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舞長江經濟帶·看高質量發展】發展集體經濟 雪山腳下的這個...

2020-11-25 央視網

  央視網消息(記者 宋春燕):玉龍雪山景區內的藍月谷,湖水湛藍,形彎似月,美如其名。置身其中,仿佛凝視著情人款款深情的眼眸,讓人沉醉無法自拔。木橋上、棧道旁、湖水邊隨處可見一對對新人在拍婚紗照,他們將對幸福生活的美好憧憬揉入到這一汪靜謐的幽藍中,而站在一對對新人旁為他們服務的工作人員都身著印有「甘子甘坂」字樣的紅馬甲。「甘子甘坂」,一個富有納西民族風情的名字,它的背後有著怎樣的故事?

  甲子村依託玉龍雪山景區資源脫貧致富(宋春燕 攝)

  低質經營讓村民窮了「腦袋」 

  上世紀90年代,麗江拉開玉龍雪山景區旅遊大開發的序幕,世代居住在景區裡的甲子村村民藉助玉龍雪山旅遊的東風,自發地參與到租馬、租衣等旅遊服務項目中,既增加了經濟收入,又改善了家庭生活,他們嘗到了參與旅遊的甜頭。

  然而,由於村民自發組織、隨意參與、無序競爭等使得景區出現了環境汙染、私搭亂建、收費混亂等旅遊經營亂象。與此同時,村社棄農棄牧現象嚴重,老人棄養、學齡兒童失學等情況不斷出現,社會問題和矛盾日益尖銳而突出。特別是幾乎所有適齡兒童,都到景區牽馬、租衣找錢,這樣的現象對全村教育造成極大衝擊,甲子村學生入學率12年連續下降,這也成為當地文化教育最為落後的12年。

  甲子村依託玉龍雪山景區資源脫貧致富(宋春燕 攝)

  旅遊反哺農業助力村民脫貧致富

  甲子村黨總支充分認識到,如果只算旅遊經濟帳,荒廢了農業,丟掉了教育,那麼甲子村的將來只會更加落後。2007年8月,玉龍雪山管委會成立了社區旅遊服務公司,全面實施旅遊業反哺農業措施,甲子村村民退出直接從事旅遊經營服務活動,全面恢復農業和畜牧業生產,公司從景區經營收入中直補資金給甲子村村民。十多年來,累計向村民發放旅遊反哺農業資金共3.06億元。

  景區絕美的風景吸引新人來此拍照(宋春燕 攝)

  實施旅遊反哺農業不僅從根本上解決了村民貧困問題,還規範了玉龍雪山景區旅遊秩序,實現了旅遊產業發展與生態保護相結合促進村民脫貧致富的「雙贏」之路。

  發展集體經濟,甲子村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雖然依靠旅遊反哺政策讓老百姓的日子好過起來了,但村組要持久健康地發展下去,還是得摒棄「等靠要」的思想,找一條自力更生發展的新路子。

  2016年,村「三委」換屆時,和世堅當選為甲子村黨總支書記,他認為,發展集體經濟才是甲子村的未來。可是,如何依託玉龍雪山的資源和品牌優勢,做到既有發展前景和市場,又能切合甲子村的實際發展集體經濟呢?村黨總支一班人想到了一個金點子——專業做婚紗攝影的服務。

  當年10月,甲子村甘子甘坂婚紗攝影服務有限公司應運而生,主要從事婚紗攝影服務、廣告設計、製作、代理和發布,向每對來景區拍攝婚紗照的新人收取660元的服務費,為其全程提供玉龍雪山婚紗攝影專項車輛使用、防寒衣租用、氧氣提供、化妝間使用、雨傘充電器借用等服務。

  據和世堅介紹,公司為集體控股,甲子村2495名村民人人都是股東,村黨總支書記是法定代表人,由村「三委」具體負責實施經營,玉龍山辦事處負責監管企業的經營、財務和日常管理情況,而村「三委」班子成員和玉龍山辦事處的監管人員不領取一分報酬。目前,共有員工23名,全部為本地村民。

  和世堅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公司經營獲得的所有利潤,一部分用於壯大村集體經濟,用於支持甲子村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教育、醫療衛生等公益事業發展和困難群眾幫扶等,其餘按照甲子村享受旅遊反哺資金的家庭人口數進行分紅。

  楊紅光介紹甲子村分紅公示情況(宋春燕 攝)

  村集體經濟自成立運營以來,收入節節攀升,三年來實現「三級跳」,2017年收入500萬元,年人均分紅1000元;2018年收入1190萬,年人均分紅2000元;2019年收入1700萬元,年人均分紅3000元。談到分紅,甘子甘坂婚紗攝影服務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紅光如數家珍,他說,今年雖然受疫情影響,但年底人均分紅3500元沒有問題。

