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納蘭容若的清涼

2021-01-10 京墨說華夏

楔子

桐花萬裡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

順治十一年甲午,農曆臘月十二日。

漫天飛舞的雪花飄飄揚揚落了好些日子,整個京城都被籠罩在了銀白色的幕帷下甚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壯闊景象。紫禁城巍峨雄偉的宮殿變得像雪塑冰雕一樣,帶上了一些別樣的晶瑩潔白。

簷下雪,風中屑,滿城蕭瑟笛聲咽。人縹緲,夢逍遙,誰共瘦柳傍小橋。下了一夜的雪,天際終於開始有了一些光芒。在大雪覆蓋的人家有一處和其他官員宅子相同的房屋,同樣是青磚青瓦,三進三出的四合院。然而此刻就在這普通的宅子中發生了一件看似尋常的事但卻創造了一段非同尋常的傳奇。

天際藍色寶石般的曙色漸漸亮了起來,薄薄的,透明的,從雕花的窗欞進來間像是有生命似的鑽進了房間,縫隙間隱隱有著一絲兒清冷之氣,帶著新雪的氣息,緩緩飄散在屋內如春的暖意之中。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此時屋內納蘭明珠靜靜的端詳著納蘭夫人——英親王第五女覺羅氏正在沉沉的睡著,那秀麗的臉龐還帶著重重的憔悴之態,身旁,則躺著出生未滿一天的孩子——納蘭容若。容若的降生代表著滿族最顯赫的八大姓氏之一納蘭氏有了繼承者。此刻躺在襁褓中的嬰兒全然不知自己出身在怎樣的一個溫柔富貴之鄉,還與皇室有著千絲萬縷的天潢貴胄之家。然後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有著仕途亨通的前程。

誰憐辛苦東陽瘦,也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處濃。就這樣他帶著一尺華麗,三寸憂傷,自天堂拈一朵情花,在人間呷一口墨香。

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在他短短的一生中他有「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同住長幹裡,兩小無嫌猜。」的表妹;有著「看盡一簾紅雨,為誰親系花鈴。」的盧氏;有著「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的仰慕者;還有著「況有短牆銀杏雨,更兼高閣玉蘭風。畫眉閒了畫芙蓉。」的朋友。他似乎是上帝的寵兒,來人間體驗一番紅塵顛倒,人世滄桑。但也正應為是這樣,所以上帝不願意他離開太久於是在康熙二十四年年僅三十一歲的容若被召回了身邊,只留下他那纏綿悱惻的愛情,相濡以沫的友情在風中耳語著,隱隱約約流傳下不朽的經典。

別有根芽,不是人間富貴花。他到底是怎樣在富貴與自由中掙扎,家族與愛情中反抗。留下「我本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的無盡哀嘆與惋惜。又是在怎樣的造化弄人下寫盡人生的美麗與哀愁,本是地道的滿族八旗子弟又為何與漢族拓文人「以風雅為性命,一朋友為肺腑」度過一生。本該戎馬一生伴君左右,為何又被稱為「北宋以來,一人而已」的清朝第一大詞人。

時光,是一扇斑駁的門,推開看見滄海桑田,閉上卻又寂靜無聲。輕輕的推開這扇門,走向流水的無恙,走向過往的沉默,走向一切的繁華與落寞。到達杳渺的從前,共同邂逅三百年前的那一場絢爛煙火。

不是人間富貴花

納蘭性德,原名承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武音殿大學士納蘭明珠長子。滿族正黃旗人,生於順治十一年(1655年)卒於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時年三十又一。

那依舊是一個冰冷的年代,在封建王朝的統治下人性依舊受到壓迫和摧殘。權利、欲望依舊是人們不擇手段追逐的東西。也許只有這樣,我們才會不禁感嘆,容若給那個冰冷、麻木的時代帶來了多少的溫暖。

納蘭明珠,滿洲正黃旗。由於他是家中次子無法繼承父親的爵位和世職,但是他擁有者聰明的頭腦、幹練的作風和沉穩的性格。所以他要想在人情冷暖的官場中站穩腳跟,奪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就必須憑著自己的志氣去準備,去等待一個能夠讓自己飛黃騰達的機會。

