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貴州百裡杜鵑管理區通過開展支部聯建共建,努力實現「黨員幹部受教育、基層群眾得實惠、黨建工作上臺階、經濟發展見成效」目標,以支部聯建共建為抓手,著力轉變黨員幹部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增強宗旨觀念,提高服務意識,著力解決機關黨建空殼化的問題,促進區、鄉、村三級和諧發展。
支部幫扶「多元化」。始終秉承「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調發展」工作理念,區直54個部門黨委(黨組)充分發揮機關支部「火車頭」作用,積極謀劃,主動作為,整合力量開展聯建共建工作。
截至目前,區直機關613名黨員累計到合作社開展幫扶工作547次,參加群眾會94場次。通過組織全區54個機關黨支部與71個村(社區)黨支部「聯建共管」方式,形成聯動推進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工作體系,進一步拓寬支部聯建範圍,增強產業發展動力,成功打造了普底鄉大歡樂、金坡鄉蝶蘭谷休閒園、鵬程管理區瓜博園、黃泥鄉槽門村生態大米認購等示範項目18個,有效解決機關黨員不接地氣的問題。
黨員帶頭「常態化」。一是黨員主動帶頭。通過以機關支部與村社支部聯建共建方式,互學互鑑、取長補短,有效激發黨員幹部參與產業發展的工作熱情,比如:百裡杜鵑婦聯2名黨員帶頭出資520元,主動認領2畝土地種植辣椒,並參與購買辣椒苗、種植等全過程,黨員主動參與產業發展的示範作用明顯,活力進一步得到展現。二是黨員示範助推。充分發揮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組織機關黨員幹部下沉到合作社,直接參與上項目、跑市場,在全區上下形成了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目前,已建立「黨員共建示範點」21個,謀劃發展產業98個,解決發展難題341個,有效解決了機關黨建空殼化的問題。
群眾發展「抱團化」。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嚴格按照建檔立卡貧困戶100%加入合作社、村民入社率不低於10%的要求,進一步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廣泛發動群眾積極加入到合作社中「抱團」發展。全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入社率達100%,村民入社率達35%。通過村集體合作社統一經營、統一管理,推動農村單家獨戶「小、弱、散」的經營向「抱團」發展、共同富裕模式轉變,增強了防風險和抗風險能力,增加了群眾和村集體收入,全區71個村(社區)黨支部全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其中領辦股份經濟合作社15個,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56個。目前,全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0538元,村集體經濟積累達1670.5萬元。
資源盤活「多樣化」。一是盤活國有資源。盤活村集體現有的資金、資源和資產,入股到區屬國有企業統一經營,進一步拓寬合作社經營渠道。目前,全區共38個村(社區)將現有的資源資產入股到百旅集團、瑞禾集團等區屬國有企業。二是盤活林業資源。將全區1.9萬畝林改項目、3萬畝森林撫育項目、2.3萬畝國儲林建設項目和3萬畝林下經濟項目明確由村黨支部領辦的集體合作社組織實施,讓「沉睡」的林業資源進一步激活。三是盤活旅遊資源。依託百裡杜鵑景區旅遊優勢,針對全區停車場旅遊旺季不能滿足需求的問題,由村集體合作社結合本村實際組織修建停車場,並統一經營管理,區財政按照平均2500元/個車位的標準進行補助。同時,整合全區1.2萬個床位和100多家餐飲資源,明確由合作社組織群眾「抱團」經營,實現群眾和村集體「雙增收」。(張朝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