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從孫少安付出型人格,分析其性格形成背後的原因

2021-01-10 溫暖的喬姐

再看《平凡的世界》,對孫少安的理解和少年時代完全不一樣。

這個具有西北黃土高原漢子的粗獷、家族觀念濃厚及稍許大男子主義的人物,被莫言刻畫得栩栩如生,他的性格的多面、婚戀觀的質樸及其命運的跌宕起伏,讓讀者感受到一個立體的、飽滿淳樸的農村漢子就像身邊的熟人一樣真實。

他的隱忍、他的幸福、他的榮耀、他的痛苦,他的屈辱,他的一切的一切都和那片黃土地緊密相連,也是那個黃土高原上的原生家庭給他打下的深可見骨的烙印。

《平凡的世界》發生的就是在黃土高原上農村——雙水村的故事。孫少安是孫家長子,肩上背的是他的整個大家庭的責任:臥病在床的奶奶,老實巴交的父親孫玉厚,找了個不靠譜老公的姐姐孫蘭花和她的兩個孩子,尚在上學的弟弟孫少平、妹妹孫蘭香,還有不務實的二爸二媽一家。

因為他背負著整個家庭,一切都以家庭及家庭成員的利益為先,所以他個人的意願和願望變得非常隱性,甚至隱性到無法察覺的程度,他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家族利益。

平凡的世界劇照

01 孫少安的愛情觀、婚姻觀、家庭觀

1 對愛情:自私地放棄和成全

孫少安和村支書田福堂的女兒田潤葉青梅竹馬,互生情愫,然而田福堂看不上孫少安及他的家庭,百般羞辱,孫少安單方面決定放棄與潤葉的愛情,他給自己的理由是:我不是怕了田福堂,我是不想潤葉跟著我受罪。

而這,你問過潤葉嗎?

孫少安的貧窮家庭的身份以及他身上所背負的家庭責任,讓他不可能不顧一切、克服一切阻力地堅持他和田潤葉那看起來完全不般配的愛情,所以,他早早地選擇了放棄。

為愛付出的潤葉。

孫少安的放棄,其實是其自私的性格在作祟,放棄是他最省力的選擇:這個選擇裡,他唯一辜負的就是潤葉的善良。放棄前他根本沒有問過潤葉的意見,沒想過潤葉想要的幸福是什麼,他只是在成全自己作為弱者的自尊和家庭的臉面,他不想被別人在背後指指點點,說是他高攀了田家,這對他來和他的家庭來說,是一種侮辱。

在決定放棄潤葉後,孫少安接受了二媽安排的相親,並且很快決定要和相親對象秀蓮結婚,這給了堅持愛情理想的潤葉非常大的打擊,內心一片荒涼:潤葉大病了一場,她在前方的戰壕裡拼命抵擋,她為之而戰的後方,卻自己燒成了一片火海。

孫少安的自私是被潤葉的未婚夫李向前說出來的:我愛潤葉比你強100倍,我可以為她去死,你敢嗎?他沒有為愛情、為潤葉孤注一擲的決心和勇氣,他無法把自己與潤葉的愛情置於自己家庭的尊嚴之上。

想要問問你敢不敢,像我一樣為愛痴狂?

孫少安不敢!

2 對婚姻:自私地索取和漠視

少安放棄潤葉後接受了家裡安排的相親,和他相親的是她二媽娘家的侄女——賀秀蓮,秀蓮對少安一見鍾情,秀蓮父親、姐姐、姐夫對他也很滿意,他們不停地問少安對秀蓮感覺怎麼樣。少安回答:挺好的,能幹活,挺好的。

現實而質樸的回答,他需要一個不嫌棄他家貧、能幹活的女人和他組建家庭,和他一起扛起這家庭的責任,這個與他組建家庭的女子,從今後就成了他的一個附屬,從今後,她就要以他的責任為責任,以他的需求為需求,以他的喜怒哀樂為喜怒哀樂。

秀蓮一心一意為著這個家,一次一次跟娘家借錢來撐起這個家,少安以及孫家人很感激,但是,當秀蓮受夠了一直住牲口圈、提出箍一孔新窯洞分家的時候,少安還是一口回絕了,並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絕。

