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毛澤東向閻紅彥公開道歉:把你冤枉十多年 怪我看錯人

2021-01-09 黨史頻道

編者按:《世紀風採》發表文章《你不知的開國上將閻紅彥的風雨人生》。文中記述整風運動中,閻紅彥同高崗展開鬥爭,高崗懷恨在心。高崗反黨陰謀敗露後,毛澤東曾跟閻紅彥道歉「把你冤枉了10多年,當時只怪我看錯了人」,摘編如下。

抗日戰爭爆發後,紅三十軍改編為警備三團,閻紅彥擔任團長,杜平任政委。後來,警三團、四團、炮兵團合編為留守兵團警備第一旅。文年生任旅長,閻紅彥任政委。1942年,延安整風運動開始,閻紅彥帶職到中央黨校學習。閻紅彥光明磊落、耿直剛強的性格,在與高崗的鬥爭中表現得非常鮮明。1942年9月,中央決定同年10月召開陝甘寧邊區高幹會議,以總結邊區黨的歷史經驗,確定今後的基本任務。一天晚上,擔任西北局書記的高崗找到在中央黨校學習的閻紅彥。高崗先是封官許願:「前幾年陝北幹部議論過成立陝北師的事,現在還是應該向中央反映,要求成立陝北師,由你作師長,我作政委。」閻紅彥義正詞嚴地說:「成立陝北師的意見,不是向中央反映過了嗎。中央決定不成立,大家都沒有意見,現在你又要成立陝北師,是要弄個一一五師、一二O師、一二九師那樣的地位嗎?」高崗慌忙換了話題,接著說道:「西北紅軍和陝甘根據地,不就是子長、志丹、你和我創建的嘛!」

原來高崗是要求閻紅彥作偽證,證明他是紅軍陝甘遊擊隊的隊委。閻紅彥聽後,馬上嚴正地指出:「你不要把自己打扮成陝甘遊擊隊的領袖。你的歷史我知道。組織晉西遊擊隊時沒有你,成立反帝同盟軍時沒有你,陝甘遊擊隊成立後,你只是三支隊二大隊的政委,不是陝甘遊擊隊的隊委,那時候你沒有負責任。在臨鎮戰鬥中,你火線上當了逃兵,大家都很氣憤。隊委會決定開除你的黨籍,並下令通緝。按當時遊擊隊的紀律,叛逃者抓回來是要槍斃的。後來你回來了,編造了一套謊言。當時,我任遊擊隊總指揮,考慮到你是自己回來的,給你留黨察看的處分。劉志丹要你立功贖罪,隊委會決定讓你到一個遊擊小組去當戰士。」高崗見閻紅彥不給他作偽證,惱羞成怒,倒打一耙,利用自己中共西北局書記的職權,在西北高幹會議上誣陷閻紅彥「對他造謠、陷害」,並且無中生有地反誣閻紅彥有野心,說閻「企圖組織陝北師,向中央奪權」。

1945年,閻紅彥被選為代表出席中國共產黨的七大。當高崗在會上被提名為中央委員候選人時,閻紅彥根據對高崗多年的了解觀察,認為不妥,直接向劉少奇、任弼時反映,但受到了誤解和批評。高崗在七屆一中全會上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閻紅彥再次以對黨高度負責的精神和敢于堅持實事求是的勇氣,向劉少奇、任弼時反映了「幾條意見」,指出高崗偽造歷史,臨陣脫逃,品質不好,詭計多端,不可信賴,希望黨中央注意,並要求中央記錄存檔。事後,閻紅彥主動向高崗本人說明此事,希望他改正。高崗卻對他更加懷恨在心,和康生勾結起來,在1945年7月第二次西北歷史問題座談會上整閻紅彥,閻紅彥始終沒有屈服。高崗指定人揭發閻紅彥,結果碰了一鼻子灰,於是康生在會上宣布:「高崗是西北的革命領袖,今後不準任何人反對。閻紅彥反對高崗是錯誤的。」高崗還對人說:「我原來要閻紅彥當邊區保安司令,因為他和我鬧彆扭,沒讓他當。」

