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百裡杜鵑管理區:「四化」模式抓實黨支部聯建共建

2021-01-07 金臺資訊

近日,貴州百裡杜鵑管理區通過開展支部聯建共建,努力實現「黨員幹部受教育、基層群眾得實惠、黨建工作上臺階、經濟發展見成效」目標,以支部聯建共建為抓手,著力轉變黨員幹部的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增強宗旨觀念,提高服務意識,著力解決機關黨建空殼化的問題,促進區、鄉、村三級和諧發展。

支部幫扶「多元化」。始終秉承「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調發展」工作理念,區直54個部門黨委(黨組)充分發揮機關支部「火車頭」作用,積極謀劃,主動作為,整合力量開展聯建共建工作。

截至目前,區直機關613名黨員累計到合作社開展幫扶工作547次,參加群眾會94場次。通過組織全區54個機關黨支部與71個村(社區)黨支部「聯建共管」方式,形成聯動推進黨支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工作體系,進一步拓寬支部聯建範圍,增強產業發展動力,成功打造了普底鄉大歡樂、金坡鄉蝶蘭谷休閒園、鵬程管理區瓜博園、黃泥鄉槽門村生態大米認購等示範項目18個,有效解決機關黨員不接地氣的問題。

黨員帶頭「常態化」。一是黨員主動帶頭。通過以機關支部與村社支部聯建共建方式,互學互鑑、取長補短,有效激發黨員幹部參與產業發展的工作熱情,比如:百裡杜鵑婦聯2名黨員帶頭出資520元,主動認領2畝土地種植辣椒,並參與購買辣椒苗、種植等全過程,黨員主動參與產業發展的示範作用明顯,活力進一步得到展現。二是黨員示範助推。充分發揮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組織機關黨員幹部下沉到合作社,直接參與上項目、跑市場,在全區上下形成了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目前,已建立「黨員共建示範點」21個,謀劃發展產業98個,解決發展難題341個,有效解決了機關黨建空殼化的問題。

群眾發展「抱團化」。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嚴格按照建檔立卡貧困戶100%加入合作社、村民入社率不低於10%的要求,進一步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廣泛發動群眾積極加入到合作社中「抱團」發展。全區建檔立卡貧困戶入社率達100%,村民入社率達35%。通過村集體合作社統一經營、統一管理,推動農村單家獨戶「小、弱、散」的經營向「抱團」發展、共同富裕模式轉變,增強了防風險和抗風險能力,增加了群眾和村集體收入,全區71個村(社區)黨支部全部領辦村集體合作社,其中領辦股份經濟合作社15個,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56個。目前,全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0538元,村集體經濟積累達1670.5萬元。

資源盤活「多樣化」。一是盤活國有資源。盤活村集體現有的資金、資源和資產,入股到區屬國有企業統一經營,進一步拓寬合作社經營渠道。目前,全區共38個村(社區)將現有的資源資產入股到百旅集團、瑞禾集團等區屬國有企業。二是盤活林業資源。將全區1.9萬畝林改項目、3萬畝森林撫育項目、2.3萬畝國儲林建設項目和3萬畝林下經濟項目明確由村黨支部領辦的集體合作社組織實施,讓「沉睡」的林業資源進一步激活。三是盤活旅遊資源。依託百裡杜鵑景區旅遊優勢,針對全區停車場旅遊旺季不能滿足需求的問題,由村集體合作社結合本村實際組織修建停車場,並統一經營管理,區財政按照平均2500元/個車位的標準進行補助。同時,整合全區1.2萬個床位和100多家餐飲資源,明確由合作社組織群眾「抱團」經營,實現群眾和村集體「雙增收」。(張朝虎)