  黨建為村集體經濟騰飛注入「新動能」

  成立之初,公司有員工13名,其中正式黨員7人,預備黨員2人,黨員佔比超過50%。為進一步規範黨員的教育和管理,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公司發展中的政治引領作用和在日常生產管理中的先鋒模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黨員為公司和員工服務的能力,2017年6月,玉龍山辦事處甲子村黨總支成立甘子甘坂婚紗攝影服務公司黨支部和團支部。

  黨支部成立以來,堅持以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作為夯實基層黨建的重要抓手、增強基層黨組織服務能力的重要舉措和深化團建改革工作的重要嘗試,充分發揮黨支部在推動公司發展中的政治引領作用,積極探索「圍繞黨建抓發展,發展經濟促黨建」的新路徑,走出了一條「支部引路,公司經營,村委監管,群眾參與,收益共享」的農旅結合特色發展路子,成為旅遊景區群眾發揮優勢、主動作為、發展集體經濟的典範。

  和世堅介紹,目前,在黨支部的引領下,公司管理運行逐步完善,經濟收入日益可觀,景區旅遊秩序日漸規範,帶動群眾就業增收的水平不斷提升,黨支部戰鬥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一批甲子村學歷高、能力強的優秀青年返鄉就業,為公司運營規範化注入了新鮮血液。

  記者走出黨支部活動室,不遠處的玉龍雪山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耀著奪目的光芒,而她腳下的甲子村,正用自己的方式蹚出了一條脫貧致富路。甲子村,未來可期。

