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聯招聘今日發布了《2020年秋季中國僱主需求與白領人才供給報告》,其中數據顯示, 在智聯招聘監測的全國38個主要城市中,北京的競爭指數仍然排在第一位,但同比、環比降幅均為最高。
智聯招聘2020年冬季在線數據顯示,2020年冬季求職期全國人才求職競爭指數(競爭指數=收到的簡歷投遞量/發布的職位數量)為34.1,即每34.1人競爭一個崗位,環比、同比均呈下降趨勢,維持了四季度全年低點。
作為歷來競爭熱度居高不下的一線城市,本季度出現整體下降。其中,北京地區競爭指數78,排名第一,但環比下降24、同比下降28.8,降幅均為最高。
數據來源:智聯招聘
從數據結果來看,2020年冬季北京地區的競爭指數延續了上一季度的同比下降趨勢,競爭程度較去年同期趨緩。另外,上海、深圳競爭指數同比降幅分別位居第二、第三,已跌出前五行列。
不過,智聯招聘此次監測的38個城市中,多數城市的競爭指數同比上升,增速最高的5個城市依次為烏魯木齊、哈爾濱、天津、瀋陽和貴陽,差值均超過10。智聯招聘認為,這主要是由於職位發布增速不及簡歷投遞量增速,導致競爭加劇。
其中,在全國核心城市整體競爭熱度下降的環境下,增速最為亮眼的烏魯木齊在經歷上季度的疫情管控後,本季度快速反彈,發布職位數和簡歷投遞量分別環比提高94.4%、184.1%,同比分別增長10.4%、83.5%,是38個核心城市中唯一競爭指數環比上升的城市,且排名也由上一季度的33名躍升至19名。
另外,根據業內相關數據統計,本年度人才淨流入最多的城市除了深圳、杭州、上海等東部大城市,成都、長沙、貴陽、鄭州、西安等多個中西部城市也入選前十名榜單中,二線城市正在迎來新生機。
智聯招聘表示,對於企業和職場人來說,年末都是復盤、制定新計劃的良好時機。在求職環境略顯緊張的環境中,求職者更應該關注產業升級、技術迭代等熱點,並專注技能提升和自我競爭力的打磨,主動擁抱機遇。而企業也應正確實施戰略部署,進行組織優化、組織結構調整等,提供更多崗位和機會以緩解求職壓力。
(原標題:智聯招聘:一線城市競爭降溫,求職競爭力指數首度下降)
(責任編輯:陳體強_NB6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