相關焦點

  • 「一星四化」推進共建共治共享
    其中,對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進行全面系統深刻闡述。目前,我縣正在實施的「一星四化」鄉村治理體系建設(「一星四化」即農村基層組織星級化管理、黨支部領創辦合作社推進土地經營規模化、「三務三資」陽光報告會實現村民自治民主化、「五整治一規範」促進鄉村治理法治化、村規民約引導村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化),是平原實現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農村的生動實踐,契合了十九屆四中全會關於進一步提升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新要求。
  • 一點「小心意」 一份大情懷——百裡杜鵑這些戰「疫」故事暖人心
    近日,畢節市百裡杜鵑管理區沙廠鄉營華村富華超市負責人李虎主動找到營華村村幹部,希望為戰「疫」一線的同志們送去方便麵、礦泉水、八寶粥等生活物資。愛心人士為一線幹部送來礦泉水、方便麵等物資據了解,百裡杜鵑沙廠鄉轄區內共設有區級檢查卡點1個、鄉級檢查卡點3個,各檢查點均有幹部24小時輪流值班,飲用水、食物等生活物資需求量較大。
  • ...出了3個大學生丨百裡杜鵑管理區仁和鄉朝陽村駐村第一書記汪吉順
    我叫汪吉順,根據組織安排,2017年12月,我到百裡杜鵑管理區仁和鄉朝陽村任駐村第一書記。羅朝禮成為了我結對幫扶的對象之一。對於我來說,這幾年的幫扶工作是「扶貧」,更是「扶智」。作者 汪吉順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吳傳娟 整理 責任編輯: 黃亞雪
  • 金家嶺埠東管區開展聯建共建活動 提升為民服務水平
    7月29日上午,埠東管區黨委、如是書店黨支部聯建共建活動暨「海鷗救援隊」幼兒安全手偶動畫片進社區啟動儀式在東城國際社區舉行,管區20餘名小朋友及家長參加了此次活動。作為埠東管區聯合如是書店的首場共建活動,此次活動加深了共建單位之間的了解與認知,助力彼此深度合作,實現共贏。送種子送資源,這場活動收穫不小「親愛的小朋友們,大家上午好。」
  • 欣賞| 百裡杜鵑四季十二時辰
    然而,在百裡杜鵑景區。 十二時辰又會有怎麼樣的故事呢?與其嚮往,不如出發 百裡杜鵑陪你 鮮衣怒馬 一日看盡百裡花
  • 平原:構築「一星四化」鄉村治理模式
    平原之「智」——「一星四化」促進基層「三治」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礎工程。王洪霞介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我們結合平原實際,對鄉村治理進行了大膽探索,初步構建了「一星四化」鄉村治理模式。
  • 汝州煤礦「四化」建設缺資金,煤監局幹了這事兒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張鴻飛 通訊員 郭峰2020年9月25日,汝州市煤監局、中信銀行、煤礦企業黨建共建經濟發展活動啟動,並舉行籤約儀式。煤炭產業一直是汝州市重要經濟支柱之一。由於政策性長期停工停產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汝州部分煤礦企業復工復產後在推進煤礦「四化」建設中,普遍面臨投入資金壓力大、技改時間緊等迫切問題。為順利實現煤礦產業升級,儘快恢復煤礦企業良性循環,汝州市煤監局多方聯繫,中信銀行汝州支行得知這一情況後,表示願意為煤礦企業發展注入金融動能。
  • 破解「四化」問題 推進基層黨建
    今年是航空工業瀋陽所「十三五」轉型發展的關鍵一年,所黨委按照「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國企黨建總體要求,結合集團公司黨組副書記、總經理譚瑞松做出的「抓實基層、打牢基礎」最新部署,狠抓黨的工作與中心工作融合,大力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著力推動基層黨建工作科學化、規範化。
  • 寧真管區、埠東管區黨委聯建共建 中華小稻農啟動儀式在王哥莊街道...
    此次活動是雙方開展聯建共建工作的首個項目。下一步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區域內資源優勢,繼續開展形式多樣的聯建共建活動,注重總結好的經驗和做法,建立活動長效機制,達到共同提升黨建工作水平的目的。
  • 黨建引領 小區共建共治共享|物業|黨支部|湖裡區|小區環境_網易訂閱
    -16 06:58:05 來源: 廈門日報 舉報    基層治理 「湖裡模式
  • 略陽縣推行村幹部「四化管理」 提升基層組織脫貧攻堅組織力和執行力