相關焦點

  • 來自長江經濟帶江蘇段高質量發展的報告①
    「北京西路瞭望」(微信號:xhrbbjxllw)今起推出江蘇省委研究室撰寫的系列調研報告《大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來自長江經濟帶江蘇段高質量發展的報告》,今天刊發第一篇:  回眸·不盡長江滾滾來  奔騰不息的長江喲,滋養了這一片水鄉澤國。「江」字裡那一筆水的靈動,「蘇」字裡魚米的富庶,都取自長江的饋贈。
  • 長江經濟帶五年答卷|(15)以文鑄魂,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當下,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是長江沿線各省市的共識。經濟是長江的命脈,生態是長江的血液,文化是長江的靈魂,要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就要接續長江的文化滋養,挖掘長江文化的豐富內涵,守住長江文化的精氣神,才能鑄就長江經濟帶發展之「魂」,用我們的拼搏奮鬥唱響新時代的長江之歌。
  • 長江保護法3月1日起施行 生態優先將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
    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經濟法室主任王瑞賀說,依法維護長江流域生態安全,推進長江流域綠色、可持續、高質量發展,事關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長江保護法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突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基本要求,針對長江流域的特點和存在的突出問題,採取特別的制度措施,推動長江流域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迎轉折性變化 看歷史性成就 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特別報導 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風採;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37年前,伴隨著旋律激昂、氣勢磅礴的主題歌《長江之歌》,大型電視紀錄片《話說長江》風靡全國,當時,無數人對南方那條大江遐思神往。
  • 安慶宜秀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三字訣」
    近年來,安慶市宜秀區五橫鄉始終把抓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作為全鄉全年工作「一號工程」,作為書記抓黨建考核的「首要指標」,牢牢把握「黨建核心、『兩山』引領、三治同行、三創驅動」總要求,高昂「咬定目標、堅定執著,搶抓機遇、發揮優勢,迎難而上、破難而進」的精氣神,狠抓工作落實,集體經濟發展取得了可喜成績,一村一品特,特出高顏值;發展勢頭好,好出高質量。
  • 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
    打造創新平臺和新增長極,是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實現向高質量轉型的必要手段,要讓東部地區,尤其是長三角、珠三角等地率先主導和引領國家價值鏈,推動產業的合理分工,使其在國內循環中成為創新驅動的排頭兵。「『十三五』期間,我國傳統東中西差異逐步縮小,發展與環境的關係得到了很好處理,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等地區生態環境保護與高質量發展同步推進,各地建立了區域互助機制和補充機制等。
  • 浙江:努力為長江經濟帶發展「畫龍點睛」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特別報導地處長三角南翼的浙江,是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一環。從長三角到長江經濟帶,浙江主動對接、積極融入,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發揮優勢、協同發展,改革引領、創新發展,為長江經濟帶發展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戰略支撐作用。
  • 立足浙江跳出浙江 努力為長江經濟帶發展提供戰略支撐
    浙江地處長江三角洲南翼,西與安徽、江西相連,北與上海、江蘇接壤,是長江三角洲城市中承上啟下的重要紐帶。從長三角到長江經濟帶,浙江主動對接、積極融入,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發揮優勢、協同發展,改革引領、創新發展,努力為長江經濟帶發展起到「畫龍點睛」的戰略支撐作用。    「浙江一直在高質量參與長江經濟帶發展。」
  • 沿江高鐵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中國經濟網)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省市,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板塊,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佔據全國「半壁江山」,生態地位突出,發展潛力巨大。為了響應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國鐵集團與長江六省市攜手推進沿江高鐵建設,以恢弘的大手筆畫出了長江沿岸綠色交通綜合運輸體系的新格局。沿江高鐵,為長江經濟發展注入「鐵力量」。道路通,百業興。
  •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特別報導」九江:擦亮長江底色,解碼...
    坐落在萬裡長江、千裡京九和百裡鄱陽湖交匯之處的九江市,是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首批創建城市之一。通江達海的九江市獨擁長江江西段152公裡岸線,內踐江西發展戰略,外爭江西發展先機,以綠色發展為核心,闖出了一條發展和保護協同共生、互促共進的新路子,實現了打造最美岸線就是發展黃金水道的生動實踐。九江城西港區貨櫃碼頭。石琪/攝舞活長江經濟帶,交通互聯是前提,開放合作是路徑。
  • 湖北特色高職院校:高職榜樣 邁向高質量發展
    新時代,如何促進高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如何實現高職院校創新發展、特色發展、內涵發展、轉型發展,是廣大高職院校的新任務、新課題。湖北是科教大省,全省高質量發展要堅定不移落實教育優先發展戰略,教育要先行,教育要提供創新支撐。湖北高職院校眾多,有一大批辦學發展很快、特色鮮明的院校。
  • 沿江高鐵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中國經濟網)  長江經濟帶覆蓋沿江11省市,橫跨我國東中西三大板塊,人口規模和經濟總量佔據全國「半壁江山」,生態地位突出,發展潛力巨大。為了響應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和「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國鐵集團與長江六省市攜手推進沿江高鐵建設,以恢弘的大手筆畫出了長江沿岸綠色交通綜合運輸體系的新格局。  沿江高鐵,為長江經濟發展注入「鐵力量」。道路通,百業興。
  • 唱響新時代長江之歌
    長江岸線宜昌段已成為遊覽觀光的新景觀。 劉曙松攝(中經視覺)湖北全方位構建長江大保護長效機制,編制實施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和綠色發展「1+5+N」系列規劃,破立結合,最嚴立法,治水、治氣、治土、治江。湖北加快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經濟發展「含新量」「含綠量」「含金量」不斷攀升。
  • 江蘇發力「強富美高」 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
    江蘇省委認為,從「兩個率先」,到習近平總書記先後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都是黨中央根據時代方位和發展階段變化,對江蘇發展賦予新的使命和內涵。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強富美高」新江蘇、「五個邁上新臺階」,實際上就是對江蘇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 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大連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
    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主管和主辦的《黨建》雜誌2021年第1期發表了中共遼寧省委常委、大連市委書記譚作鈞文章《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大連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本報今日全文轉載,以饗讀者。我們將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科學指引,突出高質量發展這個主題,抓住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把改革創新作為根本動力,積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跑出開局起步的快節奏和加速度,推動新時代「兩先區」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突破。
  • 四川南充謝家廟村大力發展村集體經濟
    陸瑞陽索性以村集體經濟公司名義,組織各家按標準熬製,統一保存和包裝,組織村民選摘枇杷葉,經過去毛曬乾,與枇杷膏一起打造「止咳良品」組合。 其實,這些措施並不是針對疫情的特殊措施,而是村裡一直在探索發展的一條脫貧致富的路子。 謝家廟村貧困人口有95戶247人,山高溝狹,村集體經濟在2017年前規模為零。
  • 長江沿岸鐵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落戶武漢,陸東福、應勇共同為...
    這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構建長江沿岸綜合交通運輸體系,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具體行動。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陸東福,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應勇,共同為公司揭牌。省委副書記、省長王曉東致辭。
  • 南京六合全面完成長江經濟帶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
    至此,南京市六合區長江經濟帶10公裡範圍內12個廢棄露天礦山生態修復項目全面完成,修復治理總面積144.757公頃,佔全市總任務34%,修復後新增農用地77.19公頃、耕地(旱地、水田)面積65.13公頃,實現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民生效益的疊加呈現。
  • 2020安徽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圓桌會在雙鳳經開區召開
    2020安徽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圓桌會在雙鳳經開區召開。苗子健攝 人民網合肥10月23日電(記者 苗子健)10月23日,由安徽省商務廳、中國國際投資促進會、商務部國際商報社、長豐縣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安徽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圓桌會在長豐(雙鳳)經濟開發區召開。 會議以「國際化合作、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圍繞國際合作園區建設、開放合作、科技創新、區域發展等方面,開展交流討論。
  • 「引智進監」——高質量發展專家來啦~ | 我獄舉行高質量發展專家...
    「引智進監」——高質量發展專家來啦~ | 我獄舉行高質量發展專家聘任儀式暨「家風家教與家庭幸福」專… 2019-12-16 21: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