這裡有他無法接受自己先享受起來、而家人還住在破窯洞的愧疚、有他想要擴大磚廠、為村民解決工作的理想,他唯獨看不到秀蓮作為一個女人最起碼的生活要求。

他的奉獻只針對他的家庭成員,卻獨獨沒有包括自己以及與他相濡以沫的愛人。

他理所當然地認為這個女人應該和他一樣為這個家無怨無悔,可是,他不知道這個女人心裡會委屈,會失望、會不甘,她會生病,會死,會讓他想對她好的時候卻沒有了機會。

愛他愛到骨子裡的秀蓮。

3 對家庭:無盡的責任和奉獻

孫母早逝,老實巴交的父親孫玉厚撐不起一個家庭的責任,作為長子的孫少安認為自己對整個大家庭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這個家需要他扛起來:他孝順奶奶的年老,體諒父親的辛苦,供弟弟妹妹讀書、牽掛姐姐的生活,在這個家裡,他就是天,是這個家的主心骨,頂梁柱。

也正因為他的強大,別人都習慣了接受他的照顧,甚少考慮他的需要,有些事情,大家都覺得理所當然:家裡最好的白面饃要給牙齒不好的奶奶、稠一點的飯要給長身體的蘭香、他結婚了,就和牲口住在一起。

對這些,少安毫無怨言,但是對於深愛少安的秀蓮來說,卻覺得心疼,想把好的都給他,因為家裡他最辛苦,對此,少安還跟秀蓮急:你對我太好,我也要捶你!

一個人的偉大,是需要犧牲的,孫少安對整個家庭甚至村民的無私和偉大,是犧牲自己、犧牲真正愛他的秀蓮的幸福為代價的。

少安的性格是典型的付出型人格:

1 把親人生活的辛苦和不如意的責任攬到自己的肩上,覺得內疚、無能;

2 自己必須比親人過得差,否則心裡有很強的負疚感;

3希望通過別人的言語得到肯定、通過實現別人的需要得到心理上的滿足。

孫少安

02 孫少安付出型人格的形成原因

少安的幸福和成就感不是來自物質生活的提高,他需要的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滿足:

他通過辦磚廠富裕了,被評為冒尖戶,作為農村勤勞致富的典型來宣傳,他的內心充滿了自豪感,他對秀蓮說:自打降生到這個世界上來,第一次感覺到做人的尊貴。曾經的他因為家窮,一直被村上人看不起,如今終於揚眉吐氣了,有一種翻身的自豪感。

他富裕了,他重修了村裡的小學,他對秀蓮說:拿錢為村裡做點事,想起這事,心裡覺得挺美氣的。

成年懂事後的少平曾經對他說:哥,你沒必要感到愧疚,你問心無愧,不對不起任何人。我們都長大了,我們可以自己獨立的。

來自親人和鄉親的肯定和誇讚,讓少安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幸福,然而,通過這些,我們恰恰能夠看到少安性格形成的真正原因。

1 社會文化和社會民風,是他性格形成的土壤

在我國的一些地區,尤其是傳統文化核心區,農民的家庭觀念很強烈,他們考慮的不是個人利益最大化,而是家族利益最大化。

孫少安從小就是受這樣的文化的薰陶和浸染,很多在我們看來不可思議的思想,在那樣的環境下則顯得非常理所當然:長子當家,長兄如父,長子出生就帶著興旺一個家庭的使命。

中國是一個非常講究「孝順」的民族,傳統的孝順文化根深蒂固、廣為流傳,有的在現在看來是愚孝,但是卻深入人心,「香九齡能溫席」、「王祥冬天臥在冰上化凍給繼母捕魚熬湯」等故事代代相傳、深入人心。

民間宣揚這樣的理念,遵守了,得到主流價值觀的肯定,一旦違反,社會輿論就足以讓他們生活在流言蜚語中,背負沉重的心理負擔。

少安就是在這樣的文化土壤上出生、長大的,所以,傳統文化成為他性格的形成土壤。

2 原生家庭的教育,是他性格形成的養料

孫少安的父親孫玉厚老實巴交,中年喪妻,一個人拉扯幾個孩子,家境特別貧窮,受盡村裡人的冷眼和欺負,他的能力不足以撐起這個家,所以有意無意間,他實行了對少安人生的挾持和綁架,對此,少安和玉厚老人因為身處其中而不自知。

孫玉厚老漢對人性有些樸素而深刻的洞察,知道從人的心理出發去實現自己的想法,每次都能成功下面舉幾件小事為例:

1第一件事:

秀蓮開始鬧著分家的時候,玉厚老漢一直表示他和秀蓮是一搭的,他知道少安的性子,知道少安不想分家,也知道少安根本不會同意秀蓮分家的意願,他這樣做,一舉兩得,讓秀蓮覺得在這個家裡,她不是外人,有人和她是統一戰線的,更加尊重爸爸;第二,他這樣做,讓少安覺得自己的父親不是個自私的人,可以維護他在少安心目中的值得尊重的父親形象。

如果他表現出跟少安一樣去算計秀蓮,反而會引發秀蓮甚至是少安的牴觸。

2 第二件事:

他讓秀蓮把白饃饃拿給少安的時候,同樣也是用的心理戰術,他心裡並不贊同秀蓮的做法,他認為家裡最好的白面饃給年歲最長的奶奶是天經地義。但是,這個家裡,少安最辛苦,是毋庸置疑的,他通過話語,借秀蓮的手把白面膜給少安,既可以讓秀蓮不那麼怨怒,也讓少安覺得自己對家裡的付出是得到親情的回報的——別人看到了他的辛苦。

3 第一次分家的時候:

分家協議是這麼說的:少安和秀蓮新箍窯洞與老人無關;老人生活費用可自行料理,不需要少安一家來承擔。

這份分家協議徹底割接了少安秀蓮和這個老的老小的小的原生家庭的聯繫,可謂字字誅心。

按照當時的情況,少平和蘭香都還沒有畢業,孫玉厚老人從心底裡應該也是不想分家的,這個方案根本就行不通,少安是不可能不管他們的,他們用這樣的措辭來烤著秀蓮和少安那善良的心。雖然孫玉厚老人和少安都忍痛按下了手印,但是善良的秀蓮卻按不下去:分家了,就是徹底失去這個家了,秀蓮決定不分家了。

他吃準了秀蓮和少安的善良。

善良賢惠的秀蓮

4第二次分家的時候:

這次是在少安被騙、磚廠遭遇困難的時候,少安欠下巨額債務,孫玉厚老漢心疼少安這個兒子,覺得應該減輕少安肩上的負擔,這次的分家協議是這樣寫的:少安給父親玉厚養老,但是要把債務擔在身上。

孫玉厚老人再一次運用了心理戰:知道少安的性格,知道讓少安養老可以減輕少安的負罪感,知道讓少安背負債務,可以讓少安心安理得、沒有愧疚感地分家。

從這次的分家更能看出上次分家,其實玉厚老漢並不是真心想分的,否則,方案只要調整一下,讓少安和秀蓮覺得即使分了家,他們還是一家人,他們還對這個家有責任和義務,那麼秀蓮會願意分家的。

5 少安磚廠遭遇挫折缺錢的時候:

少安要想重新啟動磚廠,需要4000塊錢,玉厚老人送來了一千塊錢,這是少平在礦下幹苦工攢下的錢,給家裡箍窯洞用的,少安是鐵定不肯收的。玉厚老漢說:你不收,我覺得我沒有辦法抬頭看你,覺得我這個父親特沒用,是不是以後我的死活你也不管了,奶奶你也不管了,蘭香你也不管了,少平你也不管了?

老漢知道哪裡是少安心裡最柔軟的地方,少安最看重親人,親情是少安永遠無法割捨的情感,是少安最看重的東西,所以少安一聽,他不想讓父親難過,果然就同意了。

通過以上幾件小事可以看出,孫玉厚老漢需要少安來撐起這個家,並且用他樸素的心理學裹挾,綁架著少安背負起家族的責任。

2 少安自身的性格

以上文化和家庭教育充其量只是形成孫少安性格的外因,真正的內因還是孫少安自身的性格特徵——他的家庭責任感、他的愛面子、他的大男子主義,讓他把家族的興旺、外人的褒讚、妻子的溫順看做人生的幸福標杆,促使他一直努力地追求下去!

孫玉厚孫少安父子

少安的這種偉大、樂於犧牲的性格,成就了他!

他對得起任何事,唯獨辜負了最愛他的秀蓮!

積勞成疾,生了重病的秀蓮!