順治年間,納蘭明珠開始自己的仕途。他首先從大內侍衛開始,從一個平凡的職位開始奠定自己人生道路的第一步基石。

因為董鄂妃的出現打亂了順治皇帝的生活,導致順治時期非常短暫。順治皇帝冒天下之大不韙,接福晉董鄂氏入宮,並且對她寵愛有加,封皇貴妃大赦天下。這在歷史中也是絕無僅有的一次。可惜董鄂妃一直體弱多病,所生的四皇子夭折後,更是一病不起,終於在順治十七年病逝於承乾宮,年僅22歲。這對墜入愛河的順治皇帝可謂是沉重的打擊,他哭得死去活來,甚至尋死覓活,大辦喪事,賜死太監宮女30,令全國服喪,官員一月,百姓三日。但儘是如此也無法抵消他的消極厭世,在滿朝官員的勸阻下讓太監代替出家,即使如此在愛人離世的三個月後他抑鬱成疾,赫然離世。

然而就在這樣一個短暫的時代,納蘭明珠從大內侍衛升遷到鑾位治儀正。進入康熙時期官居內閣十三年,「掌儀天下之政」,到完完全全當得上「權傾朝野」。就這樣一位在官場中長袖善舞的角色也避免不了榮辱興衰,在晚年期間被康熙罷相。這一摔可謂是從此蕭郎是路人了,所以很多關於他的資料也就湮滅不嫌了。容若確實因為受上帝的眷顧,逃過了這眼睜睜看著自己家從雲端跌入低谷的悲劇。

納蘭容若的母親雖出身沒落名門,但也非泛泛之輩。《明珠墓志銘》:「夫人覺羅氏,誥封一品夫人,實太祖高皇帝嫡孫女、英王正妃第五女,先公薨。」也就是說覺羅氏為努爾哈赤第十二子英親王阿濟格正妃第五 女。所以覺羅氏也是異常的強悍,據有關記載納蘭明珠在覺羅氏的面前稱讚一婢女眼睛生的十分好看,第二天一早在納蘭明珠用早餐的時候這一雙眼睛就血淋淋的呈現在了納蘭明珠的面前。就這樣不論是政治聯姻也好還是處於其他目的也罷。在外,明珠在官場中遊刃有餘;在內,覺羅氏把家操持的妥妥噹噹,讓自己的丈夫沒有後顧之憂。

就在這樣「幸福美滿」下,納蘭容若出生了。

對於當時的納蘭明珠和覺羅氏可能做夢也不會想到,這襁褓中的孩子在將來會被稱為「清朝第一詞人」吧!

納蘭明珠與納蘭容若同樣大名鼎鼎,卻又截然不同。

一個在朝廷叱吒風雲,長袖善舞;一個卻在詞壇遊刃有餘,妙趣橫生。

很難想像,納蘭容若一個濁世翩翩佳公子竟然是出生於這樣的家境。父親的鐵腕手段,母親的強悍乖戾,一點沒有遺傳到他的身上。反而他一襲白衣,踏月色而來,清如泉,雅如詩,潤如玉,美如畫。身似行雲流水,驚豔了歲月,定格了容顏。世間紛擾萬千,總有他白衣如雪,度我清風皓月。

十歲裁詩走馬成

一曲離殤唱不出朱顏瘦,一脈情思望不穿秋水長,千帆過盡掩不住眉間永濟,如花美眷終抵不過似水流年。人生若只如初見,只攜幾分飄逸,帶幾分清愁,看著院中一樹花開,在置一盞花雕酒邀君共飲。

1655年1月19日,納蘭容若出生於京城明珠府。那時候納蘭明珠二十歲,正值風華正茂,意氣風發之時。他為著孩子取名「成德」。

納蘭成德。

其實納蘭性德的名字只是在康熙帝立第二子為皇太子,皇太子小名保成,為了避諱太子的名諱而改。也只不過用了一年而已。但是在人們約定俗成的觀念中,跟喜歡叫他「納蘭性德」,以至於本名倒鮮有人知了。

「成德」二字在古代典籍中出現的次數不少。

南宋朱熹《論語集注》:「言學者當損有餘,補不足,至於成德,則不期然而然矣」;《宋史》中也有言:「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易經》中更說:「君子以成德為行,日可見之行也。」

