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水最好的山:葬著24位皇帝,數萬貴族,專家:一挖就是文物

2020-11-28 網易新聞

2020-11-27 13:37:54 來源: 米飯妹齙牙

舉報

  在我國西安,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隨便一鏟子下去,就能挖到文物。」不了解西安歷史的朋友肯定覺得這話特誇張,但筆者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13朝古都西安確實有這個底氣,這不,西安挖個地鐵2號線,挖出了100多座古墓,出土上萬件文物;西安某大學修個宿舍,挖出了漢代墓葬群;西安某工地施工,挖出30多件珍貴的唐代彩繪陶俑……根據不完全統計,西安平均1年,就要挖出300座古墓。由此可見,西安著實是塊風水寶地。

  

  不過今兒筆者要給大家介紹的「寶山」,並不在西安,而是在同為13朝古都的洛陽,這座海拔不足300米、總面積不過700多平方公裡的山頭,竟然埋了24位皇帝,上萬名人貴族,根據專家學者保守估計,這裡的古墓超過10萬座,簡直是我國「最受歡迎的墓地」。

  那麼到底是怎樣的山,才會如此吸引人呢?別急,咱細細來說。

  

  此山名叫邙山,位於河南省洛陽市北,乃秦嶺山脈的餘脈,崤山的支脈。邙山雖不是一座巍峨高大的山,卻完美符合了我國傳統的風水學,是當之無愧的「風水寶地」,道教更是稱其為「七十二福地之一」。

  

  它的第一個優勢,土壤滲水非常低。邙山質地為黃土丘陵地,山南山北,土層深厚,粘結性好,含水率低,所以在這裡修建古墓,不用擔心被水淹沒(古人最忌諱墓地滲水),是理想的安息之地。

  

  第二個優勢,地理位置。北邙山地處中央之山嵩嶽之下,古稱中土,可控御四方,故而北邙山享有中央尊位,自然是皇帝們最滿意的地方。

  

  第三個優勢,坐擁黃河,地勢開闊。在古人眼裡,山意味著沉穩淵博,千年不移;水意味著靈動變通,可匯聚百川。故而這樣背山襟水的結構,是最上乘的風水寶地。同時邙山乃洛陽北面一道天然屏障,自古以來便是戰略要地,帝王將相們死後葬在這裡,寓意繼續守衛國家。

  

  故而自東周以來,就有人埋葬於此,根據現有考古資料可知,邙山擁有8座東周王陵、5座東漢帝陵、2座曹魏帝陵、5座西晉皇陵、6座北魏皇陵、1座後唐帝陵,1座南明帝陵;同時還有7座後主皇帝陵,其中最有名的便是蜀漢後主劉禪和南唐後主李煜。

  

  除了帝王將相,歷朝歷代的名人們,也非常青睞邙山,比如文學家賈誼、石崇,詩人杜甫、孟郊、白居易、範仲淹、王之渙,書法家顏真卿、王鐸等等名人,皆埋葬於此,甚至有些人「來晚了」,沒地兒了,便葬在邙山周邊的洛陽盆地,邙山實在太受歡迎了。

  