相關焦點

  • 王雷並不想演孫少安,可到底是什麼原因改變了他對孫少安的看法?
    王雷婚禮的當天晚上,毛衛寧導演找到王雷,讓其演《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安。王雷表示很驚訝:「孫少安我演不了那個角色,我沒法演。」王雷曾經排練過《平凡的世界》中的片段,當時飾演的是英俊瀟灑的孫少平。孫少安在他眼裡只是一個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天天在地裡幹活,天天研究給人分地的事,誰家長,誰家短,去勸架,而且和自己的生存環境,性格等等差太遠了。王雷並不想演孫少安的角色,可是到底是什麼樣的魔力讓王雷改變了對孫少安的看法?
  • 迴避型人格障礙形成原因
    迴避型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心理學家認為,自卑感起源於人的幼年時期,由於無能而產生的不勝任和痛苦的感覺,也包括一個人由於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陷(如智力、記憶力、性格等)而產生的輕視自己、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 迴避型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
  • 《平凡的世界》孫少安,一直在承受著他那個年紀不該有的「成熟」
    《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是路遙先生的一部長篇百萬巨著,於2015年被改編成同名電視劇,頗受歡迎。其中,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都是大家比較喜愛的人物。相比於孫少平而言,孫少安承擔更多的是責任,「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在他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 平凡的世界:孫少安放棄青梅竹馬的愛情,是無情還是理性?
    孫少安是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的主人公之一,孫少平的哥哥。關於他,人們念叨最多的恐怕還是他與田潤葉的愛情故事,他們青梅竹馬,卻未能走在一起,仿佛美麗的童話被破壞了,總是讓習慣大團圓的我們心裡不暢快。不過客觀地說,孫少安是一個理性的青年,忠誠的伴侶,富有活力的創業者。
  • 《平凡的世界》:孫少平雖然窮,卻討女孩喜歡,原因值得男人思考
    《平凡的世界》裡的孫少平《平凡的世界》這本書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1991年3月,《平凡的世界》獲中國第三屆茅盾文學獎。2019年9月23日,該小說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 《平凡的世界》中「不平凡」的愛情:理想與現實撞擊下的溫情底色
    《平凡的世界》中的愛情有人認為愛情只關乎兩個人的情感,但其實愛情背後所折射出的時代特徵,也是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在歷史長河發展中人民群眾精神內涵的濃縮。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遙從孫家三兄妹不同的愛情模式,不同結局的愛情故事出發,通過對比不同人物的命運,表現了作者對大時代下人物命運變化和理想與現實的思考。
  • 付出型人格,你了解多少?
    這種其實就是比較普遍的卑微的付出型人格。只求付出對方接受,不求回報。 成因 付出型人格的形成一般跟原生家庭有關,因為有這類人格的人往往會有一個不好的童年,他們在小的時候很少或者從未感受過來自父母的關愛
  • 不欺世不媚俗,《平凡的世界》那些平凡人的愛情不平凡
    作者:胡秀紅(一組《平凡的世界》劇照)近幾年,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被改編成了電視劇,掀起了又一波收視熱潮和熱議。早在高中時,喜歡看小說的我,就讀過《平凡的世界》,這部巨著不欺世不媚俗,為平凡世界的平凡人立傳,開卷有益,百讀不厭。尤其是書中人物與愛情故事個個經典。
  • 從《平凡的世界》裡,看那些不平凡的婚戀愛情觀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是當代文學裡的暢銷書,被譽為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最近因為疫情宅在了家裡,開始追劇《平凡的世界》,大學的時候看過一次,那時候的感觸不是很深,現在經歷了婚姻,生子,再一次看這本書,才印證了那句話「初識不知書中意,再看已是書中人」。或許這就是讀經典名著的意義,不同年代的讀者,都有不同的感悟。
  • 為什麼說路遙的《平凡的世界》裡的愛情不平凡?