同樣是「成德」,意義卻各不相同。至於納蘭明珠為何用「成德」二字也早已無從考究,但是有一點是沒錯的。天下父母都是望子成龍的,從古至今,每一個孩子的降生,都會帶給父母希望,而名字,就是父母給予孩子 的第一個祝福,也是期望。

納蘭還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小名:冬郎。(這裡具體有待考證,有相關資料也說冬郎是後世人給納蘭起,納蘭小名應叫做冬兒。具體說法不一,無從考究。)唐朝詩人韓握,小名叫冬郎,是一個神童,十歲便可賦詩。 李商隱曾經寫詩盛讚過韓握:桐花萬裡丹山路,雛鳳清於老鳳聲。或許是偶然,明珠給兒子取這個名字,卻也有幾分望他如韓握一樣聰穎靈慧的意思。不過納蘭後來被朋友用冬郎這個小名開玩笑時,總是會說:「我出生於臘月,所以我的小名叫做冬郎。」

周歲的納蘭,在一場似是而非的傳統遊戲中,進行了一次命運的選擇。那種叫做抓周的遊戲,似乎是很無聊,但就是這麼一種遊戲,卻預示了納蘭的一生。在諸多物品中,他一手抓起朱釵,一手拿起毛筆,對其他的物品視而不見。

儘是周歲的他,就已經為自己的人生做了最明白的選擇。他的生命屬於情感,屬於文字。在後來的三十年人生中,他付出了最深、最真的情感,他的筆書寫了最動人、最悽美的文字。他的人生就如同他的小名一樣簡單而生動,美麗而哀傷。

也許那時候清朝入關不久,一些壞的習氣還沒被沾染上,所以納蘭容若這個「八旗子弟」,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正面的清新的氣質。

據此,他最早的有關詩詞記載,也是在他十歲的時候。

《一斛珠·元夜月蝕》 星球映徹,一夜微褪梅梢雪。 紫姑待話經年別,竊藥心灰,慵把菱花揭。 踏歌才起清鉦歇,扇紈仍似秋期潔。 天公畢竟風流絕,教看蛾眉,特放些時缺。

這首詞用典頗多,姑蘇、竊藥到踏歌,確實風流之態頗足。可見明珠夫婦對容若的教育功夫是有多深,甚至到後來還請來了名士大儒顧貞觀授課,從此納蘭也就有了一位亦師亦友的忘年之交。