1954年,高崗反黨陰謀被揭穿,黨中央查閱了當年閻紅彥要求記錄存檔的原始檔案。劉少奇、周恩來、彭德懷在中央召開的會議上充分肯定了閻紅彥同高崗進行的鬥爭。周恩來說:「歷史證明閻紅彥對高崗的看法是正確的。」

1958年3月,黨中央在成都召開工作會議時,毛澤東還專門把閻紅彥叫到身邊,向他公開道歉,說道:「閻紅彥同志,很對不起,把你冤枉了10多年,當時只怪我看錯了人。」毛澤東說:「閻紅彥是一位好同志。在陝北蘇區、陝北紅軍、陝北黨的建立過程中,除了劉志丹、謝子長,數閻紅彥的貢獻大。」

相關閱讀:

閻紅彥:從「貧窮小子」成長為「開國上將」(組圖)

 

相關焦點

  • 1953年蘇聯援華,為何1958年中蘇反目?毛澤東的堅持
    1956年3月24日,毛澤東主席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談到這一情景時說,開完史達林的祝壽會以後,我在莫斯科沒事幹,就發牢騷、罵娘,估計他們會聽到。我對蘇聯黨的聯絡員說,我在這裡沒事。但是我做了很重要的事情,第一吃飯,第二拉屎,第三睡覺。每天做這三件事。他們讓我參觀,我不去,不答應訂同盟條約我哪裡也不去。
  • 1958年炮擊金門內幕
    毛澤東視察人民海軍 蔣介石在金門太武山頂遙望 節目以1958年8月23日大陸炮擊金門這一重大歷史事件為主線敘事,從「炮擊金門作戰的國際國內背景」、「對美外交鬥爭」、「中央決策內幕」、「解放軍三軍調兵遣將
  • 1958年中蘇關係裂痕初現:毛澤東與赫魯雪夫對罵
    在我的回憶中,我清楚地記得是在中國開展「總路線」、「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之後,即1958年夏天,那時候我在蘇聯駐華使館工作。那年尤金大使因健康原因已暫調離北京,莫斯科新派來的臨時代辦阿波羅希莫夫告訴我,蘇共中央第一書記赫魯雪夫即將率領蘇聯代表團來北京。代表團成員中還有蘇聯外交部長葛羅米柯。蘇聯外交部特發來電報,指定我屆時作為蘇聯代表團的首席翻譯,陪同赫魯雪夫與中國領導人會談。
  • 劉少奇:大饑荒七分是人禍 毛澤東公開檢討
    [導讀]1961年的大饑荒劉少奇提出,三分自然災害七分人禍,對上下都是很震動。大會上,劉少奇做了3個小時的口頭報告,代表中央帶頭承認錯誤。毛澤東也做了檢討。這是建國後毛澤東的第一次公開檢討。毛澤東在會議上認真聽了劉少奇發表的意見和介紹的調查情況,有根有據,令人信服。毛澤東非常高興地肯定了劉少奇的調查成果,並以讚賞的口氣說:「我也要向少奇同志學習,親自去做調查。」同時毛澤東再一次提倡全黨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像少奇同志一樣真正深入群眾,聽取群眾的意見,努力解決農村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 1957年毛澤東談接班人:鄧小平排名在林彪之前
    這個人原則性很強……但是靈活性不夠。第二是鄧小平。這個人原則性強,又有高度的靈活性……柔中有剛,綿裡藏針。第三是林彪……」  本文摘自《從革命戰友到分道揚鑣:毛澤東與林彪》 作者:葉健君 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1956年八大之後,林彪突然開始對外聲稱自己的病情「大有好轉」了。
  • 毛澤東在大躍進餓死人問題上的態度轉變
