姓,慈禧和納蘭容若並非同宗。曾經也傳光緒時期的正黃旗漢軍都統廣忠為納蘭容若後人,後證實為誤,廣鍾與容山為同時期人,且品級相當,但廣鍾為滿洲正紅旗人。民間亦傳當代名作家葉廣芩為容若後人,因其祖父中興為光緒翻譯進士,且滿洲正黃旗人,但至今無法證明中興為容若之直系後裔。

嘉慶十八年之亂,容山祖父那倫遇害,其父由那倫兄弟那成(亦那什)照顧。史料證明那倫乃容若直系後裔,雖然明珠家族到乾隆後期及嘉慶時期已有些衰弱,但因祖上為高官,容山仍有機會入官學,成為監生。容山長子刑部主事麟祥、次子麟瑞在民國初因守護清東陵失職,受到處罰,貧困潦倒,變賣祖產,後人多為苦力車夫往返於京津冀,改為漢姓。民國動亂時期,納蘭家族墓被嚴重盜掘,麟祥後人葉連德奔波告狀。

05福州副都統

在寧古塔期間,容山身體每況愈下,於光緒十三年請辭回京療養數月。光緒十四年三月,容山跪請聖安,慈禧讓容山去南方溫暖的福建,容山陛辭後,是年光緒帝大婚納彩禮吉日當天上任福州副都統。作為北方人的容山到達南方後,多有不適,便於光緒十五年調回北京任正藍旗漢軍副都統。從嚴寒的東北寧古塔到南方福建再回北京的反覆遷徙勞累,也是容山不久去世的原因之一。光緒十五年至十九年,容山在北京走過了人生的最後歲月,這期間他曾署正白旗護軍統領、武殿試彈壓大臣、順天鄉試稽查左翼大臣、搜檢大臣,主要負責皇宮禁門安全。

清代衙門

光緒十九年,聖上硃筆圈出容山和凱泰、景善、明秀、祥普、符珍、克勤、恩普、奕功為順天鄉試搜檢大臣。筆者查了這幾人背景,發現全是皇親國戚。容山與這些人並列選為搜檢大臣,足以見其背景非同一般。奕功為乾隆十七子永璘之孫;符珍為鹹豐帝長女榮安固倫公主駙馬;克勤的姑婆是乾隆帝孝慎皇后;容山祖先有納蘭明珠、性德及乾隆舒妃;凱泰為世襲鄭親王;景善為慈禧親戚,有《景善日記》,但非本人作,乃末代皇帝溥儀外祖父榮祿作;明秀為光緒年間佟佳氏族長,其家族祖先有康熙生母孝康章皇后、隆科多、孝懿仁皇后等;祥普亦為葉赫那拉氏,為慈禧弟弟桂祥好友。