    (一組《平凡的世界》劇照)近幾年,路遙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被改編成了電視劇,掀起了又一波收視熱潮和熱議。早在高中時,喜歡看小說的我,就讀過《平凡的世界》,這部巨著不欺世不媚俗,為平凡世界的平凡人立傳,開卷有益,百讀不厭。尤其是書中人物與愛情故事個個經典。孫少安孫少平兄弟倆象鄰家大哥般親切,田潤葉賀秀蓮就像鄰座女孩般善良,他們的故事分明就發生在我身邊。他們通過自己的奮鬥,努力改變命運的故事激勵了無數的人,他們不僅是不朽的文學形象,更是我們一代又一代人學習的典範與楷模!
  • 人格障礙:強迫型人格,家長如何避免孩子形成「強迫型人格」?
    原標題:人格障礙:強迫型人格,家長如何避免孩子形成「強迫型人格」? 不少孩子在小的時候經常被父母「嫌棄」不講衛生,行為不規矩,自己的房間也收拾不好,大人們惆悵孩子行為作風太紊亂的同時,也有人糾結著,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卻太在乎細節?
  • 悟透了《平凡的世界》,就悟懂了世界的非凡,生命之花才經久繁華
    比如包產到戶,比如鄉村產業,比如商品交易……那時獨有的背景、環境及人文等生態下,還有人間的愛情,人間的挫折與追求,人間的苦難與歡樂……個體與群體,群體與社會,社會與世界,這些巨大的變化與變革,巨大的衝擊與衝突,都無不顯是與哲學地呈現在人們面前。其本質,凝重而寬泛地告訴我們:世界之所以平凡,是因為其本非平凡。
  • 抑鬱性格的形成原因
    先天的氣質類型會對抑鬱性格形成造成影響。如著名學者王國維,他的抑鬱性格的形成就與其先天的氣質因素有關。王國維屬於典型的內向型、抑鬱型氣質。他自尊心極強,個性清高且倔強,最看重人格的尊嚴,奉行「士可殺不可辱"的原則,是最具獨立人格、思想自由,而且最有創意的知識分子。
  • 在「平凡的世界」構建情感共同體 專家:一部有道德有溫度的力作
    2015年3月31日, 經過九年打磨的電視劇《平凡的世界》播出後好評如潮,專家們說:這是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力作。平凡的世界 劇中人物:孫少安《平凡的世界》曾經是60後、70後甚至80後幾代人共同的閱讀記憶與精神食糧。
  • 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原因是什麼
    核心提示:每個人的心理狀態都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是非常自信的,而有些人則是出現了自卑的心理,時間長了引起了迴避型人格障礙的情況,當然引起迴避型人格障礙發生的原因還有一些其他的,那麼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原因是什麼呢?
  • 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心動不如行動,昨日趕忙去圖書館借了幾本書,而首選的便是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想必很多人都讀過,雖然之前讀書較少,但這部書也粗讀過一遍,2015年由王雷、佟麗婭、
  • 《九型人格進階版》:27種副型分析,讓你徹底了解自我性格
    作者|走心巷子你足夠了解自己的性格嗎?自我覺得不難判定,除去一些嘈雜末節的隱形性格,每個人都會表現出明顯的人格。用「九型人格」理論判定自我人格,是很好的一個方法。了解過九型人格的人,都知道九型人格分為9種——1號完美型,2號助人型,3號成就型,4號自我型,5號理智型,6號忠誠型,7號活躍型,8號領袖型,9號和平型。
  • 強迫型人格有哪些人格特徵
    強迫型人格有哪些人格特徵強迫症是一種心理疾病,它的形成一般有一定的性格基礎,這些性格特徵比較複雜,但這些性格特徵並不一定是強迫症患者特有的,很多正常人也或多或少有這種個性。所以,強迫症不一定是由特殊人格導致的,那麼強迫症與人格之間究竟有什麼樣的關係呢?強迫型人格有哪些人格特徵呢?強迫症與一定的人格特徵有著密切關係,強迫型人格的特徵可概括為:「不完善感」、「不安全感」、「不確立感」。「三不」之中只要有一個很突出,就很容易轉化為強迫症。
  • 你可能是付出型人格,不要暴露這個秘密
    這時,你會百思不得其解,你很苦惱,你心裡想的是,為什麼我對她那麼好,反而愛人對你不好?其實根本的原因就是,你對他太好了,或者你太愛她了。如果你對你的愛人好,愛人反而對你不好,那麼就證明,你是付出型人格,愛人之所以對你不好,可能是你無條件無下限的付出,讓對方覺得你沒價值了,或者沒意思了,也就是說,你付出的太多,對他太好了,他就夠了。
  • 九型人格性格心理學—9號平和型,溫順卻又淡漠的性情
    文 / Jia小殼前言:九種性格,九種心理!作為一種性格分析工具,我希望通過對九型人格的探索,對自我的剖析,能讓我們一起對自己做一個大致的認知,在客觀認識自我的基礎上,從而走得更好。接下來是對第九種性格和平者心理的看法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