  當年白居易還為此事寫了一首詩:「賢愚貴賤同歸盡,北邙冢墓高嵯峨。」民間更是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生在蘇杭,葬在北邙。」誰若是能死後葬在北邙山,那便是天大的福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中國龍脈埋著3個人,一個不能挖一個挖不開,最後一個不敢挖
    在我們生活的世界裡,每天都有著許多趣事發生,而這些趣事如果我們不去了解的話,就會遺憾的錯過,相信小夥伴們也是非常喜歡看整個世界的趣事的,而小編恰恰也非常的喜歡,所以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原創文章是「中國龍脈埋著3個人,一個不能挖一個挖不開,最後一個不敢挖」。
  • 河南一座山埋了6朝24位帝王,古墓超十萬座,是古人最嚮往的墓地
    邙山這個地方就是河南的邙山,邙山位於洛陽北部,黃河南部,長約190公裡,海拔250米左右,邙山因為背山面海,地勢開闊,加上這裡的土地,滲水率低,土壤堅硬結實,被古人認為這裡是最佳的長眠之地,一直到今天還很火爆。
  • 明萬曆皇帝「北鬥七星」葬式揭秘(組圖)
    除此之外,在陵墓選址上也與天象有關,陵址的前後左右要有山,象徵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以山象徵天上的星座,而皇帝的陵則位於星座之間,自然皇帝也置於天宮之上了。 從古代風水學的角度來看,這種「北鬥七星」式的S形葬式最能夠「聚氣」。
  • 40萬人挖不動的乾陵古墓?風水極好,歷經千年無損,已成國家機密
    而小說都有創作素材,因此這些盜墓故事也並不是空穴來風,歷史上許多帝王陵墓都被盜竊過,造成了大量文物流失,國家也在加大力度打擊盜墓團夥。許多人都會好奇,小說中奇幻的盜墓場景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大多都是作者想像的,不過,歷史上也確實有一些特殊的皇帝陵墓。說起古代最牛的帝王墓,那就得屬武則天女皇的乾陵了,風水極好,歷經千年無損,現已成國家機密。
  • 《山海經》的帝王都葬在哪裡?專家:這幾個位置的墓地風水最好
    不僅人類是這樣,在《山海經》中的帝王也是如此,天帝天神的埋葬處都是風水極佳的位置。在《大荒經》和《海內經》中,都有關於帝王墓葬的記載。《大荒經》中在東南、東北、西南的方位都有墓葬,剩下的西北方位,在《海內經》中剛好有。《大荒南經》有記載,帝堯、帝嚳、帝舜等人都埋葬在嶽山,附近還有很多鷹、熊、虎、豹等野獸守護;而在《海外南經》中,也有記載相關墓葬,不過兩者有些出入。
  • 中國三大龍脈風水圖!
    比如祖宗山、父母山、水龍、支龍等等,所謂祖宗山,就是山脈的出處,群山起源之處,父母山就是山脈的入首處,審氣脈即指審祝山脈是否曲伏有致,山脈分脊合脊是否有輪暈,有輪有暈為吉,否則為兇。而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崑崙山就是天下群山的祖宗山和發源地。它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慣新疆、西藏;東延青海境地內,長達2500多公裡。它的西段是塔裡木盆地和藏北高原的介山,西北東南走向。
  • 明朝的皇帝基本活不過40歲是明十三陵的風水引致
    其邏輯可能是: 因為皇陵是欽天監風水國師所扦葬,是風水宗師廖均卿扦葬,所以必是成功風水的典範,但事實剛好相反; 因為李嘉誠富可敵國,所以其祖墳必是最好的來龍,但事實也剛好相反; 一.先說明代皇陵 1.
  • 大佛寺石窟、秦鹹陽城遺址……鹹陽37處文物遺址攻略請收藏
    古墓葬分布廣泛,自西周至唐末,葬在鹹陽境內的歷代帝王共有27位,西漢11位皇帝中有9位葬於鹹陽塬上,關中唐18陵有9座在鹹陽,東西綿延百裡,氣勢磅礴。古建築主要有長武昭仁寺、永壽武陵寺塔、彬縣開元寺塔、禮泉香積寺塔、武功報本寺塔、涇陽崇文寶塔、旬邑泰塔、唐家莊園、三原文峰寺木塔、城隍廟、龍橋和渭城鳳凰臺等。石刻主要有彬縣大佛寺石窟等。
  • 古代風水最好的一座山:有幾十萬座古墓,如今成為盜墓賊的發財地
    河南洛陽是十三朝古都,是古中原文化盛極之地,而正所謂「生於蘇杭、葬於北邙」,河南洛陽有這麼一塊風水寶地——邙山,歷朝皇子皇孫生前儘管嚮往蘇杭天堂般的生活,死後仍執著葬於風水寶地邙山,無數王公貴族、達官貴人連同他們的屍骨和財富長眠於此。
  • 中國有龍脈嗎?是真有其事還是封建迷信,看了這些例子你就知道了
    在一些風水書裡,就常常提到一種說法,認為風水環境的選擇主要有四大要素,包括龍、砂、穴、水。其中『龍』是最重要的。你看到連綿不絕的山,高高矮矮造成的彎彎曲曲的視覺,像一條龍在行走,這就是龍脈了。而這條龍的停歇之處,就會有塊小平地,這個就是穴了,找陰宅就是點穴。為什麼要葬在這裡呢?
