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的氣質類型會對抑鬱性格形成造成影響。如著名學者王國維,他的抑鬱性格的形成就與其先天的氣質因素有關。王國維屬於典型的內向型、抑鬱型氣質。他自尊心極強,個性清高且倔強,最看重人格的尊嚴,奉行「士可殺不可辱"的原則,是最具獨立人格、思想自由,而且最有創意的知識分子。除了自身的氣質因素以外,王國維自幼家庭就很不幸,幼年喪母、中年喪妻、晚年喪子,人生三大厄運都降臨到他的頭上,再加上時局動蕩不安以及羅振玉侮辱性的絕交,這些負面作用不約而同地匯聚起來,對王國維而言形成巨大的毀火力,以致他最終赴水自沉。
在遭受重大生活事件刺激的狀況下,人也容易形成抑鬱性格。比如19歲就在上海《現代》發表詩作,並在22歲出版,轟動文壇的詩集《二十歲人》的徐遲,在經歷愛妻徐松癌症去世、第二次婚姻破裂等一連串打擊後,熱情、執著和樂於助人的他開始變得孤僻、沉默。除了與三四個好友談天外,幾乎是足不出戶、閉門獨思,並且與家人的距離也越來越遠。後來乾脆實行「四不"政策,不讀報、不看電視、不下樓、不會客。終日。他對朋友有時也談他的寂寞和孤獨,甚至說想到過自殺。他最終也走上了自殺的道路。
很多人之所以會形成抑鬱性格,源於對自己近乎完美的要求而導致對自己長期的不滿。如影視明星張國榮,患抑鬱症已有20年歷史,事業與感情是他患病的主要原因。他對自己的病情是十分清楚的,他在1987年的自傳中這樣寫道:「記得早幾年的我,每逢遇上一幫朋友聊天敘舊,他們都會問我為什麼不開心,臉上總見不到歡顏。我想自己可能患上了憂鬱症,至於病源則是對自己不滿,對別人不滿,對世界更加很多抑鬱性格的人大都受生活中感情和事業的巨大刺激的影響。1993年10月8日,「朦朧詩"詩人顧城,殺妻後自縊於一棵大樹下。據顧城的遺著《英兒》的內容,人們猜想顧城最後的瘋狂是因為一個追逐利益的女人傷害了他,導致他的崩這個女人在顧城的書中被稱為「英兒",由於「英兒"的背叛,導致了顧城的家破人亡。
阮玲玉這個外表華麗,內心細膩的女演員,用才情演繹了一部部經典影片。然而,她和張達民不幸的婚姻,以及和唐季珊糾纏不清的情感,讓她的內心充滿了傷痛,以致她最終選擇了服毒自盡。那時的她年僅25歲。可以說阮玲玉是一個經典的抑鬱性格一一為情所困,為情所傷,最後又為情而亡。因為情感危機可能會讓一個人瞬間就陷入抑鬱狀態。
當然,抑鬱性格不等於無法自知,有的抑鬱性格的人對自己的情況就非常清楚。央視「名嘴"崔永元患抑鬱症的事可以說和《實話實說》一樣路人皆知。「抑鬱症離我很近,近得像親兄弟,醫書上描繪的大部分病症我都具備了,還有即興發揮的部分。差不多有四五年的時間,我抑鬱並活著。雖然國家GDP每年都增加,可我就是高興不起來,滿腦子都是極限運動。抑鬱症病人有多苦,不說也罷。"崔永元承認,自己患抑鬱症的兩年時間裡,一直去醫院看醫生,每天都吃很多藥。「我的優點是熱愛科學,包括醫學科學。所以,我去醫院看醫生。我一五一十地說,醫生一把一把地開藥,我一天三頓地吃。堅持了兩年,太陽又從東邊升起。"
此外,對事業過於投入,也容易導致人們形成抑鬱性格。比如,因抑鬱自殺的韓國女星李恩珠。警方在現場勘察時,在床頭邊發現了一張字跡潦草的紙,上面寫著:「媽媽對不起!我非常愛電影事業,也非常渴望演電影!現在的生活不是人的生活!我不想怨恨任何人!」此紙條後來被認定是李恩珠的遺書。有人分析,她自殺原因極有可能是演電影《紅字》入戲太深,留下了後遺症。此外,也有消息說,李恩珠在拍攝電視劇《火鳥》時,曾因為裸露鏡頭引起爭議,她自己一直為此非常難過,這可能也是導致她抑鬱的原因之一
儘管抑鬱性格對人有諸多不利,有抑鬱性格的人也會遭受痛苦的折磨,甚至釀成無法挽回的悲劇,可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抑鬱性格也是一些天才共有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