相關焦點

  • 流放寧古塔為什麼這麼可怕?天寒路遠並不致命
    滿清有十大酷刑,流放寧古塔不在其中,但卻讓人聞風喪膽。在影視劇中經常能看到清朝皇帝一怒之下「流放寧古塔,永世不得入關,與披甲人為奴」,那流放寧古塔為什麼讓人這麼害怕?披甲人又是什麼意思?寧古塔並不是塔寧古塔位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在清朝時期這裡是一座邊疆重鎮。
  • 多情卻被無情惱一生,一等侍衛納蘭容若,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
    一個不眠的夜晚,大內一等侍衛納蘭容若,寫下最傷感的情詞!《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 《倉央嘉措+納蘭容若+李清照+李煜》詩詞傳
    ——納蘭容若《浣溪沙》——納蘭容若《長相思》——納蘭容若《虞美人》——納蘭容若《浣溪沙》李清照和李煜都是文學史上著名的婉約派詞人,他們前期詞多寫閨情和宮廷而香豔,後期詞多寫亡國而悲哀。相似的生活軌跡,使兩人的詞在風格上有不少相同之處,但由於他們所處的時代和個人生活及感受的不同,他們詞的風格又同中有異。
  • 揭秘才子納蘭容若生命中的四個女人,他最愛誰?
    納蘭容若,原名納蘭性德,容若只是他的字。因為後來實在名氣太大,大家乾脆連他的名和字都省了,直接喚他「納蘭」。他是清朝最為風流倜儻的文人,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王國維稱其:「北宋以來,一人而已。」但是他卻情根深種,一生為愛所困。
  • 延禧攻略:玲瓏栽贓害死吉祥,被流放寧古塔,寧古塔是什麼地方?
    玲瓏本想扳倒瓔珞卻反而將自己葬送了萬劫不復的深淵,這就印證了「多行不義必自斃」那句古話,從玲瓏與瓔珞鬥法完敗的慘痛經歷裡,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歷史從來都不屬於陰謀家,得人心者得天下,只有品行端正,本分為人才能不被歷史的大潮所淘汰。
  • 十四首有關納蘭容若的經典詩詞,太美了!
    ——納蘭容若 《送蓀友》2、譯文——秋風吹冷,孤獨的情懷有誰惦念?看片片黃葉飛舞遮掩了疏窗,佇立夕陽下,往事追憶茫茫。酒後小睡,春日好景正長,閨中賭賽,衣襟滿帶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願以償。3、綠闊千紅無處覓,緣何只遇凋殘。一聲詩韻鎖窗寒。由來舟不系,因果總相關。本是雲臺清淨客,相逢怎在秋山。來時容易去時難。任憑風做主,長伴月兒彎。
  • 邂逅納蘭容若的清涼
    漫天飛舞的雪花飄飄揚揚落了好些日子,整個京城都被籠罩在了銀白色的幕帷下甚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壯闊景象。紫禁城巍峨雄偉的宮殿變得像雪塑冰雕一樣,帶上了一些別樣的晶瑩潔白。簷下雪,風中屑,滿城蕭瑟笛聲咽。人縹緲,夢逍遙,誰共瘦柳傍小橋。下了一夜的雪,天際終於開始有了一些光芒。在大雪覆蓋的人家有一處和其他官員宅子相同的房屋,同樣是青磚青瓦,三進三出的四合院。
  • 納蘭容若十首最美的情詩,每首讓人心醉!
    ----納蘭容若《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2.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2)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納蘭容若《長相思·山一程》3.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3)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
  • 清朝將重刑犯發配寧古塔,給披甲人為奴,披甲人究竟是什麼身份?
    在眾多電視劇當中,或許人們對這樣鏡頭有些許印象,每當重要的王公大臣犯下大錯,被即刻問斬,就連家人也受到牽連,而對重刑犯的處理方式,皇帝下令,發配寧古塔,有的還要加上一句給披甲人為奴,這多少有些讓人感到好奇,披甲人到底是什麼身份呢?
  • 納蘭容若一生的情史:歷經愛而不得,而又陰陽相隔,最後偷偷摸摸
    他的長子便是納蘭性德,即納蘭容若。圖片:納蘭明珠劇照納蘭容若的出生起點是普通老百姓望塵莫及的,家族是皇親國戚,父親又是當朝皇帝最信任的臣子,他本人還是納蘭家的大公子,只能說納蘭容若實在是會投胎,普通人家的子弟光是起跑線都差了他好幾公裡。
  • 「人生若只如初見」簡短的7個字,飽含納蘭容若的一生無奈與哀傷
    納蘭容若一生都活在傷感悲秋之中,一生為情受困。他羨慕他人健康的身體,羨慕他人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羨慕他人能與自己心愛的人在一起......「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的意思是,如果人與人的相遇都停留在初見的第一面,那該有多好啊。這樣也就不會有後來的生離死別、相思成疾的痛苦了。
  • 納蘭容若很深情的一首詞,最後兩句很是經典,堪稱千古名句!
    如果說有一個人能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說得透,又說得美的話,那麼,一定是納蘭容若。納蘭容若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男子呢?清之一朝,乃至於說五百年來,如果非要評選出一位完美的貴公子形象,他都可以當仁不讓。顯赫高貴的身世,他有;懷抱珠玉的才氣,他也有。但是他,並不快樂。
  • 《納蘭容若詞傳》:你覺得世界上最悲傷的字是什麼?
    看《納蘭容若詞傳》時,裡面盧氏問納蘭容若:「你覺得世界上最悲傷的字是什麼?」盧氏給出的答案是「若」,並且說「她當時斷沒想到,幾年後他會為她說盡「若」字」。「若」,拿白話來講,應該就是「如果」了,有趣的是,這兩個詞的讀音還有些相似。
  • 女有李清照,男有納蘭容若,他們悼念亡夫亡妻有什麼不同?
    相比李清照的期期艾艾,納蘭容若的詞似乎更能讓聞者感同身受,融入其中,被作者輕易的帶進詩詞中,引起無限悵惘與彷徨。     納蘭容若《浣溪沙》  納蘭容若與盧氏,少年夫妻,恩愛纏綿,但幸福的日子卻只不過短短三年。
  • 「薦讀」納蘭容若最美的8首詞,說盡了一生,美到心碎
    一曲《山水又一程》,毫無預兆地將我們的思緒,帶回到三百多年前,想起了那個連名字都極美的納蘭容若。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男子呢?顯赫高貴的身世,他有;懷抱珠玉的才氣,他亦有。清之一朝,乃至於說五百年來,如果非要評選出一位完美的貴公子形象,他都可以當仁不讓。他短暫而又燦爛的一生,都濃縮在這8首詞裡,美到極致。
  • 納蘭容若很經典的一首詞,寫盡離愁別緒,最後1句妙筆生花
    在筆者眼中,納蘭容若是繼南唐後主李煜後世間最為多情的一個男人。在他短短31年的生涯中,他如一隻的蝴蝶,在這世間孤單單地飛舞著,徜徉在亡妻盧氏那開滿鮮花的世界裡。他才華橫溢,工詩賦詞。又出身貴族,風流瀟灑的他能夠保住皇帝的安危,卻最後因為思念妻子盧氏過度而最終英年早逝。這個多情而又痴情的男子怎能不叫人惋惜!
  • 三國叱吒風雲的領袖後人如今在都在幹啥?劉備後人重操祖業
    沒想到曹操後人在文學方面有如此深的造詣,確實是不能小覷。 曹操墓的發現,到曹操後人的被認證,這些被標上曹操後代的人們也很豁達,曹祖義和其他被鑑定為曹操後人的曹姓族人紛紛表示,這種認親並不是為了去證明誰是誰不是,而是通過這種方式,將已經散落在全國各地的曹姓族人匯集,大家一起往更好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