  • 為何專家挖到第七層就不敢往下挖了?
    1940年,西北悍匪馬步芳設立了所謂的柴達木墾農督辦,他精心挑選了一些善於盜墓者擔任這一職位,對青海都蘭古墓群進行倒鬥活動,目的就是為了獲得大量的金銀財寶,納為己用。「血渭一號大墓」是這一古墓群中面積最大的古墓,馬步芳當然不會放過,他讓士兵們對其進行大肆挖掘。
  • 中國龍脈上埋著的三個人:一個不敢挖,一個挖不開,一個神獸護體
    不管是現在還是以前,中國人都講究一個風水,風水這種東西我們普通人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是在那種能人異士風水大師的眼中,風水可就比什麼都重要了,而在中國古代最講究風水的應該就是帝王將相了。皇帝在古代都是自稱天子,身上穿的是龍袍,與皇帝息息相關的就是我們在影視作品還小說中經常提到的龍脈了,而古代皇都的設立也都是跟龍脈風水脫不了關係,每一代帝王都希望自己開創的江山能夠有神龍保佑能夠長興不衰,所以帝王對這種東西更是比誰都看得重。
  • 山東的世界500強企業與中國最好的的風水大師排名榜
    、高唐、臨清市、濱州濱城區山東十大排名最好的風水先生求前大師、霑化、惠民、博興、陽信、無棣、鄒平市、泰安泰山比較有名的風水大師顏廷利先生、岱嶽區、寧陽、東平縣、新泰市、肥城市、日照東港最靠譜的易經風水專家求前大師、嵐山區、莒縣、五蓮、威海環翠、文登區、乳山、榮成市看風水最厲害的易學風水大師求前大師顏廷利先生;  山東五家企業上榜  具體來看
  • 秦始皇陵是我國第一座帝陵,價值極高,專家為何至今不挖?
    但很多人感到奇怪的是,秦始皇陵作為我國歷史上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寢陵,價值極大,位置也已找到,為何遲遲不見專家們開挖呢?爆史君今天就來跟大家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首先,技術不太成熟,不能挖。秦始皇陵對於我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僅是我國第一座規模龐大、設計完善的帝王寢陵,而且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結構最奇特,內涵最豐富的帝王陵墓之一。
  • 二十四山長生水訣 風水24山的12長生水口怎麼起算?
    而立衰向在堪輿學上是可用的,丁火之氣,串巽,帝旺位在四正, 辛金/,查看此線從天盤的哪一山穿出,壬水/,所以只能作為衰位立向,雙山丙午,丁火之氣,丁火/。 (5)用地盤堪定某山某向,左水倒右。(乙木/:壬子--癸丑--。   什麼是二十四山,什麼是向山,向水,來龍?   1、 二十四山法原理 中國風水學最大科學命題是天地人合一。
  • 1956年郭沫若挖明定陵,裸手上陣取文物,三千多瑰寶損毀大半
    朱翊鈞,即明神宗,也是為我們熟悉的萬曆皇帝,他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明神宗選定明定陵作為自己時候的陵墓,是因為大峪山這塊土地的風水很好,而坐落在定陵西南方向的長陵,就是神顯宗和他的兩位皇后長眠的地方。
  • 風水24山破土訣
    葬後四年生貴子,進財大吉。2、醜艮寅山:此三山宜下土四尺二寸。穴內有紫色土。宜用卯、巳時下葬,葬時有小兒鬥武,或見嫁娶,或見病人,過牛羊、帶傘之人過路。六十日內進財吉。3、甲卯乙山:此三山宜下四尺一寸。穴內有五色泥,宜用寅卯時下葬。葬時有人抬轎,或牽牛從西方來。主各房進田得財,五年後大旺人丁。
  • 南懷瑾老師講述:風水要懂,但不能迷信
    風水在五個成分裡頭只佔一個成分,第一個條件還是道德的修養。這就是中國文化,你們很多同學要研究風水,但是千萬不要迷信。「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關於看風水的問題,這裡邊包含的也很多。大體上說,看風水所謂的地理,就是堪輿學,它在我們中國文化系統中,也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站在文化的立場,風水雖然是小道,但大家也不要輕視了它。
  • 38年前河南農民挖藥,發現一金片,專家欣喜:沒想到被你找到了!
    引言 關於嵩山,有個很有趣的典故,《史記·封禪書》記載說漢武帝去嵩山的太室山時,聽見有人喊「萬歲」,結果「問上,上不言;問下,下不言」,那到底是誰在喊「萬歲」呢?大家一想,原來是嵩山的喊萬歲呀!於是趕緊「以三百戶封太室奉祠,命曰崇高邑。」這也就是「山呼萬歲」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