一個神童,一個貴族公子哥,一個絕世的詞人。納蘭正在向我們走來,他尚未走出明府花園,已經從那坐庭院中散發出了清涼。

值得一提的是,納蘭出生的這一年,在大清帝國,還有一個人來到了世間,他叫愛新覺羅·玄燁,既康熙大帝。

相關焦點

  • 十四首有關納蘭容若的經典詩詞,太美了!
    ——納蘭容若 《送蓀友》2、譯文——秋風吹冷,孤獨的情懷有誰惦念?看片片黃葉飛舞遮掩了疏窗,佇立夕陽下,往事追憶茫茫。酒後小睡,春日好景正長,閨中賭賽,衣襟滿帶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願以償。3、綠闊千紅無處覓,緣何只遇凋殘。一聲詩韻鎖窗寒。由來舟不系,因果總相關。本是雲臺清淨客,相逢怎在秋山。來時容易去時難。任憑風做主,長伴月兒彎。
  • 納蘭容若十首最美的情詩,每首讓人心醉!
    ----納蘭容若《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2.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2)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納蘭容若《長相思·山一程》3.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3)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
  • 納蘭容若後人寧古塔副都統容山
    #納蘭容若容山守衛東北邊疆04納蘭容若後裔容山為康熙權臣納蘭明珠、著名詞人納蘭容若直系後裔。國內那根正先生妄稱自己是慈禧後人、又是納蘭容若後人,這顯然是不嚴謹的。慈禧為鑲藍旗,而納蘭容若為滿洲正黃旗,雖同為葉赫那拉氏,但葉氏為滿洲大姓,慈禧和納蘭容若並非同宗。曾經也傳光緒時期的正黃旗漢軍都統廣忠為納蘭容若後人,後證實為誤,廣鍾與容山為同時期人,且品級相當,但廣鍾為滿洲正紅旗人。
  • 《倉央嘉措+納蘭容若+李清照+李煜》詩詞傳
    ——納蘭容若《浣溪沙》——納蘭容若《長相思》——納蘭容若《虞美人》——納蘭容若《浣溪沙》——納蘭容若《蝶戀花》李煜與李清照,一為亡國之君,一為曠代才女,卻同為婉約派,同是詞史上的一流大家,兩人有著許多的共同之處。古人云:「男中李後主,女中李易安。」二李並稱,極受推崇。
  • 納蘭容若一生的情史:歷經愛而不得,而又陰陽相隔,最後偷偷摸摸
    究竟是何原因,無人可以揭曉,納蘭容若也終究順應了這個悲慘的趨勢,年僅三十歲便英年早逝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圖片來源於網絡:清朝的第一詞人納蘭容若世人皆知,納蘭容若的母家是納蘭家族。納蘭世家與清朝有著姻親關係,且後世多為清朝立戰功,因此屬於滿清八大貴族之一。
  • 何事秋風悲畫扇,納蘭容若的悲愁,父母竟讓自己喜歡的人入宮為妃
    可惜如此美妙青澀的邂逅卻猶如曇花一現,讓他陷入了憂鬱的愁緒裡。在別人看來他擁有金錢地位,是多麼的春風得意,但是他自己覺得連自己喜歡的人都留不住,要這一切又有什麼用呢?一生一代一雙人,爭教兩處銷魂。 相思相望不相親,天為誰春。 納蘭在表妹入宮後不久因父母之命便結識了第一任妻子——盧氏,盧氏盧雨蟬是納蘭容若短暫的生命中的一抹彩虹,可以說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人。
  • 揭秘才子納蘭容若生命中的四個女人,他最愛誰?
    但納蘭容若他的情感史,又是怎樣的呢?據我所知,清代著名詞人納蘭容若,短短三十餘年的生命歷程中,有過四個女人。夭折的初戀納蘭容若在自己十幾歲的時候,有一段美好的戀情,那是他的初戀。這一段初戀,這段初戀有著很多說法,因為他初戀的對象有人說是他的表妹,有人說是他的丫鬟。
  • 「人生若只如初見」簡短的7個字,飽含納蘭容若的一生無奈與哀傷
    在「錯過」這二字中,我們大概都沒有納蘭容若錯的厲害吧。他的故事曲折動人,初讀時,會覺得他很幸運。再次品讀時,發現他很不幸。多次品讀後,發現人的一生不就是納蘭容若嗎?納蘭容若從小體弱多病,父母費盡心思都無法根治他的疾病。在納蘭容若小時候,他不能像其他的公子一樣去學堂上課,只能在病榻中度日。
  • 納蘭容若很深情的一首詞,最後兩句很是經典,堪稱千古名句!
    如果說有一個人能把人世間的悲歡離合說得透,又說得美的話,那麼,一定是納蘭容若。納蘭容若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男子呢?清之一朝,乃至於說五百年來,如果非要評選出一位完美的貴公子形象,他都可以當仁不讓。顯赫高貴的身世,他有;懷抱珠玉的才氣,他也有。但是他,並不快樂。
  • 《納蘭容若詞傳》:你覺得世界上最悲傷的字是什麼?