    國務院的決定對此已經講的再清楚不過了,鄧小平對此也有很明白的說法,即中央最不滿的,是「事件發生後,省委對有關失職人員一直拖著不處理,患得患失,你推我,我推你,不僅缺乏群眾觀念,連『人民』兩個字的觀念也沒有。」這裡講的廣西省委拖著不處理的「事件」,也就是國務院處分決定中所說的情況,即對國務院要求嚴肅處理造成1955年餓死許多農民的失職幹部的指示拖著不辦,以至於1956年再度發生大批餓死人的情況。
  • 毛澤東為啥不喜歡醬油:「我在主席家主廚19年」
    年逾80的程汝明,從1954年開始參與毛澤東的飲食服務,1958年進中南海,在毛澤東家和另一位廚師李錫吾共同主廚,至1976年離開,為毛澤東家庭服務了19個年頭。  1954年,是程汝明難忘的一個年頭,他被調到了毛澤東乘坐的專列上。那一時期,毛澤東經常到外地巡視,一年總有三五個月不在北京。他出巡時,通常是辦公、吃住都在專列上,除了開會,很少住地方的賓館。  毛澤東在列車上找人來談工作,甚至人較多的會見之後,有時就會邀來人一起吃飯。
  • 劉少奇提出大饑荒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 毛澤東公開檢討
    [導讀]1961年的大饑荒劉少奇提出,三分自然災害七分人禍,對上下都是很震動。大會上,劉少奇做了3個小時的口頭報告,代表中央帶頭承認錯誤。毛澤東也做了檢討。這是建國後毛澤東的第一次公開檢討。毛澤東在會議上認真聽了劉少奇發表的意見和介紹的調查情況,有根有據,令人信服。毛澤東非常高興地肯定了劉少奇的調查成果,並以讚賞的口氣說:「我也要向少奇同志學習,親自去做調查。」同時毛澤東再一次提倡全黨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像少奇同志一樣真正深入群眾,聽取群眾的意見,努力解決農村中存在的實際問題。
  • 毛澤東詩詞在世界的傳播與影響
    會見中,西裡塞納總統提出可否將《毛澤東詩詞》翻譯成為僧伽羅文版,並向代表團要一幅毛澤東畫像,掛在他的臥室。這個要求出乎所有代表團成員的意料。後來才得知,西裡塞納先生是個典型的「毛粉」,毛澤東、周恩來等中國老一代領導人的故事在斯裡蘭卡廣為人知。 對於一個長期關注中國文化在海外傳播的學者而言,我對於《毛澤東詩詞》獲得世界影響的過程更感興趣,梳理其對外傳播的歷程,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
  • 楊丞琳向全國人民鞠躬道歉:我書讀的不多(圖)
    今日(4月3日)14時,楊丞琳在北京召開了新聞發布會澄清事實,並向全國人民鞠躬道歉,「我書讀的不多,很早就休學,然後進入社會,今後我還是願意有時間就會努力的閱讀,相信日後我對歷史的了解會更深,還是在這邊跟大家說一聲抱歉。」
  • 中國大事記:1958年
    1958年5月召開的中共八大二次會議制定了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通過了第二個五年計劃,提出了一系列不切實際的任務和指標。在這之後制定的1958年國民經濟計劃的第二本帳的主要指標過高,造成了經濟工作中的急於求成和急躁冒進。
  • 毛澤東詩詞的字斟句酌
    毛澤東幫他修改之後,說:「詩要改,不但要請人改,而且主要靠自己改。放了一個時期,看了想了,再改,就有可能改得好一些。這就是所謂『推敲』的好處。」1963年11月24日,他在會見外賓時說:「有些詩不能用,要經過修改,寫文章和寫詩,不經過修改是很少的。」
  • 1958年 天安門廣場擴建內幕
    從開國大典之後,北京年年的「五一」和「十一」都舉行遊行,天安門廣場也在這些遊行中逐漸擴大:1952年,拆除了東、西三座門;1955年,拆除了廣場中部的紅牆,擴展了廣場南部,而真正的擴建,是在1958年,為了迎接共和國的10年大慶,這一年天安門廣場進行了脫胎換骨的改造。