    2017年3月,略陽縣在持續深化村幹部積分制管理的基礎上,推行村幹部履職專業化、管理規範化、考核差異化和補貼標準化的「四化」管理模式,對村幹部嚴管實抓厚愛,實現了村幹部管理由「粗放」到「精細」、「散軟」向「規範」、「業餘」向「專業」的轉變,從根本上解決了村幹部管理機制不健全、考核評價「一刀切」的難題,促使村幹部在脫貧一線激情幹事、主動作為,確保了村幹部管理更規範、群眾贊滿意和脫貧有質量。
  • 創新機制實幹巧幹 新經濟組織黨建「瀘州模式」綻放異彩
    建立黨群共建機制,實現互促共進。按照「計劃共訂、遇事共商、陣地共建、活動共辦」的「四共」機制開展黨群共建活動。全市建立新經濟組織工會組織2745個,團組織474個,「黨群活動中心」455個,「職工之家」588個、「青年活動中心」159個。
  • 陝西省寶雞市:深化「一核雙聯四化」模式 推動城市基層黨建提質增效
    近年來,寶雞市圍繞建設「一帶一路」上的國際化城市、裝備製造業名城、彰顯華夏文明的歷史文化名城、宜居宜業美麗幸福城市,認真貫徹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更新觀念,守正創新,不斷深化以街道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縱向四級聯動、橫向互聯互動,推進基層治理網格化、服務群眾項目化、工作隊伍專業化、基礎保障標準化為主要內容的「一核雙聯四化」工作模式,激發紅色細胞,凝聚共建合力,持續打造城市基層黨建示範市,走出了一條黨建引領
  • 濱城區:四化五覆蓋 「捆」在一起幹
    原標題:濱城區:四化五覆蓋 「捆」在一起幹 □本報記者王福錄本報通訊員張魯源李榮新  變化大不大,關鍵看「四化」。  街巷不硬化,環衛是空談——  今年「四化」「五覆蓋」概算投資2.7億  記者與彭李街道辦事處主任張洪柱來到大河社區,街道辦副主任王運來正與居民們一起整理垃圾中轉站運轉。他說,「大河社區有860戶2600口人,環衛任務很重,所以大家一起動手完善設施。」去年記者到南石居委會,曾看到黨支部書記李勇剛帶領居民清除雜草垃圾、整平場地。
  • 貴州電網「兩項行動」促進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
    貴州電網公司黨委將「電亮先鋒·脫貧攻堅」作為推動黨建工作與改革發展生產經營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堅持「書記抓」「抓書記」,切實做到「四個優先」,即脫貧工作優先謀劃、脫貧項目優先安排、脫貧資金優先保障、脫貧措施優先落實,確保了脫貧攻堅工作力量只增強、不減弱。  受疫情影響,今年的脫貧攻堅電網建設項目3月份才啟動。按照貴州省委省政府部署,必須在6月30日前全面完成。
  • 「一星四化」鄉村治理的平原探索
    平原縣結合實際對鄉村治理進行了大膽探索,初步構建了「一星四化」鄉村治理模式。「一星四化」就是農村基層組織管理星級化、黨支部領創辦合作社推進土地經營規模化、「三務三資」陽光報告會實現村民自治民主化、「五整治一規範」促進鄉村治理法制化、村規民約引導村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認同化。
  • 以「一核三治」、「一心四化」探索青神版「楓橋經驗」
    在小區建起黨支部,讓黨組織直抵社區「神經末梢」,這是青神縣探索堅持開放融合、深化聯動互補、凝聚共識合力的城市社區治理模式的創新舉措。「新社區、新發展、新治理。」近年來,青神縣牽牢「黨建引領」這個社區治理「牛鼻子」,緊緊瞄準「服務有型」增強社區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和安全感,創新探索出以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社區居民協商自治、駐區單位共建共治、社會組織融入聯治」的社區治理體系和以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為平臺,「網格化、專業化、智能化、清單化」社區服務模式,成功走出共建共享和諧有序、綠色文明、創新包容幸福社區的「青神版」「楓橋經驗」。
  • 牟平區「紅心物業」黨建品牌引領居民共建共享
    今年,牟平區大力實施「紅·牟」社區物業黨建135工程,建立「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三級黨建體系,制定《關於在城市商(居)住小區建立黨組織的指導意見》,指導小區通過單建或聯建的方式成立黨支部,不斷實現黨組織全覆蓋,以黨建引領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水平。
  • 貴州雷山:「四化」提升市政管理水平
    貴州省雷山縣緊緊圍繞「做細環衛、做強城管、做美綠化、做實設施、做精項目」工作目標和鍛造一支「強責任、講奉獻、嚴執法、會管理」的雷山縣市政管理隊伍。今年以來,貴州省雷山縣市政部門積極組織黨員幹部職工、環衛工人,城管隊員、綠化工人、設施技術員全面開展「四化」提升了市政管理水平。