    看《納蘭容若詞傳》時,裡面盧氏問納蘭容若:「你覺得世界上最悲傷的字是什麼?」盧氏給出的答案是「若」,並且說「她當時斷沒想到,幾年後他會為她說盡「若」字」。「若」,拿白話來講,應該就是「如果」了,有趣的是,這兩個詞的讀音還有些相似。
  • 女有李清照,男有納蘭容若,他們悼念亡夫亡妻有什麼不同?
    相比李清照的期期艾艾,納蘭容若的詞似乎更能讓聞者感同身受,融入其中,被作者輕易的帶進詩詞中,引起無限悵惘與彷徨。     納蘭容若《浣溪沙》  納蘭容若與盧氏,少年夫妻,恩愛纏綿,但幸福的日子卻只不過短短三年。
  • 多情卻被無情惱一生,一等侍衛納蘭容若,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
    一個不眠的夜晚,大內一等侍衛納蘭容若,寫下最傷感的情詞!《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驪山語罷清宵半,淚雨霖鈴終不怨。何如薄倖錦衣郎,比翼連枝當日願。
  • 納蘭容若很經典的一首詞,寫盡離愁別緒,最後1句妙筆生花
    在筆者眼中,納蘭容若是繼南唐後主李煜後世間最為多情的一個男人。在他短短31年的生涯中,他如一隻的蝴蝶,在這世間孤單單地飛舞著,徜徉在亡妻盧氏那開滿鮮花的世界裡。他才華橫溢,工詩賦詞。又出身貴族,風流瀟灑的他能夠保住皇帝的安危,卻最後因為思念妻子盧氏過度而最終英年早逝。這個多情而又痴情的男子怎能不叫人惋惜!
  • 「薦讀」納蘭容若最美的8首詞,說盡了一生,美到心碎
    一曲《山水又一程》,毫無預兆地將我們的思緒,帶回到三百多年前,想起了那個連名字都極美的納蘭容若。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男子呢?顯赫高貴的身世,他有;懷抱珠玉的才氣,他亦有。清之一朝,乃至於說五百年來,如果非要評選出一位完美的貴公子形象,他都可以當仁不讓。他短暫而又燦爛的一生,都濃縮在這8首詞裡,美到極致。
  • 納蘭容若最知名的一首詞,說出多少悽婉哀怨,也是爭議最大
    這個人就是大清第一詞人——納蘭容若,相信每個人認識他都是因為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見」。一句千年不變的悽怨,抒寫了幾個世紀的遺憾。一息比歷史更久遠,比時間更永恆的記憶,卸下了前世錯過的遺憾,留給後世不變的情緣。這句詞出自納蘭的《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木蘭花·擬古決絕詞柬友清代:納蘭性德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 她才是納蘭容若心口的硃砂痣,也是他忘不掉的白月光
    文/億書受影視劇的影響,大家都知道納蘭容若和一個女子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這個女子就是他的初戀。這個初戀有說是他的表妹,也有說是和他家族有某種關聯的女子。總之納蘭容若和這個女子很相愛,最後卻因為各種原因被拆散了,愛而不得的痛苦讓這位翩翩相門公子傷透了心。初戀總是令人難忘的,人們也願意相信初戀的美好。
  • 納蘭容若最悽美的六首詩詞,滿腹憂愁盡在詩詞裡,唯有心事無人知
    王國維曾評價納蘭容若說,唐宋以後,惟有他的「夜深千帳燈」一句,意境堪與李杜詩句媲美,又如「大江流日夜」、「明月照積雪」。納蘭容若在小令方面詞工清麗,造詣極深,所以王國維稱他的詞之真切為「北宋以來,一人而已」。但他的一生,可能也沒有哪個詞能夠概括。他這一生,既短暫而又漫長,既是滿清第一詞人,同時又是明珠家的長子......多重身份在他身上似乎毫不排斥。
  • 初伏——「夏送清涼」在路上
    初伏——「夏送清涼」在路上 2020-07-17 18: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清涼帖帖帖清涼(下)
    心情煩躁會愈加悶熱,心情平靜,則無上清涼。相較而言,今人的招數就是呆在空調房裡,不論辦公室還是家居,乃至車內,無一不是大大小小的空調設備。暫不說氟利昂的過度排放會引發溫室效應等後果,就人本身來講,機能愈加退化,似乎離開空調便有活不下去的感覺。然而問題多多,簡單地講,長久不出汗,勢必憋出一身病。其實,技術是一把雙刃劍,會讓人產生依賴性。
  • 當仙海美景邂逅2021年新年日曆,你最中意幾月?
    >OR 點標題下方藍字「綿陽旅遊」關注結束了2020年我們迎來了嶄新的2021年仙海的四季風光都定格在時光安然裡……新的一年從新的日曆開始十二個月份十二種最美的仙海湖2021年【仙海風景日曆】請您保存~一月在山間邂逅一場薄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