  • 1960年向毛澤東告狀:四川餓死了1000萬人.事後被整慘了
    大好河山,勤勞的人民,在解放已經十多年的「大好形勢」中,在「糧食畝產超萬斤」的高調下,老百姓竟然餓得吃掉了自己唯一的親人!工作組在農村認真傳達「十二條」指示精神,老百姓聽了「大幹部」們的話,都相信黨中央的政策始終是正確的,問題出在公社大隊的這些「歪嘴和尚」把「真經」給念歪了。
  • 鄭爽公開向金晨道歉又刪除,這次又被吐槽了
    然而鄭爽就做到了,而且做得相當到位,炒作的手段也是一次比一次的高,能把無情商說成直爽,你看還有誰。近段時間,鄭爽參加了一檔《追光吧哥哥》綜藝類節目,不得不說這個節目的位置還是蠻適合鄭爽的,一直吐槽就夠了,不用再很大程度上擔心自己該說什麼不該說什麼,反正是吐槽,這麼符合鄭爽性格的節目,還有什麼好要求的呢。
  • 郭敬明不向聯名抵制他的人低頭,選擇向莊羽道歉,一句話盡顯狡黠
    2020年最後的風波之一還是疫情,隨著冬季來臨,全球跨年狂歡因為疫情,冷冷清清籠上了一層悲觀的色調,如果說國外最大的梗仍是新冠,那麼,國內最大的「瓜」無疑是郭啟明道歉了。「郭啟明向莊羽鄭重道歉了」。一石激起千層浪。影視、文化、媒體紛紛跟進報導、討論、分析。
  • 梁漱溟對1953年與毛澤東頂撞事件的反省
    梁培寬為乃父分析道:  「這件事有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只是你自己還沒有認識到而已。你還記得l950年你剛被選為全國政協委員,在一次會上的發言嗎?早在那次你就向領導黨毫無顧忌地提出種種意見和建議了。我還聽說你參加西南土改時,亦曾說過要來看看西南土改是否合乎中央土改法的話。
  • 狂飆1957:毛澤東之年
    1959年1月,陶鑄(左三),王匡(左一)到東莞虎門調查時,與正在此間勞動的中山大學中文系師生座談 (陸鍵東/圖)「狂飆為我從天落」:1957年前後的一些事兒「歷史真實隨著毛澤東2月27日的報告以及隨後幾場內容相似的講話向黨內外傳達,「毛氏新思維」以春風裂冰的強力,震撼全國「肉食階級」(當然包括知識階級)。非常特別的是,毛氏思維的威力不是如以往政治運動那樣以文件等形式發出,偏是以生動風趣、如話家常的「對談」方式傳遞。一時毛澤東講話中如評點《西廂記》一類的詼諧語,以很快的速度傳遍全國知識界。士人喻為千古未有之盛事。
  • 梁漱溟1953年公開頂撞毛澤東之後為何「很少說話」
    梁漱溟(資料圖) 梁漱溟曾於1953年9月與毛澤東發生公開頂撞。在其後的幾年裡,他一方面閉門思過,認真讀書,一方面也看到了「中共執政的累累碩果」而從心底感到欣慰,真正感到共產黨、毛主席領導之得法,中國老百姓潛在多年的力量終於發揮出來了。1957年反右鬥爭開始後,梁漱溟並沒有太在意,因而也沒有主動發表什麼意見。有人以為他是被1953年的事情嚇破了膽,不敢說話了。當這類閒言碎語傳到他的耳朵裡時,他只是搖搖頭,一笑置之。
  • 7位外國人看毛澤東:令人極感興趣而高深莫測的人
    毛澤東或許知道西方人的粗心大意,12月18日,又將斯諾請到中南海,兩人長談5個小時,毛澤東讓斯諾公開傳遞這樣的信息:「我歡迎尼克森上臺」。歡迎尼克森來中國,「我願意和他談,談得成也行,談不成也行,吵架也行,不吵架也行,當作旅行者也行,當作總統來談也行」。至此,基辛格才體會到毛澤東為中美關係進展,可謂是煞費苦心,寓意深刻。於是,1971年7月9日,他以極為秘密的方式,悄然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